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我等留在洛阳,就是搬走东观藏书。”
“既然你们已经得手了,为何还不离去?怎么,高明曦是要你们带我一起去颍川?哼,看看这封信写的,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他高夜还有没有一点尊敬老夫之意!”
“这个就不是末将能管得了的了。只是我家主公吩咐了,这一次一定要把老大人请去颍川。”
“你敢!”蔡邕还没说话,他身后的军侯反倒耐不住了性子。自己才升任军侯,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请蔡大人同去长安,这就跳出了一个跟自己抢活干的人,这是不把大爷我放在眼里!就这么几个人,也敢跟我抢人,真是好胆!
高顺眼见那军侯跳了出来,也不答话,只是直直的看着蔡邕,问道:“老大人当真不愿随我而去?”
“我如今乃是朝廷命官,如何能舍了陛下,与你同去颍川?此言不问也罢。好一个高夜,以为拿了东观藏书,就能把老夫哄去颍川不成!”
“大人!”高顺上前一步拱手叫道,只是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那军侯打断:“喂,你没听见,蔡大人是要去长安的!你再不离开,休怪我刀下无情。”
高顺闻言,不由得目光一凛,直直的看着那个军侯,冷声道:“就凭你?”说罢也不拔刀,一拳就像那军侯打来。那军侯一愣,这人怎么回事,还真是跟我过不去,一言不合就打人,真当我是泥捏的不成!那军侯身形急忙向后一闪,挥刀就像高顺的手臂砍去。高顺胳膊一扭,闪过了这一刀,一下子向前窜了一大步,这一掌还是本着那军侯的心窝而来。
那军侯的部曲眼见自家军侯在打架,哪里能袖手旁观,一个个全都放下手中活计,前来帮忙。那高顺身后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一场混战就这样在蔡邕府邸的大门前打了起来。到最后还是蔡邕一声大喝住手,双方这才停了下来。
那蔡邕戟指高顺道:“高循之,你速速离去吧。告诉高夜,替我把东观藏书保管好。老夫是不会和你一起去颍川的!”
高顺却未答话,而是看着那个军侯道:“小子,本事不错嘛,叫什么名字?”
“某家韩德!”
“好,韩德,你这身本事当个军侯实在是太亏了。况且如今董卓兵败,你可愿随我同去颍川,到高太守那里奔个前程?”
“这……”那韩德猛地一愣,这是个什么情况,怎么分分钟他开始招降自己了?虽然讲道理去高夜那里,好像是更有前途,只是自己现在是西凉军,又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侯,那高夜能看得上自己吗?
可就在他一愣神的这么一个功夫,那高顺居然欺身上前,一掌砍在韩德后颈,那韩德当时就昏倒在了地上。周围众人皆是一愣,这个家伙也太卑鄙了吧!居然用偷袭的!不过高顺可乎那么多,当场用他颍川都尉,高夜家臣的身份来劝降这些人,只不过和高顺预料的一样,这些西凉军士,根本就没有几个愿意投降的。只不过他们两百人对战高顺这边十个人,居然一个对方的人都没干掉,自己这边反而损失了四十几个弟兄,现在自家的军侯更是被高顺偷袭打晕,若是火拼只怕更是没有胜算,还不如逃走了事。因此高顺一说不降者自行离去的话,乌泱泱一片人就跑得一个都不剩了。
或许当真是被高顺这几个人的战斗力给吓到了吧,没有一盏茶的时间,就只剩下高顺几人,被砍晕的韩德,和在风中凌乱的蔡邕了。高顺即刻命人把那韩德扔在车上,更让两个人把蔡邕架进马车之中,高顺在蔡邕的破口大骂中,即刻启程,便往南门赶去。
到了南门的高顺,汇合了人,在清点过人数之后,便即刻启程,就要向着南面的轩辕关赶去。至于现在的洛阳城里面,早已经是火光熊熊了,要不是自己动作快,只怕也要和洛阳城里的瓦块砖砾一般,消失在这熊熊的烈火之中了。
大概是骂的累了,马车里的蔡邕已经是悄无声息。
第二十二章 有惊无险()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此时高顺这一行人,不但马车里坐着被他绑来的蔡邕,板车上还躺着被他打晕的韩德,剩下的人手一个个都推着大车,满载着洛阳皇宫之中的藏书和粮草,就这样浩浩荡荡的从南门跑了出来。高顺本以为可以顺利的赶赴轩辕关,只可惜身后居然来了追击的人马,不用想,一定是在蔡邕府前逃走的士卒,回去报告了自己的长官。虽然不知道董卓为什么对蔡邕看的如此重,可是只要听着这隆隆的马蹄声,高顺就知道来的只怕不下三百骑兵。
高顺急忙指挥车队迅速出城,自己则是一直在城内,准备断后。眼见着一队骑兵飞马而来,已经组成了一个冲锋的阵形的时候,高顺就知道此时已经刻不容缓,好在众人基本都已经出了城门,高顺即刻让手下留下几个装运粮草的大车,堵在城门口,自己一把火就把这些粮草点了起来。
因为董卓驱赶百姓的缘故,其实洛阳城的四门早已经关闭,唯有西门有着百姓,被西凉军驱赶着往长安走去。因此高顺的人马虽然夺取了南门,但也只打开了一个城门,高顺这一点火,就连这唯一一个城门也被大火堵死,本来还在疾驰的西凉骑兵,也不得不勒马而立,眼睁睁的看着高顺等人出了洛阳城。
不过和高顺想的不太一样,这一对人马好像并不是来追他们的,因为这些骑兵眼见起了火,一没有准备去扑灭他,二没有打开其他城门追击,因此高顺判定,这伙骑兵的目标只怕不是他们。这个猜想连一盏茶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证实了,因为洛阳的南门,此时正燃起了熊熊的火光。
坐在马车里的蔡邕漠然的看着这一切,不由得悲从中来。洛阳做为大汉帝都两百年,今日终究不过是消散在了一把大火里。这一幕仿佛似曾相识,就好像一百多年前的长安一样,被绿林赤眉一把大火,烧了个面目全非。当年的王朝国都,通都大邑,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了元气。昨日之长安,今日之洛阳,真不知道,我大汉的气运,还剩下了多少啊!
蔡邕在马车里感叹,高顺可没有这个闲工夫,既然没有董卓的追兵,大家还是赶路要紧。什么时候过了轩辕关,了颍川境内,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松一口气。因此高顺的命令,永远只有两个字,“快点”!如果什么时候变成了三个字的话,那就是“再快点”。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士卒的差距,那投降的洛阳兵马,说实话除了甲胄兵刃之外,再无其他。而陷阵营的士兵,甲胄根本就不是洛阳军身上那样的皮甲,而是真真正正的铁甲,重量可想而知。除去铁甲之外,还有横刀、长枪、弓箭,装备之,令那些洛阳士卒叹为观止,最要命的是这样一直精锐的人马藏在洛阳成立,居然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毕竟高夜是把他们留在这里执行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的,可不是让他们去送死的,该备足的装备自然是一件都不会少。再加上有吕布和蔡邕的帮助,这五百人马在洛阳城里,几乎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掩藏了下来。
让洛阳守军更为惊诧的,就是这些人强大的体力,即便是背着这么多的负重,行军的速度却一点都不慢。哪怕是自己这样相较而言轻装上阵的士兵,想要跟上他们行军的步伐也有点勉强。最可怕的是那个领头的将军,不说那一身好武艺,就他表现出来的对军队的控制力,就足矣证明他是一个多么人。若不然,这一众精锐,如何甘心听他的差遣。
同样的想法也出现在蔡邕的脑海里,这个高顺自己从前没听说过,还是后来听了高夜的介绍才知道这是高夜的家臣,同时对他的来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高夜说他最擅长练兵,今日一见,果然非同一般。他手下的这些精兵,当真是精锐中的精锐,不说在自己府前大打出手,十个人叫板一百多个,不但没有一个受伤的,反而还杀了他们好几十人。
董卓的西凉军,可算是他手下的精锐了,可是和眼前这些士卒比起来,却依旧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过如果蔡邕知道,高夜这支一千人的陷阵营,每年的糜费不下百万钱,或许他就不会如同现在这般惊讶了。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即便是闷头赶路的高顺,还是被一支人马给截住了。斥候来报,五里之外有着大队骑兵的到来,估计不下千人,正是董卓军的人马。看旗乃是一个“魏”字,只是不知道主将是谁。高顺闻言不由得大惊,如今刚刚渡过了洛水,离着洛阳还不算很远,四周更是平原,连个躲藏的地方都没有。遭遇了董卓军的大队骑兵,只怕是只能一战了。
说实话,此时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高顺即刻下令,将大车摆放在外围,用以阻挡骑兵的冲锋,陷阵营就地列阵,准备作战。至于洛阳守军,则是摆在中央,保护蔡邕的安全。至于那个刚刚醒来的韩德,在这个时候,又一次被高顺给打晕在了地上。没办法,现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可不能把这样一个危险因素留在身边。
陷阵营的列阵极快,大车全都摆放在最外围,直把蔡邕心疼的紧。大车上面可都是藏书啊!兵危战凶,若是损毁了可怎么办!可是自己也毫无办法,因为这个时候,高顺是绝对不会听他的命令,把这些书籍都保护起来的。况且高顺是久经战阵的将军,如何作战才是他的长项,自己这个书生,还是不要瞎指挥的好。
列阵完毕的高顺,也没有其他什么办法,眼睁睁的看着“魏”字帅旗到来,只能鼓励大家奋勇作战。“弟兄们,如今不战不行了,可是我要问问你们,你们怕么!”
“不怕!”士卒们高声喊道。
“我们可是陷阵营,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军队,穿着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铠甲,拿的是最锋利的长矛,今日,就让那些骑兵看看,我陷阵营的威风!”高顺大声的喊道。
“陷阵!陷阵!陷阵!”五百人一连喊了三声陷阵,士气一下子就飚了起来,就连中心被保护着的蔡邕和那些洛阳军,也不由得大惊失色,这样强烈的战意,坚定的战心,都是自己生平从未遇到过的。每一个列阵的陷阵营士兵,在隆隆的马蹄声中,居然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在发出,一个个凝重如同山岳一般,着抗击骑兵的冲锋。
对面领军的将领,自然也早早就看到了这一支人马,他们本是奉命从轩辕关撤退的人马,自然要匆匆的跟上董卓西进的步伐。在听说不远处有一队人马,辎重丰厚的时候,就已经起了搂草打兔子的心,因此更是一路飞奔,准备一轮冲锋,就把这一波人拿下。
只是越到近前,越觉得这波人马不一般,不论是布阵,还是沉稳,完全是一直绝对训练有素的军队,绝不是哪个世家大族的私兵。只是如今洛阳境内,何时来了这么一直精锐的人马,我怎么不知道?
尤其是他们的大车,在他们的外围整整摆了两个圈,自己的骑兵就算是冲过去,也很难突破这些大车所组成的障碍物。而且那些甲士一个个都蹲在大车后面,手执长矛,一看就知道这是专门来对付骑兵用的,自己如何还能贸然上前,到时候别东西没抢着,反而折损了自己的人手。
不过如此能人,自己倒不如见一见,说不定和他商量商量他自己留下些辎重,自己放他们过去也就算了。因此此人拦下正在冲锋的部下,一个人打马上前,朗声道:“前方是何人兵马,为何在此?”
那高顺往外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那骑在马上的敌将,不是魏续是谁?自己当年在五原,还和他一个马勺里吃饭呢,如何能不认识。既然是魏续那就好办了,想来依着自己和他的交情,再加上高夜的面子,他应该能给自己网开一面吧?
高顺急忙分开众人,走了出来,朗声应道:“末将高顺,见过魏将军。”
魏续闻言也不由得“咦”了一声,居然是高顺,这是什么情况,他不是高夜的部将么?十九路诸侯大军还在虎牢关外,他怎么跑到这个地方来了?不过他还是让自己手下众人放松下来,既然是熟人,就没有什么打劫的必要了。魏续打马上前几步,这才问道:“循之你怎的在此?”
“奉我家主公之命,来取皇宫藏书,并请蔡大人去往颍川。”高顺笑道。魏续这才看到后面马车之中,已经探出身子来的蔡邕。魏续当年在五原的时候,倒也见过他,因此也是对他拱了拱手,这才对高顺说道:“既然是循之的人马,那我也不便阻拦,你们且去吧。我等从轩辕关退回,乃是最后一波人马,想来之后再无人阻拦你等。”
“如此就多谢魏将军了。”
“诶,你我本就有同袍之情,再说高将军和我关系也很好,这个面子我老魏怎么能不给呢?好了循之,速速离去吧,我也要去追奉先将军了。”魏续大笑道。
高顺谢过了魏续,即刻命人准备启程,魏续的兵马自然也和众人擦肩而过。高顺魏续两人依旧闲聊着一些有的没的,眼看就要分离,更是拱手施礼。随后魏续又对蔡邕深施一礼道:“蔡大人此去颍川,骨肉团聚,可喜可贺。更有高太守这样的佳婿,魏续在此先恭喜蔡大人了!蔡大人,我们后会有期。”魏续说罢,打马而走。只留下了一个目瞪口呆的蔡邕,和一个一脸黑线的高顺。
“高循之!他口中所言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给我解释清楚了!”
第二十三章 主公之选()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事到如今,高顺也知道这件事情算是瞒不住了,只不过自己实在是不好给蔡邕解释。毕竟自己只知道高夜把蔡琰给带了回去,具体中间还发生了什么,高夜的心里可没跟自己说个明白。倒不如打个马虎眼,先把蔡邕给哄回去,回头让自己的主公好好给他解释一下吧。真不知道,蔡邕这家伙也不是个武将,怎么一生气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吓人呢?
“大人,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我也委实不知啊。”
“你你你,高夜把这么大的事情都派给了你,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
“这,可,大人,主公真的没跟我说过这事啊……”
“哼,没说过,那他为什么让你一定要把我带回颍川去啊!啊?我之前还想不明白,这个高明曦到底要干什么,三番五次的要我和他一起去颍川,现在我明白了,就是等着我回去了好把琰儿嫁给他是吧!”
“蔡大人。”高顺的语气不由得硬了一些。毕竟现在的最的,是大家赶快走,不是在这里和蔡邕争论高夜这件事情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因此高顺避重就轻的答道:“如今我等还需快点离开,具体情况,到了颍川大人您一问不就知道了。”
“你!”蔡邕手刚一抬起来,高顺就示意两个护卫,赶快把蔡邕拉回到车里,大家赶紧出发才是正理。可怜的高顺,就这样一路被蔡邕大声的骂着,一直赶到了轩辕关,这才算是消停。
高顺到了轩辕关,即刻命人去给高夜送信,告诉他任务已成,要他不用再为自己担心。而此时的高夜,正和袁绍等人一起屯兵于虎牢关,遥望着洛阳的大火。至于孙坚,已经请命即刻飞奔洛阳,打探消息。
高夜一个人坐在大帐里,满心想的都是高顺。虽然自己对于高顺的能力很是相信,再加上五百全副武装的陷阵营,天下大可去得。只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情况怎么样,可千万万千,不要陷在这大火之中啊!那可就惨了。都说水火无情,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