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人多力量大,一个个用木头,绳子,组成的栅栏就修好了,那些营造这个栅栏的反正军士兵被驱赶进去,然后周围站了一圈华夏军士兵,就这样,敌人让反正军士兵,自己把自己当羊圈起来了。

    城头的反正军士兵和众位将领看的目瞪口呆。

    终于,城头的炮兵准备好了大炮。

    “轰隆,轰隆,噼啪,”城头白烟黑烟冒起,响声一片。

    华夏军似乎没有料到敌人会如此做,措不及防,被飞行远的炮弹砸中几个地方,几十名士兵当即非死即伤,华夏军出现了一些骚乱,然后很快在军官的弹压下稳定住了,城头的反正军看到华夏军很快退后了一些,大约退到了两里地左右的距离。

    看到敌人被杀退,反正军顿时士气高涨,欢呼声一片,响彻城墙上空,好像他们打了一个大胜仗似得。

    然而,很快他们哑口无言,目瞪口呆,华夏军后方疾驰而来几十辆马车,马车后方拉着一门门他们没有见过的大炮形状的物体。

    大车在城外两里地展开,华夏军炮兵娴熟的卸下大车,把马车和战马驱赶到后边,跟随在马车后方的炮兵推着一门门大炮,前进十几米,然后迅速的在不到半刻钟的时间里面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陈友正感到不妙,那边已经开火了。

    炮声响亮,震耳欲聋,硝烟迷茫,城墙上所有人都感到脚下的城墙在颤抖,然后就听到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城墙立刻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所有人感到自己好像被八级大风吹过一样,腾空而起,爆炸和爆炸的气焰把他们弄得的七零八落,东倒西歪,耳鸣目眩,两眼冒金星,好像天地变了色,好像世界变了个样。

    等炮火停止以后,陈友正爬起来,看看身上,除了被硝烟弄得狼狈不堪,灰头灰脸以外,没有受到一点伤害,环视四周,天哪,密密麻麻的死尸,能站起来的没有几个,很多人的尸体都挂在女儿墙上飘荡,很多人的肢体残缺不全,整个城墙上就像人间地狱。

    部将和他一样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也是一脸硝烟,狼狈不堪,他摇摇晃晃的,走向陈友正,“将军,赶快做决定,否则我们都要变成碎肉了。”

    陈友正也是被吓坏了,“投降,开城门,打白旗。”

    (本章完)

第485章 李过投降() 
炸的陈友正的反正军东倒西歪的是华夏军新开发的开花弹,一直以来华夏军本着不使敌人发现自己拥有更高级的武器,不让敌人学习到更加先进的战法的目的,对于新武器的使用一直是压制,再压制,一直到敌人已经掌握了原先学习到的东西,并且在对敌的时候将面临战略失败,或者战术上重大伤亡的时候才会允许少量使用一些先进武器。

    这也是即便华夏军已经拥有了前装线膛枪,并且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也只是少量装备最精锐的部队,从来都不为外人得知,到现在为止守备部队依然使用着金改1火绳枪,而不是大量换装金改2火绳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而民兵大队更是大量的装备冷兵器,大刀,长矛,甚至一些新改编的俘虏部队和新整编的百姓和青壮为主的民兵队伍连兵器都不配备,只是下派一支拥有兵器的部队领导他们,让他们扛着木棍,衙役的打板子的大棍子,或者直接使用农具充当一些必要的武器,维持地方上的治安。

    民兵里面的武器分配呈梯形,等级分布,从赤手空拳到拿着木棍,农具,到拥有一些缴获的破烂兵器,盾牌的治安军,甚至连看守俘虏的一些民兵辅助部队精锐,手里拿着的也是竹矛,竹刀,身上背着柳条藤甲,只有军官手里才有一把雁翎刀,鸳鸯刀什么的武器装备。

    打战的经历过血火的民兵部队手里不过是前明军配备的腰刀,绣春刀,明军腰刀什么的,使用的弓箭是缴获蒙古骑兵的短弓,角弓。

    哪怕是守城的民兵大队也只是拥有真正的大刀长矛,弓箭,还都是敌人出品的武器,或者前期打造的一些老火枪,抬枪,火铳,三眼铳,床弩什么的。

    直接上战场的手里拿着的是缴获自清军的鸟枪,明军的火铳,还有明军的大炮,清军的大炮,兵器杂乱,补给不畅,根本不给他们配备好的武器和大规模的制式兵器。

    怕什么?

    怕他们造反啊。

    他们拿着这样的武器,别说干不过守备部队里面的冷兵器部队,就算是新兵营,他们也干不过啊,新兵营最低级的新兵营业装备着制式的明军腰刀,明军军弓,华夏军前期淘汰的1。0版本以下的火绳枪,在先进的队列,战术,组织面前,即便拿着这样的武器,在军官的带领下,一个新兵营,五百多人,要击败一支两三千人的精锐民兵部队,也是绰绰有余。

    民兵部队就是新兵部队的预备队,新兵营就是守备部队的预备队,守备部队就是野战旅,骑兵旅等正规部队丁级部队的预备队,丁级野战旅和骑兵旅就是丙级野战旅和骑兵旅的预备队,丙级野战旅和骑兵旅就是乙级野战旅和骑兵旅的预备队,以此类推。

    野战旅就是近卫旅的预备队,到达近卫旅,他们这兵也就当到头了,不是战死,就是到了年限退役,要不就是升为军官,要在近卫旅里面升为军官是相当难的,因为里面是最精锐,最精英的组合,强中更有强中手要出头很难的。

    在民兵部队里面服役三年五年如果升不上去只能回家当百姓了。

    华夏军为了最大调节人口和战争用兵带来的矛盾,使用了后世的服役制度,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但身体强壮的,可以去当兵,先去民兵部队里面服役,如果表现好的话,很快会被提入新兵营,在新兵营里面训练完毕,如果表现好会被送入守备部队,表现一般会被送回民兵部队,在民兵部队里面会担任一些低级别的民兵队的底层军官,表现差的直接打回民兵部队,继续当民兵,不过他们比那些被强壮服役的俘虏和战地百姓青壮要好一些。

    他们升迁的机会很大,即便是他们在新兵营里面表现不好,也很快会在民兵部队里面,低级部队里面成为基层军官。

    比如伍长,什长,人家表现中等的回来就是总旗,他们还得从一个小兵干起,升迁会很快。

    升入战斗部队里面担任小兵,并且立功的也会被送入守备部队里面担任小兵,熬上几年会成为伍长,什长什么的,这时候如果上级部队挑人,或者守备部队被整编入野战旅,他们就成为真正的正规军士兵了。

    如果守备部队缺军官,他们就能再升一级,升为小旗或者总旗,立有战功,或者表现良好,他们就会留下来,继续升迁,如果到时候他们还没有机会,只能退役,回到家乡,成为家乡的民兵部队的军官或者地方上的衙役,捕快一类的官府用吏,这时候他们就真的是百姓了。

    野战部队的武器装备要好的多,起码不会落后最先进的武器多少,比如野战旅前面编制的几个旅,都换装了滑膛燧发枪,摆脱了火绳枪这种操作麻烦,工序繁杂的火枪。

    有的精锐部队甚至装备了燧发前装线膛枪,比如最精锐的将领的卫队。

    此次战斗,为了尽快解决这些和永历大明不清不楚的永历大明遗留在中原地区的武装力量,张强动用了近卫旅装备的拥有开花弹的火炮。

    这种开花弹其实是一种试验品,只是在一个空心铁球里面撞上颗粒黑火药,然后在里面放上一圈延时的导火索而已。火炮里面装好发射药包,然后再塞入一团制作好的丝绸包裹的软木和胶泥,堵住炮膛,然后炮兵点燃炮弹的导火索,盖上一个有孔的盖子,就像放迫击炮弹一样放入炮膛,接着后面的炮兵用火钳点燃******,炮弹发射出去。

    炮弹飞行数里之后,导火索燃尽,炮弹掉入敌人中间以后,炮弹爆炸,炸死敌人。

    在目前情况下,张强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因为他没有相关的军工知识,系统也没有提供相关的军工知识。

    但就是这总原始的,其实明代历史上也有相关技术的开花弹,让敌人吃了大亏,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能在军中直接爆炸的炮弹,还以为炮弹都是实心的铁疙瘩子。

    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炮弹让华夏军领先敌人很长一段,但因为没有技术含量,所以张强只能保密,只是在陈友正这种武力值很低的起义军军队上使用,在被重重包围之后,清军又内乱,鲁国还没有理顺他们的君臣关系,臣与臣之间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的时候,不可能有人会对一支原先只有几千人的反正军的战斗关心什么,使用起来至少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不会泄密,很安全,也能很快解决这支乌合之众,为下一步集中力量打李过的大顺军腾出时间和兵力。

    看完了华夏军快刀斩乱麻的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解决了十二万兵力的陈友正反正军,张强没有多关注他们,而是把目光转回李过的大顺忠贞营,这里还有二十万乌合之众,还有五六万有着流窜作战经验的流寇部队。

    (本章完)

第486章 暗渡陈仓1() 
与此同时,李过正在同高一功做着一番调度。

    走了十万老弱妇孺,留下的最弱的也起码是能挖坑,修墙的四十五到五十强壮老人,古代的老人干体力活是天生的,加上李过并没有苛刻的对待他们,还不时的关怀一下,所以他们的心气很高,对于忠贞营的忠诚度也高,这帮见识广,人生经验丰富的老人们领着一般纨绔子弟,富户子弟,还有百姓中十五六瘦弱的,或者不会干什么的年轻小伙子,在荆州府府城外面折腾了好几天。

    挖出了数道壕沟,修筑了数座屯堡,营寨,把二十万忠贞营裹挟来的百姓青壮都放了进去,使得他们不再住那些地窝,草棚,并且每人都领到了兵器,最起码每人手里有一把菜刀,或者一把竹制长矛,还有一些百姓拿着自制的弓箭。

    可以说李过这次完全把这群百姓当成了士兵武装起来了。

    军中还有一些强壮的妇女,用于军中搬运物资和做饭,洗衣,劈柴,烧水。

    可以说对于裹挟百姓的管理,大顺军是行家里手,没有比他们更加善于管理人数庞大的来自四面八方,四乡八村的百姓了。

    从高空俯瞰下去,整个荆州府就是一座巨大的军营,或者一个劳动场所。

    从府城,到县城,到各个城镇,都有人在劳作,不是修葺城墙,就是开挖护城河,要不就是修理河道,再就是修营寨,或者在地里抢收作物,水果,砍伐树木。

    一个个地方都好像要在大战来临前做好大战的准备都有样子。

    这一切都被张强掌握了,同时还被军情部的情报人员汇总起来,然后送到了萧飞的指挥部,可以说对于荆州府的情况,华夏军要比李过还要了解。

    府城里面看装束,大约有三万精兵还有七万最强壮的青年在劳作,大约有几千名老人和妇女在作为后勤支援大军打战。

    在荆州府府城周围的县城里面,每个县城摆着几千正兵,几千百姓,各个方向都有一个万余人的部队驻守在要道上,建有一座大营保护这些县城,准备随时救援这些县城。

    在潜江县城,面对孝感的方向更是有三万于部队驻扎,五万于百姓劳作,随时准备迎击华夏军。

    而就在华夏军结束了对陈友正的围攻,胜利消灭陈友正的反正军,正在忙碌着整编,甄别那些百姓的时候,萧飞跑来了,对张强道:“大都督,李过送来一份投降书,希望投降我军。”

    “啊,他想着投降我们了?”张强很意外,什么时候,李过会屈从别人了?

    难道他收到了陈友正被包围并且歼灭的消息了吗?

    难道他害怕了?

    他获知了华夏军已经四面包围了他,他的大顺军已经认识到了和华夏军死拼是不理智的举动了吗?

    “他真的投降了我们了?”张强问道。

    萧飞道:“他派来一名使者,那名使者是原先永历大明的官员,后来清军打过来,他投降了清军,再后何腾蛟打回来,他又反正了,李过到来以后他又投降了李过的大顺军,从他的行为来看,并不受李过待见,要不然不会被派来做使者,这样我们即使杀了他,李过也不心疼,因为不是他们大顺军的将领或者官员。”

    “使者说了什么?李过还有其他的要求吗?比如官员或者他的部队怎么处理?”张强知道李过投降,像他这种流寇,又或者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人不可能如此轻松的就投降,他们都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投降敌人,甚至会自尽以表明自己的心志的人。

    “使者说,大顺投降可以,可效忠华夏军,但华夏军要保证大顺仍然自成一体,保留所有的大顺军军官和士兵,并且提供华夏军的武器和火炮,大顺军可以同清军作战,但不能同永历大明作战,他李过要成为华夏军近卫旅的一个旅长,官位至少是提督。”之后萧飞又说了一大堆的话。

    无非是要官,要兵,要钱,要地盘,要权,但不要华夏军管他们,他们地盘上的事情,他们做主。

    这些条件简直就是屠心了,投降都能投降的这么大义凛然,大言不惭,还真以为华夏军是柿子捏的,软不邋遢的。

    萧飞试探的对张强道:“要不,咱们先答应他们?拖延一段时间,咱们先把何腾蛟赶出湖北州再说,何腾蛟可是一个狗皮膏药或者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如果放任自流,不定给咱们造成什么危害呢?咱们马上就要打洪承畴的鲁国清兵了,尽早解决湖北州的问题,或者安抚一下他们,让他们老实一点,到时候咱们派人进入他们军营里面,用软刀子慢慢收拾他们?”

    “呵呵,”张强对萧飞笑了一下,“你认为我可能答应这样的事情吗?华夏军自从成军以来还没有向谁软弱过呢?我不想把问题留在以后解决,以后他们也是大患,我可不是崇祯,也不是杨国栋,更不是杨鹤,或者是孙传庭,剿不清,让他们死灰复燃,只有战争,只有消灭才是华夏军的宗旨,如果不能完全臣服,咱们就和他们用刀子,用枪炮说话,从来没有用枪炮搞不定的事情能用嘴谈成的。明白吗?”

    萧飞大汗淋漓,“是,大都督,我明白了,我马上布置对他们的围剿,不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

    萧飞走了以后,张强和古月笙忙着收拾陈友正的这一摊子。

    陈友正的这一摊子总的来说好说。

    把死伤的尸体让那些百姓一埋,伤员运回孝感让华夏军的军医医治,医治一下,重伤的运到武汉府安顿,哪里设置一个伤员的俘虏营,在哪里养伤就行。

    轻伤员救治一番以后在孝感县城安顿,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跟着民兵训街,比如打扫庭院,打扫军营,由民兵先看守起来,以后送到俘虏营。

    俘虏营有甄别他们的守备营军官,在哪里将依据他们以前的经历对他们进行甄别,原先投降过清军的关押三年,原先就是陈友正的反正军的,没有祸害过百姓的关押两年,祸害过百姓的关押五年,罪大恶极的关押十年,这种处罚也适用于原先是清军的反正军。

    那些身家清白的,一直跟着反正军,打清军,口碑好的关押一年,如果有意加入华夏军的关押五个月,然后送进民兵低级别的队伍里面成为民兵,那些有能力的在高级别的民兵队伍里面当兵,将领们则关押三个月,然后直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