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已去,除了几起小的乱子,再无战事。依杜中宵军令,杨文广派了五百人,把所有俘虏押往天德军,兀刺海城留下二百人守城,大军南下。庄浪师道则回庄浪部,等候朝廷旨意。
白马监军司地盘广大,兵马点集不易,要赶在他们之前,占领顺化渡。杨文广带大军急行,重炮全部交给炮兵,不再与自己同行。军中只带一匹马拉的轻炮,加上本来就编在步军中的臼炮。
第三日,离着黄河分流的地方不远,杜中宵带了直属亲兵前来汇合。
此时狼山以南,贺兰山以北,已经遍布宋军游骑。被夺取健壮马匹和骆驼的党项游牧部族,惊恐地向南迁移,到处风声鹤唳。
指挥兵马扎营,杨文广到帅帐见杜中宵。
叉手行礼,杜中宵道:“不必多礼,我们坐下说话。”
杨文广落座,杜中宵道:“此次攻兀刺海城,可还顺利?所部还有多少兵马?”
杨文广道:“回经略,兀刺海只一战,放了几炮,双方没有对阵,庄浪刺史便就献城,基本没有损失。我所辖的本部尚有四千余人,加上随行的炮兵八百余人,随行的骑兵两千余人,还有约七千人。”
杜中宵点头:“指挥得当,该够了。顺化渡是贺兰山前最重要的黄河渡口,东西交通要地,汉之临戎县左近。那里党项没有修建城池,城在南边五里之外。顺化渡离此四十里,明日行军三十里,后日你军必须进占渡口。已经探过,那里没有兵马,只有一个党项监官,还有约二十差役。”
杨文广叉手:“后日在顺化渡迎经略!”
杜中宵点头道:“黄河已经开冻,前些日子凌讯让河水泛滥,两岸多沼泽。现在水虽已退去,道路泥泞不减,你要提前探查路线,不要让炮和大车陷在烂泥里!”
杨文广称是。
这一段黄河由南向北流,是凌讯多发地段。秦汉开垦时的水利设施早已损坏殆尽,党项在这一带也没有筑河堤,凌讯一来,任由河水泛滥,周边数里都为沼泽。由于地近沙漠,河水退去之后,会留下许多湖泊,并不会全部变成烂泥。选择合适路线,并不影响大军行进。
杜中宵又道:“此次你部和赵滋所部,对付西边来的白马监军司兵马。不止要防住他们,而且要力求全歼,最少要歼灭一部。若此次全歼白马监军司五万兵马,就为大胜,否则只是小胜。”
杨文广听了眼睛一亮:“经略的意思,此次要大打?”
“大打,能打多大就打多大!此战过后,军队需要休整,占住的地盘要开发,估计较长时间不会打仗了。这一仗要把党项打怕,最好让他们以后不敢起与朝廷作对的念头!”
第39章 顺化渡()
顺化渡是黄河重要渡口,西北到中原的关键节点之一,曾经繁华无比。党项占领河西后,截断了西域各国到中原的路线,这里也衰落下来。
监镇焦没哩埋歪坐在交椅上,看着河上的渡船,微闭双目。黄河开冻,憋了一个冬天的行人都拥到这里来,过河处理各种事情。西域到中原的商贸路线断了,党项境内还有些小商人。
一个随从在身后低声道:“大人,最近都传宋军要来,周边到处都是宋军游骑,大人不担心?”
焦没哩埋眼皮都没抬,道:“担心什么?我就你们这一二十个手下,还敢跟宋军作对?”
随从道:“部要想个办法才好。不然,宋军真地来了,我们怎么办?”
焦没哩埋道:“能怎么办?让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劝你,家眷若是在这里,速速送走。有什么金银贵重之物,都让他们带去。等到大军来了,不要到时后悔。”
那随从连连点头:“大人说的是。前天我已经让浑家带了孩子,回娘家去了。她们家里已经转往山里牧场,应该没事。宋军再是能打,难道还能一直攻到兴庆府?”
正在这时,一个随从快步赶来,对焦没哩埋拱手:“大人,快快走吧,宋军要来了!”
焦没哩埋道:“你怎么知道?这几天天天在传宋军要到,这里还不是好好的?”
那随从焦急地道:“这次不同。大人,我听北边来的人说,昨夜宋军在离此十里外宿营,今天必定是要来了。快快收拾细软,我们一起走吧!”
焦没哩埋道:“前几日宋军还在攻黑山监军司,山里转呢,哪里这么快就来!”
“大人有所不知,黑山刺史庄浪大人已经献城而降,现在宋军那里享福呢!宋军转头出山,兼程赶路,可不就到渡口左近了。收拾了细软,向南逃去,何必死守这里!”
焦没哩埋叹了口气:“可惜我只是个监镇,无城可献,不然也学庄浪刺史,到宋军过好日子去。监镇虽小,终是个朝廷命官,逃了怕受处罚。你们谁信宋军马上到的,快些走吧。”
两个随从商量了一番,都觉得逃命要紧,告辞焦没哩埋,回家收拾细软,随着人群南去了。
此时杨文广所部即将到达的消息已经传开,渡船到了对岸再不肯回来,许多百姓携儿带女向南逃去。
宋军来了会怎样没人知道,逃避战争是本能,躲开再说。至于南逃的路安全不安全,就顾不得了。
太阳高高升起,杨文广骑在马上,看着前边的渡口。这里没有城池,是个草市,一两百户人家,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就是繁华之地了。
游骑广布,夺取游牧部族的健壮马匹和骆驼等大牲畜,引得流言四起。这一带的党项人户,这几天一直在逃亡。宋军不许擅取民财,虽然总有士卒违反军令,只是少数,并没有引起大的恐慌。
一个亲兵前来,向杨文广拱手:“将军,前面渡口除了人户逃亡,并无异象。游骑来报,南边五里外的党项城堡,也没有派兵来,似已放弃此地。”
杨文广道:“传令全军,进占顺化渡!各军依军令,扎营布置阵地!”
亲兵应诺,转身去了。
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挡,上午杨文广就带大军进入顺化渡。
这里没有官衙,监镇的官厅太小,宋军征用了本地一户财主的院子,杨文广下塌。财主及其家人早已逃走,只留下了几个仆人,被兵士安排到了其他地方。
在正厅坐定,不大一会,士卒带了焦没哩埋进来,叉手道:“将军,这是本地监镇。”
焦没哩埋急忙上前拱手:“小的焦没哩埋,在这渡口做个监镇,见过将。”
杨文广看他身躯富态,跟个财主似的,问道:“这里许多人逃了,你因何不逃?”
焦没哩埋道:“小的是朝廷官员,大军来了弃城而逃,日后必被严惩。与被官法惩处比起来,小的只能赌将军治军严明,不会为难我这等小人物。”
杨文广听了笑道:“你倒是精明。不错,来的是朝廷之军,仁义之师,岂会骚扰百姓?你随士卒下去吧,用到你时,乖乖听命就是,不会为难你的。”
焦没哩埋连连作揖,向杨文广道谢。他一个监镇官,打手里没兵,跑有党项律法。党项当然不是律法严明的地方,大人物弃城没什么,焦没哩埋这种小人物只能看运气。运气好了没人追究,战后就一切照旧。一个运气不好,战事不利,追究弃城之罪,赔上小命也不奇怪。与党项相比,焦没哩埋还是选择宋军的节操。自进入河曲路,杜中宵除了重惩贩卖汉人的番户,一向军纪严明。
打发走了焦没哩埋,不一会,本镇的人户情况便就送了过来。
顺化渡一共一百六十二户人家,一百余户已逃走,只剩下不足六十户在镇里,大多是汉人。宋军进入党项,虽然没有烧杀抢掠,重惩贩卖汉人奴婢,取走大牲畜,也吓破不了少党项人的胆。
渡口本来有三艘渡船,听到宋军来的消息都到了东岸,不敢过来。不过东岸的宋军很快就到,与南来的船只同行,要在河上架设浮桥。
这里的地形一马平川,全是黄河冲出来的平原,连处制高点都找不到。依杜中宵部署,应该是在黄河到狼山之间设置防线,骑兵守狼山,保证大军侧翼的安全。窦舜卿部守南线,同时负责黄河一线。杨文广部负责西线,配合骑兵保证狼山安全。赵滋所部,则作为机动力量,依战场局势投入。
这个年代,近百里防线对不足万人兵马来说太过漫长。杨文广要西出十里,设置阵地,等待白马监军司兵马,与驻渡口的赵滋所部成犄角之势。杨文广守得越好,就能为赵滋创造更多机会,等到党项兵马师老兵疲之际,抓住战机消灭敌人。
夺取了顺化渡,宋军就占据了有利地势,占领了河曲之地的大半地区。此后不管是向攻兴庆府还是向西攻西凉府,都畅通无阻。而且占领的地区地广人稀,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利于宋军营田。
杜中宵从一开始就以顺化渡为目标,就是看中了这里山河夹峙,利于大军防守。而且向西有大道到西凉府,可以兵临河西地区。向南沿黄河可攻兴庆府,威胁党项最核心的兴灵两州。
这一战完成,宋军就占据了对党项的绝对优势,党项苦心经营的横山、天都山防线失去了作用。党项的生死,握到了宋军手里。
第40章 两军对峙()
野蒲多革迎埋移香热入城,到了官厅,两人分别落座。埋移香热道:“宋军已至顺化渡,兵临贺兰山口,离兴庆府不远。此危急之时,贺兰山兵马因何还未点集成军?”
野蒲多革急忙拱手:“令公,现在正是山中移帐的时候,着实点集不易。宋军克兀刺海城,至今不过五六日时间,谁能想到来的如此之快?下官已经发出军令,五日内,点集不起的依军法严惩!”
埋移香热道:“你这里是兴庆府门户,不能有丝毫闪失,不是其他地方可比。速速点集兵马,我带五千人来,一起守城。宋军自入唐龙镇,已经数月时间,大战不断。只要攻不破此处,等他们师老兵疲之时,我们大军反击,何愁夺不回失地!”
野蒲多革拱手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再是消息闭塞,现在也知道此次宋军来者不善,占住了的地方怎么可能让出来?此次宋军的行动,摆明了是废掉黑山监军司,占住河曲顶部土地。如若不然,不会在顺化渡停住,巴巴等着党项的白马监军司和贺兰山兵马。宋军有铁路这种利器,根本不怕后勤不足,党项怎么会有反击的机会?能守住此城,已经了不得了。
这座城是兴庆府的北大门,也是右厢监军司的驻地,克威山和黄河之间,南下兴灵的天险。野蒲多革作为右厢监军使,白马监军司和黑山监军司皆在其辖下。宋军突然来攻,他立即命这几个监军司点集兵马,准备防御甚至反攻。奈何季节不对,游牧部族正在迁移,兵马一时点集不起。
埋移香热是元昊临终时的顾命大臣,后来没藏讹庞掌握朝政,对他们几个人既压制又拉拢,朝中地位很高。没藏讹庞带兵去屈野河,便由埋移香热前来,统一指挥对宋军的防御。
问了城中局势,埋移香热道:“兴庆府兵马已由国相带去了屈野河,黑山监军司一破,附近只有你部兵马。一旦有失,兴灵危矣!此城系一国安危,万不可懈怠!”
野蒲多革称是,道:“宋军在顺化渡立足未稳,不如派些兵马”
埋移香热连连摆手道:“不可。此城万万不能有失,以守城为重!此战,你带贺兰山兵马守城,白马监军司攻兴化渡。等到白马大军到来,才可酌情派兵马助阵!”
野蒲多革道:“自宋军入唐龙镇以来,败契丹皇太帝所统大军,毙契丹皇帝,击溃了契丹二十余万人,占据数州,未有败绩。令公,如果此战不利,被宋军就此占住了兴化渡,又该如何?”
埋移香热道:“南边兴灵两州是本国根本之地,宋军如果真占住了兴化渡,你这里要守得如铜墙铁壁一般。克威山到黄河边十几里路,除了此城,尚有许多空地。此战之后,征调附近民户,把城墙向西修到克威山,向东到黄河。”
野蒲多革小心问道:“令公的意思,是化城为关?北边数百里地,岂不送与宋军?”
埋移香热叹气:“不然,又该如何做?宋军枪炮犀利,岂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
野蒲多革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这一次关系到的不只是军事,还有政治。事件因屈野河一带招纳宋境番户而起,那里是国相没藏讹庞的私财。战事一起,他立即带大军去救,导致兴庆府空虚。没藏讹庞攻金肃军不下,连城池都接近不了。宋军主力则突然攻黑山监军司,转头南下,兵临贺兰山。
此次没藏讹庞进退失据,因私事拖累朝政,必然会引起许多非议。埋移香热是顾命大臣,没藏讹庞的对头,有多大意愿与宋军大战一场,夺回顺化渡,值得怀疑。只要守住兴庆府,让宋军占了黑山监军司对他未必是坏事,可以因此与没藏讹庞争夺权力。
野蒲多革是朝廷重臣,但离着最高层的权力斗争还有点距离,不敢多问。党项大臣多有部族,一旦被人惦记上,不但是自己倒霉,整个部族都有灭族的危险。元昊在最后几年,灭的部族可不少,就连党项大部野利一族也不能幸免。灭族不但是打击对手,还可以攻并附属,壮大自己,许多人热衷于此事。
杜中宵带了亲兵和直属各部,随杨文广大军之后,进了顺化渡。
杨文广迎杜中宵到了征用的财主院里,道:“此地是大渡口,却是个小地方。监镇的官舍只有茅屋数间,安顿不下,便征用了此院。经略在这里歇息,周围人家都已征用。”
杜中宵点了点头,两人一起进了客厅,各自落座。
上了茶,杜中宵对杨文广道:“周边情势如何?我听说党项大臣埋移令公已到右厢军城,有没有派出兵马,与我军游骑争斗?”
杨文广摇头:“没有。南边得来的消息,右厢军城大门紧闭,除了附近军营城堡,已经不许行人通行。南边五里之外的党项军城,听游骑报,似有撤军的部思。”
杜中宵听了不由皱眉:“党项如此做是什么意思?不要顺化渡了,死守右厢军城?如此做,倒是合我们心意。如果连白马监军司的兵马也不来,那就最好不过。”
杨文广道:“应该不会。白马监军司还在点集兵马,没有放弃的迹象。依下官看来,右厢当是在等白马监军司。那里到来,两军齐出,与我军夺顺化渡。”
杜中宵想了想,道:“应该是如此了。右厢军城是兴庆府门户,山河夹峙,险要之地。如果我们破了那里,就将兵临兴庆府城下,党项守将谨慎也是应该的。”
这几个宋军所占的地区,就是后世所说的河套平原的主体部分。右厢军城以南,以兴灵两州为核心的地区,后世称银川平原,为西套。至顺化渡止,宋军所占据的地区为东套。所占契丹数州,后世又称为前套,新占的党项土地,又称为后套。宋朝对这里沿用古称,为河南地,又称河曲地区。河南的名字早就被西京河南府和南京河南郡占了,总不能再出一个河南路,使用了河曲这个名字。河曲除了这里,还指黄河上游积石军、河州一带,那里也称河南,是吐蕃厮地盘。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有记忆中的地理知识,再与现实对照,杜中宵对西北局势和关键节点,比这个时代的人看得清楚。两个河曲,加上一个河西走廊,就是西北不包括西域的三大块。三者之间联系的关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