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魏武元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嘉和赵云都明显的一愣,紧接着就是一阵深思。

    不过赵云身上忠君爱国的思想可能太过深重,即便开始认可了二人的话,但本能的还想挣扎,“可…”赵云的可字刚出口,高夜便打断了他。

    “子龙,是秦也好,是汉也罢,就算五百年后他改叫了唐,总归也是我中华正统,炎黄后裔。总不过是天子换了个姓氏罢了。”高夜做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的人,怎么可能对皇帝是谁很在乎?毕竟高夜上辈子根本就没见过皇帝是什么样的!“依我看来,为人要忠孝仁义,然这个忠,可不单单是忠于某一家某一人,更要忠于天下,忠于我华夏民族千千万万的子民。大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奸佞横行,国家即将大乱,此势已不可逆转,我等所能做的,只能是为这乱世早作准备。

    同时来说,天下大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今朝廷腐朽不堪,世家门阀利益往来,盘根错节,岂是你我升斗小民能变得了的?唯有王朝更替,才是打破格局的最佳时机。破而后立从来都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大哥我言尽于此,子龙啊,你好好想想,是为这如冢中枯骨般的朝廷效死,还是为天下百姓的福祉奔命?”

    高夜说罢,拍了拍赵云的肩膀,“你还小,再加上读书不够多,因此你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就不够全面与成熟。大哥希望你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都来和我或是你二哥谈谈,正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至于此事,你回去再仔细想想罢。至于现在,走,大哥带你们啊,吃点新鲜的玩意儿去。”

    赵云还是一脸的沉思,而郭嘉听罢这话,却是满脸的兴奋:“大哥,你又私藏了什么好东西?”

    “见到了你就知道了。”

    高夜说罢,转身便进了造纸作坊对面的小院,小院不大,不过二十亩左右。郭嘉也拽着赵云一同入内,只见院内,居然是农田!只是这种的是什么,二人却不认识。这可让郭嘉和赵云内心有些受打击。毕竟自己二人可不是何不食肉糜之辈,当然,如果他俩知道晋惠帝的这个典故的话,一定会这样想的。

    三人踩着田垄向前走着,没多远便是一排房屋,许多女人正在浆洗衣服,至于男人,大都在地里干活。一个女子看到了迎面走来的高夜,赶忙迎上去:“东家您来了,大柱正在地里干活呢,要不要我叫他回来?”

    “不必了他先好好干活吧,我带我这两个兄弟来开开眼,看看我这新粮食味道如何。”高夜也是哈哈一笑。这女人便是大柱的媳妇,大柱则是高夜这小院中,种这二十亩地的三户人家中的管事,是以大柱,这女子便主动招呼高夜他们。

    “正好,我家里正煮着玉米呢,我打发小子去给东家您端来。”

    “嗯,好啊。张娘子,你家小子近来可还努力?这些时日家师丧事要紧,我也没太关心这帮孩子们的课业啊。”

    “东家您这话说的,这帮娃子们能遇到东家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造化,要在村子里,哪有学问可学,更别说东家您这样的大家教导。娃子们每日里学的可勤奋了,只要不帮着干活,就抱着书看,一个个的,都是有出息的。”

    “今日正好我来了他们晚上都来,就说先生我要考校考校他们课业。”

    “诶,好嘞。”

    直到玉米拿上来,赵云和郭嘉,依旧在震惊中无法自拔,无他,只是二人发现了这种作物的产量,当真不一般!他们都是农家出身的小子,一亩地能打四五石的粮食那就顶天了,可这种粮食,一亩地里怎么的也有十二三石,这样的产量如何能不震惊。

    只到高夜呼唤二人来吃玉米,两人才从自己的世界中出来。看着高夜扒开玉米外皮,大口啃着,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拿起了玉米,也学着高夜的样子吃了起来。只吃了一口,满口的香味,不觉得让二人食指大动,啃得愈发的快了起来。

    “怎么样,这玉米可还和二位的胃口?”高夜笑道。

    “大哥,这东西太好吃了,而且我看了一下,产量可是比别的粮食高多了!一亩怎么也得有个十几石呢!”

    “张娘子,给他们说说,去年咱们这二十亩地,收了多少玉米,收了多少土豆。”

    “回东家的话,咱们去年啊,这玉米种了十五亩,收获二百三十二石又两均多点,至于土豆那东西,就种了五亩,产量也有一百七十石呐。”

    “大哥,这土豆又是什么东西?”郭嘉问道。

    “土豆也是一种作物,亦菜亦粮,而且产量奇高,又不怎么挑地,你也知道,大哥我在被师父收留以前,四处流浪,才带回了土豆和玉米这两种高产的作物,本想着若天下都种这两种作物,必能使世间再无饥馑之忧,不过看到乱世将至,就没有把他拿出来。”

    赵云不禁点点头,道:“若是现在推行,等到战乱一起,恐怕想要再度统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了。大哥若是带着这两种作物投靠明主,那就能大大缩短乱世的时间了。”

    “不错,我便是这样想的。天下大乱的趋势已不可更改,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啊!”高夜笑道。

    孙国父做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者,虽然闹革命的水平不怎么样,不过说出来的话还是当真有道理。郭嘉赵云听罢,都是不住的点头。

    “大哥,我想通了,大丈夫当为天下!大哥的志向便是我的志向,往后我便跟着大哥,一同为天下苍生效命。”

    “哈哈!好啊,我等兄弟三人,自当同心协力!”

    “同心协力!”

    “不过奉孝啊,我们兄弟三人里,你的资质最高,眼光最准,择明主这事可就交给你了!可别一时看花了眼,坑了我和子龙啊。”

    “啊!我忽然就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好多啊大哥,你不打赏我几瓮好酒可不行!”

    “好好好,你这个兄弟啊,当真是无利不起早。待我过几日,亲自给你酿造几瓮好酒喝。”

    “一言为定!”

    “哈哈哈哈……”三人一齐笑出了声来

第五章 清静无为()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高夜已经带着郭嘉赵云二人,练完了拳法。不得不说,赵云确实是个练武的奇才,不过一月时光,郭嘉仅仅是勉强记住了各路招式、赵云却已经有了行云流水之意。只是他原来拳术太强,以至于行进间还有一丝拘谨,没有彻底达到圆转自如的境界。

    高夜看着赵云暗暗点头,不过看到郭嘉的时候,却是一阵心塞。别说圆转自如了,就这个打完一招还得停下来想想下一招的笨拙,就恨不得高夜打他一顿。看经史子集几乎能过目不忘,练个武,记个招式简直跟要命一样。

    “子龙,你这太极,练得当真不错。你的招式已经精熟,只是你原来拳脚功夫太强,招式中棱角分明,还未能体会到太极这圆转自如之意。”说道这里,高夜不禁想起来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偷学太极拳,化妆小道童与阿三对阵之时,张三丰也是这样评价张无忌的太极拳的,紧跟着便指出太极拳的精要所在,使得张无忌彻底领悟。

    随即,高夜便将金老先生文中的原话搬了出来:“子龙,你要记住,用意不用力,太极圆转,无使断绝。当得机得势,令对手其根自断。一招一式,务须节节贯串,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赵云应是,便在一旁仔细的琢磨起这几句话来,一边琢磨,一边又打了起来。高夜点点头,果然比刚才好了一些。高夜则转身看着郭嘉,一脸的无奈道:“奉孝,你这练得是什么?我记得我第一天就讲过,这太极拳的诀窍,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坠肘。而且纯以意行,最忌用力,要形神合一。你再看看你,做到了哪一点?你读书之时,过目不忘已非难事,怎的记几个招式就这么难……”

    “读书那是我愿意,练武还不是被你逼得!你看子龙,武功练得那么好,读书也不如我啊!”

    “还顶嘴!你这分明是不上心啊,这个月我看你是拿不到优了。”

    “师兄你这分明是欺负人!子龙那是练武的奇才,我一个弱不禁风的大才子,练什么武啊!”

    “必须得练!你还想不想从我书房里拿书了?再说我也不求你练个天下无敌,但总要能应付一二个毛贼吧。”高夜说罢,赵云碰巧打完一套太极拳,高夜便道:“子龙,你这太极拳还有一个问题,这拳劲首要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你可明白?”

    “是,大哥。”

    “嗯。不过子龙啊,练武你确实是有天赋,就连为兄我也是大大不如的,不过你的书也要仔细读啊,不要光读兵书,其他各家典籍,多少也要看看,这方面,你可以多向你二哥请教,至于你二哥的武功,你也多指导指导。奉孝,你听到了没?”

    “是,大哥。”郭嘉打着哭腔道。

    “后日,可就要考校你们这一个月的学习成果了,你们俩,好好准备啊。”高夜森然一笑,“拿不到优,可没有奖励,若是不合格,嘿嘿,看我怎么罚你们。”

    “别啊,大哥,你这不是欺负人么!”

    “这次考核嘛,看在是第一次的份上,大哥就给你们圈定个范围,文嘛,就考《孙武十三篇》,武嘛,就考太极拳。奉孝,就你现在这太极拳,一准不合格,好好练吧。哈哈!”

    郭嘉听完,简直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

    不过正在这时,管家前来禀告,说是门外来了两个道士求见。高夜眉头一皱,心中奇怪,无论是师父,还是自己,往日里都与道家无甚渊源,更何况如今太平道风生水起,高夜心知这太平道是要起义失败的,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人与他们多做接触?如今来了两个道士,可别是太平道的人想来拉拢我们,到时候可是个大麻烦。

    随即问道:“两个道士?可是那太平道的人?”

    “好像不是,我见五原城内的太平道的人,虽称自己是道人,其实不过是贩夫走卒。可今日来的这二人,却当真是一派仙风道骨,和我往常所见,大是不同。不然也就不来通报主公了。”

    “嗯?难道是道家其他高人?”高夜自言自语道,“罢,那我便去见见他们,张叔,且让他二人大堂等候,我马上就到。对了,我上次让老周他们行商江南的时候,带些新鲜茶叶回来,也快有一个月了,想必也快要回来了吧?还有上次我跟您说您侄孙来我这,他还没到嘛?”

    “劳主公关心,老夫已书信回去,算算日子,那小子想来就这几天便要到了吧。至于老周,昨日晚间就回来了,只是他回来时已经太晚,故而未去禀报。”

    “那好,你家那小子若是到了,径直来找我便是了。还有,叫老周,老王,还有现在还在家里的这几个掌柜的晚上都来,一来听听他们汇报,盘算家底;二来我也有些事情要和他们商议。再有,晚上叫家里的木匠,铁匠来我院中,我有东西吩咐他们做。”

    “是,主公。”

    “嗯。”高夜点头道,又回头看向郭嘉赵云二人,笑道:“奉孝,子龙,我且去会会这两个道家高人,你二人练够时辰,便可休息了。子龙,好好教教你二哥。”

    “是”二人齐声答道。

    高夜随即来到前厅,只见那两个道人已经坐在那里等候。不过这个场面,却让高夜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别扭,只是这种别扭,高夜一时间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何。不过这不妨碍高夜的场面话出口,二位道士也是起身寒暄。寒暄过后,高夜这才知道,来的两个道士,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那一个三十上下,眇一目的道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左慈。而那个十四五岁的小道士,便是大名鼎鼎的葛玄了。当然,他们的鼎鼎大名在如今,恐怕也只有高夜这样觉得。毕竟,一个从后世来的人,怎么能不知道掷杯戏曹操的左元放呢。而葛玄,在未来终将成为道教的灵宝派祖师,自称为太极仙翁。如果未来的道教,还会有张道陵、许逊和萨守坚的话,或许他们四个还会被道教奉为四大天师吧。只是他二人现在,还远远谈不上什么名气,只是普通的道士罢了。

    寒暄已毕,高夜便询问起了二人的来意。毕竟自己和道家的人从无交集,忽然被找上门来,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左慈则是哈哈一笑,好像不大笑几声,就无以表达出他的善意。笑过之后,则从葛玄手上接过来一个包裹递给了高夜,道:“我本是带着徒儿游历天下,伯喈公自前年到吴会,常与老道交谈,他知我欲行,便托我将这些东西带来。”

    高夜闻听,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太平道的人来拉拢自己入伙,幸甚幸甚!不过这一包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高夜恭恭敬敬的收下之后,便先放在一旁,毕竟当面打开,是一种极其失礼的行为。

    “伯喈公本来要我拜会你的老师,他曾多次向我称赞,你的恩师乃是天下大才,还说过你,亦是人中龙凤,可未曾想我进门时才听闻,你的恩师已经仙逝,悲哉。然死者,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此亦乐哉。”

    左慈这话说的,着实让高夜有点心塞。前半句悲哉,倒还像是人话,后半句乐哉,高夜实在是有点难以苟同。毕竟高夜前半辈子生活的时代,孝道绝对是一个全民族都认可的价值观,谁家有人过世办白事,你敢说这是好事,不得把他全家都得罪个死死的?而且这话说的还引经据典,还好高夜无论前世还是这一世,都还读过庄子,况且《庄子·至乐》这一篇很是又名,因此他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个给庄子托梦的骷髅呢?

    高夜又不禁想起这些年来,自己的师父对自己的耳提面命,以及关心呵护。自己不过中人之姿,师父对自己却是疼爱有加,自己不过是后世流水线上的一个普通学生,却从师父这里习得了无数的智慧,这样的师父故去了,就算死后是南面王乐不能过,可你让我怎么能替他开心?

    “家师仙去,在下实是痛心不以,一恨不能尽学家师胸中沟壑,二恨不能尽孝家师膝下座前,三恨不能尽报家师养育之恩,纵家师行乐于天地之间,我亦悲之伤之。况《庄子》亦云:‘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此不与骷髅之说,自相矛盾吗?我闻乌角先生您自幼修道,道法精深,又有何解?”高夜淡淡笑道,这段话也是出自《庄子·至乐》,讲的是庄子妻子故去之后,惠子前来拜祭,发现庄子在兴高采烈的唱歌,而后才有了这样一番的对话。

    只是高夜说出这段话,却没有一丝不快。虽然这话乍一听自己不喜,但也知道,左慈说的这后半句话,其目的更多的是为自己宽心。逝者得到大自在,在另一个世界过的很开心,这在后世,倒也是经常出现的桥段么?只是在往年的学习中,自己的师父每每说话,都是引经据典的,绝大多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学他一样引经据典,结果发现自己知道的典故大都还没发生。这种尴尬持续了这么多年之后,高夜对于每一个跟他说话引经据典的人,都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故而抛出了这个问题,打算难为难为这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