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东南而来,在比邻小镇大约三十三到三十五海里处迎战敌人主力舰队。”

    莫林对着二十二个舰长借着摇曳的煤矸石灯解释着自己对这次作战的方案。

    二十二个舰长聚精会神的听着莫林的讲解,这里莫林的军衔最高,当然现在他们用的还是以前他们在华夏帝国的军衔,新秦帝国初创,一切都还是雇佣兵团升级以后的那种模式,稍微改变了一点,但一些东西还是没有定下来。

    除了使用华夏帝国的军衔以外,他们还有职位和威望高地,出道迟早的划分。

    军衔就不用说了,除了唐亚翁和李亚以外没有一个是上校的,赵帅的军衔是中校,后来他上升为上校,但转为军情司以后,面对那么多大佬,面对那么多上级,他小字辈的,也只能降为中校了,而且因为战绩和资历的问题,他也只是带了一个小队执行任务,并且身份还是华夏帝国帮助新秦帝国的联络人员的身份,根本没有算在里面,不算新秦帝国的人。

    撒雷资历比较老,威望也高,李亚因为当初使用的是他的船队,他这么一个了解西方海域和风俗,周边海盗势力和商业势力的老人,因此也让着他,结果,他在同法国人的海战中死了,在海军中军衔最高,同样也表现出色的莫林就成为了目前海军的大佬,新秦帝国的海军掌舵者。

    即便里面还有好几个中尉,因为没有出头的机会,还有独立领军建功立业的机会,因此到现在那个中尉还默默无名,倒是跟着扫天雷这个骑兵上尉的人倒是出头了几个,罗左少尉,后来的金林少尉。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武南建功() 
在这些少尉里面,也不是没有优秀的人才,就像武南,武南相比家世来说比较平庸。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的祖爷爷先前只是华夏帝国皇帝张强手下的一个民兵连长,是从北方山西州,当时的大金国逃难过来的,曾经在大金国担任过大金蒙古族骑兵队的马夫。

    其实呢,也就是说的建奴,就是汉人受不了明朝的压迫,然后逃难到蒙古草原上,之后被蒙古人欺压,最终成为蒙古人的奴隶,并且凭借着一些勇武,成为人家蒙古普通百姓的家奴,而蒙古人和女真金人一样,是把这些人分给手下的百姓,百姓每一家都有来自汉人王朝明朝的汉人奴隶,这都是他们的财产。

    四十岁的他从山西逃难到蒙古,带着他的家人,然后跟随着金军南下,几次劫掠大明大同一带,他学会了养马,并且成为蒙古人的披甲奴,就是跟在主人身后收拾战利品,清剿主人身边的普通士兵,或者杀死汉人伤员,然后剥夺他们的武器装备,金钱物资,装在身上,背在身上,这些都是主人的财产。

    随着豪格叛变大清朝,在山西和陕西,河北建立了大金国,五十岁的他退下来继续帮助主人家放牧,在大同城墙外,他儿子接替了他成为主人的五个奴隶之一,在同大清国的战斗中,他几个儿子死了三个,还有两个建立军功,成为蒙古骑兵,已经成为一个小队长的麾下的士兵。

    其实叫小队长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实情,当时满清从野蛮的东北那嘎达子来到了中原大地,他们那个最小的作战单位是牛录。

    一牛录为三百人,牛录称之为额真,称号是额真,实际职务是佐领,下面有两个副手,满语称“代子”;同时每牛录分为四个达旦,每达旦由一个章京(满语,意即书记官)和一个拨什库(满语,意即领催)管理,这时,满洲军队的编制基本成形了。

    旗丁中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而武南他爷爷的主子就是一个达旦,意思就是章京,下面有着大约七十人,其中二十人就是蒙古人,披甲人,而他爷爷就是一个啊哈,因为作战勇敢被晋升为一丁的头目,作为啊哈队伍里面一丁的头目,也就是领着十来人,都是汉人,新抓的,早期投靠的。

    到了大金国后期,他爷爷在同满清多隆作战的时候,被击溃,然后千里逃亡,逃到了河南州哪里,被抓住,扔进了俘虏营里面,经过悲苦的五年的磨难,从华夏帝国俘虏营里面出来成为一个河南州村子里面的普通百姓,此时他们家作为汉人,再次回到了汉人的领地。

    他爷爷丢弃了家人来到这里,同河南州同样逃难过来的大金国的汉人女人结婚生子,此时他爷爷已经成为了了村里的民兵,而民兵需要随时同作战的前线的野战军接触,运送粮草,打扫战场,防备逃窜过来的大金国和大清国的人的袭击,打扫匪患,因为作战勇敢成为了一名民兵小组长,等于是一个三十人的队伍的头目。

    此时守备军四处填补野战军留下来的漏洞,同时不断被解散,然后并入野战军中补充野战军的兵源,在一次运送物资到达前线以后,他们这支民兵中队,大约两千五百人被并入了一支守备军,开赴河北跟随进入河北作战的野战军接管他们打下来的城池。

    在多隆他们被击败以后,流窜的大清国士兵袭击了他们据守的小城,此时已经成为一名守备军火枪手,并且成为一名火枪手班长的他爷爷作战勇敢连续击毙了三人,并且在最后时刻冲上去砍杀了死战不退,想要打开缺口的大清国的披甲人五名,战后论功行赏,集功身为手枪手队伍的排长,原先的排长战死。

    经过一年的运动以后,当地守备军跟随第四十九野战旅的耿守信进攻盘踞在山东的鲁军,此时鲁国已经成立,长途跋涉三百公里,奔袭临沂县城,在野战军被打残以后,他们顶上去进攻,一个排顶住了敌人一个连的进攻,又立新功。

    之后又攻打枣庄县城,这是佯攻,主力没有上,他们上去了,他带着一个排进攻的时候抓住了敌人一名参将,被提升为连长。

    之后守备军被调到后方守备城市三个月时间,他做的很好,被调入另外一个守备军担任副营长,这个军在安徽州,攻打六安县城,多方拉锯之后,守备军损失不小,野战军从后方赶来支援,双方在这个附近打了近三个月时间,直到山东州的敌人被完全驱赶到了苏州府一代,丢了山东州,他们才又返回山东州驻守。

    这一打就是两年时间,最终在攻灭鲁国的时候,他们乘坐长江守备水师的船只进攻鲁国。

    打完鲁国他已经是营长了,却被调入长江守备水师的船上陆战队里面。

    在守备的阶段,他家人跟着来到了扬州,这时候他父亲已经七八岁了,驻守长江三年时间,他爷爷升为了水师副团长,第四年,他爷爷晋升为团长,然后因为裁撤关系,他爷爷被调入了野战军第一军,跟随了王玉群进入了陕西州,剿灭哪里的清军。

    战斗打了半年时间,因为王玉群还负责守备军,于是调他爷爷到了陕西州担任守备军副旅长。

    在剿灭清军,守备陕西州,进攻甘肃的时候,他家也安家在陕西州,他父亲成长一名少年。

    他爷爷也因为受伤从副旅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地方官员,他父亲十八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守备军的新兵。

    之后在陕西州训练,在哪里作战,成家立业,并且成为了骑兵军的一名骑兵,跟随骑兵军剿灭大金国,打垮大清国,将大清国驱赶到了草原和东北,而他也慢慢的长大,最终他父亲从山西州找到了他已经落魄的祖爷爷,全家再次定居了山西州,他爷爷也从山西州调到山西州为官。

    他父亲最终成为梅林鱼军团的一名骑兵团长,而他却喜欢爷爷在长江守备水师的生活,因此成年以后,在守备军山西州新兵营训练两年以后来到了金华的海军军校在哪里学习了三年,并且在长江守备水师担任了通讯船的一名二副,后来长江守备水师裁撤调很多小艇,他也升为了长江守备水师的一名武装商船的船长,并且跟随了大队人马参与了进攻当时复国的鲁国的战役,之后配合鲁国攻打日本,并且在日本成为了第一舰队的一名八百吨风帆战舰的舰长。

    之后一直熬资历,却没有升上去,心灰意冷之后退役回家,成为了地方的一名武装部长,每天昏天黑地喝酒买醉,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被全家丢到了安南州,很快澳洲移民,他全家又被丢到了澳洲,在澳洲他没有明白过来,就又被丢到了船上,然后来到了中亚,通过中亚被安排到了土耳其雇佣兵团里面。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武南建功1() 
武南海军少尉在土耳其佣兵团里面同俄罗斯人打了好几次战斗,每次都侥幸活了下来,偶尔有几次受伤也忍下来了。雇佣兵团死伤惨重,而且都是华夏帝国的人,同时土耳其人和俄罗斯人一样对待他们这些雇佣兵团的人可是比奴隶还要决绝和惨无人道,这让他想要逃离这里。

    时间长了他们就明白土耳其雇佣兵团为什么这么苛刻的对待他们了,都是因为他们是华夏帝国的罪人,而且是反叛华夏帝国人,并且思想意识对华夏帝国不满,凡是对华夏帝国不满的人大都来了这里了。

    他在雇佣兵团的时间最长,知道其实大部分人都是罪犯,不满和叛变的人不多,罪犯不用说了,很多人都是其实真的有罪,很多罪犯的罪行惨无人道,令人不忍听他说什么,这些人要么就和土匪一样,一副痞子气,要么和敌人一样,满脸对华夏帝国埋怨,有的来了以后还念着华夏帝国的好,但不久就因为环境太恶劣了,死伤太严重了,因此也生出了对华夏帝国的仇恨。

    而华夏帝国毫不在意,他有时候也在猜想华夏帝国为什么要残酷对待他们这些人,直到一名华夏帝国曾经的一名老秀才到来,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华夏帝国张强皇帝是一个眼里揉不下沙子的人,所有对待华夏帝国不满和对大清国怀念,或者历史上有着大清国背景的人,都要受到审查,如果本人没有不满,而且很努力的话,就会放过你,如果你本人有点怨气,你家人对华夏帝国不满,或者念念不忘前朝的话,对不起全家流放。

    反对其他民族的人流放,不想归化的人流放,归化了到了这一代还对自己的本民族念念不忘的流放,想要支持这个,打压那个,各派别争锋,伤及华夏帝国的官员流放,罪大恶极的犯人流放,死刑犯流放,这么一搞,华夏帝国每年能减少几百万人口,从而为新生儿出身腾出资源。

    当然也有不少人其实是因为斗争被流放的,本人其实对华夏帝国很忠诚的,很多人也很冤枉,不过华夏帝国大了,不可能说人人不冤枉,总有人被冤枉的,冤枉你也只能被流放,因为你没有时间证明你是被冤枉的,你要有本事有时间在流放之前证明自己,那么诬陷你的官员和对手全家流放。

    所以这里大部分都该死,一部分被冤枉的人也只能哀叹他们运气不佳,死了也就是死了。

    为了活着,他最终和一部分人逃亡了,幸好遇到了新秦帝国来收拢一些雇佣兵团的汉人,以及招募雇佣兵,他是第一批跟来的,也就是吴克敬和赵帅那一批大规模找人从土耳其第一次去纽芬兰岛的时候加入新秦帝国的,虽然是外来的,同那边那个第三大队的分舰队海军少尉一样,不过都在第一次就加入了军官团。

    历次战斗,军官团的人数已经跌破了三十人,没有出头的人死了十几个了,他们是第一批被补充进去的,也是因为最早,那一批他们总共有五人幸运的加入了帝国的首领,李亚组建的军官团。

    谁都知道军官团在新秦帝国绝对是高级军官的存在,是以后开国元勋。

    就像华夏帝国第一批跟着老皇帝张强在金华力抗清军几万大军攻城,最后跟随张强出走武义县城的那帮人,现在那帮人的后代各个都是知州以上的官员,很多还是中枢各部尚书,有名有爵位继承。

    最次也是一个县候,即便不劳动,坐在家里都能享受一个村子或者几十户的税收和孝敬,稍微努力一下,子孙都不愁,最高的国公啊,至少享受一个县城的税收,还有名义上的封地。

    武南在这些日子表现不错,而且深受莫林的喜爱,于是很是提拔他,给他立功的机会,这次舰队出海以后,一直让他率领一艘五千吨的风帆战舰冲在前面,为舰队探路,他也做的不错,近两百海里没有让敌人发现,这次登上舰队旗舰,听从莫林的作战方案讲解,他听的很认真。

    等莫林讲解完了,莫林抬头看看了两位五千吨的风帆战舰的舰长,看到莫林看向自己的眼神,他就知道有戏,前卫分舰队的指挥官非他莫属了。

    另外一位舰长是陆军出身的前汉人大队的一名中尉,虽然军衔比他高,而且人家也指挥过几次城堡防御战,看押过俘虏,以后大部分时间在舰队里面担任陆战队的指挥官,负责指挥舰艇上的战斗,以及上面的陆战人员,其实总体来说他是李亚派来的监视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士的汉人军官,因为现在的海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至少八百米距离上炮火消灭对手,很少登船进行近身肉搏了。

    前面同法国人的战斗还是因为大都是风帆战舰,法国人也崇拜近身肉搏,还进行过几次跳帮作战,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俘获敌人船只的时候陆战队首先冲上去,负责解除敌人武装,看押敌人,然后水手跟在后面接收船只。

    “武南,风帆战舰分舰队归你指挥,一定要拖住敌人,或者引走敌人尽可能多的风帆战舰或者辅助战舰,要是能引走敌人一两艘主力蒸汽机战舰,或者铁甲舰,我们这边战胜敌人的胜算就越高。

    当然,这就意味着你们这支小舰队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这是不可避免的,那边传过来第三大队有一名少尉做的很不错,能文能武,能在陆地上指挥战斗,又能在大海上指挥战斗。

    在极度劣势的情况下,第三大队的分舰队凭着区区一艘两千吨的蒸汽机战舰,四艘一千吨的蒸汽机战舰,五艘风帆战舰,足足拼掉了敌人十一艘蒸汽机战舰。

    最高的是一艘三千吨的蒸汽机战舰,还有一艘四千吨的风帆战舰,风帆战舰他们击沉了敌人千吨级别以上的二十多艘,千吨以下的十五艘,几乎重创了敌人的辅助舰队。”

    看了一下很是平静的武南,莫林很高兴,宠辱不惊,大将风度。

    “嗯,他们现在至少拖住了敌人三十艘风帆战舰和一艘四千吨级别的蒸汽机战舰,也就是说我们这次可能遇到的敌人的主力舰队至少少了一艘四千吨的蒸汽机战舰。这对于我们接下来的战斗来说是十分幸运的。”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武南建功2() 
武南也知道这个任务非常艰难,可要成为军官团一名重要的人物,他就必须要接下这个任务。主力舰队船只不多,全部只剩下了二十二艘战舰,而且不是最好的状态,先前没有和英国人的主力舰队在港口死磕,受伤不少,各个身上带着伤,因为战斗的关系,也因为实力的差距,根本没有怎么维修,所以只能用弱者战胜强者的办法。

    让敌人不断分兵,各个击破,他要拖住敌人数量庞大的辅助舰队,同时至少要拖住敌人次一些的主力战舰,莫林交给他的任务至少是一艘四千吨的蒸汽机战舰。

    要用蒸汽机战舰同敌人打游击是不可能的,长时间的封锁,岛上凭借着一个小煤矿是根本无法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