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千年来学习和崇拜汉人的日本百姓,很是容易的接受了这种统治,他们现在已经以华夏人自居了。

    有些比较极端的武士还在怀念日本的统治,可他们毕竟人少,不可能掀起风浪,冯铨可是一个狠人,把一百万人口的鹿儿岛县城和长崎县城,宫崎县城,杀的只剩下五六十万人,还让张强弄去了十来万万人,后面这些人口其实是从四国岛逃来的人口,四国岛的人口是二王子抓去和吸引过去的。

    随着民情部探子的悄悄进入,那些极端的日本武士和旧的大名将军的余部残余基本上被监视了起来,一旦张强同郑克爽达成协议,如今鹿儿岛等三县城八十万人口的地方,将会大量减少人口,然后会被张强从新征服的山东州和安徽州,云南州运来汉民人口填补。

    在震惊郑成功居然想要从华夏王国得到这么多的战舰和战船的时候,张强的思绪飞了这么远,想的的这么多,不过终究还是要有个解决办法的,面对着一个个看过来,等待他决定的众位大臣和郑克爽团队的官员的目光中,张强想到了郑克爽曾经和他说道的荷兰人的三百吨英国式盖伦船战术新颖,性能优异,普通的华夏军水师战舰在速度和战术上已经不足以压制泰西人了,因此他决定答应郑克爽的提议,因为他想着研究新的战舰,战船给华夏王国的战船,战舰进行升级换代。

    华夏军很久没有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了。

    尤其是火炮和战船。

    “这些战舰和战船,以及商船,渔船,多少钱?”张强问周粥。

    周粥统计了一下,“这些战舰和战船有些需要修理,有些需要更换火炮,换装一些弹药,船只的总价值为一千五百万华夏元,船上的旧的火炮,弹药,总价值为三千八百万华夏元,维修和更换损毁的或者没有的总价值为八百万华夏元,而且商船和渔船,降价了不少,这后两项我们定位为全部总价值里面的一部分,因此不需要他们再掏这八百万。

    水手得他们自己配备,他们自己开回去,如果想要招募一些汉人水手,只允许招募两千人,其他的人手如果不够的话,只能他们自己想办法了。

    而他们没有办法,他们没有带足够把九百多艘船开回去的人手,如果要我们提供服务的话,又不安全,因此我们达成一项协议。”

    张强看向郑克爽,还真是麻烦,他们从华夏王国招募两千汉人水手,渔民,这让华夏王国的汉人又减少了两千,张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汉人血统的人口,那是统治的基础,他一个也不想给,虽然人家掏钱了。

    张强向郑克爽问道:“你们哪里目前有多少汉人?”

    郑克爽回到:“大约十八万南方的汉人,两万北方汉人,七万南洋汉人,一万东南亚汉人。总人口现在为五十万人口,如果加上上次带回去的三十万日本人以及日本汉人的话,大约八十万人口。因此哪里粮食奇缺,我们这次还需要购买一些粮食带回去。”

    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华夏王国的人口虽然已经接近了一亿三千万,可这里面有东南亚土著人口,还有南洋土著人口,日本百姓人口,还有那些还没有归化的土司人口,这些人口就占三四千万人口,核心区域的人口就是最纯正的汉人人口,归化人口差不多也一千万的样子,其他的还在等那些人口思想改变,下一代教育,第三代改造。

    这么多的人口如果不是宝岛州,安南州,已经恢复了生产能力的湖广州,以及扬州地区的话,根本无法养活,以前粮食多是因为人口不多,现在人口又加上了几百万日本人,要养的话每年还得几百万但粮食,可以说华夏王国的粮食因为人口和地区的增长,也不是太多了。

    算了供应这么点人口还是能拿出来的,哪怕两百万人口也绰绰有余,不过对于华夏王国粮食储备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华夏王国的底子大明,那是因为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口才发生衰退,灭亡的。

    算了,张强也不准备养活那些日本百姓,而郑克爽和自己谈的就是这次来了还要买人口,尽量充实澳洲的人口,自己也想着让他们帮助抵御和分散泰西人的捣乱,因此把日本人口卖给他算了。

    尽量稀释华夏王国的人口,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土地,产出够他们吃了,够华夏王国作战或者储备了。

    等等,刚才周粥报的光华夏水师舰队的这些战船,战舰,商船,等等的船只就达到了五千万华夏元,而郑克爽这次带来的金钱只有一千八百万华夏元,即便是还了借贷的钱,扣除已经成交的两百万,那才一千六百万,和五千万还差很多,即便他们拉来澳洲铁矿石五十吨,鸟粪三十吨,那也不够啊。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给我们送铁矿?”张强问道。

    (本章完)

第755章 尊重老兵() 
“你们什么时候给我们送铁矿石和鸟粪?”张强问郑克爽。

    不能不问,因为按照现在实际情况来看,万里之遥啊,最近也有两千四百海里,最远的有八千多海里,一海里为1,85公里,超出一万公里了,以现在的船速,每小时行驶六节速度,等于是一小时大约10公里左右,来回一次得四个月时间,以现在的郑成功他们的船只吨位,这得多少年才能还清欠款。

    两次带来的金银珠宝折合华夏元一千八百万,也就是还有三千二百万的欠款,就算是三千万,张强估计这已经把郑成功老巢里面的所有金银都折合完了,为了应对荷兰人的袭击,为了在澳洲扎根,他们可以算是倾家荡产了。

    下次再来是什么时候?

    带走三千万的船只和货物,这是越欠越多,到现在没有看到他们还钱的能力,能不让张强着急吗?

    周粥出来打圆场,“陛下,我们已经商定,每吨原矿石按照20两银子收购,上下浮动二两银子,相比我们华夏元来说大约是22华夏元到25华夏元每吨,超过一千吨的量,每次加1华夏元每吨,超过一万吨,按照30华夏元收购。

    鸟粪则一吨11华夏元收购,最多15华夏元,每次提供不少于一千吨的量,这样他们每次到来的船只能为我们带来大约五千吨矿石和一千吨鸟粪,每次他们有十二艘八百吨到一千吨的大福船到来,同时有同样数量的护航舰只,大约二十四艘。

    回去的时候他们带走一万到三万的人口,每次带走的日本人1华夏元一个,东南亚土著0。5华夏元一个,南洋土著0。6华夏元一个,汉人则10华夏元一个。”

    “那我不是很亏,送他们几百万人口总共收入还不到几百万华夏元?”

    魏无忌没等周粥解释,抢先说道:“陛下,这是因为我们给的船只根本就是我们用过的旧船,年龄最长的达到了十七年,年龄最短的也有五年了,而且他们说咱们的战舰落后人家一大截,我们的水师总监阮进也说咱们的战舰和人家泰西人比的确落后一些。

    表现在转动不灵活,速度慢,追无法追上对手,跑无法跑过对手的这样的因素,这些战舰只能以势压人,以数量取胜,战舰上的火炮大多是已经十年没有经过改革的老炮了,我们的新铸造的火炮只是陆战炮,没有水师舰炮,虽然质量优良,可相比来说还是有些陈旧了。

    不过澳洲一方决定高价买下咱们的这些船只以及上面的火炮,武器,而我们在矿石和鸟粪上稍微给高一些价格,在人力方面给予他们优惠,这样双方能双赢。”

    听他们这么说,张强也就不说什么了。

    根据最低的运输量计算,他们每趟能偿还11万到15万的华夏元欠款,可是人家这是高价接收了华夏军的陈旧船舰,正是因为这样的高价,使得他们欠款达到了三千万华夏元,以后他们得每次无偿运来铁矿石和鸟粪,然后接收华夏军不想要的日本百姓,以及东南亚土著,南洋土著等需要长时间进行教育才能归化为汉人人口。

    为华夏王国解决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

    的确是双赢,虽然最后华夏军也等于是白白的把这些人给了他们,可他们还是需要养活这些人的,买粮食不要钱吗?以后买炮弹不要钱,买火药不要钱?

    华夏军的三千万,等这笔交易做完,华夏王国实际收入的不止三千万,肯定达到了五千万的最终收入,还能获得便宜的矿石,鸟粪。

    以华夏王国现在的耕作条件,每亩地可以产大约二百斤,即便以后改良了作物,使用大粪,草木灰也只能提高一百斤左右,如果加上了鸟粪,这种含氮磷钾三种优质肥料的肥料,恐怕能再翻一翻,达到每亩六百斤的产量,这个产量没有经过后世的育种改良,要不然能达到千斤,但现在能有这样的产出,那么华夏王国即便人口再增长,达到了两亿多人口,也能养活了。

    人口翻一倍,粮食翻三倍,两亿多人口绰绰有余的就养活了。

    多余的粮食可以支持军队向更远的地方开疆拓土,或者殖民。

    只是张强也想到了一个问题,那么的战舰,战船,商船卖掉,那上面的几万水手,士兵怎么办?

    张强把这个问题甩给魏无忌,因为这是他管理的事情。

    魏无忌看了一眼水师总监阮进,阮进咳嗽一声道:“我们希望造新的战舰,战舰的吨位不要太大,八百吨就不错了,提高速度,更换新的火炮,在这期间对水师官兵进行整训,将一些老的但没有什么文化的让他退役,一些有文化的送到军校里面学习或者培训新的水师士兵和官兵,这样下来起码有五分之一的士兵退役或者被送到军校里面担任教员,或者去学习几年,出来接替老的水手军官,更新咱们的水师官兵,让水师官兵的总体年龄下降一些。

    从目前最高年龄七十多岁,下降为最高年龄五十多岁,陛下,你知道咱们第一代的水师官兵其实是海盗,渔民,陆地上的一些起义军士兵综合起来的一个团体,这样团体已经不利于新式海战的需求了,虽然前些年裁军裁掉一些老弱,没有文化的底层官兵,可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留了下来,因为咱们在一支舰队的基础上新建了两支舰队,同时还有长江水师警备队。

    这次长江水师警备队基本上都更换了军校出来的第一代毕业生,下一次我准备在第一舰队里面更换一批军校毕业生,然后让他们在同日本,鲁国大王子他们的交战中积累经验,以此类推,第二舰队,第三舰队,第四舰队,第五舰队,第六舰队,全部更换掉以前的农民和海盗水手,使得水师更加正规化,职业化。”

    张强看着阮进,“嗯,想法不错,不过要注意,即便人家是海盗和渔民,在有时候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别人不知道的知识,我们要把这些知识挖掘出来,比如一些小经验,小知识。

    这对于在大海上航行的水手来说,也许碰到问题,有这样一些小经验很快就能解决问题,有小知识很快就能避免因为这样的常识不懂而导致出现船毁人亡的事件,注意总结前人的经验。

    对于退役的这些老水手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尊敬和照顾,不能怠慢了他们,他们现在也是我们的百姓,是我们的士兵,为我们打过战,流过血,不要让他们觉得被抛弃了。”

    和郑克爽他们敲定了交易细节,方式,华夏军和郑克爽他们双方都觉得赚了,双方开始履行合约。

    张强则在游玩几天以后,回到皇宫继续处理政务。

    (本章完)

第756章 琐事烦神1() 
回到政务的诸多头疼的事情又迎面而来。

    杜歌的实力又增长了,占领了暹罗五分之一的地区,兵力三万,拥有前装滑膛枪,前装线膛枪,前装火炮,架退炮,华夏军的所有杜歌跑出去之前知道的东西他都弄出来了。

    虽然他的兵力主力是暹罗人,军官主力是汉人,可他的实力毕竟增强了。

    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毒瘤,张强的手现在根本无法深入到那个地方,派去的田显和李元胤根本不是杜歌的对手,在柬埔寨那个弹丸之地折腾的半天才弄出了五千人的正规兵力,还是带有游击队性质的兵力,他们在同杜歌的交战中成长,同时也等于是给杜歌喂招,锻炼了自己,同时也让杜歌的部队更加强大了。

    马汉三到底在东南亚干什么呢?

    还有刘良佐,他在老挝干甚呢?

    马汉呢?

    李定国呢?

    他们没有自己的命令,难道就知道死守三个小国吗?

    不能派军队出击几次,打断敌人的发展吗?

    算了等着吧,现在无暇顾及哪里,就让李元胤和田显继续折腾去吧,如果他们能把柬埔寨拿下来,也算是一个功劳,现在张强还是关注日本。

    日本这边,二王子还是没有走成,没有机会,日本人出兵五十万,涌入德尼奥斯岛,加强了二王子的兵力,在大清,荷兰人,英国人的逼迫下,二王子签署了条约,由日本人接过他对于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债务,他负责给日本人打工,最后赶走华夏军二王子获得德尼奥斯大名将军的封号,成为日本德尼奥斯岛大名将军,加入日本国。

    而荷兰人和英国人以回去装运武器弹药为名,带着从日本搜刮的金银,生丝,矿石,盐,布匹,木头等商品登上四艘一百八十吨的武装商船绕道太平洋海域,西去了。

    留下了日本人和二王子傻乎乎的同华夏军自治领地的新鲁府和四国府兵力对峙。

    而傻乎乎的日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还以为他们实力强大,新鲁府不敢打过北九州岛,而四国岛上,他们认为再添一把火就能击败冯铨他们的兵力,然后顺势打上新鲁府所在的九州岛呢。

    德尼奥斯岛三面被围攻,只有一面海湾能进出,日本人日夜调兵遣将,把多达五十万的兵力运送到四国岛上去,同时把多达二十万的民夫也调集到岛上,他们认为兵力优势在他们这边,新鲁府三十万兵力根本不足为惧,少了三王子一系的十几万兵力,他们用五十万打三十万,同时还有二王子剩余的十五万兵力,足能消灭四国府了。

    冯铨已经回到了新鲁府,严丞相这边处理民政,二十四万的经历过战火的部队被赵晖接管,赵晖接替了冯铨指挥四国府的战斗。

    撤回了六万兵力是因为冯铨知道新鲁府空虚,新鲁府总正规军兵力原先不过七万兵力,后来扩充到十一万兵力,如今一下拿走死亡兵力,后面还有那么多民兵被调集到四国岛上,民兵兵力也不够了。

    于是六万经过战火的民兵从四国岛撤退回来,继续从新鲁府百姓中征兵,征集的主要是民兵,六万加七万,这样的正规军兵力守卫岛屿还是够的,一万兵力驻扎鹿儿岛县城,十二万分驻前线几个镇子,岸防工事里面。

    前线正在对前线被抽调剩余的民兵进行集中整训,同时不断的征召前线附近的几个城镇的青壮加入民兵队伍里面,一边训练,一边让他们巡逻和守卫,维护治安。

    后方,冯铨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不过他所做的就不只是为了守卫和维护治安了,而是为了支援四国岛或者以后进攻日本本州岛储备民兵兵力。

    新到来的华夏王国汉人移民和南洋土著移民,东南亚移民很多都是经历过民兵时代的,稍微整编一下,一支两万人的民兵部队就有了,军官是汉人,士兵是土著人,也称之为初级归化汉人,以及新鲁府的剩余的日本归化汉人百姓民兵。

    总得来说,虽然新鲁府已经没有多少战事了,可这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