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魏武元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十五章 吕布之威() 
却说高夜陪着蔡邕和卢植走出了大门,再没有回头看董卓一眼,因为高夜知道,依着今天的情形来看,董卓应该也搞不出什么幺蛾子来了。再加上整场宴会,高夜对与董卓旁边的李儒一直仔细观察,心下明白,恐怕今天这一出,也不是他李儒所愿。依他李儒的本事,如何会不知道在场的人里,会有两个他董卓也不一定惹得起的人呢?

    不过董卓的行为,也让高夜对他看的更加透彻,这个董卓或许真的像一个一言不合就拔剑相向的侠客。其实在高夜看来,侠客或许从来就不是一个褒义词,他只是一个名词罢了。韩非子早在《五蠹》之中,就有言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因此其实“侠”这个字,更多指的是这些练武之人罢了。

    或许是因为后世,武侠的火热,无论是金庸笔下为国为民的郭靖,还是古龙笔下风流倜傥的楚留香,这些侠客身上那些人性的闪光点,无不让中国人对于侠这个字,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可是他们却会选择性的忘记,无论是西毒欧阳锋,还是妙僧无花,他们同样也有着侠客的身份。

    至于董卓,浑身上下无不透露出一种任侠的风范。据说董卓年轻的时候,在家务农,但他因为自己的脾气品性,却和羌人的豪帅很是相熟。有一天这些豪帅来找他喝酒,他居然二话不说就把自家的耕牛给宰了招待客人。如此行径倒是颇有朱家、郭解的风范。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他当了官之后,整个人身上却又多了一股傲气,官职越大,傲气越重。可能他把这种傲气,当作上位者的威严了吧。

    高夜才走出大门,就看到犹自愤愤不平的丁原还站在门口,吕布依旧陪在他的身边。高夜急忙上前,和丁原打招呼,没想到却被丁原先来了个破口大骂。

    “明曦!那董仲颖擅行废立之事,你怎的连句话都不说!你做为颍川太守,难道一点忠敬之心都没有了吗?……”高夜知道丁原这是气的不轻,一个武将竟然愣生生的骂了自己一炷香的时间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自己做为一个晚辈,也只有拱手受教的份。吕布在旁边给了高夜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高夜知道,恐怕今天不被他丁原骂痛快了,自己是走不了了。丁原的语速之快,脾气之大高夜连插句嘴的机会都没有,飞溅在高夜脸上的唾液已经不用高夜去擦了,因为擦了也是白擦。“……我都离席了,你为何还留在那里?还等着另立新帝吗?”

    好不容易等丁原这个喘口气的机会,高夜这才插嘴道:“有着叔父指责,那董卓还能干的出什么来?而且叔父您走就走了,您不知道啊,我要是走了,蔡师和卢中郎可就要被董卓给杀了。”

    “哦?还有此事?”

    “那是啊,您走了之后,那董卓又提起立陈留王为帝的事情,卢中郎自然不依,那董卓居然如法炮制,拔剑就劈啊。要不是我在,卢中郎今日能不能出来还两说呢。”

    “欺人太甚!”丁原大喝道,“奉先,去给我整军备战,不讨伐了这董贼,家国何安!我这里有明曦在,当可无妨。”

    “喏。”吕布拱手应道,随即翻身上马,便往城外飞驰。正在此时,那董卓送各位大臣出来,正好看见吕布出城,只是他倒也没多想,毕竟这里是京师洛阳,那丁原胆子再大,难道还敢冲击京师不成?

    可没想到的事,不代表就不会发生。第二日一大早,董卓就听闻丁原居然在城外搦战!那董卓的人马大都还在城外驻扎,李傕、郭汜已经在和丁原对峙了。那董卓闻听大怒,不由得大喊道:“反了!反了!来人,给我披甲备马,我要亲自去取了那丁原的狗头!”

    “主公不要冲动。”那李儒在一旁,急忙劝道,“那丁原手下有吕布这等勇将,只怕不是对手啊。”

    “哼,老子我有两万大军,他丁建阳不过几千人马,还怕了他不成!”

    “可是主公……”

    “休要多言。看我今日如何拿了丁建阳的脑袋,我倒要看看,还有谁敢反对我!”

    说罢也不再理李儒,径直前往城东而去。那董卓一来城外,随即便被自家的军士引到两军阵前。董卓举目一望,只见那丁原大军一个个雄姿英发,旁边便是高夜的人马,高夜正坐在马上,静静的看着董卓这方。

    两军阵前,只见那吕布头顶束发紫金冠,身披百花袍,一身唐猊甲,手持方天画戟,正在耀武扬威的大骂之中。

    丁原眼见董卓到来,随即出阵大喝道:“董卓,尔无尺寸之功,身居高位,如今更欲行废立之事!家国不幸,何此尤甚!还不快快下马自缚!”

    董卓闻言,不由得气的牙根都痒痒,你几千兵马居然跟我这两万大军耀武扬威,你是疯了吧!“丁建阳,我在北邙山亲自护送陛下还都,你怎可谓我无尺寸之功!如今你冲击京城,犯上作乱,该当何罪!”

    “哼,那陛下是高太守送回来的,与你何干!你若再不认罪,休怪老夫我不客气!”

    “丁原!你区区一个执金吾,有何资格指责我这个当朝司空!你要打就打,老子还怕了你不成!”

    这话一出来,高夜当真是没忍住,本来前面还好好的,突然蹦出一句老子来,一下子就把董卓的level给拉低了不止一个层次。这样的粗鄙莽夫当上了太师,还傲气甚重,最后连自己的女婿的话都不听,也难怪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尸体都被点了天灯的下场。

    “谁人去为我去了那吕布首级!”董卓直接大声喝道。

    “末将愿往!”

    只见董卓军中一员偏将直接杀出,飞奔吕布而来,那吕布自然也是一夹马腹,直接冲了上去。他连问这人是谁的兴趣都没有,只一招,那人便栽落马下。董卓不由得大惊,还未等他发话,又有两人直直的杀向吕布。那吕布以一敌二,亦是毫无惧色。也是,这两个人本来也没有关羽、张飞那样的本事,吕布又有什么好怕的?手起刀落…不,是戟落,两个人就结伴去追刚刚那位去了。

    董卓眼见三员偏将居然在吕布手下连一招都没走过,本就心生了惧意,又见得那吕布居然直直的奔着自己杀来,心中大骇,急忙令李傕、郭汜率军押上,阻拦吕布。只是这命令一下,他自己却回马而逃。

    身为大将,阵前脱逃,对于军士士气的打击有多重可想而知,那李傕、郭汜不由得心中暗骂:“这吕布如此厉害,你自己跑了却要我们两个上去送死?况且你自己身为大将,临阵脱逃,我们还怎么带着这些士兵上前杀敌啊!你都怕了,他们能不怕么?”

    不过李傕、郭汜二人还算是勇敢,即便知道自己不是吕布的对手,依然杀了上去,也正因此,身后的士卒才算是有了一些勇气,随着自己的将军杀敌。

    那丁原眼见吕布大发神威,阵斩三将,本就有意全军突击了,那里想到那董卓居然回身就跑。只是李傕二人的兵马杀了上来,虽然他不担心吕布,依吕布的能力,杀个三进三出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若是让董卓跑了,自己在这里搦战了一上午,又有什么意义?因此丁原直接一挥手,便让大军压上。

    那李傕、郭汜并着三员偏将,在吕布手底下打的是险象环生。那吕布不但要对付他们几个,还要提防其他士卒的攻击,甚至还挡开了三支射来的暗箭,即便如此,三员偏将还是被他杀了两个,李傕、郭汜称勇冠西凉,可惜在吕布的手底下一样处于生命垂危的状态。两个人这时候都不由得心想,华雄要是在这里就好了!

    华雄本就是他们西凉军中的第一猛将,为人豪勇,虽然不太擅长计谋,可是打起仗来却是勇不可挡。那些西凉羌人见了华雄,都要退避三舍,就好像匈奴人见了吕布一样。这个人虽然打仗不如自己,可是武功确确实实要比自己二人高的多啊。若是有他在,说不定三人联手,还能和吕布对抗。现在,还是逃命要紧啊!

    李傕、郭汜这一撤,带动了董卓人马的大溃退。败而不乱也只是他们想象中的事情了。再加上有丁原和高夜在后面的一阵追击,两万大军更是溃不成军,纷纷向洛阳城内逃窜。

    那李傕二人好不容易逃入了洛阳城,眼见丁原追兵就至,急忙下令关闭城门,至于还没进来的士卒,那也没办法了,生死各安天命吧。丁原眼见城门已闭,那洛阳本就城高池深,自己又都是骑军,攻城绝无胜算。况且攻击董卓是一回事,冲击洛阳城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攻击董卓,那叫做排除异己,只要杀了董卓自然无妨。可是冲击洛阳城的事情可就大了,那可是真正的造反的罪名。自己要真的打了洛阳城,不用董卓杀自己,朝中大臣都会把自己揪出来问罪的!就算大臣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皇帝和太后也会对这种损坏皇室威严的事情,大加责罚,就是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反正旗开得胜,丁原随即收兵,和高夜驻扎在城外,准备商量一下,要如何才能弄死董卓。只是他没想到的事情有两点,第一,高夜现在根本就没有弄死董卓的打算。董卓要是死了,大汉灭亡的节奏一乱,事情可就不好控制了。毕竟自己需要的是破而后立啊!第二,那就是马上就会有人来诱降他的宝贝儿子吕布,他自己的死期就要到了。

第三十六章 李肃劝降() 
丁原、高夜等人收兵回帐,自然是大开宴席,今日一战得胜,不但灭了董卓的风头,更是增长了自家的锐气。自己这一次亮肌肉的行为,一方面是告诉董卓,自己不是好惹的。另一方面也是告诉朝中大臣,有自己在,董卓根本就没什么好怕的!

    董卓回去可就没有什么好心情了。自己的两万大军被人家打了个落花流水,虽然自己现在掌握着洛阳几乎的兵马,可是那两万人才是自己的嫡系啊。若是自己压制不住丁原,只怕洛阳城里的这些将军校尉们,又会投入丁原的怀抱。这些因为看到自己实力而投靠的人,在看到另一个更有实力的人的时候,一定会选择毫不犹豫的投靠,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好在牛辅终于带着自己的人马赶到,自己现在的兵力还是处于绝对的优势。只是那个吕布,这样的猛将,怎么就自己的手下呢?那高夜据说也是一个不下于吕布的勇将,没想到都在丁原那里。今日一战,那高夜还没出手,只一个吕布就杀的自己两万大军丢盔卸甲。这以后还怎么跟丁原打?

    昏暗的烛光里,坐着的都是董卓的近臣,李儒、牛辅坐在首位,然后便是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已经身为司空的董卓,把自己的人手尽数调来了洛阳,一些人马甚至接替了洛阳北面关隘的防守工作。

    可即便如此,董卓依旧不满,毕竟那吕布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这样的武勇,才是自己现在迫切需要的啊!而且这吕布和高夜不同,那高夜不但自己武勇过人,更是很有政治才能,在颍川一地搞的是风生水起,世家大族无不叹服。这样的人自己就是给他高官厚禄,也很难笼络的来。最的是他一定不会听话的,若是自己侵犯了他的利益,他是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给弄死。

    可吕布就不一样了,不但从未担任过什么文职,主政一地,就连打仗也和自己一样,没那么多的阴谋诡计。而且自己也曾在并州、河东一带生活过,对于吕布不好读书的名头可是清楚的很。这样的人才好控制嘛!如果能得到吕布的效忠,自己在这个朝堂之上,还能怕得了谁?就算他高夜,也一样不是自己的对手!

    众人沉默良久,董卓这才开口道:“诸位也不必灰心,今日一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主公说的甚是,今日虽败,可我等尚据洛阳城,那丁原胆子再大,也不敢杀进来。只是要如何除掉他,还得想个万全之策。”李儒这个时候当然不会说董卓都怪你不听我的话,这时候的董卓绝对是一个需要安慰和谋划的人,而不是被指责,尤其是当众指责他失策的对象。李儒本就是个人精,智谋过人,更兼擅长察言观色,要不然也做不到如今董卓谋主的地位。

    “文优所言极是。”董卓点头道,“那丁原倒无所谓,只是他手下吕布,实在勇猛!那高夜据说也是一个武艺不下于他的猛将。丁原由此二人在,我实在难以对付啊!诸位可有何良策?”

    “不如以高官厚禄收买他二人如何?”坐在末尾的一人率先说道。众人视之,原来是虎贲中郎将李肃拱手说道,要说这个李肃,可当真是不一般,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都觉得他是个文人。其实不然,只看他现在虎贲中郎将的职位就知道他的武艺不差。而且据记载,这个李肃乃是西汉时飞将军李广的后人,一条银枪使得很好,只怕对上华雄也能平分秋色。据说就连曹操都称赞他有万夫不当之勇,不过有多少水份就不得而知了。

    那李儒却眉头一皱,反驳道:“那高夜如今身为一郡太守,和丁原又有叔侄之份,只怕不易收买。主公您也记得,之前给他封官,他不是也没受么。”

    “唔,确实如此。这个高夜,可谓是油盐不进!”

    “那吕布更是丁原义子,和丁原感情深厚,恐怕要他背叛丁原,更是艰难啊。”

    只见那李肃此时已经站起了身来,走到了前面,对着董卓施礼过后,这才对李儒说道:“大人此言差矣,我与吕布乃是同乡,对他很是了解。”说罢,这才转向董卓说道:“吕布这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依我看来,想要收服他倒也不难。那高夜我不知其人,因此不敢妄下论断。只是这吕布,若是主公信得过我,我愿为主公劝降他来!”

    董卓闻言不由得大喜,那李儒却在一旁问道:“你准备怎么劝降他,可有把握吗?”

    “主公岂不闻宝马配英雄之语?我听闻主公有一匹赤兔宝马,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想那吕布即为绝世猛将,如何能不爱马?更兼他本人喜好财货,在并州时就多有贪墨。如今只需此马,再加金珠,在下愿亲去吕布那里说项,必使主公得此大将。”

    董卓一听居然要自己的赤兔马,不由得大惊。那赤兔马可是自己的心爱之物,不说别的,这匹马野性犹存,自己等闲都不得一骑。可去岁在西凉,若非此马,自己险些死在边章手里,因此自己对这赤兔马更是喜爱异常。都说名将爱宝马,董卓也是大将,如何能不爱?因此脸上不由得犹豫了起来。

    那李肃眼见董卓犹豫,不由得劝道:“主公何惜一马,若劝不得吕布,此马还为主公。若是劝得吕布来降,那名将、宝马不是俱归主公了吗?”

    董卓不由得狠了狠心,不过李肃素来名不见经传,自己对他的能力也不算了解,自然还不敢完全的放下心来,因此有转头看向李儒。

    那李儒确实手捻胡须,微微一笑道:“主公志在天下,何惜一马?”

    董卓不由得大笑道:“好!好啊,李肃,我便将赤兔马与你,并黄金一千两,明珠三十颗,玉带一条,前去劝降吕布。若是能说得那吕布来降,我一定重重赏你。”

    “多谢主公信任。肃明日便去。主公可静候佳音!”

    那李肃备好礼物,第二日一早便出了城门,径直往吕布大营而来。吕布闻听有故人相见,自己也很是奇怪,这个时候,哪里来的故人?不过自己出门一望,居然是李肃!这可真是大喜之事啊。他乡遇故交,怎么能不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