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是有买一赠一的事情,他打死也不买那些旧式的老旧的商船。

    洪文义到来以后,听闻他要再次采购,说是家里的银两到了,他连忙接见,好人啊,自己还想着怎么转嫁成本,洪文义就又上门了。

    一番讨价还价,为了卖出那些旧船他大力吆喝,也买一赠一,不过他的买一赠一当然不是和华夏军对他那样,而是只有那些最新式的,花大价钱的才赠一艘旧商船,这样算下来,他把华夏军赠的那些还是很新商船都卖上钱了。

    洪文义也不和他多讨论,一口气买下了他二十艘战舰,二十艘战船,同时把所有是他的商船都购买了,并且向他预定四百艘商船,一百艘战船,五十艘战舰。

    洪文义手里拿着郑智给的一千多万两白银,这里面可以说一半的都是为了郑智购买的。

    这次他总共购买了六百艘商船,二百艘三百吨的战船,二十艘六百吨的战船,二十艘八百吨的战舰,之所以只要八百吨的战舰是因为他发现八百吨战舰好像比较新,速度上快那么两节,能达到六节,这样能大大提高作战的效能,比起老旧的那些战舰只能开三到四节的速度,他更钟爱于八百吨的战舰,虽然火炮少那么十几门,火力投送上有点吃亏,但速度能弥补这个缺点。

    他们是和郑经打,又不是和华夏军打,更不是和西班牙人打。

    不说洪天炮赚的钱爽快,也不说洪文义重新回到郑智哪里,又赚了郑智一千万两白银,把多一半的商船和战舰卖给郑智,然后用多余下的钱在南洋王国购买了不少他们急需的货物带着庞大的舰队回到新西兰,就说张强这边,华夏王国经过洪文义两次购舰,导致洪天炮两次购买战舰和商船,战船,把第一舰队买空,把长江水师警备队的船只买空,把海岸警备队从东海到黄海的所有陈旧的船只买空。

    这样的异动哪能不被华夏王国的军情部和军情司注意到,张强他们连忙召集人马商讨。

    在张强的书房里面,金麒,米林,黄韬,冯铨,水师总监阮进,都聚集在一起,大家讨论着。

    “大家看看吧,最近洪天炮可是有钱了,连续给我们送来八千万两白银,近一个亿的华夏元,军情部注意到了这个情况,根据情报人员的探查,发现东南亚水域我们的这些朋友们好像很不安分,新鲁国和澳洲王国打的不亦乐乎,郑智的南洋王国同西班牙人正在积蓄实力,准备开打。

    而可笑的是郑经却组织了一个反华夏联盟,这个联盟还在联络当中,还没有正式成立,如果让他们都休息下来,我们可能在东南亚海域,南海这一块又要忙了。

    这刚刚把满清赶出关外,我们正准备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敌人就又开始蠢蠢欲动了,看来一天不消灭敌人,敌人就一天不的消停。”

    米林摸着茶杯,他有五年没有回来了,今年回来述职,五年离开朝廷中枢,他有些陌生,不过看到张强和蔼的笑脸,他还是想要试试自己是不是还简在帝心,笑着道:“那你还拼命的卖船给这些敌人,难道不怕他们强大起来,我们不好对付吗?”

    金麒摩挲着两只手指,眼也不抬,“陛下的意思是,乘着这个空档,先让敌人打个你死我活再说,二王子是陛下安排的,他把郑经先打疼了,至少拖住,然后挑拨西班牙人和郑智开战,到时候这个联盟就是个矛盾重重的联盟,即便联合了,到时候也好对付,就像窗户纸,一捅就烂。”

    (本章完)

第925章 坐看风云起() 
    黄韬笑着搭腔,“是啊,我们不仅赚了这么多钱,还能处理海岸水师警备队的旧船,然后我们就有钱换新船了。”

    水师总监阮进笑道:“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把海岸警备队的六百艘过时的商船都处理了,百吨以下的卖给百姓打鱼,百吨以上,六百吨以下的卖给商人们近海跑商,而其他陈旧的无法卖出或者不能卖给我们商人的那些旧船都卖给了通过洪天炮卖给了洪文义。

    根据刚才看到的情报,这些商船有一大半卖给了郑智改装,洪文义把好一些的留给自己带回了新西兰,估计也是回去改装武装商船的。”

    张强叹口气,“只是把这么多船只送给别人,然后被火炮打烂,变成碎木板,或者海底的垃圾,真的是浪费啊,还要搭上那么多人命,真是很残忍。”

    众人听了他们国王陛下的话忍不住捂脸,他打碎了多少条船,他终结了多少人的生命,现在居然感叹海战的残忍,海战的残忍没有他下达灭绝日本和东南亚土著来的残忍有没有?

    现在至少有一亿多华夏各个张强认为以后会成为汉奸,会颠覆汉人华夏民族文化民族成为了历史,日本人更是消灭的干干净净的,连归化民都被派去攻打大清了,不从的直接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挖个坑埋了,可以说华夏王国你要找一个纯粹的一个日本人,估计比找到王羲之的真迹还要艰难。

    水师总监阮进道:“自从它们被造出来改装为武装商船那一刻起,它们就注定了要沉没,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水兵如果不打仗,不在战火中折腾那么几下,并且幸运的活下来的话,他就不是水兵,那是工人,当兵哪有不打仗,还怕死的事情,怕死不当兵,当然开始谁都怕死,经历一番以后,谁也不在意了,反正生死不由你掌握,倒不如坦坦荡荡,是不是?”

    “啪啪啪,”

    “说的好,”

    萧飞推开们进来,拍着手称赞道。

    事先张强已经让侍从武官请示过张强才会进来,让自己的总参谋长参与水师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天只是情报上和战略上的交流,还没有涉及到具体作战,因此张强没有请萧飞过来,米林来是因为米林曾经是军情部尚书,对情报和谋略在行,所以一干情报官员们不以为然,一个总督怎么会坐这里,没有这样的疑问。

    当然,他们不会知道米林暗中组建的军情司直接对张强秘密负责,使用的也不是华夏军情报部人手,都是民间单独招募过来的,极为秘密的单线联系的情报员,组织严密,人数少,却极为精干。

    主要负责郑家的事情,澳洲,郑智,郑克爽哪里都有军情司的情报员,郑经想要组织一个联盟,派人联络各地,就是军情司故意泄露给明面上的军情部情报员的消息。

    作为原先军情部的大佬,米林还是知道很多军情部情报员的联络方式和人员名单的,虽然金麒接管以后改动不少,但金麒是他原先的手下,和他一脉相承,他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利用以前的思维脉络找到华夏军军情部的情报员和联络方法了,当然军情司的情报员根本不知道那是军情部的情报员,而只是按照米林的吩咐,故意泄露给那些人的。

    在笑谈一番以后,张强总结道:“新鲁国和澳洲王国打,南洋王国和西班牙人打,我们还要想办法挑起新的争端,比如把郑克爽利用起来,戈公岛虽然小,但面临印度,去往马六甲也不远。

    郑克爽全心全意的帮助我们,看来有向我们倒戈的意向,有李元胤和田显帮助,阮进你再派一人去帮助他们建立水师,然后卖一些好的战舰给他,第三舰队剩余的一百多艘战舰和战船卖给他吧,把配合的商船免费给他,再从西贡,海防,壕门境抽调一些海岸警备队的武装商船给他,海岸警备队的海战队教官,以及巡逻船,通讯船,可以的话配备三艘飞剪船型新型护卫舰停泊在戈公岛港口,指挥是我们的人,以便及时联络,毕竟郑克爽是真心投靠我们的。”

    萧飞道:“陛下的意思是让郑克爽去找荷兰人和英国人的麻烦?”

    张强微微颔首,“是的,我们周围全乱,我们不乱,这才是我们华夏之福,这样他们都有求于我们,我们居中调节,获取利益,这才是大国之道,大国强盛的秘密。”

    米林却道:“陛下,调派我们新式的飞剪船型护卫舰去哪里,万一招了泰西人的道,那么我们水师的优势可是不保了,郑克爽的性格不是一个果断,有能力的人,反而有点好心,犹犹豫豫的,万一出个问题,你说过西方人要比咱们东方人更加善于创新和科学研究,万一他们获得俘获的船只,以后我们的新式战舰就危险了。”

    张强摆摆手,“无妨,反正我们的新式战舰和新式战船出来已经三年之久了,泰西人要研究差不多也快研究出来了,而且开花弹这个东西,本来泰西人早就研究出来了,自从我们三年前同他们一战以后,他们现在的船只大都装备了开花弹和实心弹,而且早在百年前,他们已经在船上使用火雷这种投掷性炸弹。

    我们华夏军使用的枪械,听说泰西人已经全面换装,我们的进步,必然促进敌人进步,这是无法阻止的,无论你保密的多好,聪明人总是有的,他们需要的是时间,而我们就是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并且尽量延缓敌人超过我们的时间,保持我们的优势长久,现在敌人也出现了,虽然性能上不如我们的,可一定差不了多少,保密可能没有多少意义了。”

    阮进道:“所以我提议,水师大量换装新式战舰和护卫舰,以保持我们这片海域的优势。目前区区的二百多艘无法在敌人拥有这样的新式战舰面前保持优势。”

    “好吧,这次卖洪天炮,郑智,洪红秀的经费,就为水师使用,多填一些吨位稍微大一些的护卫舰,一百吨左右的护卫舰已经不适合远洋航行了,可以添加一些三百多吨,接近四百吨的护卫舰,可以快速跟随战舰进行机动,并且拥有至少是战舰一半的火力的新式护卫舰。”

    “好吧,就这样吧,下去各部门制定一个计划,让我们周边的这些小国乱起来,越乱越好,对了,黄韬你的民情部负责挑起琉球王国同日本人的战争,让洪天炮继续和日本人死磕,不要让他的琉球王国休息下来,那样对我们不好。”

    米林喝着茶,笑道:“我们就一边休养生息,一边坐看我们周边小国打生打死好了。”

    (本章完)

第926章 蓬勃发展的华夏王国() 
    随着华夏王国的一统,基本上在核心区等于是以前大明的疆土全部收复,大明的疆土变化很快,这收复的也只是大明最不堪的时候的疆土,就是说原先大家认识上的最小疆土,从山海关到长城边界,到青海,西域边界,康定地区,一直到安南同大明的边界,海边各地,基本上可以说定鼎中原大地了。

    虽然陕甘边界上还有叶尔羌汗国,蒙古汗国的威胁,山海关外面的辽东一地没有收复,青海和西域那就属于以前大唐的边界,大唐远的远,一时还谈不到那么远,这样国人来说都已经很兴奋了。

    在燕京新城建成的哪一天,全国百姓都很高兴,鞭炮放了一串又一串,总是高兴不够。各地将领也很高兴,大家谈论的不再是战争,而是以后如何生活,娶个婆娘,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当当职,回家享乐。

    随着战争在国内落下帷幕,很多野战军和近卫军的老兵开始退役,一批新兵补充到部队,开始戍边轮换。

    各地由守备旅接管,划分防区,一批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第三代年轻人开始成为守备旅的中层甚至高层军官,野战军由于新兵的加入,开始进行新的整训。

    除了海外的野战军,守备旅官兵没有休息和福利,国内的都已经开始实施了。

    马三立退下来担任东南亚守备司令,马汉兵团虽然也属于海外兵团,不过他们的兵团也开始分批的往国内调遣,国内的休息好的巴格雅鲁兵团的两个野战师调来接替原先的马汉兵团最靠近印度的暹罗和柬埔寨驻防,这两个师也是新兵一大片,不过相比比较疲惫的马汉兵团的两个野战师,他们多的是朝气和新鲜。

    李元胤回国培训,等下一步就将接替那些被朝中阁老们兼任的一些州出任州巡抚,华夏王国虽然军衔和军制改了,但有些官制还没有改,因为张强还不想让这个时代人接受后世的那一摊子官制。

    田显回到朝中,休息几个月,接受调查和述职以后接替王动出任巡抚,准备向文官转变,王动则调回内阁,休息一段时间,出去担任东南亚暹罗和柬埔寨提督,全面负责那一块的战事,同郑克爽联络,对付英国人和荷兰人。

    根据户部的统计,华夏王国加上海外殖民地,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三亿两千万之多,这之中有大约一千万柬埔寨和暹罗土著,八百万印尼土著,三百万其他南洋土著,三百万日本人口,八十万日本仆从军,五十万东南亚仆从军,这些东南亚仆从一直说的是以前征服的安南,老挝,缅甸,这些年来消耗了不少,不过还剩下三百多万。

    核心区已经没有土著人口了,但海外领地,还是有不多的土著人口。

    随着局势的稳定,要消灭这些土著人口真是十分的难,何况在河北州和山西州,陕甘州有很多大约两千万的心向大清的大清汉人人口,以及心向大明的一千万汉人人口。

    对于这些人口,张强和内阁的一致办法就是把这些人口不断的往苦寒之地,不毛之地迁移,每一次迁移要镇压一批,然后恶劣的气候和恶劣的地方要让他们自然死亡一批,现在就是把那些心向大清的人口往草原赶,把日本百姓和东南亚百姓往辽东赶。

    已经收复了山海关,以及山海关外面不小的地方,这些人口被驱赶到山海关外面居住,每天要应付大清兵马的袭击,要面对寒冷,要想着自己种田,养活自己,同时还要为华夏军打战,抵抗大清国的骚扰,对抗蒙古人骑兵骚扰。

    有一部分南洋土著,印尼土著被驱赶到了玉门关外面,让他们整天面对沙漠和叶尔羌汗国的游骑,替华夏王国挡住叶尔羌汗国的兵锋,等华夏军腾出手来收拾他们。

    这样的办法成效显著,张强也不感化他们,遍及全国的学前启蒙那是对于汉人说的,对于华夏王国的百姓说的,不是对他们说的。

    学前的免费两年的私塾教育,上学以后还有免费两年的继续的私塾教育,学习的都是以前夫子们教的科举考试的东西,从三年级起,开始学习差不多后世的那些东西,自然,语文,数学,简化字,华夏王国思想教育。

    四年级毕业,然后从初中开始学习简单的理科,物理,历史,地理,语文,结合实践的动手课程。

    可以说学前是兴趣,潜移默化的接受一些古人的东西,学习以后开头是循序渐进的接受新东西,这样既接受了五千年文明传统,又能传授一些基本的后世的文化。

    从初中开始,有了小学的底子,开始学习一些谋生的东西,认识社会,培养动手能力。

    高中,开始学习具体的东西,分为文科和理科,这时候就需要勤奋学习了,有关以后能不能谋生的技能,高中都教授。

    高中以后可以上技校,出来以后去作坊打工,去商人那里当学徒,去基层当个村长,或者去技校当个知识教师,总之和后世差不多,靠上大学就能学习理解各种华夏王国的处境,为什么要这么对待那些土著,开始进行思想强化教育,爱国教育。

    同时这些学生为工厂,官府,商人,提供各种基础人才。

    大学之后是太学,太学是必须大学毕业以后在各种岗位上从事学习和工作三年以后的,有了各种经验,并且经过考试以后才能录取,就是各种专科人才了。

    学政部的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