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5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抽调了不少人啊,我们的本土防御兵力够吗?”李亚有些担心。

    唐亚翁很是放心的说道:“够了,新调回来的俘虏八千人,全部打成奴隶,由监工第五大队看守,分布在比邻半岛各地,接替原先被抽调的奴隶和俘虏劳动,进入采石场,采矿场,伐木场,修理道路和工事的一些地方工作。”

    “八千人啊,是不是太多了?”李亚问道。

    唐亚翁笑道:“不多,有四千多还是重伤呢,我们光医药费就付出不少,到现在还有三千人只能躺着,二百人彻底残废,一百人回来以后就死了。那些伤员只需要少量监工大队的人手,加上原先最早的我们的部落盟友的人手就能看住,剩余的有六百人伤愈,可以加入劳作,这些人放到一些轻松的地方,和原先的俘虏一起种地,收割,搬运麦子或者海上打鱼归来的渔船上的鱼。

    另外四千人,有八百人残废,只能放到了俘虏营里面打扫卫生,做饭,生产一些柳编框子,让矿场上用,其他的才三千一百人,分配到原先能装两万人的各地奴隶营里面,连个水花都不轻。别看第五监工大队才八百九十人,可看住他们这些人一点压力都没有,何况还有我们的盟友印第安人帮助我们看守,第一监工大队也派人了一百人重点巡视各地。”

    李亚微微点头,背着手走来走去,“莫林那边怎么样?”

    唐亚翁道:“水手大队三个大队已经满编,除了抽调出去的大约一个中队三百人以外,还剩余两个中队在守卫船厂和水寨,岸炮炮台,这是第三水手大队在执行守备任务。

    第二水手大队负责各地的物资运输,港口巡逻,周围海域巡逻,有一个中队的舰艇随时保持状态,可以随时出动支援主力舰队。

    这个中队配备三百人的人手,人手来自百姓里面的水手和一些木匠,金匠,还有船厂的技工人员。同时拥有后备的三百人的来自第三大队的人员支持,随时可以登船随同出海。另外我还准备了五十名印第安人,五十名伊利亚特人,以及五十名西班牙和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百姓战斗水手,以及调配第一监工大队里面有过海战经历的五百名士兵参加。

    中队装备两艘三千吨的蒸汽机战舰,三艘两千吨的蒸汽机战舰,八艘一千吨到两千五百吨的风帆战船,

    每艘船上最低保持一百五十人的人员,最高四百五十人的人员,足够强大。”

    李亚皱了皱眉眉头,海船上人手多是这个时代没有办法的事情,英国人最大的五千吨战舰上,最多的时候一艘战舰上从杂役厨子到船长,大副,军官,司令等装载了一千八百人。

    这是审讯俘虏的时候知道的他们的配备。

    哪怕以前的一艘一百八十吨的武装商船,他们船上也装了一百九十多人,相当于一吨位一个人的配备。在这方面新秦帝国没有办法和英国人比。

    英国人作为一个不大的岛国,人口不少,听说他们有一千多万人,满世界的海船上至少有三十万人在服役或者以冒险者水手的身份在船上当值,赚钱。

    而他们的陆军却不到三万人,加上警察不过五万人。

    但在欧洲,作为全是日耳曼后裔的欧洲人,他们可以参加英国人舰队,以雇佣者的身份成为英国海军的士兵,所以能满足全世界三十万人的海上兵力。

    而新秦帝国是以华夏帝国的陆上大国的模式发展的,配重在陆军这边,不到三千人的水手大队是全部的海上兵力,这还是大部分是雇佣模式的外籍人士,只有一千人不到的汉人加入水师。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后方备战3() 
“我们还有多少汉人能出来作战?”李亚问唐亚翁。

    “整个帝国八千或者说八千不到的汉人人口,三个汉人大队占据了小部分人口,一个水手大队加上两个新编的汉人大队占据了一部分人口,两者加起来占据了总人口的一半还多,加上那些需要派遣到其他军中的监视兵力,我们现在的汉人百姓只有两千出头。

    外籍人口和归化的部落人口占据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口。其他人都是俘虏技术工种和重伤员人口。这之外就是奴隶和俘虏营,这是最重要的人口了。再就是流放者大队和雇佣兵大队了。”

    “那算了,我们的主力舰队其实就是一千多人的汉人兵力,加上俘虏和奴隶杂兵了。如果主力舰队要出战,那么监工第一大队就得丢下目前剩余的三千奴隶去配合第一舰队第一水手大队作战。”李亚自己说着主力舰队水手大队的窘境。

    “是的,这是没有办法,我们现在船多了,人却少了,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缺乏主体民族的人力。每个月或者两个多月从外面补充三两百汉人,这都不够我们甄别以后放弃的人口,以及出去作战战死的人口。

    扫天雷这次出战,至少战死了两百汉人骑兵,一百汉人中队的士兵,还有一百二十人受伤,被迫退回来养老。这受伤,而且是致残的重伤的人口是我们的负担。”

    唐亚翁很是心疼的说道。

    李亚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开头的时候,他们可是五六百人,最后剩下多少不到八十人,后来近九千人,和法国人打了一战以后多少?三千人。

    这开国哪有不损失惨重的。

    作为一个将领,就应该能承受重大损失的心理素质。

    如今多少汉人?八千人左右。

    前面两个月还四千多人呢,这两个月来的多了一些,每次能七八百人,加上先前的人数,加上原先的汉人,以及汉人小队里面同印第安人妇女结婚以后生下的孩子,还有那些年轻人们成长起来以后同来的妇女结婚以后生下的孩子,人数就增加了不少。

    现在每天以三到五个的汉人死亡率,对每个月来的汉人的平均数相比,汉人呈增长态势,每天平均来四到五个人。

    基本持平,还略有增长。

    “主力舰队造舰的事情怎么样了?”李亚问道。

    唐亚翁道:“这个事情吗,一共开工建造了五艘五千二百吨的战舰,要在敌人来之前完工恐怕不可能了,因为现在两个多月才铺下龙骨,备好料,龙骨选用了先前法国人留下的上好的深山一米直径,十九米长的柚木,经过加工以后,至少有十八米两尺五寸长。

    舰体高五米七,外面使用我们这里的冶炼厂出厂的三寸钢板,全舰体使用铆钉铆接,全面覆盖各处,在核心的锅炉仓,轮机舱,舵机仓,指挥舱,桅杆底层,炮台均使用三寸钢板两层覆盖,后面加上一层半尺厚的柚木板,柚木板后面是内壁,使用一厘米厚的钢板制作一个盒子一样的保护壁。保护层后面才是装饰材料柳木和杨木,大部分地方只有钢板内壁,不需要装饰。能节省不少船只重量。

    每艘船前面拥有三座75毫米火炮炮台,炮台上使用一寸钢板制作转动的炮塔,由于比较沉重,因此炮塔顶部和斜下部使用一厘米的钢板同一寸厚的钢板铆接,又能节省不少船只重量。

    另外,船尾拥有三座炮塔,两座三十四磅攻城炮炮塔,一座五十毫米英国人的速射炮火炮。速射炮位于船尾前部一点,靠近舵机上方,而两门三十四磅攻城炮炮台身高两米,照顾两个方向,和后方。

    船只两面使用六门副炮,每一面三门50毫米缴获英国人的速射炮,为了保护炮手安全,使用炮廊火炮,火炮位于船只壳体内部,拥有可以射击的炮窗。

    整艘船宽六点一米,炮廊占去了两米,两边留下士兵过道还有搬运火炮炮弹的过道,宽不过一米。过道中间最窄的地方只允许一个人走过,因为过道有些和火炮间隔的地方需要安放烟筒。

    为此,在每门火炮旁边位置下放开了一个舱门,舱门使用六寸,也就是两片钢板铆接而成,掀开舱门,可以从下面的炮弹和火药隔仓里面搬运炮弹和火药,每门火炮炮位后面还有一个消防仓,需要的时候士兵们通过下层的隔仓过道,使用消防管往炮弹和火药隔仓里面注水,以防止敌人火炮击中火药和炮弹隔仓,引起弹药殉爆。

    下层舱室是各个物资储存仓库舱室,在船尾和船头后面有下去的过道舱门,将舱门一锁,里面各个舱门如果关上的话,这就是一个浮仓,不过也是最后的浮仓,能承载整艘船只不被沉没。

    不过底层的轮机舱和锅炉舱里面的人就再也上不来了。

    上面提高两米,甲板上面两米是一条上层建筑走廊,走廊下面前面是船长室,船长室上面靠后是会议室,会议室靠后顶端是桅杆仓,可以爬到桅杆上面的瞭望兜里面去。往后走,甲板船尾,炮台后端底下是炮台弹药和火药仓,后面是一个小餐厅,小餐厅后面是炮手室,炮手室后面是烟筒,烟筒和烟筒之间是水手室。

    而在浮仓下面是一部分水手室和战斗兵的住处,还有杂役兵,厨师,医生的住处。底仓是一部分操作轮机的值班室和司炉工的住处,还有一个洗浴室。

    整艘船只,结构紧凑,构造复杂,除了火力强大,凶猛,作战能力强大以外,所储备的物资并不多,人数也不多,据估计作战范围是一千二百海里,再航行更远,就需要补给舰了。”

    李亚看着唐亚翁,“为什么不弄的更加长一点?弄得结构稍微简单一旦,我看就是一锅大杂烩。一千二百海里,咱们离着英国人最短也是两千八百海里,我们跟上补给舰都跑不到英国去?

    速度多少?”

    唐亚翁笑道:“这个我们拥有了这五艘五千吨的战舰,起码保卫国土六百海里是没有问题了,至少能绕着纽芬兰岛走好几圈了,巡逻半个月不是问题,遇到英国人只要不是数倍的敌人,不是十分倒霉,一炮打中弹药舱,而且正好弹药舱没有关门,并且引发了里面的弹药殉爆,我们没有来得及注水,那么就不会有问题的。

    速度嘛,大约十五节左右,跑的不算快,可现在大部分蒸汽机船也跑不了太快,他们要作战,就得降低速度和我们打,如今作战大家都降低到十节到十二节左右,打战搓搓有余了,除非他不打仗,就是要逃跑。”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后方备战3() 
“我们还有多少汉人能出来作战?”李亚问唐Щ

    “整个帝国八千或者说八千不到的汉人人口,三个汉人大队占据了小部分人口,一个水手大队加上两个新编的汉人大队占据了一部分人口,两者加起来占据了总人口的一半还多,加上那些需要派遣到其他军中的监视兵力,我们现在的汉人百姓只有两千出头。

    外籍人口和归化的部落人口占据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口。其他人都是俘虏技术工种和重伤员人口。这之外就是奴隶和俘虏营,这是最重要的人口了。再就是流放者大队和雇佣兵大队了。”

    “那算了,我们的主力舰队其实就是一千多人的汉人兵力,加上俘虏和奴隶杂兵了。如果主力舰队要出战,那么监工第一大队就得丢下目前剩余的三千奴隶去配合第一舰队第一水手大队作战。”李亚自己说着主力舰队水手大队的窘境。

    “是的,这是没有办法,我们现在船多了,人却少了,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缺乏主体民族的人力。每个月或者两个多月从外面补充三两百汉人,这都不够我们甄别以后放弃的人口,以及出去作战战死的人口。

    扫天雷这次出战,至少战死了两百汉人骑兵,一百汉人中队的士兵,还有一百二十人受伤,被迫退回来养老。这受伤,而且是致残的重伤的人口是我们的负担。”

    唐亚翁很是心疼的说道。

    李亚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开头的时候,他们可是五六百人,最后剩下多少不到八十人,后来近九千人,和法国人打了一战以后多少?三千人。

    这开国哪有不损失惨重的。

    作为一个将领,就应该能承受重大损失的心理素质。

    如今多少汉人?八千人左右。

    前面两个月还四千多人呢,这两个月来的多了一些,每次能七八百人,加上先前的人数,加上原先的汉人,以及汉人小队里面同印第安人妇女结婚以后生下的孩子,还有那些年轻人们成长起来以后同来的妇女结婚以后生下的孩子,人数就增加了不少。

    现在每天以三到五个的汉人死亡率,对每个月来的汉人的平均数相比,汉人呈增长态势,每天平均来四到五个人。

    基本持平,还略有增长。

    “主力舰队造舰的事情怎么样了?”李亚问道。

    唐亚翁道:“这个事情吗,一共开工建造了五艘五千二百吨的战舰,要在敌人来之前完工恐怕不可能了,因为现在两个多月才铺下龙骨,备好料,龙骨选用了先前法国人留下的上好的深山一米直径,十九米长的柚木,经过加工以后,至少有十八米两尺五寸长。

    舰体高五米七,外面使用我们这里的冶炼厂出厂的三寸钢板,全舰体使用铆钉铆接,全面覆盖各处,在核心的锅炉仓,轮机舱,舵机仓,指挥舱,桅杆底层,炮台均使用三寸钢板两层覆盖,后面加上一层半尺厚的柚木板,柚木板后面是内壁,使用一厘米厚的钢板制作一个盒子一样的保护壁。保护层后面才是装饰材料柳木和杨木,大部分地方只有钢板内壁,不需要装饰。能节省不少船只重量。

    每艘船前面拥有三座75毫米火炮炮台,炮台上使用一寸钢板制作转动的炮塔,由于比较沉重,因此炮塔顶部和斜下部使用一厘米的钢板同一寸厚的钢板铆接,又能节省不少船只重量。

    另外,船尾拥有三座炮塔,两座三十四磅攻城炮炮塔,一座五十毫米英国人的速射炮火炮。速射炮位于船尾前部一点,靠近舵机上方,而两门三十四磅攻城炮炮台身高两米,照顾两个方向,和后方。

    船只两面使用六门副炮,每一面三门50毫米缴获英国人的速射炮,为了保护炮手安全,使用炮廊火炮,火炮位于船只壳体内部,拥有可以射击的炮窗。

    整艘船宽六点一米,炮廊占去了两米,两边留下士兵过道还有搬运火炮炮弹的过道,宽不过一米。过道中间最窄的地方只允许一个人走过,因为过道有些和火炮间隔的地方需要安放烟筒。

    为此,在每门火炮旁边位置下放开了一个舱门,舱门使用六寸,也就是两片钢板铆接而成,掀开舱门,可以从下面的炮弹和火药隔仓里面搬运炮弹和火药,每门火炮炮位后面还有一个消防仓,需要的时候士兵们通过下层的隔仓过道,使用消防管往炮弹和火药隔仓里面注水,以防止敌人火炮击中火药和炮弹隔仓,引起弹药殉爆。

    下层舱室是各个物资储存仓库舱室,在船尾和船头后面有下去的过道舱门,将舱门一锁,里面各个舱门如果关上的话,这就是一个浮仓,不过也是最后的浮仓,能承载整艘船只不被沉没。

    不过底层的轮机舱和锅炉舱里面的人就再也上不来了。

    上面提高两米,甲板上面两米是一条上层建筑走廊,走廊下面前面是船长室,船长室上面靠后是会议室,会议室靠后顶端是桅杆仓,可以爬到桅杆上面的瞭望兜里面去。往后走,甲板船尾,炮台后端底下是炮台弹药和火药仓,后面是一个小餐厅,小餐厅后面是炮手室,炮手室后面是烟筒,烟筒和烟筒之间是水手室。

    而在浮仓下面是一部分水手室和战斗兵的住处,还有杂役兵,厨师,医生的住处。底仓是一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