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迁都?”张绍和张遵都为之骇然了,一脸震惊地望着刘胤。

    “如果迁都,那迁往何处?”张遵问道。

    “如今敌强我弱,成都已无险可据,失守已是必然,唯今之计,也只有迁都南中,暂避敌锋,将来待益州局势有变,徐缓图复。”刘胤神情凝重地道。

    成都位于平原,沃野千里,一马平川,做为和平时期的国都,位置无疑是最理想的,成都所在的蜀郡,几乎囊括了益州近半数的人口,繁华昌盛。但战乱之时,成都的弊端便显现出来,一旦四周险要尽失,成都便成为绝地。

    刘胤纵然也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抵御的了魏吴十五万大军的两面夹击。打不过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刘胤熟知古今中外经典战例。困守孤城那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树挪死,人挪活,只有迁都转移,才能保全蜀国最后的力量。

    但凡名将,都会有战略的眼光。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论成败。成都虽然是蜀汉的国都,但归根结底它也不过是一座城池,丢了成都蜀汉就得亡国吗?那也未必,虽然巴东三郡失守于东吴,虽然川北四郡也沦陷于魏国,但蜀汉还拥有南中七郡,还拥有健为、江阳、汉嘉这几个郡,退一步还是海阔天空的。

    张绍眉头紧锁,看得出他在沉思。正如刘胤所言,成都势必已经是守不住了,但迁都南中,张绍还是有些疑虑的。“南中乃荒蛮之地。瘴疫之乡,地瘠民贫,如果迁都南中的话,恐存之不易。”

    刘胤心中不禁腹诽,云南可是个好地方,四季如春,物产丰富。后世人出游的天堂,可现在南中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穷山恶水,不毛之地,这倒也不奇怪,不是南中不好,只是局限于当今的条件,没有开发罢了。

    刘胤道:“世上本无乐土,先秦时代,益州不也是穷山僻壤荒芜之地吗?今可迁成都之民于南中,开垦土地,屯田植种,以南中广袤之地,养活益州百万人口亦非难事。”

    张绍轻轻地叹了一声,虽然迁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是迫于无奈的选择,按照目前的形势,战肯定是不不行了,投降也绝不是张绍能接受的,唯有迁都南中,才是蜀汉王朝的唯一出路。“文宣所言甚是,只是未知圣意如何?”

    刘胤神情凝重起来,张绍的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毕竟刘禅才是蜀汉的当家人,只有他才有拍板做主的权力,自己提出来的迁都计划,想必也会遭到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本土势力的强烈反对。历史上邓艾兵临城下,正是谯周力排众议,否决了东投吴国南迁南中的提议,竭力主张投降魏国,最终导致蜀国在还拥有半壁江山的时候拱手而降。

    从个人的角度或者说从益州小集团利益的角度上来说,谯周的行为是没错的,但从国家大义的角度上来看,谯周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虽然时局维艰,但刘胤绝不能容许谯周这种卖国贼肆意猖狂,将蜀汉王朝给忽悠没了。

    “伯父,你我这便进宫面见陛下,陈述厉害,劝说陛下迁都。”事情紧急,刘胤也就放弃了前往新都的打算,准备进宫去见刘禅。

    张绍却是拈须微微一笑道:“文宣莫急,如此大事,单凭你我,还是稍显力薄,须得众臣相助,方能成功。”

    刘胤一拍额头,道:“哎,还是伯父所虑深远。好,就听伯父之言,联络群臣,明日上朝之时再向陛下进谏吧。”

    张绍道:“须得一人之助,此事方能成功。”

    “何人?”

    “建宁太守霍弋!此人熟知南中事务,有他出面,必可事半功倍。”

    霍弋是建宁太守,总领南中七郡,对南中的风土人情、军情状况了若指掌,由他来劝说刘禅迁都南中,更有说服力,只是霍弋此时并不在成都,如何出面?刘胤疑惑地看向张绍。

    张绍从容地道:“霍弋乃忠直之臣,蜀中危急,他早已率兵北援,前番驻节棘道,此时已抵健为郡治武阳,此时若快马传信,必定不误明日早朝。”

    ┄┄┄┄┄┄┄┄┄┄┄┄┄┄┄┄┄┄┄┄┄┄┄┄┄┄┄┄┄┄┄

    皇城的东面,紧挨着最繁华的永安大街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比屋连甍,气势恢宏,单单是府门口的那对汉白玉的石狮子,就比诸侯王府的还要气派许多,朱门紧倚,金壁辉煌,整个府邸的豪华程度堪比皇宫,过往者无人瞠目。

    汉代是一个讲究礼法的社会,许多制度是不可以逾越的,就算你再有钱,也不可以逾制,这座府邸显然超越了诸侯王的规格,如此胆大妄为的行为却居然无人敢管。

    因为这座府邸的主人是蜀汉王朝中最有权势的人物黄皓。

    按理说一般的太监是没有房产的,他们是皇帝的奴仆,终身侍奉于皇帝,生老病死都在皇宫,但黄皓显然是个例外,头顶着中常侍和奉车都尉两顶帽子,权势煊赫,能在成都城中拥有这座奢华的府邸倒是令人毫不奇怪。

    据说这座府邸还是天子亲赐的,逾不逾制自然也就无人敢谏了。

    黄皓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宫里侍奉天子,只有偶尔的时间才会回到自己的府邸,享受一下奴婢们的侍奉。(未完待续。(。))

第245章 贪婪成性() 
ps:正版读者十分钟之后再看,谢谢配合

    “阿坚,过来一下。”马王妃冲着门外的一名侍卫喊道。

    侍卫阿坚很快就来到了面前,拱手施礼,道:“夫人有何吩咐?”

    马王妃看了一下刘胤,对阿坚道:“从明日起,你就做大公子的贴身护卫,要寸步不离地保护他,如果有半分闪失,我唯你是问!”

    “诺!”阿坚没有丝毫的异议,拱手称诺。

    马王妃含笑着对刘胤道:“阿坚武艺高强,身怀绝技,从明天起,就由他来保护你吧,这样娘也放心一些。”

    能让马王妃如此看中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人,刘胤不禁打量了那个阿坚一眼。体健如牛,孔武有力,不错,这种体格放到后世特种兵中也算是跤跤者了,不过刘胤注意到他的脸形与中原人不大相同,线条很硬,宛如刀削斧凿一般,深遂的眼睛精光湛然。

    “阿坚是羌人,不过他从小就在马府长大,很忠诚。”马王妃看到刘胤有些惊讶,含笑着道,“前几天我派他去了一趟汉中,去祭奠你外祖父,今天才回来。阿坚的身手不凡,寻常的高手就是三五个也近不了他的身,由他做你的护卫,娘也就安心一点了。”

    刘胤知道马超在羌人中极有威望,身边的护卫也不乏羌人,这个阿坚想必也是当年马超的羌人卫队的后裔,既然马王妃如此安排,刘胤也就欣然领受了。

    第二天清晨。刘胤起得还是一如既往的早。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照例要跑上两圈再打一套拳。

    不过今天刘胤发现身后多了一个尾巴,就跟在刘胤身后不远处,如影随形。

    刘胤会心地一笑,看来母亲给他指派的这个护卫还真是尽忠职守。

    吃过早饭,刘胤刚出府,阿坚已经将马牵了过来,刘胤翻身上马,直奔中尉府。

    中央官署大多都座落在皇城的南面。仅开阳街上就有三座官府,中尉府坐落在中间,东面是大司农府,西面是太常府。

    中尉府的格局有些特殊,一府三院,正中间的是中尉府的长官执金吾的公署,左面的是中尉左丞的公署,而右面的就是刘胤自己的办公场所了。

    刘胤没有先去中尉右丞的公署,而是先去拜见执金吾何曾。

    何曾已经是年过六旬,到了这个年纪。基本就等着致仕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挨过一日是一日。昨日中尉右丞柳兴在青城山上被刘禅当场削夺官爵打入天牢之事着实让何曾惊出了一身的冷汗,青城山的巡查事务虽然是由中尉右丞一手来负责的,但再怎么说身为上官的执金吾也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不过好在刘禅并没有再追究其他人的责任,总算是让何曾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只是他还尚不清楚,皇上是暂不追究了,还是这事就这么算了?这段时间,皇上的脾气可是变得喜怒无常,何曾得小心翼翼才是,千万别去再触皇帝的霉头。

    新任的中尉右丞是皇上在青城山当场指定的,听说是一名羽林郎救驾有功,被皇上特封为中尉右丞。

    何曾在宦海中浮沉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能从四百石的小吏一步跃升到比两千石的位置上来,不过现在皇上已经是不按常理出牌,也许再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发生也未可知。

    何况这个新任的中尉右丞也不是一般人,皇室宗亲,霸陵侯,先前还当过几年的安平王,既然是皇上钦点的,何曾自然不敢怠慢,听得刘胤前来拜见,他首先便迎了出去。

    “右丞大人真是年轻有为,听说昨日皇上遇刺之时,刘大人舍身救驾,方保天子无恙,真少年英雄也!”虽然何曾心里有所准备,但看到刘胤如此年轻之时,还是略吃了一惊。

    “何大人谬赞了,身为臣子,主上危难,自当义不容辞,何功之有?”刘胤很是谦逊地礼让了一番。

    在堂上坐定之后,刘胤谈到了昨日遇刺之事,道:“刺客如此地嚣张,陛下十分地震怒,着成中尉府限期破案,擒拿元凶,下官临危受命,初仕中尉右丞,不懂之事尚多,还望何大人可以指教一二。”

    “这指教二字,本官可不敢当。圣上既然委刘大人为缉案主办,中尉府上下理当同心合力相协刘大人才是,本官亦不例外,刘大人只管按圣意办事,我等自当协助。”何曾只想着自己可以平平安安地致仕,可不想临老弄个晚节不保,既然皇上都指派刘胤来处理这次的刺杀事件,他断没有出头之意。

    刘胤此来,也是想探一探何曾的口风,毕竟何曾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如果他要是背后掣肘的话的,无形之中会给他带来很多的麻烦。

    不过还好,显然这位何大人何是识趣,主动地让贤,把办案大权统统交给了刘胤。不过想想也正常,都快到退休致仕的年纪了,何曾犯不着再去拼命了,得过且过,混吃等死,也许才是他不二的选择。

    在何曾的公署,刘胤还见到了中尉左丞杜弼,四十多岁的杜弼显得年富力强,听说此前他可是出了名的间军校尉,打入到了敌人的内部,屡建奇功,其中策反夏侯霸就是他的功劳。

    不过中尉左丞和中尉右丞是执金吾的左膀右臂,平行而设,互无隶属,除了情报上的交流,显然左右两丞是分别隶属两套班子的,并无多大的交集,刘胤也是出地礼貌与之寒喧了几句,而后便告辞离去了。

    来到中尉右丞的官署,冯全、张乐、赵卓以及官署的诸官吏已经是应卯而来。

    张乐还是一如既往的那般模样,看到刘胤随身带了名护卫,不禁出言讥讽道:“右丞大人初上任,派头果然不同,还带着贴身侍卫。也对,昨日没带护卫,那多危险呀,幸亏刺客那一剑刺偏了,否则还真不好说今天能不能见到大人您。”

    这多大仇?众人人人侧目,去看张乐。

    不过刘胤还真没有与他计较的意思,如此场合,如果和张乐反唇相讥的话,倒不免失了自己的身份。他微微一笑道:“现在时局维艰呐,天子陛下都有刺客胆敢行刺,可见暗藏的敌人会有多猖狂,中尉府可是缉凶捕恶之所,与这些穷凶极恶之徒打交道,不得不可谨慎从事。昨日我还思量了一下,中尉右署还得加强一下内保,不给那些藏在暗处的势力以可趁之机。(未完待续……)

第246章 代汉者当涂高也() 
“他娘的,这帮家伙,尤其是那个黑鲨和黄鱼,骨头真硬,几十道酷刑下去,死活都不肯招。∽↗∽↗,”张乐一脸无可奈何的模样。

    这个结果早在刘胤的预料之中,黑鲨和黄染,都是潜伏很深的老牌间谍,这类间谍都是久经训练,信念和意志力超强,仅凭着一般的严刑逼供,是很难让他们屈服的。

    “那些小喽罗呢,有没有肯招的”

    “那些小杂鱼啊,倒是有抗刑不过招供的,不过他们地位低下,就算是招供,也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情报。”

    “把他们的口供拿来我看看。”

    张乐很快地就将那些供词拿了过来,刘胤挨个儿的仔细看了一遍,虽然和张乐所说的不差,没有什么太大价值的东西,但刘胤还是从中找到了些自己的想要的信息,从这些小喽罗的口中,刘胤基本上可以确定,黑鲨的确是一条大鳄,甚至有可能是魏国派遣到蜀国最高级别的间谍。

    如果属实的话,黑鲨便掌握着魏国情报网的最高绝密信息,只要能撬开黑鲨的嘴,一切就大功告成了,不过黑鲨可不是一般的细作,如寻常的手段来对付他,显然不怎么奏效,看来还得另寻办法才是。

    “走,瞧瞧他们去。”

    黑鲨和黄染被囚禁在两个单独的监室之内,隔着走廊,相对而望,不过他们现在就连坐起来的气力也没有了。几十道酷刑的轮番折磨,就算是再硬的铁汉也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

    刘胤首先走到了黄染的面前。黄染原本就是一个五十多岁,形容枯槁的老头,这么一刑下来,更是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他佝偻着身子,无力地蜷缩在监室的一个角落里。不住地咳嗽着。怎么看也就是一个风残残年,奄奄一息的病弱老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他同经受大刑拒不招供的铮铮铁汉联系到一块。

    “黄库丞,你这又是何必呢,你所有的事我们已经掌握的一清二楚了,只差一个签字画押而已。到了中尉府的大牢,你应该丢掉幻想才是,何苦再做这样无谓的抵抗”

    黄染缓缓地睁开眼,用非常轻蔑的眼神瞥了一眼刘胤。只是轻轻地冷哼了一声,再无只言片语。

    “这个老家伙,骨头硬得超乎想象,轮番大刑之下。就连一个哼字都没有。”张乐无可奈何地道,不过说实话,张乐还是真心佩服这家伙的,这种硬骨头的人,的确罕见。

    刘胤转过身,向黑鲨这边看过去。

    黑鲨的体格要比黄染健壮,精神自然也比黄染要好。做为头号要犯,张乐显然没有少在他身上下功夫,浑身血迹斑斑,甚至还可以闻到一丝的焦臭味,尽管如此,黑鲨坐在那儿,脖子挺地直直的,望向刘胤的眼神倨傲而冷漠,还带有一丝的嘲笑。

    “不知是该称呼你黑鲨呢,还是申原”在那些小喽罗的供词笔录之中,刘胤得知黑鲨的名字叫做申原,不过这个名字是不是真的,待考。

    “随便。”黑鲨冷冷淡淡地道,既然来到了这个地方,他显然已经做了心理准备。

    刘胤微微一笑,令人打开牢门,缓步进入监室,道:“看来手下的还是粗鲁了一些,竟然这样对待申统领,其实我早就说过,严刑逼供或许能吓唬吓唬那些雏儿,但向申统领这般的精英之士,这种招儿没用。但他们不听,这回果然撞到南墙了,只是累得申统领受苦了。”

    黑鲨挤出了一个冷笑,一付软硬不吃的模样。“右丞大人就不必煞费苦心了,有什么招就尽管使出来吧,申某一概接着便是,只是结果也许会令右丞大人大失所望。”

    “没关系,我有的是耐心。”刘胤云淡风轻地背负着双手,溜哒了出去,吩咐看守道:“切不可慢待了申统领。”

    看守躬身称诺,刘胤也没有再理会黑鲨,径直离开了地牢。

    “大哥,明天是不是要加点硬菜,这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