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胤轻笑一声道:“岳父多虑了,这周围的人,可都是信得过的家兵部曲,这消息绝无泄露之虞。小婿之所以看重邓艾,正是因为他乃不世之才,小婿欲成就一番大事,还需得仰仗此等俊才。”

    此番阴平险胜,的确有着许多偶然的因素,正如邓艾所言,易地而战,刘胤未必就能机会取胜,同这些身经百战深谙韬略的名将相比,刘胤还稚嫩的很,打赢了阴平阻击战,只是完成了刘胤雄心大略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将有无数的险峰等着他去攀登,如何力挽狂澜,逐鹿天下,刘胤心中并没有多少底,如今有机会将邓艾收归麾下,有邓艾的相助,刘胤的前进之路或许会变得平坦一些。

    至于向朝廷隐瞒邓艾之事,刘胤倒是不担心,这儿全是自己的部下,不担心会泄露消息,蜀汉之中真正认识邓艾的人少之有少,只要邓艾换个名字,深居简出,不与外人接触,根本就不会有泄露的风险。

    傅佥还是有些不放心,道:“邓艾毕竟非池中之物,此时势穷,乃被迫而降,岂知他日若有机会,难保不生二心,贤婿此举,恐怕是养虎为患。”

    刘胤笑道:“岳父放心吧,邓艾虽有能耐,此刻也是龙困浅滩虎落平阳,何况他恨极钟会,想要报仇却是无能为力,只能是借助我们的力量了,我与他,各取所需罢了,既是合作,又是相互利用,他就是想生二心,恐怕都没有机会了。”

    既然刘胤主意已定,傅佥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道:“既如此,文宣你就自己拿主意吧,至于我的这些部下,我自会约束,绝不会透露出半点消息的。”现在身边的全是刘胤的家兵,傅佥的兵离得比较远,还搞不清这边是什么状况,不过傅佥还是表示会约束部下,不将不利于刘胤的消息传递出去。

    刘胤很快地来到邓艾面前,平静地道:“邓将军所提的三个条件,我全部依允。”

    邓艾不禁是微微怂容,他没有想到刘胤竟然是如此地爽快,尢其是第一个条件,其实连邓艾认为都是一个难题,降刘胤而不降蜀汉,这无异于给刘胤出了一个难题,刘胤要保全他,就必须向朝廷隐瞒他的身份,往小了说,这是招降纳叛,往大了说,这是欺君之罪,刘胤肯为他承担这样的后果,邓艾心中还是有些许的感动。

    但邓艾也是别无选择,司马氏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与钟会的仇怨,邓艾肯定会为司马氏尽忠的,但无论如何,他也是不能明面上背叛魏国而入仕蜀汉的,所以他只能是选择做刘胤的家臣幕僚,潜入幕后,只为复仇而苟活下去。

    “多谢刘将军不杀之恩,艾必肝脑涂地,以报将军之恩。”邓艾俯首拜道。

    刘胤双手相搀,微微一笑道:“邓将军切勿多礼,今后在下尚有仰仗将军之处。从今日起,将军的名字恐不能再提及了,将军可挂名为安平王府主记,以后便称您为艾先生,如何?”(。。)

第164章 班师回京() 
接下来,就是打扫战场的任务了。有傅佥的三千人在,这个任务便轻松了很多,魏军的粮草辎重都已经是消耗殆尽了,唯一能收拾的,也就是些军仗兵器之类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魏军的首级,在这个时代,报功的唯一要求就是人头,这几乎是一个硬性的指标,否则杀敌多少就会虚报成风,尽管如此,三国时代还是有许多的将领滥杀平民拿人头充数,董卓就曾干过这种勾当。

    魏军出征阴平小道的总人数是三万两千人,邓艾部下三万整,田章部下二千人,除了半路上折损了七八千人,其他的皆是战死在靖军山附近,但最终找到的,也只有一万多具尸体。

    蜀军很兴奋的地将这些尸体的首级割了下来,这么多年来,蜀军跟魏军打仗,斩获如此多的首级还真的是屈指可数的事,每一颗的人头就是一份功劳,血淋淋的人头虽然看着很碜人,但想升官想晋爵,还真的离不开它,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的士兵,对这种血腥的举动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刘胤注意到邓艾的脸在微微地抽搐,或许旁人可以无动于衷,但邓艾不能,这些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兵,如今冰冷地躺在这片土地上,就算是死了也无法入土为安,尸首分离,他们的头颅,会被拿到千里之外的成都去邀功请赏。

    这个时代的这种请功方式或许有些残忍,但却没有替代的方法,朝廷只认首级,否则谁也说不清你倒底杀敌多少。刘胤也只能是默许了这种行为,不过那些已经被掩埋了的魏兵尸体,刘胤就没有再动过了,一万首级,也足以轰动整个蜀中了。

    邓艾不忍再看,在邓忠的陪同下,先回营去了。他的背影显得萧瑟而孤寂,短短的几天,他苍老了许多,步履蹒跚。背也驼了,须发皆白,就算是与之熟识的人,也未必能第一眼就认出他是邓艾来。

    邓艾归降之后,邓忠自然也就降了。他化名为艾中,在刘家私兵中,充当了一名家将。

    清理完战场之后,刘胤率军回师江油关。到达江油关之后,刘胤立刻向朝廷上表,备述阴平小道之战详情,斩首万级,斩魏将田章等多人,邓艾率余部溃逃而去。

    这份表章刘胤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了成都,所有的军队暂时驻兵江油关。等候朝廷的消息。

    这个消息在朝廷之中掀起风暴绝不亚于十级的台风,对于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表示魏兵根本就不会从阴平小道进攻的大臣而言,这份表章无疑就是赤…裸…裸地打脸。尤其是扬言魏军真的兵犯阴平小道就把名字倒过来写的谯周,在朝堂上听闻这个消息时,脸色比吞了一只苍蝇还难受。

    中都护录尚书事诸葛瞻的脸色也不好看,当初他可是坚定的反对派,如今阴平小道事发,质疑诸葛瞻的声音此起彼伏,身为首辅大臣的诸葛瞻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可偏偏一肚子的怨气却是无处发泄。

    刘胤的声望在成都达到了鼎盛。以不足千人的私兵,击破魏军数万,斩首万级,这样酣畅淋漓的大胜。已经是很久很久没有发生过了,诸葛亮及姜维的屡次北伐,均以失败而告终,其间虽有胜果,但也乏善可陈,象这样气势如虹的大胜。也只有当年刘备豪取汉中时黄忠定军山下力斩夏侯渊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尤其这场大胜发生在汉中失守蜀地处于存亡危急的关头,更显得弥足珍贵。

    不用说,没心没肺的刘禅是乐开了花,他早就将自己惜兵如命,当初不肯发兵给刘胤的事忘到了脑后,现在刘胤在阴平小道大胜,加上此前在江油斩杀叛将马邈,刘禅欢喜得不得了,刘胤也的确是给老刘家长脸,不但减除了魏兵从阴平小道对蜀汉的威胁,而且此次能斩杀如此多的魏兵,这样的功劳,可是经天纬地呀。

    赏!而且必须是大赏!

    刘禅在朝堂上,严辞把那些反对派斥责了一顿,甚至连首辅诸葛瞻都没有留情面。诸葛瞻一直是刘禅最为倚重的人,十七岁时就将他召为了驸马,并委以要职,诸葛瞻一路青步平云地升到当朝首辅的位置上,与刘禅的信任和提拨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刘禅对诸葛亮的尊崇和倚重无以加复,也许刘禅的私心之中,也只有诸葛家的人才值得信赖。但此次在邓艾偷渡阴平道的事件上,刘禅对诸葛瞻的决断能力还是有些失望,如果不是刘胤主动请缨率家兵出战,一旦被邓艾攻破江油,后果不堪设想。

    刘禅很快地任命羽林右部督李球为江油关新的守将,率羽林军两千人进驻江油,同时宣诏刘胤、傅佥、张乐、赵卓等人回京接受封赏。

    马邈伏诛之后,刘胤已经在第一时间上报给了朝廷,并请求朝廷派出新的江油关守将来。但刘胤的第一封奏章却没有掀起大的波澜,朝廷迟迟也未能做出反应,也一直未任命新的江油关守将,拖了四五日,直到刘胤的第二封奏章到京之后,才引起了轰动。刘禅此时派李球前往江油,也正是说明了朝廷对江油一线的防守终于也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刘禅能从为数不多的羽林军中拨出两千人去守江油,说明刘禅也开始正视江油关的作用了。

    李球率两千羽林军离开了成都,十余日后抵达了江油,从刘胤的手中,接管了江油关的防务,同时向刘胤等人宣旨,传刘胤、傅佥、张乐、赵卓等人回京复命。

    刘胤将江油的原本的一千守军交给了李球,自己率领着本部私兵和傅佥的三千人马,离了江油,向成都而去。

    当初跟随刘胤出征时的九百多名家兵,如今返回成都之时,仅剩一百八十多人,大部分的家兵在这场战斗中壮烈殉国,不禁让人唏嘘感叹战场之上的残酷和战斗的惨烈。(。)

第165章 上殿受封() 
当刘胤一行返回成都之时,已经是腊尽岁残的日子了,景耀六年不,刘禅在八月的时候已经改元为炎兴,现在该叫炎兴元年十二月的日历行将结束。刘胤看着不远处成都巍峨高耸的城郭,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的感慨。

    在大汉的年历上,炎兴元年便是一个终结点,绵延了四百六十五年的大汉王朝在这一年划上了一个句号,大汉从此绝祀。虽然说后代历史之中还有一些朝代沿用了汉的国号,比如十六国的时期的赵汉、成汉、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南汉、北汉,但那仅仅是只是一个国名的延续,以刘邦为开国皇帝的刘氏血统建立的王朝在经历了前汉、后汉、季汉三个王朝之后,在公元263年寿终正寝了。

    然而历史的进程在这一刻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蜀汉政权将毫无争议地迈入炎兴二年,从这一点上来讲,刘胤已经改变了历史,从一个无足轻重的穿越者,变成了新的历史的缔造者。炎兴二年,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刘胤而言,也将是一个陌生的时代,前世所拥的一切记忆,都将归零,都将失去任何借鉴的意义,迎接他的,将是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遥望着成都的城郭,邓艾的心情更是无法平静,他不止一次地幻想过看到成都城时的情景,但以目前的身份来到成都城下,却是令邓艾始料未及的。

    曾经是权倾四野的封疆大吏,曾经是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而如今。他却不得不隐姓埋名。甘为别人的家臣幕僚。身份地位的转换,得意与失意之间,如此之大的落差,让邓艾有一种峰尖浪谷的跌宕之感。如果只为了苟且偷生,邓艾是绝对不会接受这份屈辱的,他宁可选择横剑自刎,也绝不会屈膝变节。司马懿对他有提携之恩,如果不是司马懿慧眼识英才。说话结巴的邓艾注定一生只能当一个碌碌为无的小吏,这份知遇之恩让邓艾无法叛魏降蜀。

    至于留在魏国的家人,邓艾倒是不大担心,对于主动投降或战败被迫投降蜀国的魏将,魏国朝廷表现例来都是很大度的,夏侯霸降蜀之后,其子也未受到牵连,郭循降蜀之后,家人也安然无恙其后郭循刺杀了费祎,其子还被封为了列侯。

    但邓艾放不下的。就是和钟会的仇怨,钟会位高权重。执掌着魏国近半数的兵权,想要报仇,对于此时的邓艾来说,无异于比登天还难。所以邓艾只得放下尊严,隐姓埋名做刘胤的家臣,他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到了刘胤的身上,虽然这个年轻人资历尚浅,但邓艾相信,假以时日,他必有一飞冲天之时。

    “大哥,快看,前面迎接咱们的人可真不少!”张乐指着前方,很是兴奋地道。

    成都的北门外,旗帜飘扬,人头攒动,很显然是迎接他们入城的。

    今日在北门外迎候的,是太子刘璿率诸王和中两千石以下的文武官员数百人,北地王刘湛和新兴王刘恂俱在其中。如此规格的欢迎仪式自然是出自刘禅的授意,刘禅身为一国之君,肯定是不能出城相迎的,为了表示敬意,刘禅特意地安排太子刘璿代表他出面。

    刘胤诸人赶紧下马,与太子诸王及众大臣见礼。太子刘璿严格地按礼数行事,中规中矩,他虽然和刘胤是堂兄弟,但并无深交,只是按应走的礼数与刘胤寒喧了几句,就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不曾讲过。

    倒是新兴王刘恂脸色比吞了一只苍蝇还难受,本来他是不愿意来的,但又不敢抗旨不遵,站在刘璿的身后,看着风光无限的刘胤,心中是忌恨不已。

    北地王刘谌却是截然不同,拉着刘胤的手,嘘寒问暖,连声称赞,直夸得刘胤都汗颜不止。

    成都的百姓是夹道相迎,焚香叩拜,人潮如涌,欢声雷动,人人都欲一睹刘胤诸人的风采,以至于道路阻塞难以通行。最后不得不动用羽林军来维持秩序,才使得刘胤一行人顺利来到了皇宫午门外。

    觐见皇帝自然不能这几千人乱哄哄地上殿,早有兵曹的官员过来将刘胤和傅佥的部下妥为安置,真正有资格上殿面圣的,也只有刘胤、傅佥、张乐、赵卓等几个人。

    刘胤已经暗中吩咐阿坚带邓艾父子先行回府,毕竟成都人多眼杂,难保不会有认识邓艾的人,自己则同傅佥等人来到武仪门,等候刘禅的召见。

    很快地就有执事太监引刘胤他们上殿。

    刘禅居中而坐,比起几个月前,刘胤发现刘禅居然又胖了一圈,大概是心情比较好的缘故吧,刘禅笑容可鞠,白白嫩嫩的双下巴特别的可爱当然,也只有刘胤会把可爱这个形容词用到当朝天子的身上。

    刘禅没有理由不心情好,阴平阻击战,可谓是最辉煌的胜利,刘胤率千余人一举击溃了魏军的数万人,这可是刘禅当皇帝以来从未有过的胜绩,一次次的北伐无功而返,刘禅一听到打仗的事就头疼,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消息让他精神振奋了。虽然说没有擒杀邓艾,但斩首万级这样的战果,也足以轰动整个益州了。而且这场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蜀汉的颓势,汉中失守的阴霾一扫而空,甚至许多乐观的人都开始谋算收复汉中继而北伐中原的伟业了。

    对刘胤的封赏刘禅此次也是毫不吝啬,除了赏赐给大量的金银绸缎之外,刘禅封他为执金吾,统领整个中尉府,加封他为安西将军,统率三营,除傅佥的一营之外,虎步营和虎骑营此时也正式地归入刘胤的麾下。

    傅佥虽有阳安关之失,但援助阴平有功,依然担任关中都督,由左中郎将晋升为镇军将军。

    张乐、赵卓追随刘胤御敌有功,特封为奋武中郎将和建威中郎将。

    刘胤军中有司职者,也皆有封赏。(。。)

第166章 安西将军() 
刘胤原本就中尉右丞,此次晋级,自然要迁执金吾,原来担任执金吾的何曾改任太常卿。对于马上就要致仕的何曾而言,九卿之首有太常似乎更合适一些。太常负责宗庙事务,位崇而优闲,不参与朝中的行政事务,对于即将颐养天年的何曾而言,再合适不过了。

    刘胤在中尉右丞的职位上干得顺风顺水,此次晋升执金吾,除了地位的水涨船高之外,将中尉府的全部大权尽揽手中。

    相比于比两千石的中尉右丞,执金吾可是货真价实的中两千石高官,与九卿并列,有资格与三公共议国事。光武帝刘秀年少之时在长安看到执金吾出巡之时前呼后拥车骑隆重,曾立下宏愿:“为官莫若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当然刘秀最终的成就比执金吾要大的很多,也如愿以偿地娶到了阴丽华做皇后,但正因为刘秀从小有追逐名利的志向,才成为东汉一朝的开国之君。

    除了荣列九卿之外,安西将军的封号着实让刘胤兴奋不已。蜀汉时期文官兼任武职的比比皆是,诸葛瞻担任中都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