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马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谁都能看的出来,张郃已经被逼入死角。然而严绍真正担心的还是审配他们带下来的三千骑兵,如今究竟在什么位置。就如之前说过的,三千骑兵,说多不多,却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力量,用好了,甚至足以扭转一场战争的趋势。

    自黄巾起义开始,这一路走来,严绍也算是很顺利了。

    至少和其他的一些诸侯,尤其是刘备这样的倒霉蛋比,顺利的多的多。就算如此,他也不敢小觑了天下间的任何一个诸侯,尤其是袁绍这个就连曹操也曾经臣服过一段时间的河北霸主。

    “我们派了多少人去找文丑和审配的行踪?”凝望着眼前的城池一阵子之后,严绍侧身对身旁的黄忠问道。

    “大概三十余队斥候。。。”黄忠回答道。

    “在增加三倍,一定要把审配他们给我找出来。。。”

    等到黄忠领命吩咐下去之后,严绍才喃喃的道。“这三千骑,究竟会藏在哪里呢。。。”

    三千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总而言之,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藏起来的数量,可是这么多的骑兵如今却突然之间消失了,而且则么也找不到。

    这就好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不把这支骑兵找出来,严绍的心底始终会悬着。

    和严绍始终是在担心着审配那几千骑兵不同,对面城池里面的守军,却是几乎绝望了。毕竟眼下他们几乎等于是孤立无援,没有任何的援军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举目所见,全部都是青州军的影子。

    那些密密麻麻的营帐,乃至城墙外围一台台的攻城器械,都让他们感到由衷的绝望。

    若不是张郃在城中威望很深,又有许攸一直在旁边辅佐帮忙,恐怕守军早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将军,不如突围吧。。。”城头之上,一个将领望着城外的青州军,对着张郃谏言道。

    “是啊,将军。。。”另一个将领也忍不住开口道。“守了这么多时日,城中兵马已经所剩无几,而北边的援军还迟迟未到。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几日,平原就守不住了。与其玉石俱焚,到不如趁着我们手里还有些力量,冲出城去,我看外面的青州军只围住了三面,剩下一面守备并不严密,虽说也有可能是个陷阱,但总比坐以待毙要来的强。。。”

    援军什么时候能来,这个他不清楚,可是城中的情况他却是肉眼可见的。

    这么等下去,恐怕也就是三两天的功夫,城就守不住了。与其到时候和城池共存亡,他更希望能趁着手里的兵马还有一些的时候,立刻带着兵马冲出去。。。

    现在出去说不定还能挣扎出一条生路来,可要是再等下去。。。、

    、

    他可不希望自己死了以后,家中的娇妻美妾都便宜了别人。。。

    其他的一些将领或是开口支持,或是闭口不言,反对的只有少数而已。也不奇怪,毕竟无论是谁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小命莫名其妙的就给丢掉了。

    面对部下们的话语,张郃紧闭着嘴唇,默然不语。

    他当然清楚下属们的话也是正确的,在这么继续下去,他这边扛不住的可能性几乎高达百分之百。而在城池被攻破之前,援军抵达的可能性,他心底却始终都没有些数。。。

    这种将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行为,从来都不是张郃所喜欢的。。。

    可。。。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眼下张郃却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此。。。

    作为一名领军的统帅,他实在是太清楚眼下平原城的重要性了。这既是冀州军对青州侵蚀的桥头堡,也是抗击来袭青州军的一个重要城池。失去了这个城池,也就意味着跨过黄河而来的青州军将彻底站稳脚跟。也意味着他们在夺回平原城之前,将再也没有办法对青州做些什么。。。

    这样在战局上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若是真的听从部下们所言,丢弃平原城,即便是他们能活着从平原城中突围出去,袁绍也绝不可能饶了他们,反而要重罚于他们。所以除非张郃想要更改效忠的对象,不然继续在平原坚持下去,等待时局的转变是唯一的办法。。。

    这些道理下面的那些将领们绝非不懂,只是一个个却是一脸的绝望。。。

    因为他们实在是担心,他们可能是等不到这一天了。。。

    然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这一天的到来却是那么的快,几乎是当天晚上,他们就被远处传来的火光给惊醒了。。。

    ps:书友们,我是紧那罗在唱歌,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郃是在睡梦中被吵醒的,这到不是说他不够尽责,如此紧张的局势下居然还能睡得着。恰恰是他过于尽责了些,前段时间就算是夜里也不敢安睡,而是和许攸不停的商讨眼下的情况,弄得自己疲惫不堪。这么多时日下来,就是铁打的人也扛不住了,不得不好好的休息一下子。

    如今猛然间被人吵醒,张郃的脑袋甚至还是昏沉沉的,一时之间居然反应不过来,过了好一阵子才意识到似乎是发生了什么。。。

    “出了什么事?”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亲兵,张郃一边揉着自己的脑袋一边问道。

    “将军,黄河的方向突然传来火光,城外的青州军也似乎发生了骚动。。。”那亲兵当然不敢擅自下自己的判断,只是如实的禀报了一下。

    “哦?”听到这话,张郃顿时清醒了许多,连忙从床铺上翻身下来,就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匆忙的从房间里走了出去。

    虽说这些日子劳累不堪,张郃也不得不好好休息一下才行,可是他也不敢跑到城中的府邸里面去。那样真要是发生些什么的话,根本来不及反应。这些日子他一直都住在城墙上面,时不时的换一个方向而已,所以才从房间里出来,就已经看见外面发生的一切。

    就如那个亲兵所言,黄河的方向确实是传来了一片火光,城外的青州军大营内也是哗然一片。也难怪,自己身后的方向突然传来一大片的火光,而且居然能从黄河那边一直照到这里的位置,可想而知那边的火势究竟有多大了。也正是凭着这冲天的火光,张郃才能清楚的看到城外的骚动究竟有多大,甚至清楚的看到有数十骑朝着黄河的方向疾驰而去,显然是想弄清楚黄河的位置究竟发生了什么。

    “将军!”

    就在张郃看着黄河的方向有些发呆的时候,声音从他的身旁响起,就见许攸也是匆匆的跑了过来,身上穿着平时穿的服饰,却显得凌乱的很。显然是匆忙之间,也没功夫打理了。

    “先生,您也来了。。。”

    许攸这个人的缺点很明显,贪婪的很,但是优点也同样的明显,就是智谋出众。

    而且许攸和袁绍相识多年,可以说是从洛阳时期就已经相识的了,远比冀州时期才跟随袁绍的张郃要早的多。不说在守城的时候张郃很多地方都需要许攸来出谋划策,单说这一点,张郃就必须要对许攸尊重一些。历史早已经说明了,哪怕是再怎么能征善战的猛将,也顶不住近臣的谗言。

    “有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许攸也来不及做什么寒暄,连忙开口问道。

    可惜的是,张郃也是刚刚从里面出来,如何能清楚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只能摇摇头。

    不过对视了一眼之后,至少有一点两人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件事同样是在青州军的意料之外。而且看方向还是从黄河的方向,如此一来,事情的变化很有可能是有利于他们的。

    “难不成是援军到了?”皱了皱眉,许攸猜测道。

    徐州到是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点,不过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从北面来的援军能办到这点了。

    “应该是如此,按照时间来算,援军也应该到了,不过既然援军没有直接冲营,而是选择到黄河那边去,说明这批援军的数量恐怕不会很多。。。”

    “不管如何,这至少说明局势开始好转了,而且有了这件事,多少也可以提振一下士气。”

    |“确实如此。”

    这些日子来,城中的士气如何两人都是很清楚的,这么继续下去,最先崩溃的恐怕就是士气。尤其是这些日子来,城外的青州军一直在外面努力招降,什么献城不杀之类的话已经不知道喊了多少,最近几日甚至还专门安排了一些发石机,向城中投放了一些竹片,上面写的几乎都是些招降的话,甚至还鼓励城中的人想办法开门献城。。。

    要不是张郃在军中威望极深,还能压得住局面,可能城中早就有军士将城门大开放青州军进来了————平原本来就是属于青州管辖,城中不少军士都是平原本地人,甚至还有一些干脆就是青州其他郡的,只是暂时在平原落脚被招募了进来,对袁绍根本没多少忠诚可言。

    何况袁绍又不是天子,只是诸侯中的一员,就是他麾下的将领们都很难说对他有多少忠诚可言,何况下面的小卒们呢?

    平时的话,看在军饷的份上,到也愿意为他卖命。甚至就是局面稍微可以挽回一些,他们也不愿意背上不忠的名声。可是真到了绝境之中,就是袁绍自己本人,只怕也没有指望过所有人都为他尽忠。

    这些日子来,两人一直都为此而担心着。他们都很清楚,现在的平原城就好象坐在一个火山口上一样。若是不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怕城池还没有被青州军攻破,他们两个就要被手底下的人先一步割下脑袋,献给严绍了。

    眼下不管如何,总算是有好消息传来了,张郃多少也能以此来安抚军心,提振下士气,也算是解决了两人的一个心头之患。

    和张郃、许攸两人的心态放松相比,严绍那边就有些焦头烂额了。

    因为之前青州军这边的形势较好,严绍到不需要像张郃一样,整天的熬夜,夜里该睡就睡。若不是军中不太方便携带女眷的话,只怕严绍还会搂着个美人什么的。毕竟在家里的时候,他也是个夜夜不空的主。如今这么一闹腾,顿时从睡梦中惊醒,而看着黄河方向传来的火光,也是面色难看。

    兵法之上,杀伤力最大的两样莫过于水火。。。

    关羽的水淹七军,周瑜的火烧赤壁,都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典范了。。。

    如今黄河的方向传来火光,严绍就算是用膝盖去想,也能想的出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大概一刻钟之后,有将领从黄河赶了回来。。。

    黄河上的浮桥,全都被烧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严绍是在吵杂的声音中被惊醒的,不等门外的亲兵拉开幕布进来,严绍已经先一步从床上翻身起来,身上还穿着入睡前所穿的单衣。

    只有穿过盔甲的人才能明白,穿着这东西究竟是有多不舒服。至于穿着盔甲入睡这种事,除非军情紧急到了一个地步,不然绝不会有人这么干,因为压根就很难睡得着

    若不是如此,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将领遭到夜袭后,死于乱阵之中,实在是来不及着甲。

    眼下青州军局势占优,四周又有许多斥候和暗哨,不必担心夜袭的问题。作为统军的主帅,也不需要严绍上阵,自然也就可以穿着一身单衣,舒舒服服的躺在床榻上面了

    只是现在,望着黄河方向火光冲天,严绍的神情就如这时的气温一样寒冷,让问询赶来的一些文武都忍不住低下头来。

    “查明是什么情况了吗?”严绍眯着眼睛,冷冷的问道。

    “暂时还没有”听到严绍询问,旁边的一个将领连忙回答道。“末将刚刚派人去查探,只是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虽说暂时还没有消息传过来,可是看这架势,就算是用膝盖去想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

    而在注视黄河的方向一阵子后,严绍又回头看了眼平原城。本来平原的守军已经精疲力尽,用不了多久就能攻下来,可是现在出了这么档子事,情况怕是就要发生变化啦

    也就是说话的功夫,军中的其他几个将领也依次赶来

    “主公!”

    这时的严绍已经在亲兵的服侍下,穿上了那身华丽又坚固的盔甲,整个人都变得威严了许多。

    望着赶来的部下,严绍轻轻颔首。

    “主公,黄河方向传来火光,怕是袁绍的那批援军在捣鬼”不等其他人开口,黄忠已经率先开口道、

    黄忠的话,引来了其他人的附和。

    情况已经很明显了,黄河那边的渡口是有重兵把守的,等闲不可能会出这么大的问题。不久之前出没的冀州军又突然失踪,显然就是这伙失踪了的冀州军干的

    严绍赞同的点了下头,他也同意这个看法

    “到是小瞧了这伙冀州军啊”这三千骑兵,严绍重视也不重视。

    重视,三千骑兵好歹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一个弄不好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何况青州本身并不如何产马,整个青州想要拿出三千骑兵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不像冀州军一样轻松。不重视,就算是三千骑兵,面对这样的困局也是毫无作用,全搭在里面也没办法真的改变什么

    而现在,严绍心底也只能期望着损失不要严重了

    发愁归发愁,严绍也没有忘记了安抚军心的问题。

    黄河那边的动静这么大,只要是还没有瞎掉的,基本上都能看的一清二楚的。军心不稳是肯定的,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安抚军心的时候。可不要小瞧了军心的问题,人是很容易盲从的,尤其是在打仗的时候,大部分人都精神紧绷,谁也不清楚明天自己究竟能不能活下来,这个时候哪怕是稍微大一点的动静都有可能会引来灾难性的后果。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常见的很,单是三国时期就没少发生过。

    现在虽说出了一点小问题,却不影响大局,严绍可不希望因为这点事就把眼前的大好形势给弄没了。

    有黄忠等将在,安抚军心这种事情当然是简单的可以,不过一夜的功夫,军心已经平稳的差不多了。这也和当前形势顺利有关,在形势顺利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精神都不会过于紧绷,若是逆境,怕就没那么好解决了。

    等到第二日天明,几个营寨都归于平静,而前去黄河调查情况的人也返了回来。

    黄河那边确实出问题了,而且问题还不小

    原本搭在黄河上的浮桥,被冀州军给毁的差不多了

    现在后续的兵力和粮草辎重等物,几乎都被堵在黄河对岸过不来

    新的浮桥也需要好几日才能搭建好,虽说这些都不影响局势,却无疑让士气低落了一些

    而在仔细的盘问之后,严绍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把守渡桥的,是严绍麾下的一个部将,自剿黄巾开始追随在严绍的身边,本身并不算是如何的出名,只是为人还算严谨,又有些能力,也就被严绍所重用了。

    渡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将领自然不敢轻慢,尤其是那三千骑兵的消息传来之后,更是引来那将领的重视,做出了许多安排。在渡桥附近布置了诸多的拒马,又安排了不少的暗哨和斥候在周围,自信就算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也足以拒敌。

    结果

    就在那将领自问安排的妥当的时候,夜里有大量滚木自黄河顺流而下,这一招和当初严绍渡过黄河时,张郃、许攸二人使用的计策几乎完全一样。

    对于这一手,那将领也是早有安排,沿岸早有人布置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