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6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千多人五团,总共才六千七百多人,剩下的一千三百多人为旅部团,时刻保卫扫天雷这个陆军少校,是的,新秦帝国初创,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归化各个部门和军衔职务,他这个少校还是李亚临时升起来的。

    目前整个新秦帝国李亚上校,唐亚翁上校,赵帅中校,吴克敬少校,莫林少校,武南中尉,金林中尉,庄林中尉,其他的军官别看也是少尉,中尉,上尉的什么,可是他们还是在军官团里面,听命做事情。

    佩戴的军衔是新秦帝国的军衔,使用的原先在华夏帝国的军衔,可实际上他们可能实际的军衔也只是士官而已,真正的士官也是士官,做事情可不一定按照原先的军衔分配职务。

    八千多人五个团里面有两个团是外籍团,攻城略地,外籍团都不叫勇猛,两千六百多人,死伤两轮,总共死伤了近五千人,补充了两轮,总共补充了三千八百多人,补充的人手一个是来自新秦帝国原有的外籍雇佣兵,都是从土耳其,西班牙,摩洛哥非洲征召来的,一个是来自原先的法国留下来的人手,以及抓获的俘虏里面,还有一些英国人的部队里面被抓获的英国人雇佣的来自欧洲其他王国,侯国,公国的非英国人,还有一小部分来自英国人里面。

    其余的人手补充的是本地被抓获的归顺的纽芬兰人和因纽特人,极少一部分印第安人,原先还有伊利亚特人,但那些人在岛上太少了,初期的两个盟友部落的人口大都被消耗干净了,剩余的都是一些老弱,无法征召了。

    两个外籍团和一个旅部团随时跟着扫天雷,其他三个团,三个团都是汉人团,有一部分印第安人士兵。这两个团一个团驻扎在大瀑布城,归唐亚翁调遣,一个团驻扎在波多半岛,看守着纽芬兰岛西北港口和两个内陆湖和一个水库。还有一个团驻扎在另外一个靠近加拿大的贝尔海峡的半岛上。

    旅部团有两个营是骑兵营,外籍团各有一个骑兵营。

    炮兵有自己的独立的团,归金林管,临时调配给扫天雷他们,因为金林一路走,一路修港口的岸防炮台,带的炮团大部分是俘虏们推着,牵着,奴隶们负责运输,铺路,架桥,一个雇佣兵团,一个骑兵团护送。

    这样陆军的兵力就有一万多人被分配在岛上,剩余三千人在比邻半岛,两千人在新宝岛,也就是阿瓦兰半岛。

    剩余几千汉人百姓在这两个岛上,在六十多艘大小援兵舰队的船只返回以后,大约三万六千汉人陆续进入两个岛上暂时成为百姓安置,有一些人被集结起来,这些人大部分是行船过程中的战斗兵,大约三千多人,在新仙居镇集结。

    集结起来的人被留下的几个军官团的军官训练,教导他们,给他们讲解岛上的形势,还有新秦帝国的历史,以前的困难,还有岛上的土著风速习惯,告诉他们一些新秦帝国的一些政策和编制,注意事项,以免他们什么都不懂,把自己当华夏帝国的人,高人一等,弄得新秦帝国的人同雇佣兵团的人有了误会,然后坏事。

第1368章 主力舰队脱困() 
新秦帝国完全占领了纽芬兰岛,有了一个安全的栖身之地,陆军消灭了反抗的英国人和土著人,可以说帝国在这里真正的站稳了脚跟,等到剩余的六万汉人回来,那么新秦帝国的汉人就暴涨到了十三万人口了,加上雇佣兵人口家属两万人,新秦帝国的人口在欧洲也算是葡萄牙这些国家的十几分之一了,或者十分之一的人口了,也算是个小国了。。。

    但不能这样纯粹的算,因为他们还有俘虏了岛上十几万土著人口,已经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九万多人口,虽然这里面真正的两个人口因为法国人赎回俘虏,新秦帝国放了他们,真正的法国人不过三千多人,英国人移民不过一两万人,其他欧洲国家的被英国人雇佣来的雇佣兵人口不过几千人,能算半个英国人的不过是纽芬兰人和因纽特人,可这是结结实实的被新秦帝国认定的英国人被俘的人口,因此也算是英国人。

    此时,莫林率领的主力舰队已经对敌人的超级舰队没有那么害怕了,一切都是因为英国人约翰·宾·卡特少将的超级舰队被打败,那些笨重的战列舰在他的铁甲舰面前表现的太不堪了。

    此时看到敌人大约一个半左右的超级舰队,只是认为敌人的战舰多了一些,可能会威胁到援兵舰队,让回来的汉人损失惨重而已。

    大海上,冷冽的海风吹拂,双方跟着五海里,摆好队形,十二艘铁甲舰面对敌人四十多艘主力战舰,后面十几艘勉强算是主力战舰的战舰掩护着五十多艘补给船,敌人对面却有百艘战船准备随时冲锋,另外一个地方,二十多艘从科尔武镇来的援兵冲向敌人侧后,敌人分出了二十多艘战舰拦截。

    实力对比对新秦帝国不利。

    靠近,靠近,缓缓的靠近,四海里,三海里,远处的援兵战舰冲了上去,同敌人的侧后舰队厮杀在一起,炮战起。

    接近两海里,敌人的后面的敌人战舰分成三部分,两部分侧面的战舰分开冲向后面的补给舰队,补给舰队的战舰分出两部分战舰迎敌,一小部分退入补给舰队,共同对抗敌人众多的战舰,因为补给舰队的那二十艘战舰根本无法拦截敌人多自己一倍的敌人辅助战舰。

    莫林有些急了,即便他的十二艘铁甲舰能抗,能打,可也不能保证援兵舰队不损伤,这再损伤,可是损伤不起啊,马上一挥手,“加速前进,干掉敌人的主力战舰,回来收拾敌人的那些辅助战舰。”

    两海里,

    一海里,

    敌人那边已经是炮火连天,近千门火炮,不管打到打不到,全部开火,犹如蝗虫一般的炮弹打过来,使用仰角射击,所有的船只甲板上的火炮只要射界可以,全部开火,这种战舰上的火炮本来都是用来对地支援的,打几海里都不是事情,但在大海上,为了准确度,一般都在六百米到八百米,或者现在的风格,一千米到一千二百米海战,直射火炮,非得到了一千米才开火,这么浪费炮弹,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必须全力以赴了。

    犹如蝗虫一般的火炮在一千八百米的距离上,就有几十颗炮弹落在舰队中间。

    不过没有造成多少伤害的。

    一千六百米,敌人的第二轮火炮来了,上百颗炮弹倒是有一两颗击中铁甲舰的,铁甲舰啊,哪怕是近处被击中了,也破坏不大,何况这是一千六百米啊,炮弹到了这个距离早就没有多少威力了,就像扔了一颗椰子击中了远处的一辆汽车一样,蹭一蹭皮而已。

    一千四百米,这边也开火了,炮塔火炮,保证了足够的后座力,打出的炮弹犹如一把重锤一样,敲打在敌人战舰上,敌人的木壳战舰,马上就像被砸碎的核桃一样,发出咔嚓的咔嚓的声音,纷纷受伤,上面的铁皮翻卷,木屑横飞,炮手们和操帆手们纷纷横尸当场。

    一千三百五十米,敌人的火炮已经纷纷改为平射,命中率提高,但依然无法击穿铁甲舰的船身护甲,但这边的火炮却能给敌人以重创,因为这边用的是炮塔,敌人还是炮廊火炮。

    一千三百米,莫林不再靠近了,虽然他知道靠近了能打击敌人,但同卡特少将的战斗,让他知道,这个距离能最大力量削弱敌人。

    对新秦帝国的铁甲舰战舰,是最为保险的,而敌人的炮弹在这个距离上,对铁甲舰伤害不大,炮弹却能打击敌人,敌人在这个距离上很弱,自己能在这个距离上几乎无损击败敌人的超级舰队。

    越来越多的炮弹使得铁甲舰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飘摇,却没有多大风险。

    一圈,两圈,同敌人绕了两圈以后,尽管外船身伤痕累累,却没有多大伤害,反而敌人那边几艘四五千吨的蒸汽机战舰和风帆战舰被重伤几艘,不得不退出战斗,莫林一看,这好,就这么打,连忙命令舰队稍微再把舰队同敌人的舰队拉远一些,一千三百二十米到五十米距离,使得敌人就是追着,却消灭不了他们。

    敌人的火炮多是优势,却也是劣势,因为现在英国人采用的是炮廊火炮,还是没有炮塔的,有炮塔的也是草草弄的几门,根本无法同这边全部铁甲,装甲板,半开式炮塔对抗。

    对新秦帝国的铁甲舰战舰,是最为保险的,而敌人的炮弹在这个距离上,对铁甲舰伤害不大,炮弹却能打击敌人,敌人在这个距离上很弱,自己能在这个距离上几乎无损击败敌人的超级舰队。

    越来越多的炮弹使得铁甲舰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飘摇,却没有多大风险。

    一圈,两圈,同敌人绕了两圈以后,尽管外船身伤痕累累,却没有多大伤害,反而敌人那边几艘四五千吨的蒸汽机战舰和风帆战舰被重伤几艘,不得不退出战斗,莫林一看,这好,就这么打,连忙命令舰队稍微再把舰队同敌人的舰队拉远一些,一千三百二十米到五十米距离,使得敌人就是追着,却消灭不了他们。

    敌人的火炮多是优势,却也是劣势,因为现在英国人采用的是炮廊火炮,还是没有炮塔的,有炮塔的也是草草弄的几门,根本无法同这边全部铁甲,装甲板,半开式炮塔对抗。

第1369章 主力舰队脱困1() 
惨烈的炮战,总不是一方吃亏的,两方都吃亏,在两个小时以后,十二艘铁甲舰一艘被敌人如雨一般的炮弹砸开了一个口子,然后半数的预备的水手和杂役,下面的伤员和一些舱室被破坏,这艘战舰的动力下降,舱壁被炸烂,在大海上蹒跚了起来,速度下降到了五六节的速度,不得不退出了战列线。

    铁甲炮舰的编号也沿用庄林他们的那种实力舰队编号,不是实力舰队的各自以领军的船长或者指挥官的名字编号战舰,新秦帝国初创,很多东西都不规范,因此编号战舰,给战舰起名字都是大家临时想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虽然李亚很想让新秦帝国正规起来,但是战争实在太多了,一些琐碎的事情也太多了,新秦帝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压力,因此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都没有详细弄出来,各个军官领军,各个军官自己编制一套,就像一般山大王一样,没有规矩。

    编号11号的铁甲舰受伤很重,不仅舰尾给炸的七零八乱,船身上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弹坑,甲板上的上层建筑物几乎全毁,烟筒被打断,只有六七米高,残缺不全,浓烟滚滚,两侧八门五十毫米速射炮只剩下了两门,其他的七扭八歪的不能再开火了,下面的炮廊火炮也被i炸的损失惨重,补充了一下,还能开火的只有两三门。

    动力受损,这是最大的伤害,一条推进轴被打断,螺旋桨掉落大海,里面被炸毁的锅炉隔仓爆发的出来的蒸汽还满天飞舞的煤灰,落了整个甲板一层,

    舰尾的火炮基本上全毁了,舰首的火炮还在,依然能开火,整个舰上死伤一片,三十名炮手,二十名水手和五名战斗人员,三名损管人员在这次惨烈的炮击中死亡,另外有二十名奴隶在底仓变成了一堆烤熟的猪肉,损管小队冒着伤亡,在战斗人员的支援下,将所有的尸体搬到了一边空仓堆放,将伤员抢救到第二层甲板舱室里面摆放,等待医疗室抢救。

    下面的军官们抽调了一些奴隶去帮助清理煤仓,将所有的破烂的地方都清理出来,垃圾扔进大海,减轻船只重量,战斗人员下去帮助奴隶们抢修管道,运输煤炭,将煤炭堆放在还能启动的锅炉舱一边,便于奴隶们给锅炉加煤,下到底仓和第三层甲板清理配重物资,维持船舱平衡,损管小队将一些被炸裂的地方修补,然后用抽水机抽掉海水。

    退出了两三海里,马上周围那些闲散的敌人风帆战舰上来捡便宜,毕竟英国人的船太多了,很多船即便是很多都冲向了补给舰队,但补给舰队的船也不是没有防御的火力的,同时那边保持着大舰队,徐徐的向纽芬兰岛开进,在庞大的舰队面前,那些游走的战舰被火力打的无法靠近,加上很多火力强大的战舰都有战斗任务,因此那些小的战船无法获得功绩,现在好不容易有受伤落单的,他们当然得冲上来逮便宜了。

    不过这便宜不是好捡的,因为11号铁甲舰上还有两门七十五毫米火炮在开火,两门五十毫米速射炮在开火,炮廊火炮里面每一遍至少有一门十二磅火炮在开火。

    三艘冲上来的敌人百吨风帆快船马上被打的伤痕累累,这还是因为他们船快,要不然直接命中的话,直接就解体了。

    这艘铁甲舰蹒跚的追赶撤退的补给舰队,那边护航的辅助舰队一边打,一边靠近这边的主战场,然后从旁边追赶补给舰队,大海上形成了一边追打,一边逃跑的形势。

    剩下的十一艘铁甲舰却在原地同敌人的主力战舰在原地十七八海里的宽阔战场上杀的天昏地暗的。

    随着硝烟越来越浓厚,火力多的英国人占了上风,莫林一看这不行,然后继续拉开同敌人的距离,敌人也看出来了,不贴近新秦帝国的铁甲舰队打,自己这边吃亏,三十九艘战列舰和十几艘蒸汽机和风帆战舰主力舰,目前已经被干掉了至少八艘,重伤七艘,轻伤也达到了十一艘,而那边,一艘重伤,一艘轻伤,但依然灵活的在大海上,凭着皮糙肉厚,扛着他们的进攻,他们的火力根本无法对敌人造成威胁。

    敌人偶尔在七百米距离上晃悠一下,然后大多数时间在一千二百米距离上,不时的拉开到一千三百五十米距离上,甚至到了一千五百米距离上,这个距离上,有的实心弹也能打到,但基本上没有什么伤害力,只能凭着动能砸一下敌人的铁甲,幸运的话砸中敌人船上甲板上跑动的水手。

    所有对敌人的伤害都要靠七十四毫米火炮的炮弹,这种英国人的七十五毫米范畴的炮弹口径给敌人造成伤害,可这也是在一千二百米或者一千米有效,超出这个距离,砸中了,也伤害不大。

    相比二型铁甲舰取消了炮廊火炮,增加了七十五毫米主炮,减少了五十毫米速射炮的副炮,一型铁甲舰在火力上还是要弱很多的,区区四门七十五毫米火炮不足以对抗敌人。所以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帮助补给舰队,只能把敌人的主力舰队拖在这里。

    就这样还拖不了多少,那边的辅助舰队损失和敌人同样惨重,眼看着二十多艘战舰快被敌人庞大数量的蒸汽机战舰和风帆战舰追杀的剩余不多了,七八艘战舰歪歪斜斜的,努力追赶补给舰队,补给舰队努力反击敌人的风帆战舰和一些吨位不大的蒸汽机战舰的拦截。

    看到那边补给舰队被骚扰的厉害,敌人像苍蝇一样追着,莫林知道不能任由敌人这样下去,再次转过来一圈以后,下令十二号铁甲舰去保护十一号铁甲舰,掩护十一号铁甲舰靠近补给舰队,同时保护补给舰队。

    剩余的十艘铁甲舰继续凭借着机动力和防御力顶住敌人的疯狂进攻,一次齐射以后,这边的七号受伤,少了中间的炮廊火炮和八门速射炮,那边敌人两艘三等战列舰被击伤,一艘一等战列舰被击中火药桶,发出猛烈的殉爆声,殉爆使得一艘两千吨的风帆船也跟着被波及,几乎被掀翻,敌人一下损失了四艘船,气势顿时为之一暗,其他船只纷纷躲避,绕着莫林他们走。

    此时已经有六艘一等战列舰被摧毁,两艘二等战列舰被摧毁,三艘四等战列舰被摧毁,十一艘蒸汽机战舰被重伤,两艘五千吨风帆船被击沉,还有几艘三千吨的蒸汽机战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