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中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文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本章完)

第609章 亲自赶赴前线() 
在田斌这边其实打的比田显更加辛苦。

    他这边的武器装备其实并不比多隆那边的武器装备更有优势,因为大家都是从清军这个大家庭里面出来的,清军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武器装备是从洪承畴哪里要来的,洪承畴属于清朝,自从他的兵工厂成功的仿制了华夏军的金改1火绳枪以后,多尔衮就把他的兵工厂的大部分骨干工匠都调走了,在燕京成立了一个衙门。

    但这个衙门绝对没有冯铨治理下的衙门高效和严于律己,很多人都是一些大清王爷安排进来做工的家丁,是为了掌握这一份财源,是的越是穷的人,从一个寒冷的地方过来的人,越是贪婪,这些王爷们派遣的人进入这个衙门不断的压榨那些工匠们,工匠们已经从一个洪承畴哪里极为看重的工匠,变为了王爷们的奴隶。

    这个衙门从一个努力上进的衙门变成了明朝时期的烂到根子上的钱袋子,各种制度在这些王爷们特权阶层面前形同虚设,于是各种偷工减料,各种消极怠工,以及工匠们敝帚自珍的戏码不断上演,几年之后已经变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明朝工坊,顺治接掌以后,虽然经过整顿,可也没有多少起色。

    工匠们没有再开发新的武器装备,而是吃老本,给上官打造一两把精致的火枪还是很好的,质量善可,但给大兵们用的火器,也就比明朝的火铳,清朝的鸟铳更加好一点,相当于金改1开始一些时候的版本,最多能达到0。6以上的版本,根本打不到洪承畴交给他们的时候的0。8版本的质量,而洪承畴这边因为一直是冯铨管理,所以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到了这几年已经开发出了相当于1。2版本的金改1火绳枪了,这比华夏军的火绳枪金改1版本还要高。

    虽然是微小的改进,可以也比华夏军早已停产的金改1火绳枪要好多了,至少少了一道工序,质量提高到了五百发无故障的地步,射程也远了十米,但比起华夏军金改2火绳枪的便捷来说,还是远远不如,但这样的版本洪承畴是不会给顺治的,他自己只是少量打造,工匠们也早已把工厂搬到了扬州府一处偏僻的山里,少量生产,悄悄装备精锐部队。

    这点洪承畴依然跟随着华夏军的脚步。

    这样的原因使得田斌他们使用的武器质量低劣,因为是禁军,能拿到0。8版本的好的金改1火绳枪,不过因为事情发生的唐突,所以他们还是大量的抄走了清军储藏在库房里面的0。6,0。5,甚至是0。1版本的快和清军的鸟枪差不多的火绳枪了。

    一路上战斗过来,质量好的火绳枪已经损失不少,到如今他们手里的火绳枪大都是0。6版本的火绳枪了,这种版本的火绳枪也不保险,子弹打的多了,枪管过热是会爆炸的,损坏不少火绳枪,他们同多隆的两个新军作战的第二天,平均装备的火绳枪的已经大都是0。6,0。5版本的火绳枪了,只有千杆火绳枪为0。8 版本的金改1火绳枪了。

    完完整整的金改1火绳枪不足200杆,所以面对同样是差不多装备的多隆的清军新军他们的武器优势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这样造成了他们难以在兵力少的情况下,很快击溃多隆的部队的原因。

    多隆在跑了一万汉军旗,一万绿营兵,损失了五千骑兵的情况下,依然有三万五千兵马,加上被追回来的两千乡勇士兵,他们依然有三万七千兵马。

    而田斌这边,伤兵满营,三万兵马第一天的战斗中损失了五千兵马,民夫逃走一千多,先锋军损失两千兵马,骑兵同多隆的骑兵的交战中损失一千五百兵马,兵力只有两万六千兵马,之后又拨给田显两千民夫,一千骑兵,使得他的骑兵只有一千多了,民夫只有八百不到。

    两百骑兵守卫伤兵营,八百民夫只能放在营地里面,构筑工事和照料伤兵,之后田显把他们的伤兵和两百骑兵派了回来,伤兵营拥有二百步兵,两百火枪手,两百弓兵,四百骑兵,其他的都上战场不过两万三千兵力。

    第一天的战斗大炮损毁严重,五千炮兵损失一千多人,损失大量大炮,这使得第二天的战斗他们面对敌人两个新军根本没有上阵的跟他们一样多的炮兵的时候打的十分惨烈,敌人的炮兵对他们的攻击使得他们的伤亡加重。

    只一个早晨,敌人的炮兵就几乎击毁了他们所有的炮兵,击溃了剩余的四千炮兵,收拢兵力之后,炮兵只剩余两千余人,能战斗的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人,其他的不是受伤进了伤兵营,就是逃跑,始终了,要不就是彻底丧失了作战的信心,只能被看押起来了。

    步兵面对敌人的新军步兵的冲击陷入了人数劣势的苦战,损失了两千兵力,受伤一千多人,这样一上午下来,光伤员就有近万人,关押两千人,看守的兵力用去一千五百兵马,真正能作战的兵力只剩下了一万五千兵马了。

    战斗不会停下来,还在继续。

    在几次冲击失败以后,多隆听到了后方华夏军的野战旅已经接近了四十里地,更加疯狂的进攻,企图打开一条通道同蒙古骑兵会和。

    “守军先前冲锋,”

    战场上不断响起汉人军官这样声嘶力竭的喊声。

    这是多隆的新军部队的将领的喊声,因为后方多隆带着清军骑兵和步兵弯弓搭箭,架好大炮对着他们屁股后面,清军满族火枪兵正用火枪瞄准着他们的后背,如果他们敢于撤退,迎接他们的将是残酷的屠杀,为了活命,他们只能进攻。

    损失了一万多冷兵器作战部队以后,八千火绳枪手,四千炮兵,以及两千骑兵不要命的进攻。

    这是如今三万新军,两个清军新军部队的所有兵力了,对手是一万五千疲惫的叛军。

    “啪啪啪,”成排的火绳枪冒出万点火星,硝烟将他们的视线遮蔽起来,对手的在拼命的开枪,开炮,几千火星打过来,双方的士兵成排的倒下,但清军依然毫不退缩,快步先前,先前,先前。

    “轰隆隆——,”

    清军的炮兵开炮,近百颗实心炮弹打过去,又是成千的士兵倒下,敌人已经摇摇欲坠了。

    (本章完)

第610章 惨象() 
这一阵清军的猛烈冲锋,让田斌反应不及,前方的两个新军镇几乎被打穿了防线,士兵们毫无组织的溃退了。

    当然通过战场的情况,他看出来了,敌人也不好受,他的炮兵这次没有攻击敌人的炮兵,而是对着敌人的步兵开炮,敌人的步兵也一团散乱,跟着冲锋的火枪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至少有两千火绳枪兵和一千多骑兵被击溃或者杀死,而自己这边则有一万多人被击溃,四千多兵力受伤或者死亡,只有自己的将军卫队和最后的一千火绳枪兵在周围护卫着,稳住了阵脚,后面是一千五百炮兵。

    这真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双方都被敌人的援兵给堵在了中间,不能逃跑,也不能前进,只能击败敌人,否则无法和后方的己方援兵会和。

    后方的敌人援兵被田显挡住了,两天,而己方的援兵华夏军一个骑兵旅,一个野战旅却迟迟不到,因为地形的缘故,自己派出去的联络人员到现在还没有和对方接上头,不知道是被敌人拦截了,还是死了,或者跑过了头,逃跑了。

    “将军卫队,冲上去,挡住敌人,火枪兵,反击,炮兵继续攻击敌人步兵,”田斌拔出指挥刀,用力的朝着敌人挥了挥,然后对身边的传令兵道:“命令骑兵去分一部分人挡住敌人的骑兵,然后散开,收拢部队。传令王动部,快步上前,给我反击敌人,夺下敌人的炮兵阵地。”

    随着他的喊声,整支将军卫队几百士兵冲上去,一边拦截自己的溃退部队,一边对敌人开枪,而火枪兵则跟在后边自由射击,将一个敌人冲上来的步兵杀死,杀伤,遇到敌人的火枪兵则排枪射击,击溃敌人。

    他们的作用还有一个就是收拢那些火绳枪兵,在军官的呼喊下,很多火绳枪兵很自觉的跟在了他们身后组成了一个个小团体,然后排成了第二组千人的火绳枪队列,第一排射击完蹲下,第二排隔着十来米远,站着射击。

    他们这一股援兵的加入,很快遏制了敌人的进攻矛头,击溃了敌人的步兵,迎着敌人的火绳枪兵冲上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溃兵组成了至少每队二百人的队列,重新布置了防线,在三里多的宽战场上遏制了敌人的冲锋。

    很多步兵也随着他们的脚步跟在后面替他们解决一些跑不过的敌人的散兵游勇,很快战场被清理一空,这边只有他们,那边只有敌人的溃兵和不断前进也在收拢溃兵的清军。

    这时候,作为预备队的王动的四千新军冲了上来,很快从两侧超越了他们,对敌人发起攻击,敌人也散乱了,本身他们强行发起攻击就很无奈,要冒着田斌他们的新军镇的火力打击,虽然有几方炮兵的优势,可也要承受巨大的伤亡,几波下来,冲到敌人阵地前,他们就丢下了近两千具尸体,冲进去同敌人的步兵接战,他们丢下了一千具尸体,等敌人被击溃,他们已经损失了四千兵马,敌人反击的时候又丢下了两千具尸体和一千来不及跑出敌人阵地的溃兵,这时候,王动他们发起冲击,很多人后背对着反击的敌人,和王动的新军镇士兵,顿时又损失了两千兵马。

    一万六千兵马,跑回去的不过七千多一点人马。

    随着敌人步兵和溃兵被收拢,投入战斗,骑兵的追击,他们溃退的更快了。

    而多隆看到两支新军部队被击溃,暴跳如雷,没有等他发话,一千多清军骑兵冲入溃兵中砍杀,想要阻止溃兵,结果又有几百溃兵被杀,等好不容易阻止了溃兵,两支新军部队已经跑散了一千多兵马,收拢起来只剩余区区的四千兵马了。

    加上自己手里的五千清军部队,不过九千人了。

    “守住,守住,”多隆惊慌失措,只是一味的叫嚣,而他的部下,亲卫家丁们纷纷拽着他的双臂,“将军,逃吧,再不逃就没有机会了,舍弃战马,咱们从山道离开。”

    清军都如此了,刚被压服的新军汉人部队又能怎么样,这时候王动的部队已经冲过了两里地,一直跑上了敌人的阵地,短兵相接,炮兵们纷纷逃亡,更大的崩溃来临了,很多人连跑带爬,纷纷翻越山岭跑向山里,或者跳入湖泊企图远离战场,但不少人还是淹死在湖里了。

    湖泊虽然不大,却寒冷,还比较深,至少有三米深,不是所有的人都识水性,不是所有会游泳的士兵都能在如此惊慌的情况下游过几里的湖泊,逃向山林里面。

    而此时看到大胜的希望,田斌带着剩余的兵马一口气冲了过来,突入清军的队列里面,近身搏杀。

    就在这时候,大地都在震动了,六千骑兵犹如猛虎下山,翻过一道山岭,冲了下来,噼里啪啦的枪声响过,清军后背倒下成千的清军,很多还没有乱,但士气低下的清军纷纷丢下兵器,转身逃跑。

    溃败无可阻止,多隆只能长叹一声,随着亲兵拍马逃走,来到山岭下面,抛弃马匹,丢弃盔甲,随后亲兵给他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普通士兵的衣物,带着他翻过山岭,一路钻入深山老林里面,后面田斌的骑兵紧追不舍,顺着山涧小路一路追过来。

    华夏军骑兵旅的到达,很快瓦解了敌人的部队,战斗打了一个时辰,清军六万兵力被击溃,几乎全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