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远东1628-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说他们来自海外,属宋人崖山后裔。对于这个说法,范文程是不信的。远东行事手段比女真人还残暴,盖州、海州、鞍山和鸭绿江北岸。被远东祸害的惨不忍睹,女真人无论老弱妇孺,皆难逃他们的毒手,物资被洗劫一空,简直是刮地三尺,走后还把城镇村堡烧成一片白地。

    若是宋人后裔,怎能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大明素来强硬,当年在辽东对待边墙外的女真各部,也未见如此狠辣无情。

    这样一头猛兽卧伏于海东,对后金虎视眈眈。换谁都会寝食不安。临来前大汗对他寄予厚望,叮嘱他这次出使远东,无论如何也要获知他们的意图。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远东公司。范文程凝思苦想了几日,始终没有想明白对方到底要干什么。你说他们想图谋中原吧,可看着又不像。远东的实力之强已不用赘述,女真东西两路精锐,遇上远东都是灰飞湮灭,大明军兵哪是人家的对手。

    据传远东在海东已经呆了三年,手下汇聚了近万的精锐之士,又有坚船利炮相助,完全可以占据大明一地徐徐图之。不出几年中原就是远东的天下。可远东却偏偏选在了海参崴这个荒僻之地。

    说他只是暂据海东,那也说不过去。数次上岸侵扰辽东,一路鸡犬不留。屠门灭户,说他们对女真恨之入骨也不为过。还从东江移民十余万在东海屯田,这哪是暂据海东的意思。

    所以范文程对这次出使也是惴惴不安,生怕办砸了这趟差事。虽然他在后金混得不错,深得皇太极的器重,但他终究还是个汉人。很多的女真贵族都很鄙视他,瞧不起这个不会上马打战的家伙。说白了,对女真而言,出身卑微,一奴才也。

    就连这次跟在他身边的两名亲随,也是后金安排的鞑子,整个谈判过程都要全程跟随,这段时间也要和他形影不离。由此可见,皇太极对他也并不是那么放心。

    1618年,他在明万历四十三年考取沈阳生员,次年至抚顺奔丧,正值努尔哈赤克抚顺等地,大肆掳掠,老奴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范文程当时也在降民之列。

    当时的努尔哈赤,对明朝报仇心切,对汉人十分鄙薄。他当时的政策就是“诛戮汉人,抚养满洲”,惯常的做法,第一是杀,第二是籍为奴。老奴对明朝衣冠人物十分反感,认为“种种可恶,皆在此辈”。

    范文程当时被分到镶红旗为奴,几乎被当作牲畜一样杀掉,因其聪颖机敏才活下了性命。直到皇太极继位后,从各旗的生员中选拔人才,范文程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被选入文馆成为骨干,才有了出头之日。

    他到海洋岛的这几日,从远东兵将士卒的身上就能看出些许端倪。远东兵将皆是精壮之士,号令一下,数十人动作如一,举手投足间,就能感觉到一股锐气扑面而来。

    范文程虽说未曾领兵,但大明的军阵,女真的精锐他可都亲眼见过,和远东的将士相比,都要有所不如。这也让他心事重重,对远东越发的忌惮。

    虽然他饱读圣贤之书,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哪有什么士人的风骨。他为女真人做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活命,为此他甘愿为奴数年。

    有人在论坛里说,大明王朝没有让范文程人尽其才;他是良禽择木而栖,这个说法纯粹是扯淡。他18岁就是秀才了,难道这也算是怀才不遇?范文程被后金掠去时年仅二十一岁,那时候大明的情况还算平稳,辽东的兵力比后金还强大,年纪轻轻的范文程,难道一眼就看出明王朝已经黑暗得无可救药了?

    只能说范文程这种人是毫无节操的。在他的眼里,仁义礼智信都是狗屁。历史上豫亲王多铎曾霸占过他的妻室,可他还是“顾全大局”。继续为满清效命。

    范文程的到来,让济州岛的王耀武也不敢怠慢。马上联系了海参崴,等候军委会的命令。直到军委会对他下达了送范文程去海参崴的命令,王耀武才派了一艘风帆船来到了海洋岛,把范文程三人接上船送往海参崴。

    坐上了这艘巨大的风帆船,范文程是惊叹不已。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的宝船,可能也不过如此吧。最让他惊讶的是,操船的士卒,竟然大半是金发碧眼的夷人。

    看来远东确实是来自海外。难道他们真是宋氏崖山后裔,可为什么这些人都留着短发呢。宋人后裔难道不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道理吗?

    风帆船一路航行,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最后到了海参崴。风帆船没有进入金角湾,而是直接开往起点镇靠港。范文程站在船舷的边缘,看着岸上的起点镇。

    几百间木刻楞规整的排列着,虽然镇子不大,但是街道平整干净,镇子里的人也是井然有序。岸边矗立这一根根巨大的风车。随着海风不断的旋转。远处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一垛垛玉米秸秆整齐的摆放着,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此时正好有一列火车从海参崴开了过来。没有在起点镇停车,呼啸着开往远方的北宁镇。看着咆哮的钢铁巨龙,范文程脸都白了,他的身体颤抖了几下。伸手扶住了旁边的船舷,才站稳了身形。

    他转过头看着列车驶来的方向,他知道这里肯定不是远东公司的所在地,钢铁巨龙驶来的方向,才是远东的基地。风帆船慢慢的靠上了码头,船身剧烈的晃动了一下。这才把范文程惊醒了过来。

    码头上站着几个人。为首一人四十余岁,也是一头短发。气质儒雅。他看到范文程三人从船上走下来,就微笑着迎了上去。

    “可是范先生?”

    范文程连忙一拱手。笑着道:“学生见过大人,让大人久候了。”

    负责接待范文程的这个人,是公司办公厅的副厅长洪书磊,以前也曾是体制内的人,做过县区级办公室主任,心思缜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繁琐的工作。

    洪书磊笑道:“哪里,哪里,范先生一路辛苦,我们已经为范先生安排好了住处,待歇息几日后,公司会派人和先生见面商谈。”

    范文程笑着道:“既然如此,那学生就叨扰了。”

    洪书磊把范文程领到了一处独立的木刻楞,屋子非常普通,里面也没有什么豪华的布置,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些陈设,但却干净整洁,而且屋内还弥漫着一股松木的清香。

    接下来的几天,范文程就住在了这里,每天他可以带着随从在起点镇的周围转一转,他们身边随时跟着两名守备营的战士,负责保护他们。

    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每到夜晚镇子里就会亮起一盏盏灯火,每盏灯火都是架在十余米的铁杆之上,也不见有人爬到上面去点火,可到了晚间却会自己点亮,把整座镇子照得如同白昼。他所住的屋子里,也有这样的灯火,只要轻轻一拉,包裹在透明琉璃杯里的灯火就会亮起来。

    还有他屋里的那一块透明的巨大琉璃窗,平时用饭时使用的琉璃杯具,洗漱时那个用手一拧就能出水的管子。就连平时出恭的地方都充满了神奇,那个洁白马桶,坐上去舒适不说,事后轻轻一按,就会冲得干干净净。只是几天的功夫,这里的东西都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小说《远东1628》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感谢日光神大大的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的订阅

第三百二十六章 远东的用心昭然若揭()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远东1628》更多支持!

    洪书磊每天都会过来和范文程聊上几句,但就是不提商谈的事情,这也让范文程心急如焚。畱璼瑾匝←,可他表面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每天他都会盘起辫子,戴上幞头软帽,扮作一副书生模样,在起点镇上散步,和镇子里的人聊天。每天他还会站在镇子边缘的车站,看着一列列的火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

    有时候他会去码头,看着一艘艘的蒸汽机板驳船在这里靠港。周围一群劳工蜂拥着把船上的物资卸下,再装在一溜溜农用车上,送往起点镇的周围的各个大队部。

    虽然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但是这些天他的心里已经掀起了滔天的巨浪。通过和镇子里的那些劳工聊天,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他还是从中了解了海量的信息。还有天天从起点镇呼啸来去的铁龙,范文程从铁龙上面装的东西就能看出不少端倪。

    一个辽民告诉他,这个铁龙是从海参崴开出来的,开往几十里外的一处地方。还有人告诉他,海参崴那里还有几十万料的大铁船,长百余丈,高十余丈,无帆无桨依然能在海上行驶如飞。范文程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他却相信对方说的话。

    在这里无论有什么玄奇的事情,范文程都不会赶到惊讶了。起点镇遍地“突突”咆哮奔驰的铁兽。码头上一艘艘十余丈长,无帆无桨的平板船。还有偶尔在空中飞过的铁鸟。都让范文程感觉到远东公司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许多。

    最让他感到惧怕的是,镇子周围的普通劳工那惊人的秩序,列队行走整齐划一,让人感觉好似大军的军阵。可就算大明的官军也不曾有如此的军威。而这些人几年前还只是来自东江的普通辽民。

    这些人的脸上洋溢着一股子积极向上的情绪,就算面对着他也一样侃侃而谈,脸上更多的是自信满满的表情。这让他的心里感到了些许的不满,虽说他也是寄人篱下,但自己终归是士人出身,在这些卑贱的平民面前。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可是在远东的这些平民面前,他却丝毫都没有感觉到,这种毫无尊卑的氛围,让他感到非常的不自在,也让他感到害怕。他从远东这些平民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他们的身体里安静的积蓄着,随时都可能爆发。

    在这里呆的越久,范文程的心里就越感到不安。远东的所作所为,也让他知道远东是有所图谋。而且所图非小。虽然起点镇并不大,可他管中窥豹,从这几天了解的信息,就能看出远东公司的野心大着呢。

    远东选在这里落脚,安心发展了三年,移民十余万,开荒数十里,麾下还养了近万精锐军士。三番五次上岸的骚扰女真。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种种迹象表明,远东的用心已经昭然若揭。

    范文程的内心煎熬着。看来女真是靠不住了。虽然他对当汉奸没有丝毫心理负担,但是要让他为女真誓死效忠,那更是扯淡。这几天他一直在思索着如何与远东交涉,也在想着自己的退路。

    远东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绝非后金可比。即便是大明,在远东的面前,也是不堪一击。从近几年大明和后金的数次大战,就能看出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尽显疲态。

    和范文程同来的两名亲随,虽然说话行事都和汉人无异。可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鞑子,他们曾在中原生活过数年,专门刺探大明的情报。这次随同范文程一起来到远东,就是为了监视他。

    他们天天都会到范文程的屋里,和范文程商讨对策。

    “范章京,你说远东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这都几天了,也不见他们来与我们商谈。”

    “这些短毛真是难以捉摸,处处都是奇技淫巧。只是不知他们落脚东海,今后到底是什么打算?你说他们怎么选在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开荒啊。”

    范文程微笑道:“既然他们把我们接来,那早晚会与我们商谈,这个不急。远东行事与众不同,但从这几天情形看,他们却是来自海外,应是一群华夏后裔来大明寻根的吧。”

    其中一个鞑子愣了一下道:“那他们为何还占据东海建城,移民开荒数十里?”

    范文程想了下道:“公司之名,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公司说白了就是聚多人之财、共同运作之意。从他们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他们占据海东这个荒僻之地,其实就是选一落脚之地,为了打开大明和海外之地的商路而已。”

    两个鞑子被范文程说得云山雾罩,但也大致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一个鞑子兴奋的道:“那依范章京的意思,远东并无染指辽东之意?”

    范文程笑了下道:“远东上次从盖州登岸,若是趁着辽南空虚,一路推到辽沈城下,夺了沈阳辽阳,试问远东有没有这个实力。”

    两个鞑子听了范文程的话,都是一个劲儿的点头。他们当然知道远东有这个实力了,南北两路近五千精锐,数千旗丁厮卒,几日内灰飞湮灭,这实力已经不能用强悍来形容了。那时大汗正带着重兵在大明腹地,远东要想占据辽东,那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打下沈阳,后金主力想要回撤辽东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等到那时,后金在辽东的各处要地早就被远东一一拿下了。那时候即便大汗带着后金主力回到辽东,怕是也已经回天无力了。

    想到这里,两个鞑子都长嘘了一口气。看来这些短毛的海外人,确实没有染指辽东的意思。一个鞑子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问道:“那他们远东为何数次侵犯我后金,手段凶残,好似有刻骨仇恨一般。”

    范文程想了下,微笑道:“远东治下有十数万辽东逃民,一来是为劫掠求财,二来吗……也是为了治下辽民的归心。”

    两个鞑子一听就明白了。当年后金在辽东没少祸害辽民,远东这么做也可能是为了平复治下辽民心中的积怨,让他们治下的辽民安心为远东做事。这就说得通了,那这次来远东还真有的谈。

    这几天远东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探讨军委会提交的与鞑子和谈的提案,主题就是如何和鞑子进行谈判的问题。会上的各位委员的意见分歧比较大,尤其是对范文程这个大汉奸,很多委员都提出看法。个别委员甚至提出要把他在所有辽民的面前进行公审,对他千刀万剐。

    分歧最大的就是对鞑子谈判的问题如何把握,大部分委员都不主张同鞑子进行谈判,就算是谈也要强硬,不能让鞑子讲条件,签署什么卖国条约。

    面对各位委员群情激昂的声音,高建国和李明都是满脸苦笑,中间休会的时候。他们和王和等几个常务董事,聚在一起研究了一番。然后军委会和民委会的几名常务董事,分别下去找各位委员苦口婆心的做工作。

    经过一天的漫长的会议,大家在闹闹哄哄的环境里投票表决,总算是有了结果。最后大家还是理智的选择支持军委会提出的谈判计划,高建国和李明的计划获得多数通过。

    谈判人选也确定了下来,由宣传部副部长李轩平负责和范文程进行谈判。他在现代社会阅历丰富,善于与人交流,经历过一些重大的谈判。

    李明和洪书磊作为李轩平副手参与谈判进程,谈判地点就在起点镇。这几天大家正在为接下来的谈判做准备。其实也没什么准备的,李轩平只是想拖几天。打乱对方的阵脚。

    终于,范文程和两个鞑子盼来了他们等待的消息,洪书磊过来告诉他们,第二天开始谈判。范文程表面做出了一副如释重负的感觉,可是心里却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