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嘉靖攻略-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试,得到做官的机会。

    我知道之前的义乌县府其实是有这项计划的,但是由于之前的官府和民间有太大的矛盾,所以这个计划一直行不通,而现在我来了,我希望的就是我可以办成这件事情,对于一名知县来说,除了水利农桑治安之外,办学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绩,所以,本官也有些小小的私心,希望诸位可以协助本官。

    当然,这五所学府何时建立,建立在何处,如何建立,建成之后大家如何分配,谁家的孩子去哪一所学府读书,这些事情,都由县府和诸位商议之后再做决定,本官并不会强制要求什么地方建立学府,方便谁家这种事情,这些,都由大家一起商议之后来决定。”

    还是陈大成,见大家都有些犹犹豫豫的不敢说话,决定自己站出来带个头:“那县尊,在下以为,学府之事,应该越快越好,大家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实在是没有办法没有机会去读书,以前饭都吃不饱,哪里有机会去读书?现在饭能吃饱了,却又找不到老师愿意来教,而县尊既然提出这种事情,我等也就斗胆请求越快越好。”

    郑光点点头,然后向在场的诸位一起询问:“那诸位的意思呢?是不是也赞同这个越快越好的主张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个接一个的表态认为也是越快越好,等到支持的人数占据了明显的多数,郑光便对旁边的向青说道:“记下来,这件事情大家一致赞同应该尽快办到,那么,就在下一个季度的税季之后,以县府财政拨款,开始建造第一所学府,具体的事宜,等钱款到位之后,县府会再和大家商议。”

    然后大家就都吃惊地看了看郑光,询问这样就真的可以了?他们的意见可以被采纳?

    “那是自然的,不然县府着急诸位前来商议是做什么的?装装样子走走过场吗?本官不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正确合理的,如果诸位有提出异议的,本官自然也会考虑这件事情是否真的是错的,需要改进的,诸位自然可以放心。”郑光笑着解释道。

    这下子,这群认识相信,郑光是真的愿意分享权力,和他们一起治理义乌县,把他们当作自己人,没把他们当做外人,这样一想,这些人就活泛开了,一个老者站起来提议道:“县尊,对于三万兵马的征召计划,老朽以为,一口气三万人,咱们暂时凑不出来那么多人。

    因为有很多的事情都要去做,很繁杂,需要修建很多东西,很多地方的商户也会雇佣本地人去跑商,空闲的壮丁人数并不多,老朽以为,是否可以一万一万的招募呢?这样等大多数事情都告一段落之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壮丁空闲下来,参军报答县尊的大恩大德了。”

    郑光询问了一下在场的人们,他们也纷纷表示人手紧张,空闲壮丁不足,一口气三万怕是难以招募完全,于是郑光考虑了一下,决定采纳义乌本地人的建议,定了三个招兵计划,第一期的招兵计划是一万人,预计三天后开始进行,三个月后完成初步训练,年底的六个月后可以上战场。

    第二期的招兵计划缓一个季度,等到冬季农闲期开始招募,还是一万人,明年开春前完成基础训练,等春耕时需要耕种的可以暂时回去耕种,闲暇期继续操练,春耕结束之后集训一个月,上战场。

    第三期的招兵计划放在春耕结束之后,也就是明年的五月份左右开始招兵,明年年底之前完成集训计划,进入战场作战。

二百三十六 练兵纪实() 
这样的征兵计划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占据了绝对多数,于是江原崇就下令向青将这条政令记录下来,准备变为正式政令下达给义乌全县。om

    至于义乌军方向义乌本地人购买物资的优惠条件,郑光则代表义乌军方与在这方面有话语权的一群大佬进行讨价还价,江原崇虽然希望义乌可以变得更好,但是他始终是官方人物,对于官方人物来说,完成政令要求提高政绩是第一位的,那么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为三省总督府和义乌官方减轻财政压力,就很有必要了。

    采购物资的全权已经被张经下放给了郑光,郑光有权力选择物资的供应商和确定价格,这一点张经没有在意,也不打算干预。

    所以郑光打算从义乌本地收购这些必要的物资,一些实在是购买不到的才采用就近原则购买,比如义乌火腿和臭豆腐乳是要大批量采购的,练兵没有肉食和足够的盐是不行的,火腿和臭豆腐乳都是以味道浓郁著称的,用比较少的料就可以满足很多人对盐分的需求。

    然后就是购买粮食,义乌本地出产的粮食不够多,价格较贵,现在还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要是大量收购吃三顿饭的,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郑光则派出相应的人手去各地考察粮价,选择粮价低的地方购买粮食,还有一些安营扎寨需要的东西,东南各地的仓库抽调出来一共才能够扩建一万五千人的营寨,其余的都需要郑光自己想办法。

    这也无所谓了,募兵结束之后直接以军训为理由派士兵去砍伐树木,修建营寨就是了,反正这些免费的精壮劳动力不要白不要,用起来很舒服。

    政令下发完毕了,那么接下来,就是付诸实施,有了郑光的公信力打头,义乌各大势力代表都十分配合,而且呢为了配合郑光,获得郑光的好感,还商量了一下,除了号召族人从军之外,还要出钱助军,每家大族根据自己的情况出点钱意思意思。

    于是义乌大族们出人的出人出钱的出钱,出的人多一点的大族呢就出钱少一点出的钱多一点的大族呢,就出人少一点,反正呢,整个募兵计划是非常的顺利,不断有人来报名,而且基本上都是按照郑光要求的年龄段来的,没有超出的,也没有不足的,很快,一万人的募兵计划就完成了。om

    之前的军营只能住三千人,现在多出来的七千人是没地方住的,那么无所谓,登记造册领军装兵器之后,第一件事,给我造房子去!郑光脱下知县的官服,换上自己打仗的时候穿的军装,带上佩剑,好一副英俊潇洒少年将军的模样,拔剑一指远处山岗,数百砍伐大军汹涌而上。

    义务乃是山地,别的不多,就是山多,以前还没有人开发义乌,所以不少森林树林都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而郑光不想做破坏环境第一人,想要执行绿色发展的计划,下令砍伐树木只准砍伐十年以上成材的树林,还专门请了对木料有研究的工匠带队,找那些优质木材砍伐,而那些没有长成的就像继续生长,绝对不能一口气把山岗砍秃了。

    这些人去砍伐,那些人负责运输,还有些人负责建造,还有人负责去各地仓库运输大军需要的物资,去各大家族运输购买好的物资,一群百来人的火头军在军营开辟了大大的露天厨房,在领头大厨的带领下热火朝天的翻炒起来,第一顿饭,郑光无论如何都要满足大家,给他们吃到肉和炒菜。

    给一万人准备饭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时候,饭要拿大缸去蒸,食材也要拿大缸去乘,一缸油在那儿等着,给士兵们吃有油的菜,还有饭碗筷子等等一些列的东西,全都要准备,人家是豁出命来给你打仗的职业军人,这点东西是不能像唐朝府兵那样要自己准备的。

    郑光之前管理过三千人的军队,从征战到后勤一把抓,整个人都快斯巴达,现在一万人,更是快要疯掉,从军需物品的仓库到支出再到入库等等管理,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一件事,不得已,他只好殄着一张俊脸去各大家族求来一群大约二十人的帐房先生,也不管别的,就坐在仓库门口,按照郑光编写好的入库出库表,填写具体的数字做统计,每天汇报一次,非常重视。

    可别小看这个事情,一万人的军队,每天的消耗,上到大米肉食,下到一张厕纸,都是钱,一张厕纸可能不值钱,但是一天一万人的消耗,起码一万张,十天呢?十万张!一个月呢?三十万张!这还是小数目吗?还是一笔小钱吗?

    郑光对军队的清洁卫生要求还很高,对于这个时代极为恐怖的瘟疫防范的非常严格,要求这个炎热的时期每个士兵每天至少要洗一次澡,好在军营建在有一条小溪流之处,夏日和春秋日免去了澡盆的需求,冬日寒冷季节也不需要多次洗澡,所以准备一些特大号的大澡盆,一次性洗个七八人也就足够了。

    但是随之而来的,浴巾,也就是毛巾,不敢乱来,每人一条,然后每天早晚都要漱口,这个用饭碗来代替也可以,至于洗衣服这件事情,郑光觉得让士兵抽出时间洗衣物显然是不合时宜,而且这时代哪里会有男人自己洗衣服?军队的衣物都是放给当地县府找人去解决的,一般都去找一些妇人,给些小钱,让他们帮这些粗鲁的军汉洗衣服。

    这个在义乌当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郑光找到陈大成,让陈大成去联络一下地方,看看有没有想要找活干补贴家用的妇人女子,给一些小钱,让他们帮着军队洗衣服鞋袜就是,这样的女子很好找,一些闲散的妇人女子就集合起来为这些家乡子弟兵洗衣服,也没什么不好的。

    花了不少功夫,郑光才勉强地把一些日常生活方面的必须方面给捋顺了,让大军放心训练没有后顾之忧,等大家伙而齐心协力把一万人居住的房子全部搭起来之后,已经是半个月之后,大军的训练刻不容缓了。

    为了便于训练,正在早在主力都去建军营的时候,抽调了一批本身武艺底子非常不错,在当地很有名望的人,以他们作为军官苗子,开始对他们进行直接的特训,郑光一个人不可能直接训练一万名士兵,这个时候就需要这些基层军官承担起这个责任,把他们教会了,合格了,再让他们去训练别的人。

    这一批二百三十六人的军官苗子,郑光决定最终留下二百人,淘汰三十六人,这二百人每人带五十名新兵去操练鸳鸯阵,操练令行禁止的军规军法,负重越野跑,长枪突刺,战剑劈砍等等基础动作,士兵并不需要去学会什么高深的武艺,只要把十八般兵器里面的基础招数学会了,比什么都强。

    刺砍劈挑,一个人用出来的确是不怎么样,但是一群人用出来,列成整齐的军阵,一齐使出来,那比什么都强,朝鲜战场上明军单挑挑不过日本的战国精锐,但是一旦结成军阵,不管多少日军冲锋过来,明军都能把他们戳成筛子,死掉一地。

    军阵的巨大威力不是一人可以瓦解的,更别说明军的火炮远远强于日军的火炮,日军的火炮不能对明军军阵造成打击,火炮和火枪队被明军火炮摧毁之后,明军军阵也就是无敌的了。

    郑光现在想的也是,义乌兵的素质很高,单挑也能收拾得了那些沿海倭寇,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支昙花一现的特种部队,而是一套可以推行全国都有用的类似于秦军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练出强大的国家军队,不管在哪一位将军的带领下,都能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练兵真的很重要。

    郑光不惜一切的为士兵提供刺杀训练的靶子,还有真的长枪和战剑,不及损耗的让士兵劈砍刺挑,就是要训练士兵熟练使用这些武器,并且善于结成军阵配合,训练士兵结成军阵的速度,方式,力度等等,动不动就派人假装倭寇突袭正在训练的一组士兵,看他们结阵的速度快不快,能不能达到瞬间反击的要求。

    一旦发现不达标的,立刻去跑操,跑成死猪为止,练兵的军官就会面临一人砍伐树木到天黑的惩罚,并且没有晚饭吃!

    给你们吃三顿饭,是要你们豁出命来打击倭寇的!朝廷不是闲钱多,把钱全部投到你们身上来,朝廷比谁都缺钱,却依然咬牙挤出一笔钱给你们使用,为的就是你让你们可以彻底的把倭寇赶走!不负你们这身军装!不负你们手里的武器!不负你们背后父老乡亲的期望!不负整个东南对黑旗军这三个字的期待!

    你们不是丘八!你们不是贼配军!你们是募军!是我郑光,这个状元亲手训练出来的黑旗军!你们每个人都会识字,每个人都能写字,你们不是低人一等的贼配军!你们是大明朝可以倚为长城的精锐军队!黑旗军!现在!告诉我!你们是什么!?

二百三十七 士气() 
每当军队里面发生争执,发生消极训练,发生消极怠工等等情况的时候,郑光就不厌其烦的满军营发表演说,把以前学来的那一套鼓动人心的说辞一股脑地掏出来,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义乌兵素质的优势了,要是换作那些商业都市的市井小兵,谁睬你?只有这些悍勇的乡民山民,才能接受你这一些说辞。om

    当然,郑光也是不愿意把义乌这么好的兵源地因为经济发展的因素给毁掉了,搞得大家以后都去读书做生意,一代人两代人之后义乌兵就成了神话传说,这不是郑光的本意,所以郑光只要一有空,就去街上和义乌的人民们亲切交谈,并且一而再再二三的向他们传达一种思想。

    所谓文贵武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读书人为什么瞧不起当兵的呢?原因在哪里呢?

    因为不识字啊!大字不识一个,什么东西写出来都不认得,那些读书人,哪怕是个酸秀才,他也能瞧不起你,但是你去整个东南问问,谁敢瞧不起黑旗军?战斗力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你们知道吗?因为他们都识字啊!

    训练之余,郑光在军队里面喊口号,贴大字报,号召军队里每一个新兵“每天认识一个字”,军队的训练要求高啊,大家没那么多功夫像那些秀才一样读书识字,但是,我这个状元亲自授课,每天交给士兵们一个字,让他们去认,去读,去写,傻子都能做到一天认识一个字!更何况咱们义乌的小伙子傻吗?

    不傻!

    义乌的人们欢笑着说道。

    那就对了,郑光如是说道。

    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可以被称为精锐军队,但是你很难得到哪些骄傲的文人的认同,他们还是把你看作丘八,但是呢,你如果识字,会读会写,你想想,一个酸秀才跑到你面前指着你喊丘八,你当场把丘八两个字写给他看,告诉他这个字念丘,这个字念八,好好学学,不会的话爷教你!想想,多爽快?!

    义乌乡民们大笑。om

    而且啊,说真的,作为一个走科举之路考上状元做官的人,我是有切身体会的,你们知道当初,最低一级的县试有多少人参加吗?五千多人!选几个人?一百!

    然后啊,府试,一个府治下的数个县那些选拔出来的士子,又是数千人,又去参考府试,又只选出可怜的数十人到一百人,然后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能考到进士,多么不容易啊,大明朝百万读书人,每三年只选两三百人做进士,你们想想,这个概率是多低?

    我出生在苏州,我亲眼所见的,我去参加考试的时候,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丈,颤颤巍巍的住着拐杖就来考试了,那是真真的考了一辈子,儿子都被熬死了,孙子都开始参加考试了,他老人家县试还没有考过,这样的人,何其多也?一生的大好年华全部蹉跎在了考场上,你们只看到我这类进士的风光,那些一辈子都考不到功名的读书人,又是何等的凄惨呢?

    我办学,不是说希望整个义乌的孩子们都一股脑的削尖了脑袋去考科举,我是希望义乌们的孩子们都能识字,都读过书,知道真正的道理,至于考科举,那是少数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