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这些要成为雇佣兵团真正的主力战斗人员了,从掌控这一方面来说,要是仅仅这些人,加上雇佣兵团的人数对比,还闹不出什么幺蛾子,可现在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在陆地上,万一有人不服从,海盗,商人俘虏,那些商人的护卫们,从人手上却是多出了雇佣兵团真正的人手,尤其是华夏人多两三倍。

    雇佣兵团原有的构成是汉人为主,其他的俄罗斯征服的欧洲地域的各民族人为辅,现在那些人至少超出雇佣兵团汉人人数一倍,也就是说他们也有一百多人,剩余的就是新加入的海盗和商人和他们的护卫人数,这些人是属于异族,而且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虽然现在他们是雇佣兵团的人,而且和雇佣兵团共同抵御敌人这么久,可也不是没有人想要逃走,或者平时关系也不和睦,他们近千人现在只剩下了百人,这个中间很多人的死亡都是雇佣兵团直接处死的,因此他们表面不说,可汉人多疑的性格,还是觉得他们这些人不可信,总是有一种隔膜,这些人中肯定有哪些想要造反,或者想要掌控这点力量的野心家。

    这些人现在要被安排到看守俘虏的任务,要是他们有人故意捣乱,区区一百多人的纯汉人加上一些外族支持雇佣兵团的人,力量不过一百五十人,一旦有人投靠法国人,或者煽动这一千多新的俘虏动乱,那么他们最终会鸡飞蛋打,甚至可能被反噬。

    本章完

第1176章 依然低调() 
雇佣兵团用一百经过考验的汉人士兵和军官,加上三个首领,掌控三百多名不到四百名异族的雇佣兵团士兵,然后这些士兵看守一千八百多人的俘虏,这有点什么?

    大清国掌控汉人上亿的人口,延续三百年基业的后世历史的情况类似,弄好了就是雇佣兵团在这里扎根,大家安稳发展,弄不好,那么就是想在的历史线,一个强大的异族王朝借着雇佣兵团的势力崛起,然后掀翻和消灭掉雇佣兵团的势力,取而代之,风险不小。

    “我们接下来呢,依然以建设这里为主,战争还没有结束,这一次只是我们胜利了一次,并没有完全彻底的打败敌人,根据斥候小队汇报回来的情况,法国人在这里至少有八百兵力,还有近四千法国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移民在这里,而且根据抓到的俘虏说,我们现在这个岛屿很大,大到我们和法国人只是占据了一个岛屿的边缘小岛和一小部分边角,大的一面是英国人占据的,还有一部分意大利人的地盘,也就是说我们的敌人很强大,我们的对手很多,因此我们还要做好一旦不对,撤回船上另寻适合我们扎根的地方。”李亚顿了顿手中的西方重剑,抬起头来,严肃的对大家说道。

    唐亚翁摸摸已经发白的头发,他原先的头发有一半白,但这两个月的压力比他们逃亡,比他被流放的时候更加大,因此两个月时间也就变得发白了。

    同时也有一些是他那次带领一个小队的雇佣兵出去打探法国人的动静,结果斥候小队死了一半,十五个人,战马和物资损失一大半,还丢了两门迫击炮,雇佣兵战斗小队损失了一小半,受伤一大半,让本来就人力不足的雇佣兵团雪上加霜,作为一个雇佣兵团里面年纪最大的军官。

    军衔除了李亚的近卫军上校军衔和他一般以外,其他人的军衔都和他差的不少,不过因为他是民兵团的军衔,因此能和大家抵消不少,需要知道的是,华夏帝国的升迁军衔体系是等阶式的,他的民兵团长上校军衔和一个近卫军上尉的军衔差不多含金量,可能还要略微低一些,人家一个中尉出来都能在卫戍军担任中校军衔,在守备军那就是妥妥的上校军衔了,在民兵团,担任现在没有民兵团了,至少是少将军衔了。

    作为一个资历在哪里的老人,犯这种低级错误,是他觉得不可饶恕的,这也和华夏帝国整军严格,所有军人都是负责任的那种人有关,大家都对华夏帝国有着不可言明的忠诚和责任感。

    即便是已经成为一个帝国的流放者,他也是将这种责任感延伸过来,继承了下来,毕竟他是同华夏帝国一起奋斗几十年的老人了。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反击吗?”

    “可能力量不够,如果再来几次这样的大战,我们可能吃不消,如果损失过多的雇佣兵团的老兵,军官,我们可能受到哪些刚刚转为雇佣兵团士兵的海盗小队的反噬,而且,哪些商人和护卫们没有几个省心的,能在一片海域里面黑吃黑的家伙绝对不是好人。”

    唐亚翁秉着对雇佣兵团负责的心情,以沉重的语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撒雷默默的抽着烟,虽然他也是华夏帝国的人,也有一种情怀在,不过他在中亚地区生活的时间多,远离华夏帝国核心区,华夏文化影响比较薄弱,因此他的心里面其实并没有唐亚翁这样的感怀和急切感。

    他对于新加入的人的异心和疑心也有,但并没有那么重,因为海上的王国就是那样,背叛和被背叛,大家是利益纠葛,看多了,自然对真情切意感到幼稚。

    李亚微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道:“反击,我们不可能,接下来还是以稳定为主,我们继续修建防御工事,继续把我们的根扎稳了,同时要做好失败的准备,撒雷船长尽快把船修好,也许不能让它恢复到华夏帝国战舰那样的性能,不过能恢复多少是多少吧,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逃跑或者扎根下来。”

    “另外,扫天雷,你负责把修械所扩大一些,我们这次缴获法国人的大炮改造一下,同时把他们的枪支也改造一下,至少要达到我们的燧发枪的水平,同时冶炼和打铁,烧制木炭的工作也要尽快做起来,开垦组这边要尽快恢复耕作,将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夏天的收成可能不行了,尽量今年秋天我们丰收一波,加上渔获,我们能熬过这个冬天,捕猎组也尽快捕获一些猎物,储备好过冬的物资。”

    他扫了一眼吴克敬,然后道:“吴兄,把缴获的那艘重创的法国船只交给你,派一些兄弟回到罗马尼亚还是土耳其,去哪里招募一些人,还有能找一艘比千吨级蒸汽机战舰更大的改造过的商船回来,花钱不怕,我们需要加强我们海上的实力,也许接下来法国人还会有动作,那边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也不会允许我们在这里生根发芽,我们需要自保。

    能的话,多买一点武器装备回来,经过这两个月的战斗,很多武器装备都损坏了,我们的装备快落回原始人水平了,也许下一次我们就打不过印第安人了,伊利亚特人可能就能灭了我们。”

    雇佣兵团的这些人都知道李亚说这话意味着什么,还是人手,没有足够的人手,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武器制造,他们手里的武器都是缴获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他们都知道,这在华夏帝国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淘汰了,或者说华夏帝国已经换装了新一代武器,这些是当废品处理给俄罗斯人的。

    现在他们手里的武器装备比俄罗斯人拿着的那些新的华夏帝国处理给俄罗斯人的武器装备还要烂,而且整体下降了不是一代,他们现在的主力武器已经从华夏1705式步枪更换为早在三十年前就落后的燧发枪,甚至很多人手里拿着的是缴获的火绳枪,这种枪早在五十年前就落后了。

    火绳枪很好制造,他们现在也能制造,产量虽然不大,但提供给他们这支小部队还是足以胜任的,还有的多,可燧发枪就不好制造了,受制于原料和冶炼技术,还有技术工人,制造工人,也就是说以他们的能力只能制造火绳枪,先进的制造不了,但粗糙的能制造出来,可要拿着火绳枪同印第安人打,数量优势,印第安人就能消灭他们。

    伊利亚特人可是比印第安人科技等级高一些,甚至是高十年,他们能制造火绳枪和燧发枪,还有自己的成建制的部队,作战体系类似于正规军,西方式的。

    法国人在他们这个等级,就是逆天的存在,不过现在他们的武器优势还没有完全被比下去,因为他们还带着一些缴获的火炮和购买的大炮,这个比呆在欧洲的法国人要高等一些,但也差不多,人家毕竟是在老家附近,武器补充还是人力补充也很快,而且人家善于发动当地土著人替他们打战。

    所以现在他们得继续低调下去,只是反击,在没有拥有碾压敌人的力量之前,只能防守,依然得保持低调行事,以免惹来对面大岛上的英国人和意大利人。

    本章完

第1177章 战后形势() 
尽管各人顾虑重重,尽管敌人依然强大,营地的建设在战后依然需要,并且更加重要了,因为雇佣兵团的安全感降低了。

    大家都知道为什么。

    一千多人的印第安和伊利亚特人俘虏被分为九队,三队人在码头,一队人在水寨中,五队人在五里地外围修建栅栏防护墙,原先的剩余的二十几个俘虏被拉到一处低洼地带,这些人大都是商人们,以及顽抗的护卫,还有逃跑被抓回来,并且屡教不改的人,一阵喊声中,他们被齐齐的击毙在坑洞前,然后被监工小队抽出来参观的人员埋到土地里面去,和大多数死去来不及掩埋的印第安人尸体。

    处理完这些人,这支小队,打散重组的小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扛着燧发枪,返回营地。

    战场上的尸体很快被新俘虏们处理,掩埋完毕,很多工事在监工们的皮鞭和看押小队的枪口下修复完毕,铁丝网,拒木,壕沟,屯堡,将五里地外围重新围拢起来,退回到五里地处,又是一处同样的布置,后面加上一人高的栅栏矮墙,在退后一百米,新的城墙开始修建。

    俘虏们在修建简单的东西,而雇佣兵团没有看押任务的小队泽在营地和城墙范围内修建新的建筑物,放牧场,校场,冶炼厂,木炭厂,火炮修理厂,锯木厂,草料场,粮食仓库,炮台,士兵营地,看押俘虏的营地,石料厂,投石机厂,动物饲养场,士兵驻扎岗楼,瞭望哨楼。

    在码头上,一座简陋的船坞里面,一群人正在忙碌着,他们要制造一些渔船,商船,而那些苦力就是伊利亚特人,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工匠保有量,甚至知识分子不少,在里面做苦力,或者底层的船只工匠。

    李亚他们准备造几艘飞剪船,用来万一蒸汽机船被敌人击沉,他们可以利用飞剪船的灵巧逃脱敌人的追捕,或者同外界交流,少量购买一些物资,比如矿石,铁料各种造船,造炮物资。

    吴克敬已经被派了出去,他带领十五名汉人士兵,五名其他国家的异族士兵,去寻找外援,里面的军情部的情报人员终于可以回去报信了。

    憋屈了一年多的军情部人员在海上飘荡了好几个月,在逃亡的两个月之内经历生死,同时损失了不少人手,现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他们的人手从以前的十五个人,下降到区区五个人,其他的人已经在那场反击战中战死了,这就是情报人员的悲哀,他们不能暴露身份,不能取得李亚他们的支持,因为他们就是埋伏在李亚他们身边的奸细,目的是监视和随时准备除掉李亚他们,断绝掉他们将来对帝国的威胁的。

    当然在形势有利的时候,他们尽量的策反这些人,夺取这些人在外面取得的优势,这是他们的目的,也是他们的终极责任。

    吴克敬之所以重视,亲自前来,一个是李亚他们最终决定,需要他这个雇佣兵团隐隐形成的三把手去坐镇,去争取,他们信任他,另外一个是他需要同其他地方的情报人员取得联络,有些线路是他一个人知道的,不能随便派人,情报部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单线联系,一旦有警,断掉这条线就行了,不会波及这个情报网络的人员,相比来说,他就是情报小组的一个节点,并不是最终节点,但在外线,最底层,他是这些人的最终节点和上司。

    最底层情报人员的辛苦和风险是大家熟知的,吴克敬他们也是很艰难和困苦,甚至怀疑过华夏帝国,现在他们只是凭着一点责任和惯性在做事情。

    一艘只有一百吨不到的小型缴获的法国人的武装商船在大海上经历了大约一个月的航行,他们才到达了英国爱尔兰的领地港口,凭着几个外国人面孔的雇佣兵团的士兵伪装成一艘小型商船的船主,他们伪装成从华夏帝国逃亡的流浪者为船主服务的奴隶身份,他们在英国爱尔兰的一个小港口停留了两天,休息了一下,打探了路线和补给了物资,付出了不少的金钱,才再次起航,

    驶向地中海。

    他们来的时候的原路。

    在纽芬兰岛上,东南圣路易斯港口,法国人已经偃旗息鼓一个月了,每天他们也派斥候骑兵去侦查华夏人的动作,却无法做出过多的判断,因为他们根本接近不了哪里方圆二十五里地范围内,这个二十五里地范围内甚至包括了他们家门口的大约七八里地的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那一次大战之后,法国人伤筋动骨。

    不仅有两百三十人被俘,还有一百多人战死,损失掉了十八门七十五毫米大小口径的火炮,还损失了二十八门旧式十八磅野战炮,二十三门十二磅旧式野战炮,以及拖动大炮的驮马三百多匹,炮弹和弹药无数,他们仿制英国人的曼彻斯特1705式燧发枪更是缴获了无数。

    相比英国人从华夏帝国得到不少先进的东西,法国人这个同华夏帝国相隔了五十多年没有怎么打交道的国家,他们的科技发展可以算是很落后的,即便有从英国来的华夏帝国已经落后的华夏1705式步枪,他们也因为造起来太麻烦,而且质量不好,经常炸膛和无法制造出足够好的质量的铜质子弹而不得不退后继续使用燧发枪,他们装备的华夏1705式步枪还是从华夏帝国哪里购买或者缴获,或者大部分是从英国购买的。

    英国的冶炼技术因为有同华夏帝国合作或者说偷师而来的钢轨制造技术制造出来的钢轨打造的枪管,所以英国有生产华夏1705式步枪的能力,不过他们也就是能从华夏帝国哪里拿到一些钢轨材料,还有他们冶炼出来的钢铁,而制造出华夏帝国已经落后的1705式步枪,其实他们的质量很差,而且成本昂贵,因此很多英国军队其实也没有大规模装备,能装备上的大都是精锐部队,原先张强他们收集情报的能力不够,因此以为英国人也拥有他们相同的技术水平,可以制造出这些枪支了,因此放开了对英国人的买卖,其实主要还是对瑞典和俄罗斯,土耳其的买卖,英国人还是防着他们的。

    毕竟这一时刻的英国人,即便路途遥远,华夏帝国还是知道他们在全世界,还是很强势的,打败了西班牙,打败了荷兰,打败了法国,这些海上强国,或者说是力量比他们强大的国家,法国人并不满意,现在还在同英国人争夺殖民地,纽芬兰岛上的对峙,就是他们的最直接的证明。

    法国人为什么不敢发动下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就是因为对面庞大的地盘上英国人虎视眈眈,想要把他们赶下海,他们现在的兵力如果再进行一次大规模战斗,他们可能要真的被英国人赶下海了。

    本章完

第1178章 复制华夏帝国成长模式() 
每天都有人死去,这不是一个可以同情或者怜悯的世界,这是血与火的考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印第安人和伊利亚特人的血泪史铸造了雇佣兵团的成长轨迹。

    一千八百人的印第安人和伊利亚特人的躯体铸就了一个长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