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提高视野,城墙后面,一架架的木头梯子上,很多明军士兵正在攀爬,不时的跳上城墙,增援城墙上的南明士兵,而在不远处大约五十米距离处,俨然可以看到熟悉的第二道城墙。

    上面手持火铳的士兵正在仔细瞄准第一道城墙上的清军,逮住机会就是一枪,正在举刀厮杀的清军,浑身一震,然后丢弃手里的刀,无奈的倒下了,立刻有四五名南明士兵冲上去,刀枪齐下,结果了这名清兵。

    远处城里,一个个四方形的大院子的院墙正被加固着,大量的汀州府百姓正在忙碌着,整个汀州府城内都出都是这样的工地,一座座塔楼拔地而起,耸立在院子正中央,上面站满了弩,弓手,再上面有嘹望手。

    几座这种院落的中央,往往有一座更大的或者由富户院落改造的更大的院落,院落墙上,堆着火炮或者床弩,站满了士兵。

    从四面延伸过去,一直到汀州府府衙,汀州府府衙更是一座巨大的要塞,视线穿过府衙的院落,透过几颗百年老槐树的树冠,一直延伸进去,府衙大堂上,坐满了官员和武将,正中央一张华丽的大椅子上,坐着一个身穿金黄色龙袍的中年人。

    此刻他坐在那里,对着底下大堂上躬身奏对的一个老者道:“爱卿,朱爱卿,你告诉朕,这种方法可以坚持多久?”

    堂下老者道:“陛下,如果我城内军民用命,粮草充足,两个月不成问题,城外不过区区六万清军,没有鞑子那么勇猛的士兵,如果没有更多的火炮,微臣相信,三个月他们拿不下汀州府城。”

    堂上坐着的中年人松了口气,浑身汗湿的靠在椅子里面,有气无力的说道:“至少,短期内,我们不需担心了,朱爱卿,你做的很不错,朕没有看错你,来呀,拟旨,加封朱爱卿为兵部尚书,统领汀州府全部兵马。”

    “皇上,朱大典之策虽已建功,可也只是权宜之计,如今敌人重兵围城,皇上可得想好退路,毕竟朱大典虽能力抗鞑子数月,然最终弃城而逃,当下情形和当时金华之情形虽有相同,可我们没有那么多百姓和民壮可以为陛下力抗鞑子数月之久,如等不到援军,皇上危夷,不如遣使出城,再去寻找援军。”

    一边的何楷出列奏道。

    何楷,隆武朱聿健在福州时的户部尚书,由于郑芝龙和郑鸿逵以拥立之功,傲立群臣,飞扬跋扈,何楷上疏劾奏他俩“无人臣礼”;隆武帝嘉奖何楷敢于直言,立即给他加了左佥都御史的官衔。郑氏兄弟怀恨在心,处处加以刁难,何楷被迫请求致仕回籍,隆武帝违心地同意他暂时回乡养病。郑芝龙仍不肯罢休,派部将杨耿在半路上割掉何楷的一只耳朵,借以向朝廷示威。

    在隆武终于逃到汀州府,经历了险被李成栋部清军攻破汀州府危机,保住了性命,重新在汀州府树立他的朝廷的时候,被隆武再次召回,重新做了户部尚书。

    隆武也忧心忡忡,对于何楷的提议显然更加上心,他扫了一眼朝堂上的大臣,“诸位爱卿,可有良策,献上来与诸位臣工共讨?”

    给事中张家玉道:“皇上,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在父亲降清以后,退守泉州府,厦门,金门等地继续举起反清大旗,不如皇上为微臣一诏书,微臣愿意前去说服其子领兵来援。”

    隆武朱聿健脸色有些阴郁,他真的不想再见到郑家的任何一个人,在福州他已经受够了郑氏的无理取闹,受够了他们的飞扬跋扈,他看着张家玉,张家玉感觉到气氛不是很好,稍微抬头和朱聿健的目光一碰,马上低头,不再说话,退后一步,退回文官队伍。

    何楷看了看周围,转身对一边的一名武将道:“派去何腾蛟部和万元吉两处的人员可有回信?”

    武将道:“前日有使出城,奋力来回,接回使者,然,两人皆言,已改奉桂王为正统朝廷,不再为陛下调遣。”

    朱聿健猛的站起来,“叛逆,叛逆,逆贼,吾来日必杀之。”

    朝堂上大臣各个吓的瑟瑟发抖,摆脱了郑氏控制的隆武帝的身上的帝王气息越来越浓烈,即便他还要依靠他们这些人,可皇帝就是皇帝,他们发自内心的敬仰和惧怕。

    这时候,一名侍卫悄悄的从大堂一边进入,侧身在朱大典耳边耳语几句,作为汀州府目前需要依靠的唯一已经用自己的功劳,令清军面对汀州府久攻不下的功臣,证明过自己的朱大典,现在已经全面掌控汀州府大部分军队,即便是朝堂外面的侍卫也有他的部下,因此这名侍卫的到来,丝毫没有使得众人对此起意,认为没有得到允许就进来,并且不用向皇帝先汇报,而先向朱大典汇报是违逆的行为。

    听完侍卫的汇报,朱大典咳嗽一声,众人将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朱聿健看着他,“爱卿何事?”

    朱大典道:“臣派向金华府的使臣已经归来,金华义军统领张强没有领受我朝的封赏。”

    (本章完)

第91章 田地() 
朱聿健的脸色变得的很是阴沉,他没想到一个区区的义军首领,却不鸟他这个拥有合法继承权的朱氏子孙,这让他感到了颜面受损,就要发怒,手猛的一拍椅子的扶手,身体向上一抬,就要站起来怒骂,当他起身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又坐下来了,唉的叹了一声气,因为他发觉自己还真是没有奈何这个义军首领的办法。

    不用说现在,清军大军攻城,汀州府随时有覆灭的危险,就算他手里有兵,朝里有济济一堂的文武官员的时候,他也没有哪个实力隔着十几万清军,隔着几个府,几百公里的路程,去打一支刚刚击败清军兵力总和达到了近20万人的战斗力强悍的义军部队。

    这让他再次对自己和目下的处境感到失望,绝望。

    朱大典看着龙椅上的朱聿健那想要发怒却压抑自己的状态,不由的联想到自己在金华府知道自己被控制,稀里糊涂的赢得一场金华保卫战以后的那种矛盾的心态的情形,也叹息一声。

    就在这时候,一名侍卫急急忙忙的又跑了进来,在众人怒目而视,想要斥责他无礼的时候,侍卫大口喊道:“有赣州逃来败兵,言赣州失守,大学士杨延麟等一干官员皆亡于任上。”

    “什么,赣州失守?”大学士苏观生一屁股坐在地上,何楷等人更是一脸颓废之色,朱大典吓的脸色发白。

    朱大典明白,赣州的失守在南明隆武朝庭具有关键意义,因为以赣州为中心的江西南部是连接福建、湖南的要区,又是广东的屏障。

    有了赣州,两个南明朝廷可以互为依靠,隆武朝庭即便是丢失了汀州府依然可以退往广州,永历朝庭是个胆小的朝庭,连将朝堂建立在广州都不敢,而且随时想着逃跑,刚开始登基是在肇庆,这时候已经跑到了桂林,即便如此,赣州只要不失,隆武依然可以跑到江西或者湖南等地,现如今,赣州一失,隆武朝庭就只能往泉州跑了。

    问题是泉州也乱啊,泉州目前属于郑氏地盘,但郑氏的主事人,郑芝龙已经投降了鞑子,他的儿子和他的手下闹的不可开交,还要抵抗清军的进攻,清军并没有因为郑芝龙投降了他们就放过了郑家,他们依然在李成栋的指挥下,在浙闽总督的带领下,对泉州和汀州府同时发起进攻。

    但郑家实在是水师太厉害,清军的水师和他们打,简直就是小孩同一个成年壮汉打,因此泉州是有惊无险,问题是现在他们不能去泉州啊,泉州那里的郑鸿逵不会接受他们。

    可以说隆武朝庭此时已经走到了末路,丢失了所有的地盘,手下大臣们有兵能打的,都倒向了永历朝庭。

    隆武帝朱聿健就像被抽走了最后的勇气,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发呆。

    一边的侍从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朱聿健,朱聿健无力的摆摆手,侍从大声喊道:“退朝。”

    从府衙走出来,朱大典对身边的侍卫道:“选一队武艺高强,善战的骑兵,护送我的女儿朱盼盼出城往金华府,你亲自带队,带着我的书信,让张强看完我的书信以后,速速带兵来援。”

    不说汀州府的隆武朝庭如何艰难,就说已经决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张强,此时正在田间地头,巡视他的领地,同老百姓们谈论今年的收成。

    虽然此时不过二月,寒风依然令人感觉到很是不爽,偶尔还有一些刺骨,但南方的天气比起北方来说还是很温暖的,此时已经有人开始翻地,准备今年的播种事情了。

    远处荒山,谷道里面,骑兵在来回奔腾,用骑枪刺杀,用马刀砍杀,队形变换,短火铳射击,弓箭骚扰,训练一点也含糊。

    远处江面上,渔舟一片一片的,偶尔可以看到水师的战船疾驰而过,巡视江面,防止清军的水师来攻打金华府。

    “地都分下去了?”张强问道。

    金声骑着战马跟随在张强身边,一副儒生打扮,听到张强问话,转头对张强道:“是的都督大人,按照你的吩咐,所有的田地全部充公,进行再次分配,每户五亩,无论人口多少,基本户粮田不准买卖,之后按照人口,每人一分地,再多分一分地,此地为个人所有,不准转让,不准买卖,属于基本口粮田,婴儿出生便有,按照先前重新登记的户口办理。”

    张强眯着眼睛看着江面上点点金色的余晖,微微点头。

    金声看到张强点头,又说道:“另外,商用地,每亩二两银子,使用年限十年,十年到期买者可以优先续买,如果买者不再续买,官府收回,再次出售。农场用地,每亩五两,使用年限三十年,到期也可以优先续买,如果不再续买,官府收回,再次出售。”

    咳嗽一声,金声接着给张强解释这一段时间,他在金华府担任布政使的政绩。

    “除了基本户粮地,基本口粮地不用交租,交税以外,商用地和农场用地,得交税和交租。”

    “商用地得交税钱,一年交两次,春税和秋税。

    春税三十税五,秋税,三十税十五,两次交税以后,年底结算。

    如果按时交税,并且足额完成税收的田主,退税三;如果不能按时交税的,加税一;偷漏的,加税二;情节恶劣者,逮捕入狱,限期缴纳,完成者,记录在案,一年不得退税优惠;超期完成者,记录在案,两年不得退税;第二年加税一,如反抗者,情节恶劣者,没收田产,杀人或者重伤税吏者,关押三年到五年,家产抄没。”

    “农场用地,第一年交租七成,交税一成,第二年,交租六成,交税一成,第三年,交租五成,交税二成,第四年交租四成,交税三成,第五年交租四成,交税四成,第六年交租四成,交税三成,以后年限,按照第六年算,官府出新的规矩的时候,再行更改。”

    张强拉着战马,缓缓前行,身边十几名亲兵护卫骑士散开四周随行,前面四名骑士远在五十米以外遮蔽,后面三十骑骑兵跟随前行。

    两个人一个说,一个听,来到了江边码头。

    金声仍然在接着汇报,“商用地,可种,可用来建设工厂,税率以后可以浮动,根据市面价格,浮动十之一二,地亩根据需求来报备官府批复,官府根据整个府的用地需求来计算和批复,农场用地,最低三十亩记,最高千亩记,也许官府批复,根据大人你的吩咐,严格控制土地的流转和买卖。”

    张强跳下马,将马鞭递给护卫骑兵,对金声道:“你做的不错,须知我们这里的地盘小,田地本来就不多,所以我们不能任由那些有钱人肆意挥霍我们的土地。

    大明是如何亡的,还不是土地兼并太厉害,导致了百姓没有田地可种,卖儿卖女无法生活下去,我们要做的是给百姓一个希望,给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因此我想出了这个办法,你要督促你的手下那些官员,不得官逼民反,不得徇私舞弊,如有发现,马上革职查办,论情节严重,或调任,或降职,或革职,或下狱,或杀头,不要手软。”

    金声跟在后面,唯唯诺诺,听到张强的叮嘱,马上道:“大人放心,大人一片苦心,我谨记在心。”

    “嗯,解决田地,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目前我们有多少百姓和人口已经安置下来了?”

    (本章完)

第92章 地盘扩大实力再次提升() 
金声记忆力很强,不用带着账本,就能给张强娓娓道来,听到张强问道百姓安置的数据,马上道:“大人,先前我们金华府有人口一万,后来你率领大军出征台州府之前,有人口十五万,兵丁一万七千人,如今,光金华府一府就有百姓四十三万人口,府城有人口八万人,周边村镇有人口三万人,周边县城有人口五万人,远处县城和乡村有人口二十七万,平均远处每一个县城有人口两万七千余人,乡村有人口一万九千余人。”

    “嗯,安置工作呢?”

    金声扶着张强下了河堤,沿着江边走着,“目前,流民占十万人,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府城和周边,但剩余的三十三万人,基本上根据以上微臣汇报的田亩安置方法,已经安置二十一万人,其余九万人,依然没有着落,实在是一府之地田亩太少,而且很多人买不起田亩,他们也都是刚刚回到金华府的难民,有些人不服从安置,就留连在府城或者县城,想要大人你归还他们原先的田地和房产。”

    张强拾起一颗鹅卵石,对着江面仍了过去,看着鹅卵石在江面上溜过去,跳腾了五次,然后劲道消失,落进水中,发出扑腾一声,引起一圈涟漪,溅起一片水花。

    一群水鸟被惊起,扑腾着,带着一些水花,飞向空中,发出惊叫声。

    拍拍手,“咱们到处修路,铺桥,筑堤,挖渠,引水,那些人如果敢闹事,捣乱,就把他们抓去,这次出征,虽然抓了不少俘虏,可人力方面还是太少,就把让他们为金华百姓出一把力吧,这是我的领地,我说什么,他们就得按照我说的做,否则,他们就是我的敌人,我从来不会对我的敌人仁慈。”

    他说完,撇了一眼金声,金声和张强的目光一对,马上颤抖了一下,低下头。

    但嘴上仍然强硬的说道:“大人,不能如此啊,你得为他们考虑一下,否则引起民愤,咱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张强双手抱肩,摇头道:“当初是他们逃走的,不是我要让他们走的,我带着兵打回来,他们再跑回来捡便宜,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要么拿钱来买,要么就——滚蛋,我不伺候他们。”

    金声仍然有些不甘心,继续劝道:“大人,他们都是乡族宗绅,在这片地方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如果和大人你捣乱,很多百姓会跟着他们,对你的统治不利啊。”

    张强踢了一脚江边的狗尾草,“没事,我不是让你把同村或者同宗的乡族都打乱安置了吗?他们想要闹事,也聚集不起太多的人,而我的守备兵力已经扩充到每个县一个千户的兵力,一千多人,而且把金华府和台州府两府的士兵互换了。

    用台州府的士兵驻守金华府,用金华府的士兵驻守台州府,防止他们同地主,乡绅勾结,将他们合作的可能降低到最低,另外还有大军驻守每一个县城和重要镇子,不相信他们就能搞起来。关键是你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提高警惕,不要让他们钻了空子。”

    魏无忌骑马带着护卫而来,跳下战马,跑下江堤,“大人。”

    “嗯,你来了,同知任上,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