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收入不少了。

    (本章完)

第220章 支出大于收入1() 
算下来,加上其他的收入,金华义军已经实现了月收入三千二百万的收入。

    这相比大明崇祯年间一年不如一年的国库收入,简直就是逆天的。

    现在依然在勒着裤腰带过日子,日夜操劳,忧心忧国的隆武皇帝朱聿健,更是没法比。

    朱聿健现在住的地方肯定不缺,为了他这一杆大旗不倒,南明的官员是尽心竭力,那里有最好的宅子,那里有最好的吃,一应给他,白给的,皇帝吗,有这个特权,但要说朱聿健腰包和国库里面,腰包倒是里面有银子,但不充足,都是各位大臣奉送的,国库吗,不是跑老鼠,而是能在里面跑马,打一场马球赛了,空的连空气都不愿意进去。

    这么精明的朱聿健治理的这么出色的福建难道就没有一点税收?

    有,还真有,不过都进了底下那些大明豪绅和官员的腰包了,剩下那一点杯水车薪的,根本不用入库,就又被各个部门官员瓜分了,只有很少一点去做朝廷的事情了,大部分以福利,官员俸禄,各个名目的开支进入了官员的腰包里面了。

    作为隆武朝廷总督,作为想要将隆武这杆大旗扛起来,躲在下面发展的金华义军,是要交税的,地方向中央的税,每个月张强都按时缴纳,从开头隆武钱多补贴了张强一百万两银子,若干物资,以报答他救命之恩以外,每个月张强都向隆武缴纳十万的银子,作为他和他互相不干涉的代价,以后随着地盘的扩大,收入逐渐上升,如今每个月光交给朱聿健这个中央的税收,张强就要出一百五十万。

    而这一大半都要交给朱聿健本人,充实他的荷包的,剩下的五十万是给朝廷国库的,作为隆武朝廷运作的费用。

    而朱聿健本人的荷包除了打赏下人,官员,自己花以外,还开门做生意,最后落下的也不多,不过这不关张强什么事情,人家的钱怎么花不归张强管辖。

    总之金华义军在隆武朝廷这里要开支一百五十万的费用,加上为了获得情报,支持一些官员,让他们在朝中替自己遮风挡雨说话,每个月又支出二十万两银子,作为特别经费,还有为了维持在福建,广州的驻军费用,保护隆武朝廷不受到清军攻击,让张强没有了大义的旗帜,金华义军开支军费三十万两。

    这么一总结,在隆武朝廷身上花的钱就有二百万两银子一个月,都快赶上现在金华义军的商税税收了。

    金华义军领地,随着部队换装,部队的火绳枪可不是一成不变的,老是拿着一杆火绳枪在那里光说不练,多达八万的军队每个月光训练使用毁坏,磨损的火绳枪就得一个火绳枪工厂一个月的产量来维持。

    而且火绳枪也在每天不断的改进,今天换一个不容易熄灭的火绳,一旦技术成熟,马上给部队的所有火绳枪的火绳进行更换,旧的火绳回收重新利用,或者当货物交给米林的军需部门给卖掉。

    这一换装,就需要大量的钱来支持,于是军队虽然不是每个月必须换装,花这一笔钱,但有个两三个月来一次,也是不小的费用,小的改动,不过二十万银两,就像火绳换装,花了二十五万两银子。

    大的换装,当火绳枪技术改进到百分之八十的零件都改进过以后,进行一次集体换装,就是换枪,以前是火绳枪0。1版本,改进以后是0。2版本,0。3版本,大换装一次是1。0版本。

    改进第一次的火绳枪质量轻了一斤,因为找到了更好的木头制作枪托,木头轻还不容易在战斗中损坏,扳机的力量变得更加轻便了,更容易击发,增加了新的表尺瞄准准心,使得射击命中率更加准确,因为炼钢技术的进步,使得原先厚实的枪管,变得薄了,但更加耐压,比起铸造的枪管更加耐压,整支枪变轻了百分之三十,去掉了三脚枪架,枪支又变轻便了许多。

    基于这些改变,火绳枪部队进行了一次大换装,旧的火绳枪陆续出卖中,这一次同郑成功部下们的交易中,黄延和刘国轩,余兴的部队可是跟着张强他们打了赤嵌城的,对于金华义军火绳枪部队猛烈的火力,尤其是排枪齐射那种华丽的阵容深感震惊,出钱出力要求张强卖给他们火绳枪,并且帮助他们训练部队。

    于是张强乘势把以前1。0版本前面金华义军装备从金华义军兵工厂里面制造出来的火绳枪用货物和银两卖给了郑成功这几个同自己走的近的大将,不过毕竟张强的金华义军陆军部队人数众多,装备的火绳枪也不少,去掉那些冷兵器部队,装备火绳枪的部队就有三万人。

    三万支火绳枪,加上替换的火绳枪,以及火绳枪零件,火药,火绳等东西,张强需要出卖的火绳枪达到了三万八千支。

    郑成功的部队不少,但还是以冷兵器作战为主,他们的火绳枪手不是很多,即便张强的原因,三四个他的部下想要训练一批火绳枪部队,几个人加起来,也不过六千人的火绳枪部队,不过买了八千支,这和张强巨大的库存是有着瀑布大的落差。

    为了那一次换装,张强可是用了三百万两银子生产,二十万两银子运输,前期用了半个月时间对一些优秀的士兵进行集中培训,然后让他们在换装以后可以教会士兵们熟悉新的枪械性能,培训又花了一万两银子,换装用了一个月时间,直接动用的换装官员的就达到了三百余人,他们组成了一个武器换装评估小组,他们完成任务以后,张强可是每人发了一百两银子的奖金,当然不可能是银子了,因为金华义军领地有自己的货币,元,可换算到银子来,就相当于是一百两银子。

    这么下来一次换装,张强花去了三百二十五万两银子。

    到目前这个成本还没有收回来。

    在金华义军账目上,这次换装还是一次亏损。

    即便卖了旧的火绳枪八千支,每支友情价从八两银子到十五两银子不等,也不过八万两银子左右,算利润的话更少,不过五六万两而已。

    即使全部三万多支枪全部卖掉也还是亏损。

    但好死不死,金华义军对火绳枪的改进从来不会停息,到弗朗索瓦出事情,金华义军准备进行第二次换装,这次是2。0版本的。

    火绳枪改进了夹火绳的龙头,加了火药仓的防火盖子,枪身第一次变得华丽而又有艺术感,很多雕刻的花纹,让人觉得金华义军的火绳枪就是一个艺术品。

    改进了刺刀,改进了刺刀和火绳枪的连接方式,更像近代的步枪加刺刀的方式了,作战更加方便了,火绳枪直接可以当长枪兵使用了。

    直接的结果就是金华义军减少了掩护火绳枪的长枪兵里面的两米短长枪兵,淘汰了长矛兵。

    子弹使用定装装弹,子弹的模样变成了米尼弹形状,底部加了一个软木塞子,可以在火药炸了以后,膨胀的气体将软木和铅弹后部弄得变形,封闭了枪膛,使得枪膛的压力增大,射程更远了。

    火药也改进为颗粒火药,减少了发烟,增加了火药的威力,使得火药更加方便携带,不宜潮湿。

    枪管也变成了逐渐紧缩的枪管,枪管不再是从前往后一味都是一个尺寸的了,增大了后部枪管的面积,使得火药在枪膛里面爆炸,可以产生更大的膛压,将子弹推向枪口的过程中,子弹紧缩,再紧缩,然后被气体推到更远的地方。

    现如今2。0版本的火绳枪交战距离已经达到了一百米,子弹在飞行五十到七十米以后,准确度依然很高,因为速度太快,子弹还没有来得及改变轨道就到达了敌人面前。

    而如今即便是荷兰人的线膛枪,也只能用极慢的速度装填,然后在八十米到一百米的距离上杀伤敌人,听起来好像荷兰人的线膛枪更加厉害一些,但他们没有大面积列装,使用的还是以前相当于金华义军0。6,7版本的火绳枪,因此在很长一个阶段,他们都无法同金华义军大面积,大兵力,排队枪毙交战中胜过金华义军。

    基于这些原因,如果张强换装2。0版本的话,将又是一笔300多万的开支,而且还不止这些,因为金华义军的火绳枪部队正在扩张,将会有4万人的部队,按照以前,4万兵力,需要最起码4万八千支枪用来装备和替换,训练和维修。

    核算下来每换装一支新式火绳枪的费用将达到120两银子,也许有了经验以后费用会降低一些,但不会太多,根据周粥和朱大有的核算,起码需要115两银子换装一支新式火绳枪。

    两次换装,消耗将达到六百七十万两银子,但收回的成本不过一百万两银子不到。

    因此换装就是一次财政大支出,怪不得后世好些国家的军工业很不发达,因为造不如买啊。

    两次换装以及亏损五百万两银子左右。

    这就让张强三千二百万两银子的财政收入变得缩水了。

    虽然兵工厂的收入增加了,兵工厂附属的企业,收入增加了,那些为兵工厂服务的百姓工匠日子好过了,但兵工厂是不需要交税的啊,那是金华义军的官办企业。

    附属企业因为是小作坊,小工厂的模式,所以,能收到税也很微薄,主要是张强想要让百姓休养生息,没有加大税收。

    给皇帝的税,以及在福建的驻军费用,特别经费的开支,两次开支需要支付的费用,这么算下来,每个月光开支就需要五百万两银子平均。

    (本章完)

第221章 支出大于收入2() 
金华义军也不是没有别的开支,军饷一项,自从魏无忌提出增加军饷以后,金华义军八万士兵的军饷虽然提高不多,可经过两次加饷以后,一个士兵,最低每个月可以拿到800文的收入,这是民兵,由地方县城支付,新兵每个月650文,守备士兵每个月是1000文最低,正规军士兵就是1400文,一两银子,合计一元金华币。

    大约算下来八万士兵军饷达到了每个月20万两银子。

    看似和三千两百万的收入相差巨大,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地方县城,府城官府的开支,由总督府,这个金华义军中央官府支付的不过是一半多一些,十五万两左右。

    可没有算那些军官和军官们的侍卫,特殊兵种,炮兵的开支,那些一共需要支付十五万两银子,加上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额外开支资金,不多,总共不到五万两银子,这么核算下来,一个月金华义军需要开支三十五万两银子的军饷。

    这没有算水师的开支。

    水师的开支,很多船只都是缴获的,不需要支付费用,但维修费用,翻新费用,维护费用,军饷,需要开支的就多了,大约一百万两银子,船太多了,动不动几百艘船只,随便一艘船都需要十几两银子的开支每天。

    造船厂需要建设,一个三百吨以下的造船厂需要用银子二十万两,码头需要建设,一个码头从三万两银子到一百多万两银子不等。

    道路需要维护,虽然都是俘虏兵,可那些俘虏也需要吃饭,需要给指挥的百姓工匠开工资,河道需要疏通,每一次疏通需要大量的人力,大量的配合的船只,总之这些下来,这几个月,平均每个月需要支付五十到八十万两银子。

    城墙需要维修,陆续增加的人口需要房子和荒地安置,需要配备新的官员,官员需要培训,需要安置,这又是百万两银子的开支。

    这么算下来一个月需要开支的平均银子达到了八百万两。

    靠金华义军地盘的税收和产出来维持不可能,实际上维持这么庞大的开支的是贸易,如果不是贸易做的大一些,官府的力量去做,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月三千二百万两的收入。

    以前都是刚刚好,收入不多,支出也不多,现如今是收入增加,支出更多。

    最大的支出还是造船厂和造船,金华义军现在在沿海已经建造了三个五百吨的造船厂,一个五百吨的造船厂需要八十万两银子,三个就是240万两银子。

    五个四百吨的造船厂,每个投入六十万两银子,总共三百万两银子。

    十个三百吨的造船厂,每个投入四十万两银子,总共四百万两银子。

    目前正准备筹办的是六百吨,七百吨,八百吨,一千吨的造船厂,这需要大约一千万两银子。

    此刻,赤嵌城被拿下来了,张强预计投入三百万两银子修复赤嵌城,改造赤嵌城,同时建造一个新的集防御和贸易,进攻桥头堡的赤嵌城新城,再投入七百万两银子,再造一个三百吨的造船厂,六百吨的造船厂,一千吨的造船厂,弄一个大型的码头,这么算下来一个月三千二百万两银子都不够赤嵌城用。

    而且拿下宁波府和绍兴府,以后将会拿下杭州府,那些地方也需要投入资金建设和维护,开发,所需要的钱财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必须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朱大有陆续汇报了一些情况,张强也在思索着如何去找那么多钱,虽然很多钱都可以在将来每个月摊薄下去,可这样的速度还是太慢。

    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马上获得很多的钱呢?

    “报告,”就在张强冥思苦想的时候,他的侍卫队长进来了。

    那个自己被行刺以后新提拔上来的老实巴交的侍卫队长,一个腾格尔长相的大汉。

    武力是没有问题了,而且精于马术,在自己训练他的时候又拥有了步兵战斗的技巧和火枪队指挥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很到的百户指挥官了,是一个稳健的,能力突出的基层指挥官,拥有一个蒙古人差不多的名字,巴格雅鲁。

    “进来,”张强看着门开着,轻声说了一声。

    “总督大人,刘国轩先锋镇使大人求见。”巴格雅鲁大声道。

    “让他进来吧。”刘国轩和张强的关系也是很不一般了,虽然这是一些表面上的关系,他不能真的投靠自己,要不然就会失去郑成功对他的信任,可他带着郑成功和自己联络这个护身金牌,打着为郑成功办事的名义,接近自己,为他自己谋好处,这就不会引起郑成功的怀疑了。

    张强没有起身迎接他,反正两个人熟悉了,但刘国轩不能不对张强行李,虽然张强没有爵位,但张强是实权总督,而且地盘比郑成功要紧,突出,郑成功虽然占据了宝岛,可在大明甚至大清的官员系统里面,宝岛不过是莽荒之地,属于被流放的人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即便你是一个王爷,也会被大陆上的官员们轻看一成,不如张强这个现在掌握一省的封疆大吏要高贵一些。

    因此刘国轩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该走的程序走了一边,又是作揖,又是单膝跪地,口称总督大人,这一切做完了,才露出了他的本性。

    “总督大人,我这次又是来打搅你了。”

    刘国轩微笑着说道。

    “哦,什么事情,现在你们在这里可是东道主,我很多事情需要你们的支持,怎么你还需要我的帮忙?”张强问道。

    “是这样,大人,一些西班牙人来找我们,希望和我们通商贸易,而且他们看中了你手中的火绳枪,想要收购。”刘国轩期待的望着张强。

    “西班牙人?”张强摸着下巴,斜眼瞅着他?

    对于西班牙人的到来他早就有预感,荷兰人被打走了,葡萄人蛰伏了,如今葡萄人和郑鸿逵正在互相攻伐,撕逼,郑鸿逵那一晚上没有全歼了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很是不甘,荷兰人逃走了,巴达维亚那地方太远了,可壕门镜就在身边啊,于是他攻打葡萄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