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5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班牙人缺的是底蕴,英国人缺的是机会和形势。

    “现在已经四个月了啊。”张强叹了一口气,四个月了,加上情报整理和传递的时间,以及一段时间整理孟加拉地区,不同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接触的时间,差不多五个月了。

    按照路程,从印度洋出发,到达波斯湾,上岸,然后快马加鞭,差不多西班牙和英国人得到消息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算起来,如果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决定的快的话,他们都已经派出增援的兵力和新的任命决定了,就是不知道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争,怎么面对同华夏帝国的关系,毕竟他们都是西方的人,还是同一个的家族,或者是都是上层的贵族亲戚,也许他们取得了一些一致的意见。

    那么就有几个可能,第一个可能双方按照华夏帝国的想法,派出了针对对方的舰队和兵力,然后派出同华夏帝国的和谈代表,保持同华夏帝国的这种民间性质的平衡局势,之后英国人压着西班牙人打,西班牙人同华夏帝国走近,依靠华夏帝国生存,保住殖民地。

    第二点可能就是他们同西班牙人达成协议,偃旗息鼓,各自发展,然后同华夏帝国关系转好,暗地积蓄实力,暗中不断给华夏帝国找麻烦,偷袭华夏帝国的海外领地,海外的总督区,那些地方人口和移民虽然差不多了,发展区域稳定,但再怎么说地盘太大了,几万里海域,他们如果有蒸汽战舰,虽然i开到一个防御薄弱的地方,然后集中兵力攻占一个地方,不求占领,就是杀掉哪里的平民,歼灭哪里的驻守军队和水师战舰,然后等华夏帝国得到消息以后,偷偷的溜走,在旁边看着,没有证据,一般华夏帝国都无法和他们怎么样。

    这是华夏帝国最麻烦的事情,一个庞大的帝国最怕的是敌人的游击战,所以张强召集了枢密院的所有官员,下达了防止敌人游击作战的命令,命令迅速传达到总督区,并且把对那一带熟悉的米林派往澳洲总督区,阮进派往宝岛总督区,古月笙派往印尼总督区,同时把阮天派往东南亚,作为阮进的而大儿子,接替阮进出任水师总监的位置,出现在东南亚方便他随时可以调动东南亚一带的水师舰队,海外水师舰队加上哪里的水师舰队,四支舰队的实力,足以封锁那一带和海外很多的海上通道。

    作为这些张强有些心累,本以为一个强大的王朝建立起来,那么华夏就可以崛起了,但西方人好像怎么也杀不完,怎么都要来东方渗透一水,而且都不安分,虽然很多事情可能是自己的放任,比如自己想的,一个庞大的国家总要和外面接触,总要和外面贸易,不能做一个封闭的国家,那样会极大的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因为越是大一统,越是能享受到安逸的发展时间,但这样的话,安逸就代表着懒惰,懒惰是人的天性,但也是一个国家的天性,而懒惰之后,文官集团就会内斗,用毁灭一个王朝的行动为他们自己谋利,他们自己给自己挖坟墓,然后让后来的文官集团里面的人或者贫穷的人冒上来,后浪推前浪,前浪再怎么优秀也会死在沙滩上。

    揉揉酸痛的脖子,张强在金麒走了以后一直在想着这个因果关系,以及接下来该怎么办。

    大部分朝政都交给了儿子和首相唐殿风,但一些战略性的问题以及近卫军自己一直把持着。

    华夏帝国按照自己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实现,如果不出意料,几十年以后,华夏帝国即便有一些颠簸,但应该还是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几十年,英国人或者是欧洲人,西方美国人都不可能威胁到王朝的发展和命运,能威胁到王朝发展和命运的是1775年以后美国人独立以后,到1816年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才一直朝世界霸主的地位跑去。

    而受到自己穿越的影响,西方可能发展快一些,然后很快能进入到蒸汽时代,这才是西方崛起的开头。

    现在西方还处于风帆战舰的航海时代末期,还处于殖民时代,正在四处殖民,凭借着风帆时代的战舰便利,凭借着非洲和亚洲落后于他们很多的劣势,正在疯狂收割殖民地,亚洲现在几乎被华夏帝国占领,那么他们很可能在几十年间疯狂的占领非洲和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等地方。

    然后各种科技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直接推动了西方的发展,但要知道,如果不能在亚洲或者其他地方发生战斗,那么西方的战斗一定很激烈,频繁的战斗有利于西方科技发展,但也要让西方人口或者其他的发展倒退或者停滞,这是华夏帝国风光的最好时机。

    哪怕能风光一百年,华夏帝国也会在西方人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想到这里张强已经很舒心了,至少华夏帝国还有一百多年的风光,一百多年啊,谁知道以后会发生生什么事情。

    自己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以后让儿孙们去打拼吧。

    想到后世自己穷的连媳妇都娶不起,这个世界,自己已经儿孙满堂了,老婆都五六个了,这个时代当皇帝真是很好啊,很好啊,先前的三个,后面又相继纳了三个,还有两个刚刚被自己宠幸过,真是幸福啊,这是男人的胜利。

    除了比较出色的三个大儿子,还有小的已经成年的三个小儿子,已经成年的女儿都有三个了,还处于少年阶段的四个女儿,以及刚刚出生的三个,还有处于童年的五个,嗯,光这些如果回去能说的话,那些工友们应该很羡慕自己了吧。

    大儿子四十多岁了,他也有三个儿子,自己的三个孙子,陆续都二十多岁了,二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三儿子更是继承了自己的风流,已经有十来个从十岁到二十岁的儿子和女儿了。

    其他的儿子也是最起码三个儿女,儿孙满堂算是不错了,甚至出现了曾孙子,一个县主。

    如果说张强的女儿是公主的话,那么他的孙女就是郡主,那么曾孙女就是县主,这么一出生就能获得的爵位,比起其他人来说要幸福多了,如果一个普通人想要获得县主的爵位,至少得是立功无数的有勇有谋的武将或者为华夏帝国做出功勋的文官。

    这样还需要机会,不一定封爵,封爵得要皇帝同意,得要内阁审核,政议院提名,顾问院最终决定,报请皇帝钦点,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除非这个功勋或者本人影响力大,才能一路通过,爵位授予要含金量,华夏帝国刚刚开国几十年,如果爵位可以随便授予的话,那这个国家离亡国不远了。

    到现在没有随便授予的功勋和爵位。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县主,哪怕是开国的元老们,他们的儿子,孙子,都没有被授予县主这个低级的爵位,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不断降爵获得,他们本身的赏赐就是实际的县主,就是可以吃一个县的税收,同时可以影响这个县,可以管理这个县,下一代就只能吃税收了,成为地方书香门第了。

    (本章完)

第1108章 爵位改革() 
    想到了爵位,张强觉得爵位应该改革了,以前华夏帝国用的爵位实在是太乱了。

    需要革新爵位,怎么革新呢,张强觉得也很简单,能获得爵位的就是顾问院元老还有皇亲国戚,以及内阁中的名气比较大,或者功勋比较多,当官比较高的几个而已。

    于是一番在顾问院里面讨论以后,张强把爵位定位西方的那种爵位,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勋爵,爵士,还有一个唐朝或者汉朝的一个爵位县公,至于还有什么开国县公,开国男爵什么的,或者给底下的人一个骑士爵位,骑士在西方很尊崇,但在华夏没有这个爵位,人们不认可,因此就没有这个了。

    自己是皇帝,没有自己给自己封的,于是儿子们,三个比较大的,而是比较出众的儿子,大儿子已经是皇储了,就没有亲王爵位了,因为皇储也是一个爵位,在华夏帝国叫太子,现在也是,虽然前面皇储,皇储的叫的,但华夏人,所有的人,除了张强,都叫大儿子勇武为太子殿下。

    二儿子和三儿子封亲王,其他儿子成年的,官位高的,有能力,干出成绩来的一律封公爵,也没有几个,五个而已,然后下面的那些刚刚步入仕途的,暂时只封县公。

    等待他们慢慢立功受奖,有了功劳才能提升他们的爵位,这些儿子,孙子,曾孙们,也只有直系的以后勇武的儿子和孙子们的嫡长子,才能拥有直接封王,封公的便利,其他的儿子,排出四,或者五的儿子们,一律封县公,要不然地位高了,以后就和明朝的那帮猪猡宗亲一样了,只会吃和玩乐了,除了祸害国家,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张强的曾孙还可能受惠于张强的功勋,曾孙以后的子孙们就要靠他们的努力了,能发展成什么,他们得和那些王公,功臣,武将的曾孙们去争夺华夏帝国朝堂的地位,或者自己寻找出路了。

    但不管怎么说还在五代以内,五代以后,那就是两极分化了,很可能很多王公贵族,皇亲国戚都要成为平民了。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中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提拔金麟带领第11野战旅,马三立带领第12野战旅,杜歌带领第三野战旅,贺锦率领第6野战旅,剩余的一个野战旅第十三野战旅调往西南广州府一带,马汉接任第十三野战旅,再调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去西南防线,锋无羽跟随去西南防线,主持哪里的工作。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九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中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九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六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文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尤海波吏部,张煌言户部,学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壮,礼部钱秉镫,农业部张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过,工部万思元,外交部张亮,民情部黄韬,国防部魏无忌,监察部杜歌,军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齐了。

    另:新兵训练总监,田显,军情部副部长田斌

    各方大员,浙江州张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广西州金声,江西州米淳,湖广州唐殿风,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云贵州钱秉镫,安徽州蔺养成,云南州刘良佐,宝岛总督朱大有。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各方大员,浙江州张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广西州金声,江西州米淳,湖广州唐殿风,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云贵州钱秉镫,安徽州蔺养成,云南州刘良佐,宝岛总督朱大有。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