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久听了,心情稍稍有些振作。这一路上,他一直觉得不对劲,怎么看马大这些人也不像西北军前来的。不过有陈虞侯一群禁军相随,吴克久又觉得说不清楚。路上吴克久几次要给家里寄信,都被马大用各种借口拦住了。最后实在没办法,答应他等到了河南府,派个可靠的人去送信。
正在几个人说闲话的时候,一个兵士快马奔来。到了跟前,向马大叉手:“提辖,虞侯到郑州去缴还军令,不想又出事了!”
马大吃了一惊,翻身而起:“你细说一说,又出了什么事情?”
“先前派我们运货的阉宦,新近又得了一个差使,提点京西路剿灭盗贼张海一伙。那厮见虞侯做事乖巧,不问青红皂白,让我们送粮草去福昌县,而且即刻起运!”
马大听了,不由目瞪口呆,怔在那里。
这一小拨党项兵马,伪造的是陕西禁军的身份,不想被那个中使盯上了。陕西来的禁军,在中原无根无底,出了事没人替他们说话,一个差事接一个差事派下来。一路上他们穿州过县,留了痕迹,只要还没出宋境,就可以被追查到行踪。这些差事,不接也得接,不然一封公文,就会让他们原形毕露。
附近州县的禁军,基本属于三衙直辖,各自有上面的衙门,地方调动不得。反倒这种外地来的,因为仰仗地方供给,被地方抓住了,就向死里用。他们拿不出枢密院的公文,便是没有任务,地方上什么差事都压到他们身上。除非有了枢密院的调令,地方才会放手。
好一会,马大才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运粮到福昌,别说费多少时日,到了那里只怕还是脱不开身。听说张海一伙已经到了京西路,正是那个地方,多半又被调去剿贼了。”
其他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福昌在西京洛阳西南山区,正是陕西来的张海一伙活动的地域,到了哪里,负责剿贼的主官还会放人?
想了好一会,马大对来人道:“你回去告知虞侯,不管用什么办法,拖上两三日。依我估计,这些日子彭提辖等人也该到了。等他们到郑州境内,我们只管劫了人,沿太行、王屋山口北去,管他娘的!”
一边的吴克久听见,惊慌失措地道:“什么劫人?!你们是西北韩相公属下,怎么听着像贼?”
马大恶狠狠地道:“我们是西北来的,到了中原,不合各种鸟人都欺我们。你莫担心,出了事自有帅府担待。只要平安回了西北,便只有好日子!”
吴克久哪里肯信,不过看这几个人恶狠狠的模样,再不敢多说。
那个兵士策马而去,马大对其他人道:“此事等不得了,派两个人到来路看一看,彭提辖一行到了哪里。只要出了开封府界,就不管了,尽快做事归去!”
人人称是,有两个精明强干的,翻身上马,向来路驰去。
彭提辖与十几个兵士,与张起三人,自离了开封城,晓行夜宿,三天后到了圃阳镇。
看看天色,彭提辖对手下道:“我们到马铺里歇息一夜,明日一早动身,中午赶到管城县。”
身边一个小头目道:“提辖,看太阳还没落山,我们何不再赶一程,到前面驿馆歇息。马铺没什么住的地方,我们无妨,只是委屈向位客人。”
彭提辖皱了皱眉头:“现在如今京西路也不太平,还是不要晚上走路。再者说了,我们到驿馆天色已晚,他们没有准备饭食,诸多麻烦。今夜就在马铺歇了吧。”
说完,扫了张家三人一眼,吩咐手下准备。张源是叛逃到党项,彭提辖哪里会把张家子侄当作座上宾,只是上峰有令,不得不护送他们罢了。
按照正常行程,今日应该到管城县的郑州驿馆歇宿,因彭提辖在中牟县贪酒误事,耽搁了半天的脚程,只好在圃城暂住一夜。驿馆设备齐全,吃住都方便,而且彭提辖公务在身,不用花钱。马铺实际上是换马、喂马之所,住的条件相当简陋。彭提辖依然害酒,只想睡一觉,却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众兵卒喂马的喂马,有的去打火做饭,忙碌起来。马铺只有几个看马的厢军,没有多余人手,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好在这些兵士做这种事习惯了,倒也忙而不乱。
张起带着两个侄子坐到一块大石上歇息,看着众人忙碌,面无表情。
侄子张秉彝道:“阿叔,此去西北不知还要多少日子,着实辛苦。到了那里,也不知顺不顺利。”
张起淡淡地道:“我们不得不去罢了,难不成还真能把人接回来。我那位兄弟,自小便东游西荡不务正业,惹出了无数祸事,一心要做大官赚大钱。此番去党项,是铁了心投敌,怎么会回来!”
“那——我们还去西干什么?接不到人,岂不尴尬?”
“能不去么?此事是朝里诸位相公做主,哪里轮得到我们说话。若是不去,先就把我们当作叛贼家属,下到牢里,那时更加凄惨。你们不要议论,只管按提辖吩咐行事好了。”
两个侄子听了,都沉默不言,不知该说什么好。
张源自小便与其他人不一样,年少时也曾读过书,壮年自华州发解,进京考进士落第。更多的时候却是以游学为名,四处游荡,任侠使气。西北任侠之辈甚多,张源也算是闯出名气的,江湖上赫赫有名之辈。投奔党项之前,曾经在边境州军游历数年,熟知边地风情地理。本来他想入哪个将军幕下,可惜一直不如意,最终走上了叛国的不归路。因为熟悉边地军情,又是难得的乡贡进士,元昊千金买马骨,对张源甚是看重,到了党项许以高官厚禄。
不过对张家的人来说,族里出了这么一个人,倒霉透顶,整个家族都被连累。
第64章 自投罗网()
收拾妥当,彭提辖倒头便睡。西北路遥,这一趟不是什么好差事,彭提辖心中郁闷,这几日都是大醉。到现在还在害酒,身体难受,一步都不想多走。
太阳刚刚落下山去,两骑从官道上奔来,到了马铺前,对守在门口的兵士高声道:“押送张源家人的彭提辖,是在这里安歇么?我们从京城来,有紧急公文!”
吃罢了饭正在那里消食的兵士听了急,忙一骨碌爬起来,道:“在的,在的!两位稍等,我进去通禀!提辖路上走得乏了,正在里面歇息。”
不大一会,彭提辖睡眼惺忪地从里面出来,揉着眼睛,看着两人道:“却是作怪,怎么又有什么公文?我押这几个男女去西北,不是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两个士卒从马上下来,取出腰牌给彭提辖看了,原来是枢密院派来的。查验过彭提辖的身份,取出一纸公文递过来,口中道:“枢府有令,你先暂住些日子。等再来公文,再定行止。”
彭提辖看了看身后,摇头道:“这不是苦。两位早些来,我正在中牟,晚一天来,我在管城。现在正在中间马铺,没有驿馆,怎么安歇?不如,我明天赶去管城驿馆,在那里停住?”
一个兵士不耐烦地道:“你哪里许多麻烦!便就在这镇上寻间旅店住些日子,又有什么!周围几处县镇都有禁军大营,难道还怕有人劫了你!”
“哥哥说笑,这里中原腹地,哪里来的盗贼。”彭提辖陪着笑,收了公文。这个小镇人口不多,住处不便,让十几个人在这里等着,实在让人气闷。
两个士卒缴了公文,自顾自去了,留下彭提辖一行十几人。
杜中宵与三个开封府的公人,从城门问起,一路追着吴克久出了城。直到第三天,才堪堪出了开封府界,到了圃田镇。远远看见马铺外面的人群,杜中宵喜道:“好了,看见彭提辖了!”
几个公人听了都振奋起来,催马到了跟前,让士卒进去通禀。
彭提辖听说又有公人来,心中老大不耐烦,出了马铺,也不问候,只是站在那里听来人讲。
杜中宵拱手:“提辖,在下是自许州到京城游学的杜中宵,前些日子一起吃过酒。”
彭提辖点点头:“我记得你。此来何事?”
杜中宵道:“前两日,有贼人进了我的房里,盗走一本蒸酒的册子。这书一般人盗来无用,左思右想,可能与党项来的人有关。在那左近,只有提辖押了张源家人,跟党项人有些关联。在下生怕有歹人来打提辖的主意,是以急急寻出城来,一是追拿贼人,再者知会提辖一声。”
彭提辖皱着眉头道:“这里是中原腹地,禁军大营密布,什么贼人不长眼敢到这里来!小官人,你这是杞人忧天,想的太多了。许是你失了册子,心中不愤,编这些话来让公人随你追查吧。”
“提辖说哪里话。那册子我记在心里,随时再写一本便了,又有什么。实在是此事过于蹊跷,才巴巴赶来知会提辖,路上千万小心。”
彭提辖哪里肯听这种话,强忍着不耐听杜中宵说完,便自转身回房歇息。
杜中宵摇了摇头,对几位公人道:“这里已出开封府界,需缴换公文才好继续追查。天色已晚,不如我们到镇里寻住客栈住下,明日再接着前行。”
几人自无异议,离开马铺,到了镇里一个客栈住下。
第二天一早,杜中宵起来出了客栈,一个人沿着金水河闲走。在自己已经决定离京的时候出现了这种事,心中郁闷不已。这几天沿着吴克久的踪迹一路寻来,越走越是没有信心,难道自己真地猜错了?甚至这就是吴克久导演的一场闹剧,就是为了那本册子?
突然,远处河边一个影子闪过,甚是眼熟。杜中宵猛一个激灵,定睛看去,却正是那一夜进房抢册子的人。这人身躯高大,一蓬胡子,甚是好认。
看那人鬼头鬼脑,在马铺周围转来转去,杜中宵又振奋起来。思索一会,杜中宵回到客栈,叫醒同来的崔节级,对他道:“节级,那夜进我房里抢东西的贼人,正在马铺那里望风。此事非小,节级可着人看住了他,速速报本地官府。只要抓住了此人,一切就可水落石出了。”
崔节级答应一声,唤了一个公人,速去郑州,自己则亲自去看住来望风的人。
安排妥当,杜中宵坐在客栈里,一个人在那里喝茶。他是来帮着找人的,不是来办案的,人找到了自己的任务完成。如果来的这些人真是党项人,必然比一般盗贼更加凶恶,自己何必去趟浑水。
前面的人被强派了差事,后面彭提辖又拖拖拉拉,误了行程,等着的马大和牛二等人心急如焚。他们一切都算了,却不想连出意外,事情突然不可控起来。牛二亲自带人来圃田,就是看住彭提辖,免得再出意外。实在没有办法,提前劫人也说不得了。出了开封府界,人烟稀少,越过黄河北上,一样是人不知鬼不觉。大宋就是追查,十之八九也是向陕州一线,想不到他们走河东路。
约莫到中午时分,崔节级回到客栈,对杜中宵道:“望风的那贼,竟然并不离去,就在马铺不远住下来了。此去郑州不远,报信的很快回来,小官人收拾一下,准备与我们一起拿人。”
杜中宵道:“我手无缚鸡之力,如何参与得了这种事?节级只管带人前去拿了就是,那厮的面目我认得清楚,必然错不了。单等郑州来人,一审,此案子便就破了。”
崔节级想了一会,点头同意。他手下只有两三人,不跟地方配合,不敢早然出去抓人,一个不好被人跑了罪责不小。圃田只是小镇,并无监镇,更无衙门,哪里找得来人手。住在马铺里的彭提辖,因看着张源的家人,崔节级也不敢惊动,以是左右为难。
正在这时,派往郑州的公人同两人回来,禀报崔节级:“节级,小的报到郑州,知州狄相公甚是重视,以为大案,派了一个提辖,带了三十多人同来。现在他们正在镇外,单等节级指路,便就拿人!”
崔节级长出了一口气,跟郑州来的公人一起,出镇去寻郑州兵马。
杜中宵松了口气,重新坐下,依旧喝茶。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去凑热闹的,这里安心等消息就好。不管事实到底如何,只要抓住了偷自己册子的贼,就一切真相大白了。
第65章 介绍进学()
“啊呀,原来是你!”坐在地上抱头痛哭的吴克久,猛地抬头看到杜中宵赶来,不由大叫。
杜中宵叹了口气:“自然是我。虽然你多次寻我麻烦,但终究是同乡人,你在异乡遇到难处,我又怎能不帮。唉,小员外,得了这次教训,以后回乡老实做人吧。”
吴克久看杜中宵神色淡然,也不知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只是不住抽泣。
杜中宵当然只是随口敷衍,此次一路追来,只是因为自己前世有些印象的一个故事,跟吴克久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既然已经把人救了出来,杜中宵也不介意做好人。
案子并不复杂,抓住了牛二,很快就把其他人的藏身处问了出来。马大等人藏身的地方离汴河口不远,那里本就有浚河的厢军,跑都跑不掉。一旦暴露了身份,这些人便无所遁形,很快全部落网。
杜中宵本欲转身离去,却被郑州知州狄棐留了下来。此案说起来简单,对朝政却有不小的影响,杜中宵是最早提出来的人,怎么可以不论功行赏。既然张源派人来迎接家人,那就说明完全没有回归宋朝之心,先前提议用高官厚禄诱他归宋的官员要被追究责任的。看似小事,对朝政的影响却不小。甚至一时甚嚣尘上的与党项议和,也难免受到影响。
吴克久与何中立是表亲,狄棐则是何中立的岳父,此次他牵涉其中,也要杜中宵帮着说句话,免得被立功心切的官员,打成党项人同党一员。
杜中宵顺水推舟,同意吴克久是被奸人所骗,本人并无叛国之心。
进士出身的官员便是如此,各种亲戚连着亲戚。哪怕小门小户出身,通过连姻,也会收获一大堆官场上的各种关系。吴克久攀何中立这门亲,出了本乡,得到了不知道多少好处。
在吴克久身边站住,杜中宵淡淡地道:“小员外,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家。此事之后,你还是尽早回乡去吧。想着给大户人家蒸酒,攀附权贵,靠不住的。”
吴克久抹了一把眼泪,猛地抬起头来:“你说的什么话!我比你差在哪里?偏偏是你,蒸酒得了无数好处,人人奉承,现在又立如此一件大功。我一般替人蒸酒,最后却沦为阶下囚!”
杜中宵听了,不由笑出来:“我替人蒸酒,是不得已而为之。若不是推辞不过,这种机会我早就全都给你了。我们本是读书人,却靠着替人蒸酒巴结权贵,没来由让人笑话!此番回去,我便把蒸酒之法献与朝廷,想来以后想替别人蒸酒也难了。不如归去。”
吴克久又觉得杜中宵说的是真话,又不甘心,只是抱着头抽泣。
杜中宵看得心烦,踱到一边,看着天边出神。其实自己早该带着买的书回乡了,结果在京城一拖再拖,最后卷进这样一件案子来。说是立功,有什么用?哪怕朝廷赏自己个武职小官,自己就会去做?考了进士才有前程,与考进士无关的,最后终究无用。哪怕加上献册子,朝廷免了自己发解试,对杜中宵来说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发解试本来不难,免了之后一样要过省试、殿试,最后还是一场空。
抽泣了一会,吴克久抬起头来道:“我本来事事强过你,自你家蒸酒,便遇到了克星一般。现在又闹成这样,我回到乡里,如何见人?”
杜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