《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歌人并不笨,他本来想说话的,轩辕龙飞担心自己的官位问题,他也担心,他现在协助张英建立水师,扔开了台州县城的事情,被陈含辉取而代之,心里也不痛快,虽然自己还是总兵,可这事情是总兵做的事情吗?

    自己应该坐镇台州县城,陈含辉或者祁三升,马惟兴才是做这些事情的人,可张强就派自己去了一个小小的天台县城,这让他感到委屈,可当他想要开口的时候,看到了尤海波的眼色,不再开口,尤海波是家主,他既然不让自己掺和,自己就不用去掺和了。

    杜歌不说话了,贺锦也是人精,但他还有一个疑问,他看看众人都不说话了,举了手,张强示意他发言的时候,他才问道:“大人,杨阳阳他们镇守的福建境内的县城的我军兵力该如何处置?”

    张强想了想,“让杨阳阳的手中的军队移往兰溪县城,杨阳阳带着卫队去接管米林的部队,兰溪县城的部队划归义乌县城卫指挥使管理,也就是说仍然归他指挥。”

    “古月笙的部队交给胡奎带领,驻军广州,古月笙带着自己的卫队去临海县城,也就是台州府城上任;锋无羽调到建宁府和衢州府,金华府三府交界处驻扎,办公地点在龙游县城;萧飞和胡奎互相配合,一旦广州有警,萧飞带人去支援,主要是在危险情况下能帮助胡奎撤回来,胡奎也帮助萧飞在泉州府遇险的时候,能保护隆武朝廷,最起码能让隆武有惊无险的撤退到咱们领地上来。”

    张强对贺锦道:“他们两只军队的安全和接应工作就交给你了。”

    贺锦一副忠心的样子,站起来,大声道:“是总督大人。”

    尤海波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张强看向他的时候,他问道:“大人,你是说你要放弃隆武朝廷?”

    (本章完)

第155章 小市民们的反应() 
尤海波的问题使得大家都为之心里一惊,虽然大家都知道张强心里的野心,可张强在先前还是很尊重隆武的,在表面上隆武是朝廷,他们是朝廷的官员,可谁都知道,实际上他们已经像何腾蛟等湖广总督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个听宣不听调动实权军阀,这是谁都明白的事情。

    大家心里明白,但从来不说出来,大家心里都有一种从龙之功的心思,都觉得在张强的前途,就是将来登上皇位,他们成为新朝廷的开国元勋,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这时候张强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明显是对朝廷不敬或者有所防范,这种作为已经是明显的忤逆了。

    谁都知道隆武朝廷是张强手下的金华义军支持的,此时张强调走两支部队,已经算是拆隆武朝廷的台了。

    没有张强的部队的支持,隆武朝廷能不能扛得住在江西的李成栋,范绍祖等人的反攻,是个问题。

    看到众人交换眼神的神态,张强知道大家误解了他的意思。

    敲敲桌子,当大家把眼光重新聚焦自己身上的时候,张强道:“我们好心保护他们,但他们未必领情,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他们已经拥有了五万的军队,咱们再驻扎在那里,就有些碍眼了,我的意思是分批撤出咱们的部队,收缩咱们的实力,逐步回到咱们的领地,然后咱们埋头发展,不管领地外面的事情,除非隆武再来求咱们,咱们在出去,明白吗?”

    众人不管明白不明白都点头。

    张强看大家一副我们懂得样子,不由得苦笑,大家还是觉得自己在使阴谋诡计,可大家不知道,自己可真的是想要安心发展,至于隆武他们,那些大明官员至少能撑一段日子,自己已经改变历史,或者自己来到时候,历史已经改变了不少,很多应该死的人都没有死,应该灭亡的势力都没有灭亡,大明已经和历史上的大明不一样了。

    自己不能像其他穿越者一样凭着历史的先知先觉去走自己接下来的路,但有一点张强知道,发展火器,发展经济,壮大领地的实力,只要实力强大了,那所有的敌人都是纸老虎,这是百试不爽的历史经验。

    他们这些人那知道这些事情呢?

    散会以后,张强让周粥找开始招人,拥有绘画技能,雕版技能的工匠,水墨配置的工匠,造纸工匠,甚至把弗朗索瓦和塞巴斯蒂安,以及他们的车床制造工匠都找来,开始研制粮食票的工作。

    周粥组织了一个工作小组,从张强的随身秘书里面调了五个人,加上塞巴斯蒂安,弗朗索瓦这两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及一些大明原先比较老道的工匠。

    经过一个星期的研究,他们拿出了样板。

    张强却不是很满意,这种粮票是给百姓用的吗?

    十六开的那么大一张纸,上面鬼画符一样,画了那么多张强不认识到画画,而且纸张比较烂,就像擦屁股的最烂的卫生纸,黄不黄,白不白的,甚至不如。

    大半个月过去了,他们一共拿出了七个样板。

    纸张从十六开变为三十二开大小,然后变成了六十四开,纸张从一般的草纸,变成了昂贵的宣纸。

    图画从山水画到道观,寺庙,皇宫,水田,老牛,张强无语了。

    这些人就的脑袋就不能转个弯?

    把自己的头像弄上去?

    而且弄得这些钞票大小不一,这是钞票吗?

    这不是告诉造假的,你来造假吧,我们等着呢?

    一个月过去了。

    张强屡次指导之下,终于造出了和后世钞票大小的新的粮食票。

    所有粮食票一个大小,一文的图案为水墨画的老牛,农民耕田,一副锄禾日当午的画面。

    正面空白处用大写写着壹文,下面是隆武三年,还有阿拉伯数字的编号。

    北面为粮食满仓的景象,下面写着金华义军总督府制造几个大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1文。

    取消了二文,三文的票子,直接上五文,五文是正面是农民交公粮,拥挤在衙门口熙熙攘攘,喜笑颜开的样子,背面是商人收购粮食,价钱公道,农民排队领取粮食票的和谐画面,同时用繁体字横写着,“互相帮助,大家发财,金华义军,我的好朋友。”

    十文一毛,一毛正面是读书人彻夜苦读,头悬梁,锥刺骨的画面,背面是金榜题名的样子。

    作为隆武南明朝廷的总督,张强也不敢得罪隆武朝廷,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当下的政治正确,大家都观念还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当家作主的观念,你不能跨越发展,弄个什么共和出来,同时张强也不喜欢共和那种氛围,太苦了,思想太乱了。

    一元,正面是文臣武将,分别坐在一个大圆桌两旁,张强在主位上听大家发言的画面,北面是农民,商人,官员,工人,将士,眼望着金华义军红底金星的飘扬的旗帜的热切画面,同时竖写着,“我们都是一家人,大明朝廷是我的家庭。”

    十元上面,正面是张强的头像,下面是长江和黄河,背面是总督府全景。

    百元正面是张强的头像,下面是金华府有特色的几个景点,背面是一副疆域囊括了从哈萨克斯坦,到海参威,从乌拉尔山山脉到澳大利亚一个辽阔的大明江山的地图。

    从画面上来说是十分的好看,从做工来说,相当的精美,一般的人不可能画出如此好看的图画,使用的是上等的陶瓷白的宣纸,十分的考究,从被仿造的角度来看,十元以下你如果这样仿造出来,成本要高很多,得不偿失,因为一文的纸张和做工,画工,价值要远远高于一文,甚至一元的人工和材料都无法仿造出来这样精美的东西。

    所以这样的粮食票差不多能流通了。

    但张强还是不放心,直接上了双层叠加制造的工艺,将两张宣纸叠加在一起,宣纸制造的时候里面还加了海里面的一种鱼的油脂,油墨里面还加了鱼胶,加了香料,甚至还加上钢印,造成凸凹感,加上暗记,镂空等方法,在当下的技艺来说,很难有人仿造出来了。

    用亚麻和木屑加上纯碱漂白出来的宣纸,市面上是买不到的。

    整个研制的过程使用了大约五百多的工匠,分开研制,最后大约五十名工匠手工制作了出了样板,张强看了以后,很满意,命令开始大量制造,以四百万的量开始制造。

    因为他的粮食和可调用的银两就只有四百万,因此就只制造四百万粮食票。

    这样下来,本来应该在一个月出头开始发行,兑换,结果,风都吹了一个月了,大家都知道了要换纸币,结果一个月了,总督府还没有动静。

    而张强认为这个月也没有戏,原料需要储备,机器需要制造,工人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并且集中管理,在总督府内原先的跑马场起一座工厂,并且调集忠心的部队守卫,严格规章制度,然后开始正式的宣传,在各地设立粮食局分部,一部分管粮食的储存和收缴,买卖,一部分负责相当于钱庄的金融机构,总督府内设立相对应的机构,一个月根本不能完成。

    直到一个半月以后,才完成相应的准备和宣传。

    而这一个月来,金华义军领地的难民加入的潮流开始逐渐变缓,最后竟然没有人来金华义军的领地上来了。

    因为大家都害怕自己手里的钱变成一堆废纸,只要是个读书人,差不多知道宋朝的交子的事情,大家觉得这是总督在变相的抢劫他们手里的钱。

    乡绅和富户也陆续的逃离张强的金华义军领地。

    本来加上温州府,衢州府,建宁府,张强领地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二百三十万人,这两个半月的宣传下来,人口锐减到一百八十万人。

    而此时的欧洲,人家还在使用金币,银币这些东西,连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不看好张强的这一举动。

    各种情况汇聚过来,张强的总督府的气氛变得压抑起来。

    张强却没有管那些事情,强硬的宣布,以后金华府领地内,不准流通金银,只准使用粮食票,否则以叛逆论处。

    一时间,商人走了三成,又逃亡了十万人口,很多地,刚开垦出来就撂荒了。

    一些留下来观望的富户和乡绅也纷纷逃亡,即便是民兵,新兵,也纷纷逃亡,到三个月结束,张强的四百万粮食票准备好了,领地内人口下降到了一百六十万人口。

    民兵跑了一万多人,新兵跑了三千多人,张强的军队内部一些正规战兵也提出离开的申请,走了几百人。

    尤海波已经几次拜见张强,苦口婆心的相劝,可张强就是坚持己见,甚至贺锦来劝说都不改变主意。

    连隆武都派了太监来问张强,但也只是询问,隆武朝廷和张强的关系若即若离,只是保护与被保护的职责。

    张强的一万民兵有大约六千人跑到了隆武朝廷的军队里面去,隆武将这些人编成一个营,大明的一个营和张强的军队里面的一个营可不一样,他们的一个营,也许只有几百人,也许是上万人,也许几万人,代表一个军事集团,或者一个势力,由新投靠的一个原先的大明武将带领。

    张强向隆武陈述了一番自己的苦衷,隆武也就没有再说什么,随后拨款二十万两银子给张强。

    把张强弄得不好意思了,这点上隆武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三个月准备好了以后,张强开始强行推行粮食票这种货币。

    (本章完)

第156章 说法() 
马英是处州府一个山区的农民,由于地处山区,因此好多战乱没有波及他这里,但一旦附近的某一个政权稳定下来,总是有人会找到山里面的,他和他的家人,不得不继续给这些人缴税,这就是身为一个老百姓的悲哀。

    粗糙的双手,干瘪的皮肤,饱经风霜的脸孔,五短身材,背着二百斤米粟,翻山越岭,走进了丽水县城,也是处州府府城。

    处州府大街上人来人往,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城里的百姓行走起来匆匆忙忙的,好像都有着什么事情要办,迟了就来不及了的样子。

    他前次进城,人们脸上还洋溢着笑容,有说有笑的,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脸上都是一副愁苦面容。

    马英还有事情,他没有功夫闲下来,去找个路人问个明白,他得把米粟换成一些银两,就得去找个粮商卖了手里的二百斤米粟,然后给自己婆娘买点药,自从婆娘生产过后,身体就不怎样,经常受风着凉,就卧床不起,请了村头的赵神医给开了几副药方,吃了几次都不见好,但又不能不吃,要不然婆娘就挺不过去,想到婆娘躺在床上难受的样子,马英就赶紧加快脚步。

    早点卖了粮食,换点银两给婆娘抓好药,然后再乘着天色还早,折返回去,要不然夜里山路可不好走,闹不好一个走心,翻进悬崖里面,或者掉进滚滚流淌的大河里面,再不然被野狼围上了,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来到粮店门口,却见门板紧闭,大门上贴着封条,往日熙熙攘攘的卖粮,买粮的人不见了,门口十分冷清,行人都绕道走。

    马英左顾右盼,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办,一个人走过来,看到他的样子,对他说道:“大兄弟,去别家吧,这家粮店因为囤积粮食,哄抬粮价,被查封了,东家被官府抓了,家人一哄而散,逃去别的地方谋生了。”

    “啊!”马英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可想到以往这家粮店大斗进,小斗出,自己每次都估算好的斤两到了他这里,总是不够,总是少,而且每次买他的粮食,总是比别家贵很多,如果你要和他争辩,他总是说:“你嫌贵,嫌少,去别家啊。”

    马英曾经负气去别家买卖,但都大同小异,而且别家买的粮食里面总是掺了不少沙子,石子,而且斤两短缺厉害,卖粮食的时候,其他家总是比这家的斗还大,一斗能换自己两斗粮食,这家虽然也坑人,但因为自己总是在他们这里买卖粮食,相互也熟悉了,有时候还能少坑点,虽然不多,但对于他们来说,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相比别家,他还是觉得熟人这里不错。

    可现在,这家被抓了,他只能去别家。

    想到要多受盘剥,自己背上的二百斤粮食,不知道能换多少银子,银子够不够给婆娘换药,马英的心理就不好过。

    当他走到另外一家的时候,发现也如此,大门紧闭,门板都挂上了,马英心里就一阵着急,难道没有地方可以卖粮食了吗?

    他不甘心,继续走,一连三家都是这样的,他有些迷茫了。

    带着一些侥幸,一些不甘,他去了第六家,看到第六家门前人很多,马英的就放心了,背着粮食站在了卖粮的队伍里面。

    排了一会儿队,他觉得奇怪,以往那些人卖完粮食,怀里揣着银子,兜里一串一串的铜钱,一走过身边,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的场景没有了。

    前面的人,总是一副别人欠了他家多少钱的样子,满心不高兴的一声不吭的走了。

    有的人手里还拿着一沓子花花绿绿的纸片,唉声叹气的,摇头晃脑,不知道为什么。

    时间一长,他就听到了大家的议论,原来,从今以后,金华义军的地盘上,只准使用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了,不准使用银子,铜钱了。

    一个议论的汉子道:“别管那些,应对官府,咱们用官府发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私底下,咱们还是用铜钱,银子,这几百年了,大家都用银子,也只有银子才是钱,那些纸片值钱吗?官府让我们用那些东西,这不是要从咱们身上搜刮银子吗?”

    另外一个人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