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疑惑:“我的无解没有了?”
“娘!”潘鼎叫了一声,哭得如泪人儿一般,哽咽到说不出话来。
“我的儿啊!”一声悲怆的呼叫声中,白眼一翻,尼鲁帕尔往后倒去。
今日第一章!
(本章完)
第173章 李隆基痛失爱将()
天宝九载元日,新春第一天。虽然昨夜睡得很晚,但李隆基还是起了个大早。
一大早,李隆基在高力士的陪伴下,来到了含元殿。在朝臣们山呼万岁中,李隆基哈哈大笑着,坐在了龙椅之上。
“你瞧瞧,你瞧瞧,到底是新春,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们啊,精神头个个都与往日不同!”李隆基指着底下的众朝臣,向侍候在一旁的高力士赞叹一声。
高力士听了,一张满是褶皱的老脸堆着笑,恭声道:“俗话说万象更新嘛,今日可是元日,文武官员们自然要抖擞精神,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你陛下了!”
“嗯!”李隆基满脸笑意,俯视着一种神采飞扬的大臣,“众爱卿新春吉祥啊!”
“陛下新春吉祥!”众朝臣赶紧俯首山喝一声。
“嗯!”李隆基点点头,目光从一个个朝臣面上扫过。
其实今日里,除了那些久居京城的内臣,还有许多新的面孔,他们,一个个都是地方要员,譬如除了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外,还有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九原太守郭子仪等人,也都进京上朝,向李隆基拜年来了。
当李隆基的目光扫完了下首的大臣,这才开口道:“今日朕要偏心一下,先让常年在外替朕戍守四方的大将军们说话,众爱卿没有什么意见吧?”
这话,自然是说给杨国忠、张垍、韦济这样一些内臣听的。
大臣们纷纷相望一笑,杨国忠作为内臣中的红人,作为代表,当即上前恭敬道:“外将替陛下戍守四方,端是辛劳异常,这一点我们这些久在陛下身边的臣子也是十分佩服,陛下体恤外将乃是理所当然,臣等怎敢有什么意见!”
李隆基听了,欣慰地点点头,将目光投向了一众外臣,思量着该先点出哪一个先给自己拜年,只是,就在李隆基将要张点出哥舒翰的名字之时,突然自殿门外进来了一个小黄门。
不知是因为没注意,还是因为走得太急,小黄门被殿门口的门槛一绊,踉跄两步跌倒在地。
这一幕,恰巧被李隆基的余光扫到,因此吸引了李隆基的注意,使得李隆基张开的口最终没有叫出声音。
李隆基眉头微皱,显露出些许不悦。不过,当看到小黄门手中捧着的东西时,却压下了不悦,静静地等候着。
初时,大臣们正听李隆基说话呢,听着听着突然没声了,而且还面露不悦,不禁一愣,待一个小黄门从他们身边经过时,这才注意到了问题所在。不过,当他们一个个看到小黄门手中捧着的奏表时,也都露出了好奇之心。
“陛下,宣慰副使边令诚送来了急报!”小黄门到了御座的下首,赶紧停住,恭敬一声后,俯首捧起手中的奏表。
“嗯?”李隆基疑惑一声,看向一旁的高力士。
高力士见了,赶紧跑下台阶,接过了小黄门手中的奏表后,急忙又踩着台阶,来到御案前,将奏表呈递给李隆基。
李隆基皱着眉打开奏表,只看了片刻,就突然惊得睁大了眼睛:“宣慰使李无解突遭契丹武士刺杀,无辜身死,尸首不存!”
李隆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似惋惜,似不信,似愤怒。李隆基忍着内心的情绪,继续往下读去。只是,下面的内容,并不见有多少确实的东西,只讲了安禄山已经派出了部下李归仁捉拿刺客,并且据李归仁透露,安禄山将会进京请罪。
“契丹!”李隆基冷哼一声,然后啪的一声将奏表拍在了龙椅的扶手上。
“陛下?”高力士关切地问了一声。
“力士啊!”李隆基突然感觉到十分疲倦,深深地靠在了龙椅的后背,“朕失去了一员爱将啊!”
“陛下您是说?”杨国忠自从小黄门说宣慰副使边令诚送来了急报后,就隐约感觉到了不对,因为就他所知,此次无论如何,边令诚不应该成为送报之人。这还是因为当初怕边令诚这个副使对李无解指手画脚,所以他还刻意削减了边令诚能带的人,只让其带了一个伺候他的小太监。
“朕的宣慰使李无解,遭契丹武士暗算,无辜身死,尸首不存啊!”李隆基的声音充满了悲伤和愤怒。当然,此时李隆基将所谓的“尸首不存”当成了连个完整的尸首都没有了的意思。
“什么?”杨国忠惊呼一声。
然而,这声惊呼之声很快就被淹没在了嘈嘈切切的轰然之声。其他朝臣们一听李隆基所言,纷乱起来,有的愕然相望,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皱眉不已,当然也有人在初时的惊愕过后长松了一口气的。
“肃静,肃静!”高力士已经捡起奏表略看了一遍,这会儿见李隆基只管愤怒悲伤,而朝臣们乱哄哄,急忙喊了一声,制止了纷乱的朝臣后,俯首向着李隆基道:“陛下,李中尉果真遭遇了不测的话,如今只是边令诚的一纸奏报,具体发生了什么,还得跟送表之人问清楚才是!另外,如何善后,还需要陛下您提示一下,臣子们好拿出个章程来啊!”
“啊!对,对!”李隆基醒悟过来,看着下首俯首候立的小黄门问道:“送信之人何在,快快带来!”
“禀陛下,送信之人还在宫外!”
“那快去将他带来!”
“是!”小黄门急急地应了一声后,转身就往殿外跑去。
皇宫之外,潘鼎望着高高的宫墙,正焦急的等待着。
……
李府之中,尼鲁帕尔躺在床上。自昨夜突然晕倒后,被众人施救醒过神后,尼鲁帕尔便目光呆滞,对其他一切充耳不闻。
李无忧小心地守候在前,泪眼低垂,无声地流泪。
少顷,小锦端着一个木盘进来了,盘中放着一碗肉粥,一个汤匙。李无忧看到了,赶紧抹了两把眼泪,起身端了小碗,拿起汤匙,走到窗前复坐下,低声叫道:“娘,吃点东西吧!”
尼鲁帕尔目光依旧呆滞,定定地望着匡床顶上的纱幔,毫无反应。
“娘,您吃点吧!”李无忧忍不住哽咽出声来。
“哎!”尼鲁帕尔长长地叹息一声,眼珠终于动了动。
“娘!”李无忧看到了,赶紧叫了一声。
尼鲁帕尔侧过头,看着满脸是泪的李无忧,一行清泪流出眼眶,滴到了早已被眼泪浸湿的枕头上,“无忧啊,老天爷为什么要这么对待咱们娘俩啊!”似是满是困惑不解,尼鲁帕尔直直地望着李无忧,试着起身,结果起到一半,没了力气,又倒下去了。
李无忧赶紧将端着的肉粥放到了靠上来的小锦端着的盘子中,然后伸手去扶。在李无忧的搀扶下,尼鲁帕尔终于坐起身来。
只见尼鲁帕尔愣怔怔地坐定,似是看着李无忧,又似是自说自话:“本来以为无解早早地就随你爹去了,可谁又知道这么多年后,活生生地出现了。那时候,娘开心啊,娘开心得睡梦里都能笑醒了。可是这才两年啊,老天爷怎么就这么不开眼,活生生叫我这老太婆从天上掉进了地狱啊!”说着,紧紧地拽着自己的胸口,盯着李无忧,“无忧啊,娘心里痛啊,娘总觉得,对不起你爹啊!”
“娘,您不要说了!”尼鲁帕尔越说,李无忧越是悲伤。小锦看了,忍不住也在一旁抹眼泪。
“哎!”尼鲁帕尔摇摇头,“这无解要是留下个一儿半女的,娘即使到了阴间,也能给你爹一个交代,可如今……”尼鲁帕尔满脸自责之色。
李无忧此刻只管沉浸在悲痛之中,倒是一旁的小锦听了,目光一闪,赶紧走到李无忧身旁,叫道:“小姐,梦阳,李梦阳!”
“嗯?”李无忧一听,初时还没理会过来,不过瞬间反应过来,赶紧向着尼鲁帕尔解释道:“娘,娘,就是的,还有梦阳,还有李梦阳,无解的儿子!”
“李梦阳?”尼鲁帕尔疑惑一声。
“是啊!”李无忧狂点头,“您还记得我经常去给喂奶的那个异国的王后的儿子不?其实那个孩子就是无解和那个王后生的!”
尼鲁帕尔反应了好一阵儿才反应过来,来不及计较为什么李无解和人家堂堂一国王后会有孩子,直接抓住了李无忧的胳膊:“真的,你没有骗娘?无解真有儿子?”
“嗯!”李无忧点点头,“真的,无忧没有骗您,不信您问小锦,她都知道的!”
尼鲁帕尔一听,将目光投向小锦。
小锦见了,赶紧点头,“是呢,老妇人,少爷他真的有个儿子,叫李梦阳,生得白白胖胖的!”“真的?”尼鲁帕尔眼神中出现了一抹光,但还是不确定,又望向李无忧。
“真的,娘!真的是无解的儿子,您不知道,他和无解长得好像啊!”
“好啊,无解有后了,无解有后了!”尼鲁帕尔已经不在意李无忧说的其他了,忍不住朝着屋顶,喃喃地道:“老天爷啊,您总总算有眼,无解有后了哇!”尼鲁帕尔说到此处,激动地哭出声来。不过明显精神状态没有此前萎靡了。
“嗯!就是,无解已经有后了,娘您就放心吧,您一定要养好身体,回头我就叫人将孩子接过来给您看!”李无忧边抹眼泪边劝慰,但心里却又没有了谱,心道也不知道朱云贵到了小勃律了没有,乞拉茸母子到底是不是安全了。
“哎,哎!”乞拉茸听了李无忧的劝说,欣慰地点点头,抹干了眼泪,不过却瞬间又神色变得黯然:“可如今叫小秋怎么办啊?人家好好的姑娘刚嫁到咱家这才几天啊!”
(本章完)
第174章 杨玉瑶有心算计()
一夜悲伤,泪湿枕头。
但第二日,虽然红肿着双眼,冷清秋却毅然决然地将悲伤掩藏在心底。如今李无解突然身死,而家里唯一的男丁杨坤又远赴大食国,冷清秋知道,如今唯有收起悲伤,因为还有好多人的性命等着她去救。
潘鼎一大早就去宫里送奏报了。冷清秋收拾了一番后,静静地等待着宫里的消息。她知道,借着这次机会,说不定还能顺利地救出郭小雨等人。
……
李隆基在潘鼎被召到了殿上后,一番询问,对李无解身死的过程有了些许了解。
边令诚倒是在托付潘鼎送奏报之时,在获悉潘鼎与李无解的关系后,特意又重新写了一封奏折,只保留了李无解遭契丹武士暗杀身故和安禄山赴京请罪的消息,但却将李无解如何在饭桌上与安禄山交锋,然后就在他前去探查安禄山新筑的雄武城探查消息的时候,李无解当街遇到了契丹族武士的刺杀,以及安禄山后来派人抓住了这些刺客,但在李无解离开范阳后,这些刺客突然在范阳的监牢逃脱,结果追上了李无解,最后才导致李无解身死的事情经过,一一说给了潘鼎,叫潘鼎到了至尊跟前时照实禀报。边令诚甚至将他怀疑那名契丹少女,乃是安禄山故意为之,为的就是叫契丹武士与李无解结仇,最终导致李无解身死的事情,也告诉了潘鼎,叫其一并禀报给至尊。
边令诚这般说法自然是别有用心。因为他一直对安禄山谋反一事耿耿于怀,再加上李无解死得突然,而董文成似乎又遮遮掩掩,所以才有意无意地将安禄山扯进来。不过,虽然有的地方离谱,但却也猜中了其中一二。
边令诚的交代当时就挑起了潘鼎的怀疑。在接过了边令诚写好的奏表后,潘鼎立即找到了董文成,将自己的疑惑表达了出来。
董文成见潘鼎执着的眼神,然后再询问了一遍边令诚所交代的事情后,瞬间就明白了边令诚的心思。不过,面对潘鼎的询问又不得不管,于是只告诉了潘鼎一个消息:“有内奸透露了火枪和火炮的消息,才导致安禄山对大人痛下杀手!”
一个消息,石破天惊一般,令潘鼎震惊之余怒发冲冠,叫嚷着要去刺杀安禄山。但却被潘鼎劝住了。一者,安禄山会去京城请罪,那时候刺杀是最好的机会;二者,内奸是谁还不知道,以免打草惊蛇,所以一切等到了京城之后再做计较。
潘鼎最终被说服,然后在董文成的提示下对边令诚交代的事情略微改动了一下,便带着一队骑士,一人两马,一路上马不停蹄,直接到京城报信来了。
自然,李隆基从潘鼎口中听到的李无解身死的过程,对于边令诚暗示的诸多安禄山谋反的细节,却有意隐去了。
李隆基一听,倒是对安禄山强赠契丹少女,结果惹得李无解与契丹武士结仇的事情有些痛恨,不过,对于李无解为了区区一个异族少女的性命而惹祸上身,也有些抱怨。最后,内心里对二人各打五十大板后,李隆基对安禄山倒是没有多大的怨恨了。
不过,到底是失去了一个倚重的能臣,李无解的突然身死,让李隆基心情十分不好,因而连本来朝臣们拜年的事也没有再继续,甚至直接取消了本来在拜年结束后要视察军队的计划。草草地吩咐了李无解身故的善后工作后,李隆基便散了朝,一路苦闷地来到了后宫。
后宫之内,杨玉环坐在上首,下首位置,是杨氏三姐妹,还有张良娣以及玉真公主及一众嫔妃们。
张良娣一月多前刚刚生了一个男婴,这会儿还包裹得十分严密。不过,看其神情,似乎对自己身上那厚厚的袄子和一身过时的装扮十分不满意。因为,现场除了张良娣,也就只有玉真公主一身肥大的道袍玄衣,其他人则都是一身罕见的时装,就连杨玉环,也是靴子配风衣,然后聚在人堆里热聊着。
这一幕,在李隆基踏进殿内时正好看到。
“陛下!”张良娣最先看到李隆基,然后赶紧叫了一声,同时起身见礼。
其他人听到了,纷纷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点点头,强笑着扫了一圈众人。
“三郎,您看我穿的这一身好看吗?”杨玉环最先上前,优雅地转了个圈儿,在李隆基面前展示起一身行头。
“好看,好看,太真穿什么都好看!”李隆基应声道。
杨玉环听出了李隆基的声音不如往日那般充满惊喜,不由得有些闷气。不过一想,可能是如今后宫人太多,自己的三郎不太好偏爱的缘故,倒也生不起气来。
倒是杨玉瑶首先发现了李隆基情绪不对,眼睛一转,关怀道:“陛下怎么这么早就下朝了?不是说今日来了许多边将要给陛下拜年的吗?”
其他人也才发现了不对,纷纷露出疑惑的目光。
“嗨!”李隆基听到这里,不由得喟叹一声,“拜什么年哪,一大早就收到了李无解身故的消息,朕内心烦闷,便早早散了朝!”
“李无解?”杨玉瑶讶异一声,“难道就是那位之前被陛下擢升为右神策军中尉的李无解?”
“正是他!”李隆基点点头,“他替朕宣慰边关,却不曾想遭到了契丹武士的刺杀,说是掉下悬崖了,虽说是生死不明,不过……”李隆基嘘气道,“怕是……”李隆基摇了摇头,想到了那潘鼎汇报的悬崖之高,自然不认为李无解还有生还的可能。
众人一听,表情各异。杨玉环直愣愣地有些不相信的感觉,张良娣表情也有些不可捉摸,其他人面露惋惜,就只有杨玉瑶眼神一眯,似乎心头盘算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