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增加火炮单位,他们的火炮奇缺,民兵精锐大队的火炮毁于战火,搜索到的敌人的火炮不足以支撑敌人大军来袭。

    王玉群拿起另一份战报,敌人的五千兵马找到了,并且歼灭了,敌人三千人战死,三百人被俘,其他人逃散,部队也正在追击之中。

    守卫这边渡口的一个民兵连损失惨重,只逃出了五名骑兵报信,后方的一个民兵营由于参与了一起斗殴事件,使得他们的反应有些迟钝,报信的骑兵到达营房的时候哪里只有半个连队一百多人守卫,被敌人的骑兵突袭,一下全散了,之后敌人前进十几里地,突袭了另外一个民兵连营地,这个是民兵精锐部队的连队,因为正在合并守备旅的事情,哪里精锐被抽调走了,但他们依然利用营地的工事,拖住了敌人,并且派出了报信的骑兵。

    于是战斗就在这里打响了,警戒度较高的守备旅从县城出来,一个团一千五百人,三百骑兵凸前,两百炮兵据后,一千步兵跑步前进,用了两个小时到达战场,对敌人大部队发起了攻击。

    双方在哪里打成了一锅粥,接着反应过来的民兵精锐大队,野战军守备营,民兵普通大队,都从四面八方围了上去,用了半夜结束战斗。

    到天亮的时候,就只剩下了追缴残敌。

    但报告的时候却迟了一些,天黑才报告上来,他这里连忙调兵遣将,到现在才有闲工夫关注对面的战斗。

    如果计算的苛刻一点,王玉群知道这是一场惨胜,全部战斗都是民兵部队打的,虽然有几个守备团,几个野战军守备营参战,但都是不满编的,人数最多的还是万窦霓他们带去的那个临时编制的野战军临时团。

    这些总兵力不过四千一百人,不足一个满编的旅。

    但损失去不小,至少有一千八百人战死,近一千人受伤,这次的战役主要是伤员太多,百姓死的太多,如果只是从数字上算,就是惨胜,敌人达到了突袭的目的,但从战略上来说,这次歼灭了尚可喜部主力,还捕获了尚可喜这个曾经被华夏军抓住的汉奸,现在他是第二次被抓住了,第一时间被送来兵团司令部。

    和他一起送来的还有六个尚存的清军管带,一个重伤的清军参将。

    王玉群大胆假设,如果这次他带兵突入敌人内地,拿下运城府的话,大清会有多么震动,那已经是二十年来,华夏王国第一次突入清军腹地。

    他突然被自己冒出的想法给吓住了。

    十几年来他从小兵升到总兵,还从来没有做过这种战略性的决定。

    他有些忐忑,手里只有一个师,敢不敢孤注一掷带兵突入敌人腹地。

    敌人可是聚集了近五十万兵马在并州府,万一突入进去,那么他一个师一万八千兵力,将面对敌人的凶猛反扑啊。

    王玉群在这里左右徘徊,怎么也无法决定下来。

    而此时张强已经乘坐几十辆马车,整个亲卫团一个营,守备司令部两个营,以及炮兵守备司令部一个营,都是乘坐马车前进,利用便捷的华夏王国的六马车车道,快速前进,后面跟着的军校的一些守备部队和步兵学员,则骑着战马快速跟进,京师抽调的一个团兵马则快速开进,跑步前进。

    就这样张强他们日行八十里,步兵团日行五十里,虽然越来越远,可因为附近也有兵马保卫,所以他们也不用那么快跟进。

    就这样一天半走了近两百里地,然后在一个县城歇脚,等待后面步兵团跟上来一些再走,县城的守备营又抽调了半个骑兵连,于第二天中午跟着他们前进,在路上引路。

    但还有比张强他们跑的快的,那就是军情部的驿马。

    日行五百里,将一些情报送达张强的行辕。

    张强翻看了一下,李元胤报告,他们同郑克爽配合,已经拿下柬埔寨全境,并且有一万名日本兵马表现良好,可以考虑将他们的级别提升为民兵,给予他们三等公民的待遇。

    这些日本人是郑克爽哪里先前张强卖给郑智的一些日本人,郑智像洪天炮那样组织了民兵仆从军,主力就是这些日本百姓。

    这次战役,他们损失不小,但兵马却得到了扩充,有一些柬埔寨部落倒戈,使得他们拥有了一支万人左右的柬埔寨土著仆从军,同时他们自己的部队也得到国内东南亚州的汉人民兵的补充,已经发展到了两万部队,其中主力精锐部队八千兵马。

    洪天炮哪里,继续加强他的济州岛,并且屡次骚扰高句丽,洪天炮好像和大清耗上了,就想着报大清偷袭他的济州岛的仇。

    这边日本,朱哥的部队依然和日本对峙,赵晖的驻日本舰队发挥了作用将日本到全面封锁,现在日本人哪里练吃的都是问题,不断遭到驻扎在日本新鲁府和四国岛的舰队的沿海轰击,沿海十里内日本人根本不敢靠近,他们的港口被炸,连出海捕鱼的舢板都找不到一片。

    这边西班牙和郑智初期合作很好,但郑智需要哪里的汉人,西班牙人想要消灭哪里的汉人,撺掇土著进攻郑智部,郑智在同西班牙人的地面战斗中打的很艰难。

    无暇估计华夏军。

    华夏军虽然没有对婆罗洲的荷兰人发起攻击,但荷兰人也不敢惹华夏王国,退守巴达维亚,只是鼓动一些土著人袭击华夏王国,但哪里的兵马,海战队和陆战队毫不客气,见到土著人袭击,就出去屠灭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土著部落,土著人被打的好几个岛上的人都灭绝了,完全被华夏王国占领。

    (本章完)

第852章 算是一场大捷吧() 
    华夏军一次水师惨败,张强的一次巡航造成了华夏王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海战大捷,也造成了华夏水师改革的开始,同时也让华夏海洋上的控制权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海洋领域变得更加宽广,已经几乎囊括了后世被封锁的第一岛链的内在岛屿所有海域内侧的海洋。

    虽然还没有达到突破,但也让第一岛链朝向华夏王国海岸线的海洋几乎变成华夏王国的内海。

    一系列的情报表明华夏王国现在周边环境基本上向好,国内的环境也善可。

    为什么说善可呢?

    因为华夏王国依然摆脱不了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形象,一切都是围绕着农业做功,先要解决农业问题,就是吃饭问题。

    在张强先前的压制下,华夏王国其他的都很萧条,农业成为基础,成为重中之重,开荒,种田,不断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

    从开头五年不断有人口因为战乱而死,后面五年,人口因为营养不良,劳动过多而死,但第三个五年,在有足够的土地的情况下,人口变得稳定,人们基本不会有饿死的事情发生了。

    每家每户分到了基本田地五亩,两亩良田,三亩贫瘠的田地或者荒地,并且还保证他们有钱的话可以买卖最多五亩的田地。

    开头是以人头计算的,只要年满十六岁有了劳动能力,基本都能得到五亩基本田,所以一家几口的话可以拥有几十亩田地。

    基本上能解决他们的吃用。

    在此时,大的危险的工程不用他们去做,大量的几百万的不断涌现的俘虏们被派去做哪些活计,他们的目的就是种田,纳粮。

    随着农业的发展,水利重新恢复生机,各种工匠参与修建和制定各种农业规则,使得华夏军的农业迅速好转,基本满足人们的温饱,并且能让很多人吃了饭以后,闲的没有事干,于是鼓励轻工业发展和参军。

    第四个五年,随着鸟粪,各种肥料的改良和加入,农业粮食已经变得多余的多余,轻工业的发展迅速,产生了很多因为轻工业发展而致富的农民,在保持这种小的轻工业的同时,华夏王国放开了商人们的限制,让他们可以拥有更大的作坊,由于道路的通畅,使得他们拉往各地的商品非常丰富,华夏王国开始变得富有稳定。

    至少在这个农业时代是变得富有了。

    不节制的生育,鼓励生育使得多余的人口填充了很多空白的新占领的地方。

    华夏王国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大明以前的领土的大半,并且在实际面积上有所提高,因为占领了东南亚这些原先中华民族的曾经的领地,后来变成藩国,附属国的那些白眼狼小国家的领土,并且通过十年的努力,将那里大部分人口换成了汉人。

    如今张强想着发展重工业了,煤焦,水泥,炼钢炼铁,从以前只是王国军队和皇室才会做的的事情,下放给了工商部,让工商部开放给那些富有起来的千万华夏元级别的中大型商人。

    当然他们做的也是给军队的工厂配套的服务,还不能一下开放。

    造船厂,水师正式退出商船,小渔船,一些舢板,等等的制造,将小,中型造船厂卖给了那些商人。

    于是其实华夏王国并不缺船,只是缺乏先进的战舰,战船而已,那些被卖掉的战船和战舰都改造成了商船了。

    别看华夏军水师最壮大时期有六千多艘大小战船,战舰,其实商人们手里登记在册的有大型近千吨的商船就有两千艘,六百吨的商船就有三千七百艘,三百吨到一百八十吨的就有近一万八千艘。

    渔船一百八十吨以下有近三万艘,大型的渔船,三百吨到五百吨的有近八百艘,这些渔船为华夏王国提供了很多海产品,同时从海路将华夏王国各地的商品运往全国。

    就张强知道的比较有名的几个海上大商人就有十七家,他们拥有的船只每家至少达到了一百七十艘。

    也有专门的打渔的船队,最小的有三艘,最大的有五十八艘,可以说华夏王国这些年来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人口和农业,商业,都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些都是一些人们努力,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就能拥有的,一些重工业,高科技的东西,还是有些欠缺,目前只有皇家的一些商人在搞,还有国家的军队工厂在搞,发展极为缓慢。

    这可不行,张强决定等打完了这次战役,一定要大力发展重工业,提高华夏王国的科技水平。

    王玉群早已收到张强即将到来的消息,立刻召集了各部旅军官开会,然后命令一个野战旅的一个团迅速沿着道路回去接应。

    三天以后,张强的大部队从一个团变成一个旅,从一个旅变成一个师,整支部队的兵力高达两万三千人,这几乎和二战时期日军的一个师团差不多的兵力了。

    都是路上护送的兵马,以及沿路接应的兵马。

    虽然这有点劳民伤财,可张强还是很高兴,一是这些人对自己还算尊敬,还知道有他这个国王,二是自己内地的兵马还算不少,只要召集一下,兵马迅速汇集起来,核心区的兵马看来不是那么空虚。

    和王玉群在郑州府府城见过面以后,张强开始了解最近的战事。

    巴格雅鲁那边他们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划,由民兵连队和自卫队抵抗敌人,民兵精锐大队负责充当主力抵抗敌人,将姚启圣的五十万兵马一步步的拉走,深入到了陕甘内地近两百公里,姚启圣知道了自己的兵马如此能打之后,屁颠屁颠的带着于成龙准备接收陕甘州,也进入了陕甘州,并且行辕安在了沿岸县城。

    而这边王玉群的兵马则一直没有动,安守黄河南岸。

    他向黄河北岸的万窦霓他们派遣了一个民兵精锐大队,然后补足了三个守备团的兵力,同时给万窦霓的临时的野战团补充满了兵力,之后就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将俘虏运回来关押到了河南州的惩戒营州总部。

    张强看着地图,随口问道:“既然尚可喜哪里已经只剩下两万兵马,敌人近五万兵力损失在这里,那么你怎么不抓住机会向内陆推进?至少占领一些城池,多占一些地盘,一个民兵精锐大队,他们的战力已经比起清军一般的战斗部队的战力还高,还有三个守备团四千五百人,以及一个野战团,两千五百兵马,以及两支被打残的整补完毕的民兵部队,这么多部队,这些天来都干了些什么?”

    王玉群马上额头掉下无数的汗珠,结结巴巴的说道:“陛下,我也想着带领第八师向敌人腹地前进,但先前我怕万一突破进去,敌人可是有几十万兵马,我无法抵挡敌人几十万兵马,然后被包围,那么我们华夏王国将会损失至少一个成建制的师,这可是我们华夏王国历史上没有的。”

    张强回头望着他,这么好的机会居然没有抓住?这家伙也太胆小了,考虑的太多了。也不向梅林鱼他们提出他的想法,看来这么长时间王玉群已经有些丧失了斗志了,安于现状了。

    (本章完)

第853章 没有一次冲动的人生并不完整() 
    张强对于王玉群坐失战机感到愤怒和不争,真想撤掉他这个副兵团司令,居然不上报,而是在这里犹豫不决,这哪像一个军人啊。

    一直以来张强从来不干预前线的指挥,只是给他们定出目标,让他们自行完成,现在看来他们都太保守了。

    “去整顿一下这次带来的部队,亲卫营和守备司令部的营,以及炮兵总监的炮兵营就不用你去整编了,你把这次跟着我来的所有部队整编一下,整编成一个暂编师,由我出任总指挥,你出任副指挥,还有把你现在在家的兵力都报上来,我看看还有多少兵力可用。”

    说完张强不理王玉群独自一个人回到卧室休息去了。

    不一会儿敲门声响起来,张强喊了一声“进来。”侍从国防武官拿着一份文件走到张强面前,“陛下,魏无忌国防部尚书请示陛下,他想要调动第三舰队在巴拉望岛的三百艘旧式战舰和战船,进攻暹罗国的各个港口,断绝敌人的水上补给。”

    张强拿过文件看了看,然后道:“我们的新式战舰造的怎么样了?”

    侍从武官道:“陛下,84艘战舰和护卫舰已经进入各个舰队服役,所有战舰人员已经培训完毕,除却第三舰队巴拉望岛哪里的三十五艘战舰以外,其他的舰队一,二,四,十二艘战舰,四艘护卫舰,另外金陵府的华夏号战舰也得到剩余的两艘护卫舰,现在金陵府除了一艘战舰,还有四艘护卫舰,护卫舰平时巡逻在长江沿线,暂时归长江警备水师使用。

    其他的七十二艘再造战舰目前有的已经下水,有的还在铺设龙骨,要服役,至少得三个月以后了。”

    “既然如此,那么把第四舰队的一些老旧船只送到巴拉望岛加强哪里的巡逻和守备,第四舰队就在金兰湾和琼岛之间使用一些渔船和海岸警备队共用一些老旧战舰巡逻吧,让第四舰队获得的护卫舰也加入巡逻,暂时那些地方敌人还无法突入,就这样吧,答应他。”

    魏无忌过去就是要指挥所有的兵力对杜歌叛军施压,封锁他们,改变哪里的不利局面,现在郑克爽配合李元胤他们占领了柬埔寨,正在规划柬埔寨的汉化工程,目前只是对暹罗保持压力就行了。

    两天以后,张强率领所有部队来到了北岸的山城。

    万窦霓他们赶忙迎接。

    张强了解了一下这里的情况,这里现在已经恢复了先前的态势,多达四万人的兵力压在这里,新调来的一个民兵大队,民兵精锐大队就有一万八千人的兵力,各村又组织起了民兵自卫队,大约两千人,一个村还是那样,兵力不足一个小旗,有的甚至只有三五个人。

    旧的民兵大队和精锐大队调回后方整补去了。

    三个守备团编成的暂编守备旅八千多兵力。

    一个野战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