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恩,古人很在乎这个,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就像张强的家仆一样,尽忠职守,却不多言。

    尤海波一方面热爱张强给他的那一份职业,一方面把张强当君,以臣下自居,自从确定了关系,他就很少在张强面前表现出他的强势豪强的气势,尽心办事,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从来不问。

    看到米淳有话要说,张强也很想听听下面人到底有什么建议,微微点头,“你说。”

    米淳还是担心的看了张强一眼,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敌军大兵压境,我们县城粮草不足,百姓青壮也不多,也无精兵,不能像金华府那样坚守数日不败,大人虽然有坚守坚城,打退敌人的大功,却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小人斗胆,劝大人弃城,和敌人在城外周旋。”

    米林吓的面色苍白,嘴角颤抖,想要再劝,却不敢劝,因为张强的目光就盯着他们两个。

    一个小兵向一个团长一样的大人物建议怎么行军打战,不用说这是古代,就算是后世,也是大不敬的事情,能不能被接受是小事,被耻笑也是小事,被一怒之下,拖出去砍头是大事。

    张强其实没有丝毫要怪罪他们的意思,他之所以巡视县城,也不是为了走走,而是和米淳想的一样,考虑敌人强军压境的形势下,自己是否坚守城池。

    其实他心中这几天也有米淳这种想法,可一直决定不下来,古人认为城池就是最后的退路,坚守是最好的办法,可没有打游击的想法,那不是正规军的做法,可米淳,他是流寇,这从米林的话里面就可知道,这时候张强想起了当初在野外和清军战斗时候收留的那支流寇小队,魏无忌报告过,说有两个领头的流寇头目,他当时也没有在意,只是让魏无忌将他们打散编入青壮中,这两个人则送给了尤海波当衙役。

    “你具体说说。”张强指着米淳。

    米淳激动不已,这是得到了认可,他马上站起来,对张强道:“大人,武义县多山,我们可以将百姓分散安置在山里,然后主力部队在山里寻找机会,清军不可能久留,等他们走了,咱们再打回来,还能多夺取一些物资……。”

    “嗯,不错。”张强拍拍他的肩膀,又拍拍米林的肩膀,“你也不错,小伙很棒。”

    两个人高兴的露出了笑脸。

    “这些人是你们的手下吗?”张强指着其他的家丁问道。

    米淳答道:“这是县衙同僚,我们今日无事,眼看敌兵压境,出来锻炼一下自己,好到时候为大人效力,多杀几个鞑子。”

    “嗯,不错,都不错,”

    “米淳你原先是首领吧,去找魏大人,把原先你的部下找回来,米林,你跟着米淳,辅佐他,我委任米淳为总旗百户,你为小旗,加副总旗,你们找回原先的人手,然后再去青壮里面挑选一些人手,暂定就二百人吧,去和尤大人领取武器,装备,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我的一支部队了,只要你们效忠于我,我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谢守备大人。”两个人立刻跪下来。

    既然决定改变战术,张强就不能耽搁。

    张强派了一名亲兵跟随他们去找魏无忌安排他们,一边对身边的亲兵说:“传令,着轩辕龙飞,周粥,杜歌,胡奎,尤海波,魏无忌大人,去县衙议事,半个时辰必须赶到,无论他们在哪里,否则军法从事。”

    说完,张强向县衙赶去。

    路上遇到了魏无忌,“大人,你准备启用米淳和米林他们两个?”

    张强将自己刚才和他们两个人的对话说给魏无忌听,魏无忌眼睛一亮,“大人,这两个人提的办法,倒好像是我们当下最好的选择,只是不知道尤大人能不能答应,他可是这一个多月把知县当出味道来了,兢兢业业的,一心为了百姓,我开始还认为他一个豪强,鱼肉百姓还差不多,没想到他居然能做到廉洁奉公,为了百姓的事情,为了大人你的事业,连家产和家将都交出来,还没有怨言。这样的好官,大明少有啊。”

    张强笑了笑,他不想以他后世的对大明的看法来影响魏无忌这个大明人,再说他以前是一个家丁,虽说是朱府的家丁,肯定也不凡,但毕竟是家丁,受到了时代的限制,眼光等还不能和他相比,他今天能有这一番对于尤海波的评价也算是少有的了。

    “哪两个小子不错,我交给他们的事情,你要多帮衬,另外,你要担负更加重要的职责,给我看住他们,毕竟是外人,还不能完全信任,我们的军资和粮草,不能全交给他们,你派心腹亲兵跟着。”

    “是,大人,末将明白。”

    夜色下,县衙大堂灯火通明,张强的亲兵包围了县衙大厅四周,张强和自己的忠心的六名部下在紧张的商议。

    (本章完)

第45章 分道扬镳() 
就在张强提出撤离武义县城以后,尤海波就站出来极力反对张强的做法。

    “大人,这样的话,我们抛弃武义县百姓将他们送给敌人,以后他们还会相信我们吗?”

    “再说,我们城中这么多粮草,武器,银两,难以及时转运出去,敌人已经逼近永康县城,此时出走,无异于将我们的后背留给敌人,不战自败了。”

    “大人,大明的土地,大明的人,不应该轻易放弃,唯有坚守待援,朱大人不会放弃我们的,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派人向朝廷求援,相信朝廷不会不管我们的。”

    张强扫了一眼其他部下,他们倒是没有什么反应,杜歌一脸关心的样子,看来很在意自己给尤海波的回答。

    张强摇摇头,还是别人的人啊,他没有理尤海波。

    沉声道:“我们可以将粮草分批运出城外,藏于山中,部队同敌人周旋,等敌人觉得武义县安定的时候,他们自然会退兵,我们再打回来,到时候,守卫县城的敌军不会太多,我们再回来。”

    尤海波马上接口道:“若敌人复返如何?”

    张强笑道:“我们再退。等敌人大军走了,我们再回来。”

    尤海波怒道:“简直是儿戏,如此劳民伤财,军民疲惫,如果大雨寒潮来临,大军在野外,无处遮蔽,军心和士气失去,我们的队伍将不战而散,实力受损,敌人在两回以后,必将加强守卫,同时派出大军围剿,那时候,没有民心,没有粮草,军队实力削弱,我们要如何?”

    张强摊手,“那么知县大人,认为该如何?”

    尤海波道:“如果大人觉得敌人太强大,不如带着军民往福州,皇上在福州,兵强马壮,有郑氏十万大军,敌军一时半会儿无法到达,我们可以在哪里休养生息。”

    “知县大人,郑氏会接纳我们,不会吞并我们?我们可都是大人的部属,受大人之恩,如果郑氏将我等打散吞并,我们寄人篱下,如何自处?”周粥站起来问道。

    大堂上唇枪舌战大半个小时。

    尤海波看到其他人也一副对张强忠心的样子,不由的丧气的说道:“罢了,老夫带着尤家族人,往海外自避祸害吧。大人,你保重。”说完走下县衙大堂。

    尽管张强百般挽留,尤海波还是觉得事情不可为,坚决要离去。

    张强只能送别他。

    张强的属下只是为张强马首是瞻,张强说什么就是什么,但尤海波,张强却不能强求,第二天尤海波经过半天动员,带着自己的家族,还有城里的一些愿意跟随他的百姓大约两千来人,朝着福州而去。

    同时走的还有杜歌的大队人马,那些人马曾经是尤海波的家丁,张强也不能说不让人家带走,尤海波的撤离,带动了其他的百姓,一夜之间,又走了两千百姓。

    本来这段时间随着流民和难民的到来,武义县城已经拥有一万多百姓了,此刻一下剩下了五千多百姓。

    整个县城乱纷纷的,看到很多人出走,那些涌进来的难民也走了,只留下一些流民和不愿意远走的百姓,大约三千来人。

    走了的百姓还带走了张强部队里面的青壮,那些都是百姓的家人,张强也不能不放他们走,于是张强刚拉起两千人的部队缩水到一千三百人。

    不过这一千三百人却是张强整支部队的精锐力量了。

    张强一共培养出三波经过系统教练技能加持的士兵,前面战斗损失一波一大半,如今还有剩下四百二十人的精锐部队。

    其中火枪手八十人,火铳手二百三十人,亲军步兵一百人。

    这些来了都分配到属下的部队里面,自己目前还带着一百五十人的清军汉军旗降兵,进行训练。

    一边训练,一边还要管这其他事情。

    一名哨骑远远的跑来,“大人,侦察到敌人哨骑已经逼近武义县边界,县境内多处乡村惨遭敌人屠戮。”

    张强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督促属下赶快转移城内物资。

    米淳被任命为辎重队队长,给了他新强拉丁而来的三百青壮,加上他原先的流寇部下一百人,总共四百人,让他尽快找地方,把城中的粮草,兵器,运出城外,分散埋藏在山里。

    当然,米淳毕竟是流寇,不能全信任,这件事还有轩辕龙飞的参与。

    第三天,城里面的百姓和难民纷纷出逃,一个白天就走的全城只剩下一些顽固的不想出走的一千百姓。

    张强强拉来的壮丁也逃走一百多人,一些士兵也逃走了,清军大军给与张强部队的压力越来越大。

    敌人一部,据侦察,由陈甲率领,刘光弼为前锋,蔺养成部跟随,总共一万人,已经到达了泉溪镇,一时间风声鹤鸣,草木皆兵,一天十几次的哨骑汇报情况。

    夜晚,即便是不想离开家乡的百姓也走了二百人。

    张强的物资转运工作依然没有完成,这时候,朱大典的求援使者也来了,朱大典希望他能带领他的部队去支援金华府城。

    但张强不想再被围困在金华府城,这一次,他觉得决难以逃脱,敌人上路来攻,根据使者透漏出的情报,这一次金华府城的百姓和逃难的军民达到了六万三千多人,汇集的部队达到了一万八千人,好些其他县城的新任县官和明军都被朱大典抽调到金华府城去了。

    看起来强大,实则脆弱不堪,部队杂乱无章,没有了统一的指挥,缺乏训练,城池自张强走了,勉强修葺了一下,就不再修葺了,原因是没钱,乡绅和官员们都不想掏钱。

    第四天,敌人已经到达熟溪,夜晚,张强带着部队撤出县城,一路向白鹭溪而去。

    这一天他终于将第四批一百五十名亲军训练完成,这些亲军因为是汉军旗降兵,本身就有战斗力,经过训练以后,已经达到了义军熟练士兵的标准。

    这一次,张强将他们打乱充实到了手下周粥,轩辕龙飞,魏无忌三个人的部队当中。

    由于杜歌的离去,他损失了一部分精锐,还损失了一些训练出来的义军士兵,但杜歌还留下了本来就是义军兵丁的部队,这些也都加入到其他三个人的部队当中。

    这一次冷兵器部队,张强全部都充实到其他人的部队当中,将他们部队中的火铳手都抽调了回来。

    三百名火铳手,全被张强掌握。

    胡奎的骑兵部队在补充了一些汉军旗俘虏里面挑选的骑兵以后,增加到一百骑兵。

    其余的人每个人三百名士兵,其中有一半是经过张强训练过的义军熟练兵丁,还有一些义军资深兵丁,其他的都是以前有过战斗经验的士兵。

    总共一千三百兵力,这些兵力比起前面张强和刘良佐战斗时候的实力可不止是上了一个台阶那么简单。

    另外还有米淳和米林这两个新加入的部下,他们带领这着二十名张强派给他们的亲军,还有原先归属他们的一百流寇士兵,加上愿意跟着张强部队当兵的义军青壮三百人,总共四百二十人的辎重部队。

    他们押着俘虏和粮草,原先张强俘虏的蒙古人,清军鞑子,还有那些被留下来做工的汉军旗敌兵,这些人大约六百人,里面很大一部分想要被转化,但张强觉得他们的忠诚度不够,于是只能带着他们,让他们当辎重队的苦力,运输物资。

    夜晚,哨骑来报,得知他们连夜出逃,熟溪的敌军加快脚步扑了上来,最终在武义县城停下了脚步。

    (本章完)

第46章 围歼蔺养成部() 
消息不断汇总过来。

    阮大铖三天前带着部队到达武义县城,这时候陈甲的部队已经转道去攻击金华府城了。

    阮大铖的两万兵力在武义县城停留了两天,也出武义县城,去往金华府,只留下蔺养成的两千兵力守卫县城。

    张强不急,躲在白鹭溪后面的武义山上,继续训练自己的部队。

    这次他再次将手中的士兵下放,然后从米林和米淳的部队里面的三百青壮里面抽出一百五十人,继续训练。

    为什么不抽调那些汉军旗降兵呢,忠诚度不够,三百青壮好管理,还是百姓,经过这一段时间,他们也对张强有了归属心,训练他们,对于自己部队的战斗实力提高很有益。

    又是三天,蔺养成部在武义县弄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那些留下来的百姓不是给压榨,就是家破人亡。

    夜晚,张强得知蔺养成部正在朝着他们的驻地而来。

    张强没有想着逃跑,两千人对一千七百人,自己还是有胜算的,没有胜算的是对手。

    就在离着张强的部队十几里外的村庄里面。

    蔺养成和自己的部将坐在一个地主家里面的炕沿上大鱼大肉的吃着。

    火炕下面的地上跪着一个武义县衙的旧衙役,喋喋不休的说着:“大人,明叛逆军将,张强部就藏在白鹭溪后面的山上,小人还知道他们的藏粮食的地方,另外,你说的刘副将也在这个山上,小人前两天从山上逃下来的时候,见过刘副将一面,刘副将承诺,只要小人将他所在的地方告知清军,小人就能得到小旗的军职奖励和五十两银子。”

    蔺养成对身边坐着的部下道:“这地方穷的都快脱裤子了,本想着捞一把,却不想两个人都见不到,留在城中的不是老头,就是老太太,有几个年轻的吧,不是残疾,就是瞎子,能干什么,这次自作主张请求陈总兵留守可是失算了。”

    “大人,你带着我们投奔清军,可这清军不过给你一个守备,罔顾你出卖贺锦大哥的功劳了,不如,咱们还是提兵远遁得了。”

    蔺养成犹豫半天,好像又想起身边还有个告密者,转头对依然跪在地上的那个衙役道:“山上明军守将当真只有六百多人?”

    衙役一脸妩媚,“是,是大人,真的只有六百多人,除了二百家丁,其他四百人都是新招募的青壮。”

    部下皱起眉头,“大人,不对啊,上一次我们见那军将,可是有上千人。”

    衙役堆笑,“真的大人,上一次他的上千人,同清军打了一场,损失惨重,要不是刘副将大意,冲上去被他们俘虏,刘参将和蒙古鞑子去追你们,他也不可能击溃刘副将的大军,逃回武义县城。最终他只剩下一百家丁,后来又招募了五百青壮,才凑齐六百兵力,他知道无法对抗大清,因此弃城出走,上山当了一个山大王。”

    蔺养成握着一块骨头,指着衙役对部下道:“你看,没有什么大不了吧,咱们虽然上次大战也损失惨重,但后来收拢士兵,老营还有六百人,火并了贺锦的老营,又投效五百来人,阮大人又给了我们九百降兵,这些来了足够打一个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