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破天下-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的敌人,然而此时的怛罗斯城,早已涌入了太多的安西士兵,反而他们葛逻禄士兵自己成为被肃清的对象。

    最终,葛逻禄叛军节节败退,而谋剌连正则被心腹护卫拱卫着,退到了早先的行政署邸如今的叛军指挥所。而恰好,叛军指挥所,乃是王刚的特战营二连重点关照的对象。

    然而,即使掌握先进火器,此次由进攻叛军指挥所却屡屡受阻,特战营二连副连长见此,不禁出言感叹:“不曾想谋剌连正身边,还有如此忠勇之士!”

    连长眉头深皱,神色严峻,深吸一口气道:“情报显示此人乃仁义之辈,极得人心!”然而,内心里却担心的是,自己的特战营此次最好伤亡不要太惨重,不然自家营长那里说不过去不说,在总司令那里也不好说,特别是他听说总司令要将特战营升级为特战旅,这也意味着他们这些连长也一个个会被提拔升级。而如果此次损失过大,怕是对他的前程会有印影响。

    叛军指挥所内,相比此刻正握刀站在谋剌连正身旁的炽俟殷海,坐在椅中轻捋胡须的谋剌连正显得淡定了许多。屋外,喊杀声不断,但随着时间推移,安西军造成的喊杀声逐渐高涨。

    突然,门口冲进来七八个年轻的葛逻禄士兵,皆是谋剌连正亲卫,其中亲卫队长也不像以前那般施礼禀报,而是提着还在流血的刀急声道:“主帅,敌人攻击猛烈,我们快顶不住了,请您马上从地道离开吧!”

    一旁的炽俟殷海也急忙俯身过来,神色焦灼,再一次劝道:“兄长,您就听一次劝,先从地道离开吧!”

    谋剌连正平静地站起身,看了眼亲卫,又看向了炽俟殷海,面色中显露出不屑的傲然之色,开口道:“不用说了。我谋剌连正既然做出了选择,就没想过苟活!”

    说罢,锵的一声拔出腰间的宝剑,看向亲卫,肃声道:“我反抗李无解,本想替我葛逻禄打下一个光辉未来,谁知李贼势大,令我之大计难成。而族中子弟为我死伤无数,我独活,于心难安。所以今日,我便赴死,以——明——志……”话音中,满含悲壮慷慨之韵。

    众亲卫一听,纷纷双目含泪,拱手施礼,领头之人激昂道:“鞍前马后,无论生死,永远追随主帅!”

    锵的一声,身旁的炽俟殷海也拔出腰间长刀,抑制着因为激昂而有些颤抖的声音道:“兄长,生路死路,我随您!”

    谋剌连正回头看向炽俟殷海,神色有些复杂,而后叹息一声,走到跟前道:“贤弟,有一事哥哥我一直想跟你说……”之后,便将头凑到了炽俟殷海耳旁,轻声耳语了起来。

    炽俟殷海听着听着,突然睁大了眼睛,满脸错愕地看向谋剌连正。

    谋剌连正脸上闪现一丝愧疚之色,不过很快转身扭过头,看向亲卫,大吼道:“葛逻禄的儿郎们,走,随我杀敌!”

    身后,炽俟殷海依然处在错愕之中,目光直直地看着谋剌连正领着三名亲卫走出屋门,身影消失在一阵阵喊杀声中。

    炽俟殷海的记忆,似乎被刀枪声牵引回了二十多年前,那次,也是在刀枪混战中,自己和结拜兄长谋剌连正被俘,也正是那次,自己这位兄长挺身而出,替自己挡下了灭根之灾。从那之后,他暗自发誓,此生便唯谋剌连正马首是瞻,鞍前马后,无论生死。

    然而结果呢,结果就在刚才,这个让他付出了一切追随的兄长,居然耳语后告诉了自己一个大秘密:“贤弟,哥哥我心中有愧……今日就要赴死了,哥哥也就说实话了,其实……其实那次之所以愿意替你挡下灭根灾难,就是因为哥哥我……我昔年驯马时被马踢了裆,结果无法举事……”

    话音犹在耳畔,如阵阵天雷崩响,令炽俟殷海一时间呆住了。待回过神来时,炽俟殷海发现自己正处在一群荷枪实弹的安西士兵的包围之中。

    这群士兵,自然是特战营二连的战士。二连连长正拿着一张画像,仔细比对着眼前这个神色颓然的老人。

    “不是!”二连连长蹙额,“请问阁下是何人?”

    炽俟殷海看了一眼面前之人,见其手中拿着的画像上画着的,正是谋剌连正的大体模样。见此,炽俟殷海内心里居然有些厌恶。

    “请问阁下是何人?”二连连长提高声音,又问了一声。

    “我——炽俟殷海!”炽俟殷海回复一声,然后将手中的刀用力地掼在了地上。

    “那谋剌连正何在?”二连连长继续问道。

    炽俟殷海听了这话,脸腮不由得抽了抽,哼声道:“刚才随亲卫冲杀,估计已经——死了吧!”

    “死了?”二连连长不禁傻了眼,而后看向了身旁的副连长。本来,他们可是抱着活捉谋剌连正的目的的,但就在刚才冲杀进来时,那些叛军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因此自己还折损了不少士兵呢,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叛军一个个都被消灭了,一个活口也没留下。

    二连副连长见此,又下意识地感叹了起来:“哎,也算是枭雄末路了!”

    一旁的炽俟殷海一听这话,内心突然有一股呕吐的冲动,忍不住吼叫道:“屁的枭雄,简直就是人渣一个啊!”完了,竟然像一个被人欺负了的孩子一样,呜呜地痛哭起来。

    ……

    当怛罗斯大捷的消息快马加鞭送到碎叶城时,正是一场大雪漫天的天气。

    碎叶城,李无解与楚怀玉各自举了一把伞,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雪,漫步在城垣之上,身后,跟着一个班的亲卫。

    “谋剌连正反叛,本来为了引出更多的叛军我才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结果跳出的除了吐火罗还算一条大鱼外,其他的都是些小鱼小虾!而如今,在这数九寒天,我之所以出动大军不到一周就灭了谋剌连正,就是要给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看看,只要我的大军一到,他们都是不堪一击的土鸡瓦狗,好叫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楚怀玉听了,轻轻颔首,接着道:“按说这次出兵也正好验证了我们的军队无论是作战还是后勤完全可行,何不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呢?”

    李无解听了摇摇头,微笑道:“北上自然是要北上的,但到如今迫近年关,再加上这一场大雪,行军的困难可想而知,所以待明年时,再重新布置吧!”

    而就在李无解和楚怀玉说话的时候,身后不远处,金清叶正顶着大雪,急匆匆而来。

第274章 过了一年又一年() 
这已经是入冬以来不知道第几场雪了。纷飞的大雪,掩盖了很多事,让曾经在街头巷尾成为热聊话题的安西王大败葛逻禄叛军的事,变成了茶余饭后偶然才提起的闲聊话题。

    然而不久之后,正值年根,又一话题成了人们热聊的话题,便是安西王下令救助因大雪受灾的灾民一事。

    原来,就在腊月二十三,一场罕见的大雪后,那些散布在安西境内的一些部落和居民,屋塌房倒者有之,牛羊冻死者有之,令百姓损失惨重。而李无解了解了情况后,立即下令开展救助灾民。

    命令一下,安西王统辖下各行政署纷纷行动起来,慰问灾民,救助灾情,而且按照安西王的指示,做好灾情统计,以做好春播后一系列的救助工作的准备。

    这就算了,那些原本持刀握枪的士兵,也成团成营建制地出现了,他们驾着大车,拉着大顶的军用帐篷,拉着大批的物资,针对那些受灾严重的地区,成建制地开展救援。而且这些士兵不光就此次灾情开展救援,还联系部落话事人等,询问村中其他困难,最后据说等天气暖和了,部队会帮他们铺路修桥,修建学堂等。

    一时间,“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同舟共济,共度患难!”“仁慈治世安西王”这样的口号,也不知道谁起的头,竟然在安西大地传了开来。

    而百姓们对于安西王政权的认可,也就转嫁到了对安西王士兵的认可。譬如在救灾现场,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当某个士兵正提着勺给受灾的群众分发早餐的时候,突然两个人影出现在面前,一对老夫妻,男人搀着女人,二人端着空碗走到跟前,才看到提勺的儿子,两口子不禁喜上眉梢。

    父亲丝毫不掩喜悦之意,拉住旁边的一个人道:“老弟啊,这个打饭的士兵,就是我儿,是咱安西王的士兵。”

    那人一听,也与有荣焉一般:“哎呀,老哥哥,原来令公子是安西王的兵啊!“说完了,上下打量起年轻的士兵来,那眼神,颇有一副老丈人打量新女婿的意味,这令站在一旁的女儿有些不自在,悄悄拉了拉父亲的袖子,娇叫一声道:“爹!”

    “哎,哎!”这人急忙回应一声,被女儿拉着就走,但还是忍不住回头朝着士兵的父亲道,“老哥哥啊,不知道令公子可曾娶妻啊”

    另一边,一个中年男子吃了几口饭菜,忍不住放下筷子感叹起来:“历朝历代,没有不碰到天灾的,历朝历代,官府赈灾的事也不是没有,但从来都是好些的,提供点带糠的粗粮,差些的往里头加沙子,甚至有些朝廷只管自己,哪管你百姓死活。可咱安西王就不一样,知道咱糟了灾了,第一时间救济不说,管菜管肉不说,还给那成袋的粮食往家里搬这这是”中年男子激动得话音都颤抖起来,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儿来赞美一下心中的安西王。

    普通的民众,特别是受灾的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安西王执政后的好处。当然对那些富足大户人家来说,如今安西王可是衣食父母一般的存在,所以对于安西王的政令,往往第一时间关注并想方设法地参与进去。

    就如有龟兹城中有大户人家秦家,世代经商,家境殷实,这次也效仿安西王,于灾民受灾处搭棚施粥。

    “什么?安西王不只管粥饭,还管肉啧那行,咱也管!”秦家家主虽然肉疼,但还是忍痛下了令,叫家丁宰杀了牛羊送到了灾民救济处。其实,不只秦家家主肉痛,家丁们也肉痛——平日里,他们自己哪里会有这样丰盛的待遇。

    不过,当第三日,闻讯而来的几人提着笔,拿着记录本,当着秦家家丁的面对领到饭菜的灾民进行采访,并边听边记录边点头的时候,秦家家丁们突然觉得自己瞬间高大和光辉起来,不自觉地,那端着勺给灾民们打肉菜的手也不抖了,仿佛手部的痉挛一下子痊愈了一般。

    他们自然知道,这些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的人,所代表的,是安西文化部下辖的新闻署的记者。对,记者这个行业,也是李无解在这个时代的发明。

    其实唐朝时有邸抄一类的传播信息的信息传播工具,但相比较而言,其仅是用于传知朝政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而且受限于印刷技术,还无法规模化。但在李无解这个穿越者的指示下,活字印刷、排版技术等都得到长足发展后,报纸自然出现了,相应地,记者这个行业应运而生。于是,报纸、记者这类新鲜事物在百信之中,就变得比较常见了。

    安西政府和民间在组织力量对灾民进行救援,但普通民众不知道的是,整个安西下辖各行政署,都在酝酿着一场影响深远而深刻的变革,便是省制的推行。

    李无解在完成对安西诸部的整合,尤其是在收拢兵权于中央政权的情况下,如何布局地方行政一直是思考的重点,本来,按照刘方平、李白等人的建议,为安抚刚刚收服的诸部,可示以羁縻,因其俗而治。但李无解依据后世的经验,知道有些东西如果在建立时就怀柔退让,往往会娇纵其性,为后世留下隐患。所以,他力排众议,在用武力威慑诸部,收服诸部后,强力推行后世的省制。

    经此,李无解欲以后世省制的方式,在中央政权下,设立诸省行政省,省下逐级设市、县、镇(乡)。而且,特别在乡村,李无解明确了村长、社长一类的组织,一改过去乡下设亭之后,乡村完全以宗族为核心进行自治的传统,明确了村、社级也编入行政体制,由乡镇根据实际选举并任命。

    李无解的设想是,从上到下,全面预防家长制模式下可能产生的各种隐患。当然,李无解也知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可能做到完全避免,因为今日之民智,完全与千年以后无法相比。而启民智之事,需要长远计划,当下虽然开展各种学堂教育,但短期内难见效。

    因而当下,在选拔任用官员时,面对只能在过往官僚体制内及民间社会的读书人中选拔的现实,李无解一方面加强对任用官员的考察和监督,另一方面加大对官员的培训力度。而有前期行政专员培训经验存在,对官员的培训自然不存在问题。李无解在意的,是如何建立更有效的考察和监督体系,从而避免出现被顽固势力窃取成果的情况。

    而基于此,李无解也做了布置,首先,他着令总理衙门、法理衙门和刑统衙门三司联合成立一个向他直接负责的政纪署,专门负责监督各级行政官员的纪律问题。其次便是扩大情报科规模,另辟一线,作为暗线,负责侦查和监控各级行政官员。

    李无解希望通过明线和暗线结合的方式,建立起严密的监察系统,作为控制安西的行政体系的重要手段。

    只是,本来替李无解掌管情报科的谢忠,如今生病了,而经过慎重考虑,情报科最终交接给了谢忠的女婿,李无解的师弟之一孙正茂。

    要说这孙正茂,当初借助江小鱼在中间牵线搭桥,终于得到了谢阿蛮的另眼相待,而谢忠也乐得成全了女儿和徒弟,于是在半年前,孙正茂与谢阿蛮成婚了。当然,孙正茂倒是知道师父就一个女儿,所以是以入赘的身份入了谢府的。

    这日,新年历正月初三,李无解乘着府上清净,终于有时间出来一趟,来到了师父谢忠的府上,一并来的,还有李无解的夫人及孩子们,当然,孩子中还有杨月儿跟着凑热闹。

    杨坤和李无忧的女儿杨月儿如今颇有大姐大的气派,领着刚来龟兹不久的弟弟李梦阳一到谢忠家就高喊谢爷爷往正厅跑去。

    这般情景,让还在冷清秋怀里的李昭阳看到了,使劲踢蹬着,提醒着母亲赶上去。

    冷清秋见了,急忙安抚道:“好好好,娘这就带你去!”完了,忍不住又加一句:“和你爹一个德行,小财迷!”身旁,乞拉茸和廖静一听这话,不由相视一笑,纷纷将目光看向李无解,李无解则有些讪讪地笑了一下。

    果真,当冷清秋抱着李昭阳到了正厅时,就看见杨月儿带着李梦阳给谢忠磕完头拜了年,正伸出手高叫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谢忠坐在椅子中,笑呵呵地应了两个晚辈的拜年,手中握着一叠包好的红包,满面笑容地道:“都有,都有,来,这个,是小月儿的”说着把一个红包给了杨月儿,接着道,“这个是小梦阳的!”

    冷清秋怀中,李昭阳本来嘴里嗦着拇指呢,这时候看到红包,急得手指也不嗦了,整个人向外挣扎,嘴里呜啦啦地叫嚷着。

    “哈哈,好好好,小昭阳也有!”谢忠爽朗地一笑,急忙起身给李昭阳也递来一个红包。

    别看李昭阳也就一岁多,但却见钱眼开,拿了红包后,乐得咧嘴而笑。

    一旁,孙正茂左手端着一盘果脯,右手端着一盘点心过来,而谢阿蛮,也挺着大肚子,扶着腰,笑呵呵地过来了!

第275章 大燕形势不乐观() 
大燕圣武三年,长安城。

    自三年前安禄山反唐,夺得了这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