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隆武南明联系的希望也不大,如今华夏军全军在湖北州挡着,整个地区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清缴行动,到处是调动的兵马,边境线上很难渗透过去,绕过清军的防御倒是好说,可联系到南明怎么回去,南明虽然已经派兵支援文安之了,可他李过不是文安之啊,南明不可能支援他的,他需要自己带着部队去向南明的地盘。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方都在盯着他,他防守南阳府,也许不动三方还不能把他怎么样,一旦脱离了南阳府,随便一支清军就能让他全军覆灭,何况是三支部队,三个方向呢?

    等待一个时辰以后,斥候联系上高氏的联络信使,然后信使带着张强的亲卫队和驻扎的一个营的骑兵来到了双方的边界,隔着河水,双方互相用信使联络一番以后,张强带着十名骑兵跑到河岸边,对岸高氏在十名骑兵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也到达河岸边。

    “大顺军未亡人高氏向大都督请安了。”也不知道是受到了张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高氏对清朝有着一丝崇敬,他竟然用清朝的宫廷里面的礼节对张强下马弯腰一鞠躬。

    张强也下了战马,倒不是他自持身份尊贵不想下,而是这种招安的任务,最好要给对方一些待遇,比如亲自下马,独自一个人走上去。

    河水并不深,河也并不宽,如果对方埋伏着弓箭手,一个齐射,箭雨打来,张强即便是穿越者,即便穿着厚厚的铠甲,也马上完蛋,不完蛋也差不多受伤,这个时代,大明,还有火枪,火炮,如果是这两样,他想要逃回来,简直比登天还难,可他还是做了,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气,为了显示自己的招安诚意。

    如果这点你都走不到,又如何能让对方相信你的话,对方可是拥有几十人口的王室皇族,大顺怎么说也曾经登临紫荆城,坐上那个皇帝宝座,按照中华的传统,他们就是皇室了,哪怕只是一个只存在了四十多天的皇室,也是皇室,也许别人不以为然,可张强需要给出他最大的诚意。

    忠贞营现在精锐起码还有两万余,战兵两万余,裹挟的百姓近十万口,为了这么多人冒一下险又如何?

    “请起来吧,太后,大顺作为抗清的英雄团体,我很敬佩,所以你不用为你手下那些将领和士兵,家眷担心,我答应你们,只要你们归顺华夏军,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获得华夏军百姓的待遇,如果还想当兵为华夏军出力的,我会安排他们按照华夏军的传统和制度让他们进入华夏军,为华夏军效力,我保证不会让任何一个诚意归顺的大顺军受到伤害。”

    高氏显然在犹豫,即便你是再有诚意,也不能光凭几句话就让人家归顺你,安心的把十几万人的生命交给你。

    “这样吧,大顺军现在依然保持现在的状态,你们只需要向所有人宣布,你们归顺了华夏军,华夏军将在未来的三个月之内补给给你们所需要的粮草十万石。

    你们呢,允许华夏军驻扎一个团的士兵在你们的领地,这个团的士兵并不干涉你们如何同清军作战,如何分配自己的利益,在你们受到清军的大规模袭击的时候,华夏军将派遣部队协助你们作战。

    而你们在一年之内可以派遣人员到华夏军的领地内考察,走动,或者愿意交出军队的将官,我们华夏军将会保证他下半辈子富裕无忧。

    一年以后,你们想去哪里去哪里,华夏军并不阻拦,但那些想要留下来的人,你们也不得阻拦或者暗杀他们,鄙视他们,嘲讽他们,否则华夏军有理由对那些人给予惩罚。

    一年以后你们可以选择归顺,或者继续抗击清军,华夏军并不阻拦。

    对于高氏你们一家的安排,你们可以选择现在归顺或者一年之内归顺,一年以后,你们想去哪里都行,可以吗?”

    张强表现出他最大的诚意,高氏犹豫了一会儿,终于点点头,“我们愿意,不过,口说无凭,立字为证。”

    这个张强早有准备,其实他无所谓的,在乱世,实力说话,没有实力,白纸黑字也不过是无用的废纸而已。

    很快两边的人聚集在河中心的船上,一边三个人,写下了一份协议契约,就这样,大顺军暂时归顺了华夏军,虽然是名义上的。

    张强的华夏军还需要至少几个月才能获得大顺军的效忠,张强不在意他们,反正实力比他们强大的一个南明国都无偿支援,养起来了,忠贞营这点人手,不够两个野战旅一波打击的,何况张强早就在他们阵营中埋下了伏子,到时候王能的三千兵马恢复过来,一个冲击,高一功的那一万多兵力就没有了。

    实际上高氏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代表,她并代表不了忠贞营,李过才是实际的代表,掌舵人,他不同意,高氏也没有办法,能归顺华夏军的不过高氏的一个女兵营,几百人,还有一些效忠与她的大顺军将领,肯定不多,因为李过一只虎的名字不是白叫的,显然他已经控制了这几万兵马。

    也就是说高氏用这个办法,只从大顺军忠贞营里面能拉出一千到两千的兵马,其他的要看李过和高一功的了,这两个人才是忠贞营里面说话算数的主儿。

    忠贞营里面派别也是林立的,高氏空有李自成的皇后的名义,还是大顺太子的母亲,可她并影响不了另一路兵马,在三峡夔州同大金国作战的那几个大顺军阀的命运。

    不过张强要的不是那点兵马和高氏的投靠,而是影响力,声望,能让大顺军的太后归顺,那么大顺军就连名存实亡都算不上了。

    高氏宣布的时候李过肯定不痛快,因为他不能另立大顺军,自立为王,他需要大顺军的名义,才能继续指挥那些人对他效忠,到时候名义没有了,他就得像李定国一样痛苦万分了。

    可以说这一招,让大顺这个曾经让大明掀起巨浪,历史上还背着灭亡大明的罪名的农民起义军,流寇集体,一夜之间真正的消散在历史长河中了。

    以后李过他们只能称之为乱军,再次堕落到流寇的行列中了,如果他跟随高氏一起投靠华夏军的话,他的影响力必须他自己再次打出来,营造出来。

    张强并没有在河边耽搁太久,在王玉群知道他到达这里,带领第十九野战旅到达营地的时候,张强已经回营了。

    (本章完)

第513章 大顺军灭亡() 
王玉群围着张强转着,口里还埋怨着,“大都督啊,你实在不应该亲身犯险,万一你要有个闪失,华夏军还是华夏军吗?让魏大人知道了你来到我的防地,却出了事情,我不就人头落地了吗?大都督啊——,”

    “行了,行了,别在这里叽叽歪歪的了,滚出去布置防御,然后挑选一团兵马去保护高氏,要是高氏除了问题,我拿你是问?”张强毫不客气的对王玉群说道,这个人就像一个老太婆一样在他耳边唠叨唠叨,他虽然做的不对,可也是事出必然,用不着这么唠叨唠叨的吧。

    王玉群哑口无言,只能躬身退下,到了帐篷外面,他看着张强所在的中军帐,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滋生,叹口气,“终究要走到这一步,他是帝王,我们是臣子。”。

    他话音刚落,就听有人接口,“臣子就该安守臣子的本分,王副将,他再也不是你服侍的那个大都督了,不要用你在亲卫队的那种想法和习惯去和他说话,你要有臣子的小心和谨慎,不要失了礼仪。”

    王玉群转身看到萧飞一身戎装,几分干练,几分英俊,几分威压,和几名同样精壮剽悍的他的亲卫站在不远处背着手对着他。

    王玉群一惊,连忙小跑到萧飞身边,站直身体,敬了一个军礼,“提督大人,第十九野战旅副将旅长见过萧大人。”

    萧飞微微点头,严肃的问道:“什么情况?”

    王玉群把他接到骑兵营报告大都督率领一营亲兵来到骑兵营,并且调遣骑兵营同高氏进行谈判的事情给萧飞一说,并且立刻道:“接到消息,我就赶紧给提督大人报信,并且亲自动员十九野战旅大部队赶来了,到达这里以后,见面已经结束,末将没有参与谈判,但听闻骑兵营的营长,守备将领道,当时那个情况非常危急,如果敌人埋伏下杀手,大都督肯定危险,所以末将就本着自己是出身亲卫队的身份,劝了大都督几句,大都督就发怒了,把末将赶出了营地。”

    “知道什么原因吗?”萧飞沉声问道。

    王玉群摇摇头,“末将要是能弄明白,也不会站在这里了,而是在帐中服侍了。”

    “大都督有什么吩咐你的吗?”萧飞问道。

    王玉群道:“大都督吩咐末将抽调一个团的军力,改日进南阳府保护高氏,末将正想派遣那个团去,同鳌拜一战,十九旅损伤不少,后来围剿李过的忠贞营,十九旅更是冲在前面损失惨重,之后又跟着大人你同何腾蛟部明军作战,十九旅如今主力精锐十去其六,后来补充了一些新调来的江西州的守备营,加上民兵大队中的精锐士兵,才勉强恢复到现在的实力。

    末将就是不知道是完全抽调百战精锐,还是抽调一些守备营组成的新军,加一些骨干精锐士兵去南阳府?”

    萧飞沉吟一会儿,“看情况是忠贞营里面派别林立,有人不同意投靠咱们华夏军,以高氏的威严无法压制对手,既然这样,也是不需要恶战的,就抽调一营老兵精锐,加上一营守备精锐,加上一营民兵精锐,之后加上千人民兵民夫就可,挑选一员机灵可靠的武将担任领军将军即可。

    之后,我会上书魏总督,让他从其他野战旅里面给你抽调一团来,不一定是精锐,但补足你的旅的兵力还是可以的。”

    王玉群敬礼,“谢提督关照。”

    “好,继续努力,你们几个如今都是副将,将来很有希望胜任一镇总兵,我看好你。”萧飞拍拍他的肩膀,王玉群感动的热血沸腾,萧飞是老一辈的亲卫队人员,他是后来的亲卫,都出身亲卫,他们和张强的最初的心腹出身的那些官员不同,这是张强最倚重的心腹,是张强的亲军。

    亲军就因为这前途远大,至少不会太悲催。

    萧飞和王玉群说完话,迈开步子走向中军帐。

    他无疑是亲军中幸运的,比他更老的胡奎现在是总兵,调任近卫旅担任旅长,巴格雅鲁到现在也只是一个野战旅排名排前的副将旅长,以后的发展,因人而异,看情况,他不是去军情部,就是去近卫旅担任旅长,升为总兵,但像他这样能出任几个野战旅的提督,提督军务的人却只有他一个。

    以后也许其他人也会走到他这个位置上,但那时以后的事情,现在他独一份。

    他当然不能和人家前辈们比了,比如贺锦,虽然是明军投靠过来的,出身还是大顺军,可人家早啊,早早的就是提督了,也许人家能升入督师,督促一个方向的军务,将来还能接任魏无忌的部长之职,或者去文官行列里面发展一下,去兵部,去工部,可再怎么说,他也不能摆脱是外人的身份,他却一定是大都督的人,亲军身份。

    意思是只要自己不犯错,子孙后代都有福。

    眼看着华夏军势如破竹,北定中原,只差一步,开国元勋,从龙之功,都是他们这些亲军享受最高待遇。

    进入中军帐,张强正在打瞌睡,张强很累,三日急行军来和高氏谈判,虽然谈判的结果并不如他意,可他知道不能太急,如果能让大顺军及早归顺,那么兵不血刃的获得一支精兵,同时能多获得一个府的地盘,而且很显然,自己的第三阶段战略目标就启动了,一脚踏入了河南州地界,第三阶段战略目标就要达成了。

    以南阳府为突破口,一口气打到海边,将洪承畴的清军包围在淮河以南,然后就可以慢慢收拾他们,不用和洪承畴去死磕,不用让华夏军像德国打一战的时候陷入壕堑战的泥沼中,这就是第三阶段的战略目的。

    萧飞走入帐中,脚步声惊醒了他。

    他抬头看向萧飞,“哦,你来了啊,最近周边的敌人有什么动向?”

    萧飞敬礼以后,坐在他身边,“大都督,南阳府这一带很平静,他们和华夏军并没有任何的摩擦,也没有迹象表明他们会针对我们,战争方面,被李过收伏的王光泰部和清军的战斗比较艰难,他们兵力有限,而且战斗素质不高,吃了一些亏,仅能守住信阳县城,其他周边都丢失了,高一功所在的方向,倒是打的有声有色,双方死伤大概都在两万人左右,清军对平顶山没有奈何,高一功也仅能压制住驻马店的清军,但不能完全拿下驻马店,无法扩大地盘。”

    张强微微点头,“和我想的不差,忠贞营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强弩之末,如果洪承畴发起狠来,调集大军,他们顷刻之间就会覆灭,不知道为什么清军没有如此做,你要小心防备着,同时想办法搞定忠贞营里面的一些部将,让他们成为咱们的兵马,如果有动静,马上派兵过河,用精锐兵力对收复的忠贞营大顺军部队进行强行改造,到时候咱们掌握南阳府。”

    “还有呢?”

    (本章完)

第514章 第二十七野战旅的整编() 
听到张强的问话,萧飞继续道:“何腾蛟部明军没有敢在陕甘边境多停留,在商洛同大金军战斗了一段时间,就全军退守安康了,”

    “他们还有多少兵力?”张强问道。

    “根据第二十一野战旅的梅林鱼部的侦查,大约有三万精锐,七万残兵,大多说俘虏和民夫,据守汉中府的吴三桂部紧追不舍,他们每天都有士兵和民夫逃亡,补给也严重不足。”

    萧飞小心的回答。

    “嗯,只要他们不突入我们防守的湖北州,他们愿意往哪里都行,别管他们,让他们狗咬狗去吧,重点是咱们占领区的少数民族,一定要做到少接触,多施恩,井水不犯河水。

    但要是他们有错,或者他们主动攻击我们,一定要坚决予以消灭,绝对不能让我们被动的接受他们,同时一定要做好逐步蚕食他们的生存地盘,把咱们的百姓安顿进去,目前来看是随军的民兵低级部队。

    这些部队以后打仗肯定不用他们,要让他们落户当地,填充因为战争流失的大量地盘上的人口,同时稀释那些少数民族的人口,用我们汉人的习惯和风俗逐步淡化他们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你把这些做下来以后,就交给古月笙他们负责了。你主要注意大金国,大金国以豪格的那头脑是打不过大清国的,最终必然落败,到时候一定要多抢地盘,多抢军队,回来以后就整编到民兵部队中,审查以后的精锐进入守备营,若干年以后,才能提拔他们的人进入华夏军正规部队野战旅。”

    说道这里,张强停止了说话,陷入了沉思。

    萧飞小心的问道:“那忠贞营那边如何操作?”

    张强道:“这个你和军情部联系,我告诉你高一功里面的那个王能是军情部的伏子,那支部队也是军情部掌握的部队,到时候,直接整编,让王能继续出任那支部队的野战旅旅长,不是要派一名参将去吗?让那名参将做王能的副手,如果能成,迅速调派一支守备团过去,成立一个新的野战旅,应该是第二十七野战旅吧,就让王能暂代参将旅长吧,那个野战旅定位乙等野战旅。以后驻防南阳府,”

    萧飞又道:“那进入河南州的战役还是我们这个师打吗?”他知道张强调轩辕龙飞的第五野战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