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和。

    城门打开,他带着守卫城门的几百战兵,一千新军,两千骑兵犹如潮水一般涌出去,然后一路斩杀,敌人犹如潮水一般退下去,他冲到了城门外面一里处,才摆脱了自己设置下的妨碍敌人进攻的据马,巨石,壕沟。

    然后挥军攻打三千米处的第二道防线,后面败兵跟着他一路杀去,完全不知道敌人会反击的清军一退再退。

    从西门城墙上各个缺口涌出的新军一边开枪,一边朝着冯双礼的那边汇聚,等冯双礼到达五里外的第一道壕沟处,打下了一座占据要道的缺口处的屯堡时候,有两千新军,一千战兵仍然跟着他,反应过来的清军连忙调集部队,从四面八方围追堵截。

    从高空看下去,明军为了逃命拼杀的很猛,清军为了堵截住明军,也玩命的奔跑着,清军甚至派上了火绳枪部队来堵截。

    等冯双礼在六里地外停住脚步,身边只有一千五百新军一千八百骑兵,其他的都被堵截到了路上,对面一支几百清军新军组成的方阵正在严阵以待。

    冯双礼急忙整队,准备打着最后一战,如果不能很快击溃敌人,清军的骑兵赶到,他就完了。

    (本章完)

第433章 南明烽火15…偷袭云南() 
面对冯双礼逃跑南明军的是孔有德安排在这里的一名老营军将,是孔有德的心腹,他带着五百孔有德的新军士兵,装备了孔有德部仿制的金改1火绳枪四百杆,还有从南明军哪里买来的一百杆火绳枪,这一百杆火绳枪是华夏军卖给南明军的华夏军使用过的九成新的火绳枪。

    流落到了其他军队手中,南明军的一些军将就把他们卖了换钱花,这是禁止不住的。

    孔有德总共买到了大约两千杆金改1二手火绳枪,还有两百杆华夏军卖给南明军的新生产出来的金改1火绳枪,作为出口武器,当然质量就不如华夏军装备的火绳枪了。

    冯双礼的直属部队里面也有这样的火绳枪一千杆,这是张亮外交的结果,也是佟大为在前期同各部明军打交道,大肆贩卖缴获清军的武器装备,处理华夏军以前使用的旧武器换成货物和真金白银,繁荣华夏军商业贸易的产物。

    冯双礼的新军其他部队使用的是南明国自己生产的仿造火绳枪,质量当然不算太好,还有缴获清军的鸟枪,明军一些质量好的火铳,可以说五花八门。

    现在有一千冯双礼的南明军新军,五百亲卫骑兵,一千三百骑兵和五百战兵,还有不断落后的新军士兵追赶上来加入队伍。

    而清军那边的人数也在增加,不过增加的是冷兵器部队。

    冯双礼不再耽搁,他指挥着集结好的一千新军士兵,朝着对方的已经列阵等待进攻的火枪部队压过去,冯双礼知道,如果不能击败这一支火枪部队,那么他就不能逃走,随着时间的流逝,聚集的清军只会越来越多。

    不到三百米的距离,双方迅速的靠近着。

    由于事发仓促,清军的大炮根本无法调集过来,所以双方只能用火绳枪对战。

    靠近,靠近,到了二百米的时候,冯双礼的部队一名士兵心慌,不小心点燃了手中的火绳枪的火药,猛地一声“啪——”引燃了战火。

    冯双礼的新军士兵纷纷开枪,第一轮过去,第一排放完,毫无成果,清军士兵只是被吓了一跳,稍微有些慌乱,但没有一人受伤,一人开枪,军官很快弹压下去。

    清军也对着开枪,双方的士兵毕竟不如华夏军那样纪律严明,孔有德的士兵也不是被葡萄牙和荷兰人训练过的拥有纪律意识的士兵,还有专业培养的军官把握战场节奏,他们都是拼着经验在打,先开枪,即便打不中敌人,也能给自己壮胆,是的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清军的武器毕竟比冯双礼他们的武器好一点,又有几个战果,冯双礼的南明军一下士气低落起来,这总是打不准敌人,自己人却死了十几个人,这还怎么玩?

    冯双礼也是脸色难看,身边的亲卫怒吼着给自己人打气。

    再靠近,八十米,这下双方都应该能打中对手了。

    冯双礼的部队走的散乱一些,毕竟冯双礼比较狡猾,虽然有华夏军来训练,可华夏军的人并没有真正或者多数接触冯双礼的那些士兵,冯双礼只是让他们训练了一百亲卫,然后让亲卫去训练底下的人。

    就怕华夏军会凭此掌握他的部队,架空他。

    一个自修成才,一个靠二手转传,自然走形的厉害,双方其实都不是新军应该有的水平。

    八十米距离上,孔有德的士兵遵守了三段射的基本条例,轮流射击,齐射,而冯双礼的士兵则有些异想天开,见缝插针,只要能开火的人都要开一枪,务求很多火力一起对对方打击。

    这就造成了在这个距离上,清军损失的不是很大,只有二三十人倒地,而冯双礼这边有五十多人倒地,队伍纷乱,各自射击,虽然也有战果,清军也有士兵不断的倒地,不过是一个一个的,而第二轮清军的齐射,却让冯双礼部再次倒地四十多个,眼看部队就乱了。

    冯双礼赶紧派出亲卫骑兵弹压,并且让亲卫去后边组织新加入的新军士兵组成方阵上来。

    那边又组织了五百人的新军,正对追赶的清军用火绳枪回击,清军不敢上前,只能眼看着他们步步前进,很快冯双礼的突围士兵都被包围在了一里多地的一个四方形方块内,四周是大约三四千的清军士兵,还有不少清军士兵正在不断赶来。

    重新整队的冯双礼的新军士兵已经不多了,慌乱之后有一百多新军士兵已经倒下了。

    清军已经推进到了五十米距离上了。

    这个距离恰好让冯双礼的士兵占据了优势,因为他的兵多。

    即便是乱开枪,也能杀伤敌人。

    清军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利用距离优势,没有利用武器比对手好的优势,没有利用他们其实比冯双礼更有火器作战的经验,因为孔有德就是以火器作战专精著称的。

    可以说这时候,无论孔有德的老兵,老军将,还是冯双礼本人和他的部将们,脑袋里面只有肌肉,没有一点灵智,冯双礼冷兵器作战也许会极有主见,但换了火器,他就被限制住了。

    枪声响彻四方,噼里啪啦的,清军和南明军纷纷倒下。

    火器对战,清军倒下的少,但新赶上来的大约两千名新军士兵,却用火器告诉那些追赶来,围追堵截的清军士兵,还是我们手中的火器,比你们手中的弓箭更加厉害,那些清军的死伤一会儿工夫已经有三四百人了。

    这追平了正面对战的南明军的损失。

    而对方的五百清军火器兵,却还有三百多人,不过损失了一百多人。

    冯双礼焦急的看了一下天空,他是在看时间,古人看天气大约摸估计时间。

    然后大吼一声,“让骑兵从两翼破开敌人的包围,准备撤。”然后他带着五百亲卫骑兵转身朝后方冲杀而去。

    而冯双礼这边却废了好大劲,停顿了几分钟,将慌乱的士兵拖出来砍杀了才稳住队伍。

    他已经对火枪兵击败敌人不抱希望了,而是想着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事情。

    双方继续靠近。二百米啊,即便是最强的弓箭也射不到人。

    硝烟消散,骚动过后,是压抑的继续前进。

    清军那边迅速收拢队伍,已经有十几名骑兵到达,一千多名附近的士兵到达,从后方涌来的清军更多,但他们被边逃,边厮杀的冯双礼的骑兵和战兵,新军士兵阻挡着,一时半会儿还靠近不了冯双礼突围的队伍。

    终于一百二十米了,清军也开了第一枪,战果不多,几名明军新军扔掉枪,像被丢掉的破布一样,倒在地上,旁边的人根本不会理会,现在是逃亡时间,谁能帮助谁啊。

    这次冯双礼的新军士兵标沉稳,都是老兵了,作战经验当然丰富,都知道此时乱起来,无助于自己逃跑,只有击败了敌人,才能有机会,否则,等着被杀吧,在死亡面前,即便是最胆小的人,也会激发出一股拼命的胆气。

    从高空俯视下去,冯双礼的部队居中,前面清军的包围圈小,左右两侧稍微狭窄一些,最后比较松散一些,都是追着跑,好像一个在不断缩小的“吕,”字。

    (本章完)

第434章 南明烽火16…准备反击() 
看着四散逃跑的清军,看着带着一部分突围士兵突围而去的冯双礼,然后看到整个梧州府陷落,清军在大肆追捕冯双礼的部下们,强悍如斯的冯双礼在经营了几年以后,终于再次被打回原形,带着极少的兵力逃回肇庆府。

    张强在远方的饶州府小楼里面睁开眼睛,摇摇头,无论是清军还是冯双礼的军队看来都没有掌握排枪枪毙的秘诀,逼急了都还是用冷兵器时代的肉搏的办法,靠着强悍和人数多寡解决战争。

    如果都是这样,他的华夏军同清军洪承畴的战斗就不需拖的如此时间之长,张强在想,是不是现在就发动对清军的总攻?

    不知道苏正清那边如何了?

    最近的消息是他和李光地还在犹豫着,隆武朝廷得到李光熊击败孔有性以后,孔有性撤走,马上向苏正清派出了一万援兵。

    隆武南明也在观望,梧州府当时候战事还没有那么焦急,而他们又得到了敌人增援部队的消息,把回援的一万明军又给派了回去,可还是把近三万明军留在了肇庆府,怕孔有德的大部队打破梧州府以后,马上来攻打肇庆府。

    张强把战鹰调去查看苏正清那边的战斗。

    梧州府。

    孔有德击败冯双礼以后,占据了梧州府府城,一边打扫战场一边等待着孔有性带着大军前来和他会和。

    这边他看着将近一半的死伤,有些欲哭无泪啊。

    谁发明了战壕?

    让士兵蹲在里面射箭,投标枪,用火绳枪防守,用大炮协助防守,结合屯堡互相支援和牵制对手,因为这样的新式战斗方法,让他栽了大跟头。

    前面派出了太多的士兵突击了,没想到被杀伤很大,很多人都是被弓箭和火绳枪打中肢体受伤的。

    三万多伤员,这么多伤员,死亡四万多士兵,几乎和守城的敌人的兵力一样多了。

    孔有德不知道如何处理,只能一边让找医生救治,一边派人安置他们,另外一边安排人修葺梧州府城墙。

    仔细听取了阻挡冯双礼那名老将的叙述以后,孔有德拍着大腿大呼后悔,早知道冯双礼从哪里突围,他一定会派遣更多的骑兵去追赶,一定要把冯双礼留下,但现在说什么也无关紧要了,冯双礼就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途中不断分兵,吸引追兵,最后在肇庆府几十里地以外相聚兵马。

    最终逃脱了孔有德安排的追兵。

    不久,孔有性带着残兵败将四万兵马回到了梧州府,两兄弟一合计,回去吧。

    二十万兵马丢了一半,还有招降的南明俘虏兵丢了大半,不是战死,就是逃跑了。

    目前兵疲马困,武器装备也很残破,粮草不济,冯双礼临走的时候一把火烧了粮草,让整个梧州府百姓都没有吃的,何况孔有德的十万大军呢。

    两个人带着部队在梧州府休整了几天,准备开拔。

    期间不断收到来自桂林府的消息,南明军十万大军扫荡了桂林府周边,攻破十几座县城,同莽古尔泰的二十万大军,以及自己的六万大军,其余的四万大军已经被逃回来的尚可喜掌握了,马得功兄弟的五万大军,捉迷藏,使得几方难以抓住兵力比他们少的南明军,形成合围的形势。

    两兄弟看着这情况,马上决定去回师桂林府,从柳州府方向合围南明军,彻底歼灭南明军,然后再和几家合计,重新带着大军卷土重来,一举消灭南明国。

    当然梧州府也不能放弃,孔有德留了两万残兵败将,加上五千自己的部队守卫这里,留下那名阻击冯双礼没有成功的老将镇守这里,毕竟这里是去肇庆府的门户,好不容易才打下来,怎么可能丢掉呢?

    带着九万大军,两个人星夜兼程赶往柳州府。

    就在他们快到柳州府的时候,有探马向他们报告,柳州府已经被马得功兄弟拿下,两个人突然感到意兴阑珊,没有了动力,就地安营扎寨,休息过夜。

    第二天他们收到了消息,南明军被围困在一个小县城,两个人兴奋莫名,马上启程,带着大军前去和其他几路清军会和。

    半路上,他们又收到了一天消息,云南州空虚,李定国部在贵州州剿灭土司,同吴三桂,豪格等在贵州,四山边境交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孔有德为大清剿灭明军余孽感到高兴,然而那里离着太远,还是先顾自己这边吧。

    这时候孔有性道:“大哥,既然广西这边安然无恙,马上也要剿灭南明军了,那里有近四十万大军,咱们再去也没有什么功劳,但云南州空虚,咱们何不拿下云南?”

    孔有德摸着下巴,沉思半天,“可咱们的地盘是在广西州啊,如何能去云南,万一战事不利,怎么能退回来?这里还不让尚可喜那个老家伙吃干抹净了?”

    孔有性道:“大哥,咱们经营广西州几年了,那是外人想要拿走就拿走的?这场战役虽然搅乱了桂林府,柳州府,南宁府周边咱们的势力,但战后稍微恢复一下,哪里还是咱们的人掌权,还是咱们的,根据密报,马得功兄弟窃取了咱们的两万兵力,想着去湖广发展,这下他们的地盘也是咱们的了,其他人一下根本插手不进来,不得一两年,这里是改变不了的。”

    “太好了,那么咱们就去云南,哪里山高皇帝远,咱们进去十万大军扫荡一番,好好经营,就又变成咱们的了,那么我这个定南王就名副其实了。”

    “不过,如果李定国回来怎么办?”

    孔有性呵呵一笑,“他还能回来?根据情报,洪承畴调兵十万去帮助吴三桂和豪格,想想吧,土司,吴三桂,豪格,还有其他清军将领,那个是吃素的,那么多军队进攻贵州州,他李定国有三头六臂吗?肯定大败而归,到时候咱们以逸待劳,正好把他也消灭了。”

    两个人决定以后,带着九万大军转道去攻打南宁府,哪里仅有一千多明军和几千清军降兵把守,不用几天,在损失五千多兵马以后,他们成功的攻克了南宁府,然后在哪里休整几天,筹措足够的粮草,带着大军往云南州而去。

    张强的战鹰不时的巡视广西州上空,正好看到他们朝着云南州而去,但他有心无力,即便从江西州饶州府派出信使去告警,也得在路上走一两个月,说不定还会让信使失联,遇害,各种可能,哪里又不是自己的地盘,从孔有德兄弟行军的路线看,笔直的直指云南州,他只能祈祷李定国能及时回到云南州迎战孔有德兄弟了。

    这时事真是变幻莫测,不好把握啊,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影响孔有德兄弟,让他们从攻打南明国变成了攻打永历大明。

    就在张强的战鹰返回的时候,从另外一条道,领先孔有德兄弟大约百里的地方,张强又看到了一支队伍。

    (本章完)

第435章 南明烽火17…逆转1() 
看旗帜是尚可喜的旗帜,大约五万兵力,正在沿着崎岖的山道,小心的前进,看他们行走的方向好像也是去云南州的。

    这让张强摸不着头脑了,两个大汉奸居然不约而同的向云南州方向前进,他们可真狡猾。

    他们走了,孔有德兄弟走了,广西州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