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谌看了看前面病恹恹瘫倒在龙舆之上的刘禅,再瞧瞧身后脸色阴沉的刘恂,他也似乎意识到前面的开阳门,似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长长的车队终于接近到了开阳门下,而姜维的手臂,终于也滑落了下来。
突然之间,隐藏在开阳门周围的姜维军队突然地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将皇帝的车驾团团地包围了起来,刀枪如林,弓箭如丛,阵阵的杀气从那些士兵的身上弥散出来,尽管是未发一矢,未动一刀,但开阳门周围的局势,却也紧张地让人透不过气来。
卫将军李球原本正在平和地前进着,突然之是变生肘腋,让他是猝不及防,李球脸色大变,高声下令道:“护驾!护驾!”
护卫在圣驾两侧的羽林军立刻是如临大敌,马上改变阵形,将皇帝及诸皇子的车驾团团地护在中央,外面则是羽林军里三层外三层地构筑成防御阵地,保护着圣驾的安全。
刘禅本来就是强挣扎着一口气,准备出城去参加祭天大典,此刻坐在舆车之上,他身子完全地直不起来,只能是斜倚在舆车的靠背之上,气息奄奄。
突然开阳门内外伏兵四起,众人惊呼盗贼出现之际,刘禅更是惊得面如土色,浑身战栗,如果不是身边的近侍太监好生安慰,刘禅几乎就要晕过去了。
后面刘谌的惊讶和刘恂和兴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乱军之中,他们的态度如何,却似乎是无人关注。
姜源的手按到了佩剑之上,这个时候,按照他们原定的计划,该是姜源里应外合,配合姜维军队行动的时候了。姜源是羽林右部督,指挥在羽林右军的人马,今天出宫的羽林军,有一半是姜源的部下。
当然,这么多的羽林军虽然受姜源的指挥,但却未必能心甘情愿地供其驱策,参与到叛乱之中,所以姜源在事先,也只是联系到了一部分的军官,这些人做为他的心腹,是决意要加入他们的行动的。
姜源的目的,就是要策动这么一小部分人在羽林军之中进行叛乱,从而达到扰乱羽林军的阵型的目的,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是很轻易就可以撕开羽林军防线的。
姜源刚抽出了半截的佩剑,就觉得背后有尖锐的硬物顶在了他的腰上,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别动!不想死的话你最好别动!”
姜源明显地感觉到了有尖锐而锋利的利刃刺穿了他的铠甲,那利刃的尖端甚至已经和他腰上的肌肤已经有了亲密的接触,冰冷异常,如果自己稍有异动的话,很可能就会被对方刺穿后腰。
性命攸关之时,姜源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了,而且他现在根本就摸不清对手是谁。姜源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早就被人给盯上了,自己一时不慎,竟然受制于人,顿时急火攻心,眼前一黑,差点就栽倒在地。
那几名姜源的心腹一看姜源被制,便立刻冲上来想要解救,但他们尚来不及动手,便有几把刀突然地横空劈了出来,那些个姜源的亲信一声声惨叫,皆被砍翻在地,就连半点反抗之力也没有。
动手杀人的,也全部是身着羽林军甲胄的人,被斩杀的人,也是同样的衣服铠甲,搞得周围不明真相的羽林军人人自危,阵形大乱。
擒拿住姜源的,正是阿坚,他奉刘胤的命令,带人混迹于羽林军之中,目的就是为了盯住姜源。方才姜源刚有异动,阿坚就已经是果断出手,一举地制住了他。那些姜源的心腹,也是亲卫们的盯防对象,他们刚想解救姜源,却不料刘胤的亲卫动手极快,三下五除二,就全部将他们当场解决。
面对羽林军的混乱,阿坚立刻是高声地道:“姜源涉嫌叛乱,大司马有令擒拿之,余党皆估诛,无关者退后,不要自乱阵脚。”
大多数的羽林军还是忠于朝廷的普通士兵,一听姜源涉嫌叛乱,立刻是主动地与之划清了界限,纷纷后退,再也无人上前去营救了。
虽然姜源是羽林军右部督,但一旦涉及到叛乱,他立刻就什么也不是了,没人再理会于他,而他本人沦为了阿坚的俘虏,自然也是无力挣扎,只能是垂头丧气地呆在那儿。
随驾的文武百官一片慌乱,虽然有羽林军的保护,但此刻是人心惶惶,惊恐万状,就连尚书霍弋也是脸色发白,束手无策,只得去央求刘胤来想办法平息局面。
刘胤自是一脸的从容平静,他跃马而出,立于阵前,高声地冲着对面喊道:“大将军既然已经到了,又何须藏头缩尾,何不出来一叙?”
第1137章 直面()
文武百官俱是大惊失色,这些叛军的出现,已经是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了,刘胤这一喊,分明是将大将军姜维和叛乱之人联系在了一起,如何不令人惊讶不已,众人皆是面面相觑,向着对面张望过去,看看姜维是否真的会现身。?? ?
姜源本来是姜维在禁军之中安插的一枚重要棋子,他这边带人在开阳门动手,姜源做为内应在禁军之中难,里应外合之下,很快地便可以控制住局势。
但令姜维没有想到的是,姜源这边还没有来得及动手,反而被人给制住了,显然刘胤是早有准备,姜维也不禁暗暗地打量了一下刘胤,看来他还是有些低估了这个对手。
现在的形势对于姜维来说,变得不太乐观起来,为了隐蔽行事,姜维此次秘密调动入洛阳的部队人数极为地有限,姜维最大的倚仗还是来自于羽林军内部的内应,只要姜源那边可以成功地扰乱羽林军的防守阵型,姜维这边的精锐部队就可以很轻易地突破羽林军的防守,从而达到挟持皇帝和文武百官的目的。
可惜刘胤早有准备,在姜维这边刚一动手的时候,就拨掉了姜源这颗钉子,让姜维里应外合的计划流产了。面对刘胤的嚣张叫阵,姜维自然也是坐不住了,如今的形势已经是如在弦之箭,不得不,没有任何退路的姜维,也只有站了出来,和刘胤面对面地展开最终的较量。
宁随看到姜维有意要出面,连忙劝阻道:“大将军,刘胤这是激将之法,切不可上他的当。”
在宁随看来,现在的局势还没有到不堪的地步,只要姜维不现身,谁也奈何不了他,如果姜维现身的话,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
不过姜维却似乎是铁了心一般,他拒绝了宁随的劝阻,策马而出,与刘胤遥遥相对,今日的兵谏,姜维就是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态度。
姜维的这一露面,文武百官齐声地出了惊呼之声,许多的人更是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就连后主刘禅也是满脸震惊之色,用手点指着姜维,颤抖着,却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刘谌和刘恂两位皇子神色倒是没有异常,不过态度却是截然地相反,刘谌的神色凝重,刘恂则是面露喜色。姜维如今挺身而出,说明他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刘恂登上皇位的希望大增,自然是欣喜不甚。
刘胤遥遥地对姜维道:“方才还听闻大将军身体抱恙出行不得,没想到才隔了一个时辰,大将军就已经身体痊愈了,难不成有神医相助,能药到病除?”
姜维冷着脸,微微地哼一声,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某今天在此,专为恭候圣驾,有一封谏奏,欲面呈圣上,希望大司马不要挡姜某的路,否则,就休怪姜某不念同僚之情了。”
刘胤冷笑道:“姜大将军恭候圣驾的方式倒蛮是特别的,在圣上面前妄动刀兵,就与谋反何异?大将军如果眼里还有圣上,就应当负荆请罪,听候落,如果你执迷不悟,大逆不道的话,在下奉陪到底!”
姜维脸色阴沉下来,喝道:“姜某行事,自认为无愧于天地,你一个黄口孺子,也敢在老夫面前弄卖,来人,先将刘胤拿下!”
此次行动,姜维将刘胤视做是头号大敌,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刘胤,余者皆不足虑。姜维一声令下,宁随立刻是率兵杀了出来,向着刘胤就冲了过去。
阿坚在那边亲自动手擒下姜源之后,便将他交给了手底下的人,自己则站到了刘胤的身后,宁随冲上来的时候,阿坚立刻是大喝一声,纵马冲出,护在了刘胤的身前。
宁随也算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了,跟随姜维征战多年,是姜维的铁杆心腹,此次姜维策动兵谏,却也不敢用蒋斌王舍这些人,毕竟蒋斌王舍虽然是姜维的部下,但却非心腹,如此紧要之事,姜维断然不敢泄露了消息,也只有宁随这样的心腹姜维才敢委以重任。
擒杀刘胤,是姜维他们的既定目标,宁随自然是当仁不让地当起了先锋,他手持一杆长枪,快马如飞,直取刘胤而来。
阿坚护在刘胤的身前,又如何容他得逞,当下拍马绰刀,半路拦下了宁随。
宁随的目标是刘胤,不过阿坚挡在前面,他也只能是先解决掉阿坚再说。宁随话也不说,抬手便是一枪,出手凌厉,直接便刺向了阿坚的要害之处。宁随知道形势紧急,自然不敢多做耽搁,出手便是狠招,一枪便欲取阿坚的性命。
刘胤身边的大将,宁随倒也都识得,阿坚只是刘胤的贴身侍卫长,宁随自然不认识,所以他便将阿坚视做无名之辈,压根儿就没把阿坚放在眼里,这一枪刺下,只以为便可以轻易地结果了他的性命。
那知阿坚可不是善茬,虽然阿坚并没有使长兵刃,只是单手提了一把环大刀,但这武器素来有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称谓,所以别看阿坚用的只是短刀,但却灵活异常,瞧着宁随长枪刺来,阿坚反手一搁,便将宁随的枪挡了出去,随后阿坚出手如电,环刀顺着宁随的枪杆滑了过去,直接削向了他握枪的左手。
宁随不禁是悚然一惊,连忙地缩开左手,这才堪堪地闪过了他这快如闪电地一刀,如果动作稍慢一点的话,很可能这五根指头就不在属于他了。
宁随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这才意识到眼前之人,绝非泛泛之辈,自己想要拿下他,确非易事,只能是小心应对,不敢在心生大意了。
他们这边交上了手,那边姜维的军队也全部扑了上来,与羽林军混战在了一处。
羽林军的职责就是保卫皇帝,这个时候有人袭击圣驾,不管是谁,他们都要责无旁贷地来保护圣驾的安全,所以羽林军丝毫没有怯战的念头,皆是殊死而战。8
第1138章 冤有头,债有主()
这次姜维所带来的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精锐之士,全部都是可以以一挡十的死士,史书上评价姜维热衷于功名,好阴养死士,这确实是大实话,丝毫没有冤枉他的地方。姜维花大力气花大价钱培养的死士,当然得好钢用在刀刃上,此次兵谏,姜维便是动用了自己全部的心腹死士。
这些死士没有什么君权大于天的概念,自然不懂得什么忠君爱国,在他们的心目之中,姜维便是天,姜维便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不管姜维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就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全然不顾。
羽林军虽然是皇帝的禁卫部队,论装备是第一流的,但论作战水平,比起长年征战在外野战军团尚且不如,此番遭遇的是姜维一手培养的,堪称是精锐之中的精锐的死士,人数占优的羽林军,却似乎怎么也占不到优势。
这些死士就如同是一部部精良的战争机器,一旦发动之后,就会永不停歇地攻击下去,而且这种攻击的力度和强度,都是羽林军所无法承受的,这些死士们的出手凶猛、狠辣,攻击犀利、凌厉,刀刀直取要害,而且完全是那种不要命的打法,他们根本就无视自己的生死,甚至是刀剑在眼前,都不曾有半点的退让和畏惧,拼着自己的性命不要,也要置对方于死地。
很明显,羽林军的士兵对这种打法根本就不适应,羽林军养尊处优惯了,军的大多数的羽林郎都是有身份的人,个个出身非凡,有达官贵人之后,也有士阀豪门之家,就算是比较低阶的羽林卫,那也不知要比普通的士卒精贵多少倍。
羽林军的职责是守卫皇宫和保护圣驾的安全,很多年来,羽林军几乎没有遭遇过任何一次的正规的战斗,所以养尊处优的羽林军似乎对姜维死士们的进攻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混战在持续着,不过却是死士们在压着羽林军打,羽林军节节后退,把护在他们身后的那些文武百官着实吓得不轻。
地上已经是尸枕相籍,血流成河了,死士们每向前一步,都会有同伴倒下去,他们一个个冷漠的眼神,似乎对同伴们的死去没有半点的怜悯,他们可以踩着自己同伴的尸体,继续地向前攻去。
刘恂此刻心里是乐开了花,不过尽管如此,他表面上还得装出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如今刘恂已经和诸位朝中的大臣们挤到了一起,许多人惊恐万状地看着外面的厮杀场景,个个都心惊胆战,生怕那惨烈的战斗会波及到这边来。
姜维选择在开阳门动手,目标就是为了首先抢占开阳门,打通里外的交通,只有这样,姜维才可能会真正地立于不败之地。死士们将皇帝的车驾团团地困在中央,疯狂而有力发动着攻势,一步步地压迫着羽林军,试图撕开一道防线。
对于姜维而言,今天有两个目标必须要达成,第一个就是擒杀刘胤,只有将刘胤拿下,自己这边才会占到绝对优势的地位。第二个目标就是要挟持后主刘禅,兵擅的最终结果,还是要刘禅答应他们的请求,主动地逊位,临末了将皇位传予六皇子刘恂。
这样,兵谏行动才会取得一个圆满的结果,至于洛阳街头是否血流成河,姜维倒是漠不关心,自古以来,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流血,没有牺牲,又如何能有这美如画的江山。
看着死士们凶狠而凌厉的攻势,姜维冷削的脸上也终于是浮现出了一丝的笑意,现在的一切都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蜀汉的天空,始终是属于他姜维的,那怕现在这片天大了一些,也一样还是脱不开手掌心。
刘胤那边也亲自动手了,这些死士们的攻击太猛烈了,羽林军节节抵抗节节败退,刘胤不想后退,自然是身陷在了死士们的包围之中。
刘胤手握佩剑,这把剑可是大名鼎鼎,当年先主刘备用金牛山的铁矿,命名匠蒲元铸造八把宝剑,各长三尺六寸,刘备自己佩带一把,其它七把宝剑分别赏赐给诸葛亮、刘禅、梁王理、鲁王永、关羽、张飞、赵云。这八把宝剑上的文字全是诸葛亮亲自书写,赐给诸葛亮的这把剑后来被后人李师古所获,改名师古剑,这八把宝剑合称“蜀主八剑”。刘胤所握的这一把,正是当年刘备赐给自己儿子安平王刘理的那一把。
这蜀主八剑乃精选玄铁由天下第一匠师之称的蒲元亲手打造,切金断玉,削铁如泥,是难得一见的神兵利器。刘胤左手执剑,右手握着虎头湛金枪,在乱军之中厮杀鏖战,浑然不惧。
刘胤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亲临战阵如此厮杀过了,以前冲锋陷阵,都有大将在他的身前,此番刘胤为了护驾,自己只能是身先士卒。
姜维看到了虎头湛金枪,脸色更加地阴沉恐怖起来,本来没有上阵打算的他冲着身边的护卫喝道:“拿我的枪来!”
身边的护卫不敢怠慢,连忙地将姜维的绿沉枪给取了过来。绿沉枪乃是姜维惯用的兵器,长一丈一尺,重六十八斤,由寒铁精钢打造,因通体碧绿,状若亭亭孤笋,故名曰绿沉枪。此枪陪随了姜维一生,九伐中原,征战南北,名声赫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