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嘉靖攻略-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做个新娘其实也真的挺累的,郑光此刻处于休假之中,想要找师傅去聊聊天,唐顺之要处理公务,还要做证婚人,这段时间也忙的要死要活的,范庆主动帮着唐顺之承担了一部份工作,现在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张经老大人自然是工作狂,绝对不会浪费一点点时间在无所谓的事情上,现在肯定在府衙里忙里忙外的处理公务。

    想找郑勇他们玩玩,郑勇他们已经被拉壮丁去干活儿了,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汉子现在被一群娘们儿指挥的不要不要的,作为黑旗军现任统兵官的王辉居然能被自己的小妹呼来唤去干这个干那个,完全没有统帅一军的威严。

    唯一可以陪伴郑光的,也就是一早就赶过来的向青了,向青为父母守孝三年,放弃了科举,至今已经七八个月了,收到郑氏照顾的向青自然没有生活上的压力,与小妹相依为命,生活倒也不是问题,那件事情过去很久了,之前向青身上的那股死气也消散了不少,现在的向青,更加内敛,更加沉稳,基本上看不出少年人该有的冲动和精神,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以郑光打算把他带出去,正好现在徐胖不在身边,很多事情郑光都没有助手帮忙,向青是个很不错的苗子,现在多培养一下,将来考取进士外放之后,又是一员能吏。

    “跟我一起去义乌吧,整套班子都要我自己去办理,朝廷可不给办,所以我还需要一个师爷,你来做我的师爷吧,正好也能提前学到一些东西,将来考取进士之后,就算被外放,也会很快的熟悉政务,不会被人蒙骗了,如何?”郑光端着茶杯,微笑着看着向青。

    向青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露出一丝笑容:“向青何德何能,能得到师兄如此相助?我不过是一个寒门读书人罢了,不值得师兄这样的人物太过在意的,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只想好好照顾幼妹,等她出嫁了,找到好人嫁了,我就可以放心了。”

    郑光摇头道:“你是男儿,是读过书的男儿,更是有实力冲击进士的男儿,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幼妹考虑,你的身份越高,幼妹嫁得越好,人家就越会好好的待她,不会欺负她,她才会有好的生活,就算你是看着幼妹出嫁了,放心了,接下来呢?难不成你还想自杀,结束自己的性命?

    子聪,你是个好男儿,你不该总是沉浸于丧父丧母之痛,就算退一步来说,你不想为父母报仇吗?我虽然杀了林碧川,但是倭寇还在,还有很多的倭寇需要去杀,我此次南下,被陛下授予义乌知县之职,三省总督张经授予我练兵守备官一职,我要练三万精兵,并且参与到平倭之战内,你不想参与吗?你不想亲手杀一个倭寇吗?”

    郑光死死地盯着向青,他相信向青绝对不会甘于平凡,绝对不会真的就此沉沦,而放弃他的才华和可能荣耀的未来,历史上籍籍无名不要紧,那只是为帝王将相做的家谱而已,固然有才华之士,但是更多的光点,仍然在民间,执着的熠熠生辉。

    果不其然,听到这里,向青的瞳孔一缩,整个人的身体都有些微微地颤抖了,好一会儿,他才缓了口气,低声道:“师兄,我什么经验都没有,什么都不会,除了读书,我什么都不会,连政务都做不到,更别说军务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抗,我怕我自己不能胜任那个位置,会给你添乱。”

    郑光摇头道:“谁也不是天生就会任何事情的,你可以跟着我慢慢学,我也是和自己的老师学习的,你的天资很高,既然可以学会四书五经和做八股文章,那么那些事情也不会难倒你,你要对你自己有信心。”

    向青沉默良久,认真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师兄,我愿意随你去义乌。”

    向青不会想到,他所做出的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等到二十七这天清晨,城隍庙的广场上就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外围变成超大的露天厨房,内里全部都是桌椅板凳,是婚礼的主现场,从上午开始,已经有宾客们陆陆续续到场了,大多数都是百姓和外地士绅,和本地人的关系不甚密切,也没什么太多的话要说,把贺礼送到郑府之后,就前来婚礼会场等待了。

    不过现在距离吃饭的时间还早,也不能让人家客人干等着,瓜子小吃糕点什么的也都上了,主办方还一早就请了有名的戏班子,待宾客稍微多些,便在内圈里开始依依呀呀的搭台唱戏,给先来的客人解解闷,戏班子的水平明显不错,一阵接一阵的叫好之声,响彻城隍庙广场。

    大人物们自然是齐聚在郑府,和郑光会面,郑光早就换上了新郎官儿的礼服,感觉其实和状元服饰差不多的,头上也要插一朵花儿,看见谁都要摆出一副笑容可掬的面貌,看到那些不怎么熟悉的知府啊知县啊之类的官员们更要如此,看到那些心学大佬们,那些在野名士们也要如此,郑光觉得自己的脸部肌肉都要僵硬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会面不过是一个开头,大家重新联络联络久不见面而生疏的感情,或者互相介绍认识一下友人,拉拉关系,恭喜几声,接着就要离开的,毕竟现在人多眼杂的,一些重要的私密事情还不能说,婚礼之后的几日,闲杂人等全部消失不见之后,才是大家拉关系走人情的高峰期。

    比如现在在心学学术界执牛耳者的彭山公季本带着一批心学门人子弟联袂而至,献上一份厚礼,道了声喜,笑眯眯的握着郑光的手,勉励了几句,然后把一众心学三代弟子们给郑光介绍了一下,主要都是上次没有到的。

    上次在画舟中相识的心学子弟,这一次这群人里面郑光只看到何心隐,其余的都是些生面孔,不过他们的热情显然超乎寻常,一问姓名,才知道都是当初徐胖去联络的家中有产业的心学子弟,大家还有商业上的合作项目,而且和做得非常愉快,难怪如此热情。

    另外一批人则是热情的多,便是以陈大成为首的义乌士绅集团,他们得知他们的恩人郑光即将南下成为义乌知县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义乌人便推举出了以陈大成为首的代表团来到苏州为郑光庆贺,一部分的礼品已经送往城隍庙去做菜了,那就是已经成为贡品的义乌火腿,剩下的一部份礼物则是义乌人集体出资凑的礼金,郑光没有拒绝,笑眯眯的收下了。

    和陈大成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谈,比如进一步募兵准备新的训练的事情,不过现在不急,等婚礼结束之后,再商谈也不迟。

    越来越多的客人们都抵达了热热闹闹的郑府,很快,郑光就转移了主场,前往城隍庙广场招待诸位来客,大概临近中午的时候,大人物们才陆续到齐,等新任三省总督、兵部尚书张经抵达会场之后,场上三千余人齐声问好,那一身簇新礼袍的吴县知县便高声喊道:“开席!”

二百二十六 迎亲(上)() 
按照中式宴席的规矩,是先冷盘后热菜,先小菜后硬菜,最先上的都是些爽口的小菜,凉丝丝的,什么凉拌黄瓜啊小葱拌豆腐啊之类的,正好适合这炎炎夏日里食用,有助于开胃,张思成一声大喊“开席”之后,那些帮厨的伙计们便端着一个个长条盒子,将一盘盘冷拼送上酒席,大家伙儿也就吃开了。

    这小菜凉拌没什么高下之分,但是这热菜可就有讲究了,大家来这里是来吃热菜的,可不是来吃冷盘的,就着冷盘可以把酒给搞起来,但是炒热气氛的,还是热菜,其实张思成那声“开席”一喊出来,早就等在那的大小厨子们,仿佛接到命令的黑旗军,那架势可比卫所兵雄壮多了。

    只见他们立刻开始噼里啪啦把食料下锅,一下一盘一下一盘,有的甚至是一锅一起下,煎炒烹炸、熘汆烩炖,大火热炒,加入油盐酱醋,手里炒锅那么一掂,火苗那么一窜,喝!好家伙!转眼便装盘上菜,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充分显露出大厨们数十年苦练练就的刀工火工,不仅味道好,速度还快,一盘接着一盘流水般的供应着热腾腾的菜肴。

    这宾客的档次不同,自然供应的水准也不同,这不是搞什么阶级分化之类的,那是规矩,这个时候搞什么人人平等就是个笑话,大人物们一出手就是白银千两黄金百两加上珍宝玉器古玩书画之类的,小半个身家都洒出来了,为的可不是和送些家常小菜小米小面的老百姓们吃一样的东西。

    上等桌呢,就是官僚们和士绅们的那一批桌次,好酒好菜就往那儿使,什么海参鲍鱼鱼翅之类的全部往上上,苏州离海不远,这海鲜也是不错的选择,更是档次的代表,这些大老爷们吃的不是饱,是味道,是档次,是情怀,所以他们吃的就是精细。

    比如苏菜里面非常著名的清炖蟹粉狮子头,肥嫩异常,蟹粉鲜香,青菜酥烂清口,食后清香满口,齿颊留香,吃起来须用调羹舀食,吃完之后久久不忘那鲜美的滋味,苏州城里做这道菜最出名的大厨别出心裁,精心烹制,将这道菜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就连张经这个没什么面部表情的人都流露出了沉醉的神色,不住的赞叹这道菜实在是美味到了极点。

    中等桌儿是黑旗军的将士们和义乌当地的氏族代表们还有一些小士绅,他们呢倒也不缺肉不缺油水,就缺点情怀,所以就给点情怀,吃点苏州的特色菜,给这个菜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弄点海鲜装饰点缀,也就差不多了,大家不是那么在乎。

    就比如给他们上水晶肴肉,这也是苏菜名点,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大厨们照顾到这群人的食量,块儿切得很大,一口一个保证你塞满嘴,满足到了极致!

    下等桌就是苏州本地前来恭贺的百姓们了,对于他们,那是最好解决的,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吃肉,吃油,直接上硬菜,别整那些虚的!

    好!鸡鸭鱼肉流水一般的往桌上端,什么烤鸭啊红烧鸡块儿啊糖醋鲤鱼啊红烧肉啊之类的,逮着就往死里上,他们也是往死里吃,这些百姓们拖家带口的,都来补充油水来了,偶尔有小孩子吃腻了油肉想吃口青菜解解油腻,还被母亲一拍脑袋瓜子骂一声不争气的东西,一边把一大块油油的猪肉夹到碗里,勒令孩子给他吃完

    夏日里白日时间长,大家也不太在乎时间的流逝,从开席以来,一道道美味不停的上,一桌子二十道菜,上的速度是越来越慢的,一直到两个时辰以后,最后一个菜才上完,爽了大家,可苦了新郎倌儿郑光,穿着大红袍一桌一桌的敬酒,这是规矩,大家都是来给你贺喜的,你做为新郎倌儿当然要给人家敬一杯喜酒,让人家欢喜欢喜不是?

    再说了,你这个新郎倌儿可吉利着,不仅是新郎倌儿,还是状元郎,这双喜临门的,身上的旺气十足,大家都想和你碰一碰,沾沾喜气,哪怕是碰着你的衣服,也觉得是沾了喜气了,尤其是那些拖家带口的,打算让孩子读书的人家,硬是要郑光抱着孩子喝酒,郑光给整的没办法,一手抱着哇哇大哭的小孩子,一手拿酒杯喝酒

    到了那些读书人的桌子上,一口一个师兄喊得不知道多甜,一下子就给郑光围个严严实实,上下其手,把郑光摸得浑身不自在,摸到了郑光的人还大喊着什么“我碰到状元郎了我要中举了”什么的,引得读书人们更加狂热,郑光差点就给他们弄得衣衫不整,闹出断袖之癖的笑话来了

    到了那伙军队里老兄弟和义乌熟人的桌上,那更不用说,您是咱们永远的将军,甭管您以后做什么官,您都是咱们的老上司,咱们就服您,这感情深不深?深?好!喝!喝不了?完咧没感情咧做了大官儿瞧不起咱这些泥腿子咧文曲星不跟咱们这些苦哈哈一块儿咧

    一个个他娘的双目无神宛如被抛弃的小娘子,郑光给逼的是在是没办法了得得得!我喝!我往死里喝!大家伙儿,举碗!干!

    士绅和官员们好歹有点儿对于身份的矜持,不会像其余那些人一样把郑光当成吉祥物,摸一下就能让自家娃儿考上进士,他们温和多了,郑光来敬酒的时候一个个起来,笑容可掬的接着这杯喜酒,大家一起喝,喝完之后礼送郑光去下一桌,如果不是眼睛里闪烁着某种强烈的光芒,这份演技是可以给三十二个赞的。

    官员们就更加简洁明了了,大家相互笑着自报家门,谁谁谁是哪一科的进士,排位第几,大家谁在上面谁在下面,聊得不亦乐乎,郑光一来,大家互相举杯庆祝,一口酒下肚,礼送郑光去另一桌,相比之士绅们的强烈意愿,这份演技更加清纯不做作,给三十三个赞!

    时间缓缓流逝,大家为了今天这顿正餐而腾出来的胃部空间已经接近饱和,不少小孩子都看着自己碗里的大块肉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妇人们用手捂住嘴部,以免一个接一个的饱嗝影响了自己的形象,虽然本来也没什么形象,一顿饭吃三斤的地里汉子还在奋勇的和鸡鸭鱼肉作殊死一搏,一手鸡腿一手鸭腿的左右开弓,颇有大将风范。

    唐顺之今儿个也喝了不少,他是以男方家长的身份在这里的,郑光的父亲和祖父都去世了,剩下的近亲地位不够,唯一可以撑场面的也就是唐顺之了,所以当仁不让的,唐顺之成为了男方家长,有着这样一层关系,不少人来给这位新任的苏州知府敬酒,恭祝他教了一个好学生出来,一个接一个的吹捧,加上酒精的刺激,这位平日里威严的苏州知府,居然也有些飘飘然了。

    唐顺之高兴的在主桌上和同样被氛围感染到的大佬张经推杯换盏,畅想美好的未来,美好的人生,美好的功名,等到他终于意识清明的时候,看着太阳,发现不知不觉间大家谈论了那么多,居然还有一个时辰左右太阳就落山了,他连忙找到张思成,对他吩咐一番,马上把仪式搞起来,得抓紧时间,去迎新娘!

    为什么得这个时候迎呢?因为现在是黄昏时分,古时候的“婚礼”的“婚”其实是个别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昏礼”,在汉族古人看来,黄昏时分乃阴阳相交之时,此时男女结合顺应天意,大吉大利,所以称为昏礼。

    只是郑光此时也有些晕晕乎乎的,虽然之前有奶奶“密赠”的爷爷迎娶她的时候不知从何处得到的醒酒丸,可以保证不醉酒,但是好虎架不住一群狼,郑光还是华丽丽的败下阵来,幸好唐顺之也有醒酒秘法,右手一伸,食指与中指之间不知何时突兀的出现一点寒芒,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没入郑光臀部,伴随着一声刺破云霄的嚎叫,郑光便清醒的不能再清醒了。

    “老师,你这个法子,是何人传授啊?此人当真是足智多谋,学生很想去拜见他,当面感谢啊!”郑光红着眼睛,以右手掩股,直吸凉气,看着自己的恩师唐顺之。

    唐顺之毫不在意的勾了勾嘴角,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似乎在怀念着什么:“想当年,为师还年轻的时候,也是年少风流啊,迎娶你师娘之时也是你这般,结果哈哈哈哈!不提了不提了!好了!新郎倌儿!快去把妻子接回家中,迎奉宗庙,开支散叶!”

    郑光虽然不爽,却也无奈,听得唐顺之开始交代婚礼的流程,便细细的听着,之后,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带着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的朝着城北的郑氏别院出发了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