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绝对不会有重来的机会。

    现在姜维的人马被刘胤压制的厉害,虎卫军的战斗力远远要比想象之中更为强悍,人数上居于劣势的死士军团,根本就无力抵抗虎卫军的疯狂反扑,不断地有死士倒下,形势对于姜维这边,一点也不乐观。

    这就是钟会等待已久的计划,看到时机成熟,钟会立刻是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出击!”

    埋伏在周围的钟会和曹氏宗族的军队接到军令之后,没有丝毫的迟疑,全部立刻发起了冲击,从四面八方向着开阳门内涌了过去,声势之浩大,规模空前。

    战场形势顿时又逆转了过来,钟会的大军虽然没有死士军团的那般强悍,但贵在人多,此刻发动全面袭击,很快就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第1147章 意图复辟() 
钟会为了这次的行动,还是下了很大气力的,他暗中让句安和王买调动驻守在广成关的军队,这一点是知会过姜维的,也得到了姜维的同意,当然钟会也不可能把他手下的七八万人全部给调集过来,毕竟大军调动,再怎么也不可能不留下痕迹,一旦让刘胤及朝廷这边察觉,反倒会引起刘胤的警觉,让钟会的计划全部落空。

    因为钟会很清楚,如果单纯的对比军力,他和姜维的军队加起来,都未必能是刘胤军队的对手,想要成大事,钟会就必须要谨慎行事。

    调动军队进入洛阳,只能是在暗中进行,钟会抽调手下最精锐的部队,乔装改扮,根本不敢在白天行动,只能选择在夜里,分批秘密前往洛阳。这样一来,调入洛阳的军队数量肯定不会太多。

    当然,控制人数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刘胤,另一方面是为了应付姜维,派出的人过多的话,肯定会引起姜维的警觉,让姜维疑心钟会另有所图。所以钟会调动人马的数量,只能是按照和姜维事先约定的数量进行。

    可这么一点人马根本就不足以办大事,钟会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须要调动更多的力量才行,驻守在大成关的军队虽然不少,但想要绕开姜维,神不知鬼不觉地调入洛阳,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还好钟会早有准备,事先派夏侯咸和王买、钟邕联系了曹氏宗族和前晋势力。那些刚刚归降的前晋残余势力基本上指望不上了,不过曹氏宗族那边却是非常的给力,他们对钟会提出的复辟曹魏相当地感兴趣,表示愿意倾尽全力来支持钟会的行动。

    虽然曹氏宗族在司马氏的刻意打压之下,已经远没有曹操曹丕时代那般的风光了,但船烂还有三千钉,曹氏宗族树大根深,势力庞大,在洛阳政坛依然还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夏侯咸第一次拜访夏侯修之后,又和夏侯修见过几面,还秘密地会见了曹氏宗族有另外几个族长曹维、曹浩、夏侯秋。曹维是曹操的弟弟曹德之孙,曹浩是曹操的叔父曹鼎的曾孙,而夏侯秋则是夏侯惇的侄孙,他们三人和夏侯修虽然都不是皇室直系血脉,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机会逃得过司马氏的屡次打击,目前在洛阳的曹氏宗族势力,便是以这四家为主。

    有夏侯修的穿针引线,其他三家宗族对兴复曹魏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都决定一致参与到复辟行动之中,四家的家兵门客加起来,竟然也有上万之众。得悉此事的钟会不禁是欣喜万分,连道:“大事成矣!”

    此次开阳门兵变,曹氏宗族的家兵全部参与到了行动之中并接受了钟会的号令,由于他们全都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对洛阳的情况了如指掌,在行动之前,早已做了妥善的隐藏,等到钟会一声令下,曹家兵便随同钟会的军队一齐杀了出来。

    姜维竭力死战,本来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没想到这个时候钟会的人马突然杀了出来,不禁让姜维是精神一震,虽然钟会来得有些晚了,但不管这么说,他还是来了,他的到来,足以彻底地扭转战局了。

    “士季,你来的正好!”姜维冲着刚刚赶来的钟会大声地道,尽管姜维对钟会有所不满,但此时此刻,姜维还不得不倚仗于他,自然对钟会是笑脸相迎。至于心中的不满,姜维也只能是暂时的压了下来,将来秋后算帐,也未为晚矣。

    钟会骑在马上,指挥着前军万马,神情倨傲,虽然姜维就在眼前,但他丝毫没有下马见礼的打算,就连欠身作礼都不曾,挽着缰绳,高扬下巴,斜睨了姜维一眼,道:“末将来迟了,还请大将军恕罪。”

    虽然是口称恕罪,但钟会的神情态度,可没有半点请罪的意思,高高扬起的头颅,一股桀骜不驯之气扑面而来,眼神之中全是轻蔑与不屑。

    姜维的脸色顿时地冷了下去,他一辈子阅人无数,钟会这付小人得志的模样,又如何能瞒得过他,更何况姜维也确实注意到了,钟会这次带来的人马数量,与先前约定的三四千可是严重的不符,至少也多了三四倍,这家伙阳奉阴违,显然是另有算计。

    “钟会,你好大胆,竟然敢抗命行事,该当何罪?”姜维脸色一沉,大声地训斥道。

    钟会此刻已经不再将姜维放在眼里了,轻蔑地扫了他一眼,呵呵一笑道:“大将军,事到如今,你还是这么大的威风,只是可惜的很,今天的洛阳城,已经不再是你的天下了。”

    姜维脸色铁青,目如寒电,逼视着钟会,沉声道:“我姜维纵横一生,终究还是小看了你,狼子野心!钟会,你真以为就凭你的这些乌合之众,也能成就大事吗?”

    钟会哈哈大笑,道:“这个就不劳大将军来费心了,某是魏兴王,这大魏的旗帜一竖,天下自然是拥者甚众。当然,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大将军你啊,没有你当日容留,我钟会又岂能有这东山再起的一天,这份恩情,我钟会当然不会忘记,将来的金銮殿上,有必然有大将军你的一席之地。”

    钟会向后一招手,一杆褚黄色大旗便是迎风竖起,大旗之上,赫然是一个大大的篆体魏字。曹魏的国旗已经消亡了好多年,此刻突然地再现洛阳城,立刻引起了很大轰动,尤其是曹氏宗族的那一帮人,一看到曹魏的旗帜,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群情激昂,热血澎湃,感动地是热泪盈眶,就差跪倒在大旗之下顶礼膜拜了。

    整个钟会大军的情绪因为一杆大旗的出现,瞬间就被调动起来,斗志昂扬,激情爆棚,许多人高声呼喊着“兴复大魏”的口号,万千把刀枪齐挥,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呐喊之声,更是响彻云霄,气势如虹。

第1148章 姜维殒落() 
羽林军和姜维的死士军团经过惨烈的战斗,双方的伤亡已经是十之七八了,就算是后来加入战团的虎卫军,在和死士军团的战斗之中,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整个的开阳门内,地上躺着的尸体数量远远超过活着的人的数量的,钟会大军杀到之后,在数量上立刻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钟会之所以先前不出手,就是等着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现在正是钟会出手的最佳时机,所以他才果断地予以出击,等着坐收渔人之利。

    现在的钟会,完全地沉浸着野心得逞的巨大喜悦之中,姜维和刘胤斗个两俱伤,没有什么比这个结果更为地理想了,现在开阳门内,蜀国的皇帝及文武百官俱在,都陷入了钟会的重重包围之中,没有意外的话,他们都将插翅难飞。

    这个过程,简直是太顺利了,这个结果,堪称是太完美了,连钟会自己都没有想到,成功就是这样的唾手可得,恍惚之间,钟会已经可以看到那洛阳皇宫之中的皇帝宝座已经在向他招手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钟会已经是不知盼了多少个年头,梦想即将成真,如何不令钟会是喜欲狂歌。

    夏侯咸、王买、句安这些人,也个个是欣喜不甚,钟会如果位极九五,君临天下的话,那他们可就都是开国功臣啊,什么大司马、大将军,三公三孤,这些位子随便挑,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大把的荣华富贵想怎么享就怎么享,看来当初死心塌地地追随钟会,冒着被诛连九族的风险,是也值得的。

    夏侯修、曹维、曹浩、夏侯秋这些人则因为看到了曹魏的大旗,将原先在心底下仅存的一些狐疑给打消了,看来钟会还真是要将魏国大旗举到底,复辟曹魏可是他们多年来的心愿,如今梦想即将成真,焉能不喜,又焉能不尽心竭力。

    这自然是钟会玩的一个手段,除了夏侯咸这些亲信之外,钟会并没有把他自立为帝的心思公诸于众,现在还是他需要依靠曹氏宗族力量的时候,绣一面魏字旗也花不了几个钱,但它却可以为钟会拉扰来上万的拥戴者,让他们为自己死心塌地地卖命,看看那些曹家宗族的家兵,一看到魏字大旗,个个都是两眼放光,斗志昂扬,这也就证明钟会的这个决定是何其地英明。

    至于过河拆桥卸磨杀骇,那更是钟会的惯用手段,将来取下了洛阳城,曹氏宗族就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了,到时候,钟会自然会毫不客气地一脚将他们踢开。

    现在可是好好利用他们的机会,有他们来打头阵,钟会对消灭姜维和刘胤的残余力量信心十足。

    钟会拨剑在手,大喝道:“给我上,擒住蜀国皇帝的,赏万户侯,擒住刘胤的,赏千户侯,擒住蜀国文武百官的,赏百户侯!记住,要活的,不要死的!”

    钟会的目的很明确,不管是蜀国皇帝,还是文武百官,能生擒活捉的,务必要生擒活捉。钟会拿下洛阳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但洛阳的城南城北,还有着蜀国的几十万军队,这几十万军队可不是吃素的,一旦听洛阳沦陷的消息,必然会进行反扑,以钟会目前的兵力,恐怕是很难抵挡得住。

    不过钟会显然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他能将蜀国皇帝及文武百官,当然主要是指刘胤、姜维、霍弋这些人,只有将他们扣为人质,城外的军队必然是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钟会才有瓦解其军心的可能。如果将他们全部杀死的话,虽然看起来可以一了百了,但却少了一些人质,想要要挟城外蜀国官兵,则就少了一份助力。

    所以钟会吩咐尽可能地活捉,一般不轻易地杀害,他需要手中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人质,人质越多,他解决将来的危机便更有把握。城南是姜维的军队,城北是刘胤的军队,只要将姜维和刘胤捉在手中,便可以轻易地压制住这两大军队。

    钟会的军队和曹氏家兵一听命令,都不约而同地涌上了去,对于普通士卒而言,千户侯万户侯可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如今有机会获得,他们自然是不遗余力,奋勇向前。

    姜维暴喝一声,手持绿沉枪,拦在最前面,高声地道:“想要动圣上,先过我姜维这一关!”

    为数不多的死士此刻是自然而然地汇聚在了姜维的身边,构成了一道防御阵地。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姜维的身上,就连后主刘禅,虽然是虚弱不堪,也面露出惊异之色。

    众人都是万分地诧异,方才姜维还率军围攻圣驾,一付不死不休的模样,现在怎么挺身护驾,大义凛然,这到底算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真正的原因,也只有姜维心里清楚,姜维设伏开阳门,并非是要刺驾的,而是意图实施兵谏,逼迫刘禅退位让贤。姜维从内心深处,从来没有认为他的行动是叛逆谋反的,兵谏只是一种手段,归根结底,他还是忠于季汉的,一旦发现有人将要叛乱造成不利于圣上,姜维立刻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护在圣驾的前面。

    钟会呵呵一笑道:“姜大将军,你这又是何必呢?”

    姜维凛然地道:“逆臣贼子,人人得尔诛之,算我姜维有眼无珠,错看了你,不过你今天想要对圣上不利,除非踏过姜某的尸体,否则便是痴心妄想!”

    钟会冷哼一声,道:“不识抬举,来人,给我将姜维拿下。”

    王买急欲争功,拍马挥刀,直取姜维,姜维冷笑一声,只一合,便刺王买于马下,而后姜维拍马向前,直取钟会。

    钟会身边的众军纷纷杀出,将姜维困在了核心之中,姜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众人皆是大骇,没想到姜维老矣,亦是如此神勇。

    眼看众将是抵敌不住,姜维却突然是心痛如绞,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姜维仰天大叫道:“天命如此,合当吾绝!”遂横剑自刎。

第1149章 谁是黄雀() 
姜维的突然自尽,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始料未及的,就连钟会也是一心准备擒下姜维的,没想到姜维竟然是如此地果决,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的机会,毅然决然地横剑自刎,让钟会不禁一脸的懊恼。??? ?

    其实刘胤所处的距离离姜维并不是太远,看到姜维在魏兵之中左冲右突,大杀四方的时候,刘胤还在感慨姜维老当益壮,神勇不减当年,但没有想到转眼的工夫,战场之上已经是风云突变,姜维横剑自刎,血溅五步。

    刘胤心底突地一沉,对于姜维之死,刘胤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他是这次叛逆事件的元凶,他是马家不共戴天的仇人,但是在最后的关头,他却为了保护圣驾而壮烈殉国。

    带着为数不多的部下,毅然地冲向千军万马的敌阵,那种舍我其谁的气概,依稀可见当年虎胆姜维的英雄姿。

    而那毅然而决绝的一剑,又是需要何等的勇气。

    在这一世,让刘胤敬重的人并不多,姜维便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之一。尽管因为历史的原因,姜维没有成为他志同道合的伙伴,反而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但这似乎一点也不影响他在刘胤心目中的地位。

    如果有可能,刘胤一定会拼尽全力,救下姜维的,但姜维冲出去的时候是那样的威猛,自刎身亡之时又是那样的决绝,一切生的太突然了,刘胤也是鞭长莫及,救之不及,唯有长叹唏嘘。

    钟会满脸的懊恼之色,活着的姜维本来是他一颗重要的棋子,只要能挟持住姜维,整个洛阳以南的汉军必然会乖乖就范,现在的情况则是恰恰相反,姜维一死,洛阳以南的汉军必然会满怀仇恨,疯狂报复,这样一来,钟会就算控制了洛阳,接下来要面对汉军的反扑,必然也是一件头疼的事。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事,那就是刘胤,如果刘胤也象姜维一样身死的话,整个洛阳以北的汉军的疯狂报复,必将会成为钟会的噩梦。就算能擒得住皇帝刘禅,也未必能比得上姜维和刘胤,这两个关键人物已经失手了一个,另外一个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失手了。

    想到这儿,钟会不禁是头痛不已,刘胤可是一个大活人,何况他的手下还有人数众多的虎卫军,想要擒获他,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真的把他给逼急了,也步了姜维的后尘,钟会可不知道接下来的这个烂摊子,怎么去收拾了。

    “大司马,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的局势你也看到了,再打下去也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大司马如果肯降的话,某将来必以王位相封,保你一世荣华富贵,象姜大将军这般白白地枉送了性命,多是不值。”钟会遥遥地向刘胤喊话劝降,现在钟会真心指望刘胤惜命如金,只要他不死,一切便可能会有所转机。

    刘胤冷冷一笑,道:“反复无常的卑劣小人,就你的这人品,最多也就能忽悠一下三岁的小孩罢了,汉贼势不两立,今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放马过来吧,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能耐。”

    钟会不禁是叫苦不迭,敢情刘胤根本就不理他的茬,现在的情形表面上钟会占据着优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