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大华夏-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政策。

    华夏公会控制下的地盘,原来有五百多万华夏人,加上涌进来的两百万灾民、三百万认祖归宗的原始部落,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万。

    除此之外,还有七百多万原始土著部落,经过情报部的调查摸底,其中至少有三百万人口可以在短期内予以同化,从而实现认祖归宗的,而另外的四百万人口,则需要展示华夏军的强大军力而恩威并施方能彻底同化。

    人口归化的事情已经不是胡震的重点工作,他的重心放在工业建设方面,但由于抢运灾民占用了大批量船只,从米国撤回来熟练华工不足五万人,仍有几十万的华工正在米国等待运输船的到来。

    为了接运米国的华工,胡震和参谋部进行了几次沙盘演习,拟拿下太平洋中央位置的夏威夷群岛作为一个横跨太平洋的落脚点。

    在沙盘演习中,总参谋部的参谋们都认为对太平洋中的一群岛屿,既不是欧美列强中的殖民地,也不是欧美列强的保护国,根本不需要出动太大的军力便可以轻易夺取夏威夷群岛。

    但胡震却不是这样认为,他觉得夏威夷战略地位重要,华夏公会一动手,别说邻近的米国会跳起来,就是万里之外的欧洲列强也会有所动作,因此必须要做周密的部署,认真地做好准备,甚至要考虑米国人的舰队介入,必要的时候要与米国人展开一场决定夏威夷命运的大海战。

    胡震正在密锣紧鼓地在总参谋部筹划夺取夏威夷的战略计划,但在1888年春节之后,却出现了一件胡震意想不到的事情:大清朝的北洋舰队来了!

    大清朝的北洋舰队一向都只是一支存在舰队,为什么突然跑到南洋来了?

    是不是看不惯华夏公会这样一个华夏人建立的怪胎组织的存在,要予以讨伐?

    胡震不得不在军事上做好安排,准备与有两艘战列舰的北洋舰队作战!(。)

第170章 北洋舰队来了() 
在胡震的心中,想到了英吉利舰队的威胁,法兰西舰队的威胁,德意志舰队的威胁,甚至想到了米国、倭国舰队的威胁,却从来没将大清朝舰队的威胁当一回事,但令胡震想不到的是,大清朝的舰队却来了。

    原来,南洋华夏公会的大力救助下,不过大半年的时间里,在清廷中枢机构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有超过三百万人的黄河青壮年灾民被运输到南洋,成为华夏公会很关键的工业建设劳动力。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华夏军这段时间来大败荷军、歼灭荷军两支舰队、抢占南洋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到向英吉利人贷款购买殖民地,在加上转移走三百万灾民的惊人行动,这个消息终究被各方反映到清朝中枢机构里去。

    大清帝国的最高决策人慈禧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情,召来直隶总督李鸿章问道:“这黄河决堤的三百万灾民到了南洋,到底是什么回事?”

    与多数华夏人为华夏军在南洋在南洋大败欧洲荷兰人的力量而欢欣鼓舞不同,慈禧对这却是非常忌惮的,深怕自己这少数民族的统治阶层将被这汉人复苏的强大力量给吞没了。

    以李鸿章这样的人精,岂能对南洋发生的事情没有知悉?他一直冷眼注视着南洋的事态发展,并命令幕僚秘密收集华夏军和华夏公会的情报,听到慈禧太后问起此事,当即回禀道:

    “启禀太皇太后,这南洋地界不但瘴气恶湿且虫蝇遍地、鳄蛇横行、瘟疫蔓延,民生不易,导致人口稀少,这华夏公会只是趁荷兰人不备,打了个胜仗夺了一点土地,现在可能是想移一些灾民过去开垦罢了!”

    按李鸿章的意思,是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与其让这些灾民在国内闹事。还不如让他们到国外去自谋生路去,只要不是在大清国境内出什么事情,都是灾民自己的事情,反正华夏公会从没表现出对大清朝觊觎的想法。他是打定主意不想管此事的了。

    “送走些灾民。让他们不闹事,那倒也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却显得我大清朝对待灾民苛刻了,免得被外人说我大清朝不善待民众了!”

    “朝廷已派李鸿藻去救济灾民了。且拨款十万两白银了!当已显示出我大清朝廷对灾民的关爱之情了!”这李鸿藻虽然与李鸿章只是一字之差,但他们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是个老对头,彼此之间矛盾不断,李鸿章这样在慈禧面前说话,是摆明了不想理这等闲事了。

    “这南洋究竟是什么回事?你还得派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去南洋看看,不要让我们大清朝的灾民都聚集到那里去,引来万国贻笑大方!也免得将来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大清朝廷却措手不及。”原来,慈禧真正的目的是对连洋人都能打败的南洋华夏公会实力不放心。怕以后汉人都跑到那里去了,对大清朝廷形成泰山似的压力。

    “着,老臣遵旨!”

    李鸿章终于明白了慈禧想要干什么,但他极不情愿这样做。

    因为北洋水师成军之后,被掌握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翁同龢多次杯葛,水师的预算就一落千丈,别说要保证舰队舰艇武器的更新维护,就是水兵船员的薪水都不能准时发放,舰队中不少战舰被用于在旅顺口至山东烟台之间搭载客商赚取一点微薄的运输费。而水师中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旅顺口、威海卫等地经营一些烟馆、餐馆等营生。

    李鸿章知道,派水师舰队去南洋巡视,水师舰艇机械损耗极大不说,那南洋炎热的天气对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北洋水师来说。绝对是一件苦差事。这个时候的船只舰艇和后世的都装上空调不同,开动船只后在蒸汽机房里的温度就已经高达四五十度,再跑到南洋去,那还得了?再加上,李鸿章手上没钱发给水兵们一些赏赐和给付开拔费,这必然会引起一番怨言的。导致北洋水师士气低落,万一真的碰上战争爆发,那情况就更糟糕了。

    但慈禧太后作为大清朝廷的最高掌权者,她下的懿旨,李鸿章必须无条件服从。

    李鸿章在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下命令的时候说得含糊不清,说要派北洋水师到南洋巡游一番,并没有直接说要达到什么具体目的。

    “中堂大人,我们只是到南洋巡航一下这么简单?”这让丁汝昌觉得莫名其妙的,作为一个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海军将领,他当然知道一些关于南洋华夏公会事情的来龙去脉。

    “你到了南洋后,一是要查探那里的虚实,二是要震慑一下那个什么华夏公会,让他们不要跑来大清朝弄出什么事端来!”李鸿章虽然说了两个目的,但全都是虚的,根本就没有任何进取性的目标,说到底就是李鸿章不想弄出什么差错来。

    “是,中堂大人,禹亭明白!”丁汝昌是从太平天**队中投降清军的,成为李鸿章部下之后,便忠心耿耿地跟着李鸿章三十多年直至北洋舰队战败覆灭身死,对李鸿章的意图当然是此心领神会的。

    李鸿章派北洋舰队南下但却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但南洋华夏公会中的人们对此很是紧张,生怕这北洋舰队来南洋是来兴师问罪的。

    胡震对此连想都不想,便对此嗤之于鼻:“这大清朝的也有能力远征南洋?省省吧!不知大清朝廷能拨款给北洋舰队多少银两,还是准备因粮于敌,来我们这里掠夺财富的?不过做好开战的准备以防万一是没错的!”

    情报部卧底情报人员在北京城打探后发回来的急电称,北洋水师南下果然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一、各舰艇上存储的炮弹严重不足,每门炮的炮弹不到一百发炮弹,而且其中很多炮弹是教练弹,不能用于海战;二、跟随北洋水师南下的只有区区三百余水师陆战队,根本不足于进行有效陆战。

    收到这个情报,胡震心中大定,召来海陆军将领,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做好了海军和陆军方面的安排。

    军事会议上,很多人叫嚷着说要将北洋舰队全部给击沉了,然后华夏军北上华夏本土,统一整个大华夏。

    梁坤日就是叫得最凶的一个:“什么狗屁北洋舰队?全打沉算了!”

    崔劲风当然是最支持梁坤日的一个:“是啊,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北洋舰队灭了,这大清朝还有什么可依靠的?”

    “都不要说了,我说过,我们要统一大华夏,我们的对手不是这些不堪一击的清军,要拿下清军还不是轻而易举,但在清军的背后是欧洲列强的军队,欧洲列强必然不愿意看到我们大华夏强势崛起的,我们一动手,整个欧洲都会跑来干涉的。我们在有把握大败欧洲列强之前,还是先做好南洋的事情再说吧!只要北洋舰队不惹我们,我们也不动北洋舰队!”

    胡震一开口说话,没人敢反驳了,于是,下面的军事应对工作顺利进行。

    军事上安排好之后,胡震还和华夏公会的老头子们开了一个会议,将北洋水师的情况向他们作了通报,让大家放心,并请大家必要的时候配合一下,稳住北洋水师官兵,不要让北洋水师在南洋和华夏公会发生任何冲突。

    最后,胡震还请来各大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开拓大清朝控制下的华夏本土市场的机会,可以在北洋舰队官兵身上打开一个缺口,让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一个有四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当胡震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北洋水师便缓缓进入南海的海域了。(。)

第171章 我们的敌人是谁() 
这一次来南洋巡航,北洋水师为了坚决表示遵守慈禧太后的懿旨,将舰队所属的十艘舰艇全部都带来了

    从外人看来,战斗力颇为可观:

    铁甲战列舰:

    定远号(排水量7335吨,四门305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三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4。5节,刘步蟾……右翼总兵,定远号管带)

    镇远号(排水量7335吨,四门305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3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4。5节,林泰曾……左翼总兵,镇远号管带)

    装甲巡洋舰:

    经远号(排水量2900吨,两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四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5。5节,林永升……左翼左营副将,经远号管带)

    来远号(排水量2900吨、两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2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5。5节,邱宝仁……右翼左营副将,来远号管带)

    防护巡洋舰:

    济远号(排水量2300吨,两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四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5节,方伯谦……中军左副将,济远号管带)

    致远号(排水量2300吨,三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四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8节,邓世昌……中军中副将,致远号管带)

    靖远号(排水量2300吨,三门21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四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8节,叶祖圭……中军右副将,靖远号管带)

    平远号(排水量2100吨、一门260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一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1节)

    碰撞巡洋舰:

    扬威号(排水量1350吨,两门250毫米主炮,最高航速15节。林履中……右翼右营副将,杨威号管带)

    超勇号(排水量1350吨,两门250毫米主炮,最高航速15节,黄建勋……左翼右营副将。超远号管带)

    随舰队前来的有水手官兵两千一百余人和陆战队三百余人。

    “如果我们与北洋水师开战,我们有没有把握取胜?”拿到关于北洋水师南巡舰艇实力的情报后,胡震问华夏军副总参谋长、海军舰队司令郑定邦。

    面对这南洋岛屿和海洋混杂其间的地形,根据胡震的想法,提出了海军和陆军联合指挥作战的设想,陆军和海军组建了陆海军联合参谋总部,苏文质任总参谋长,郑定邦任副总参谋长。

    郑定邦听到胡震的问话,回答道:“以定远号、镇远号的装甲,我们的战舰中没有一艘能将其击沉的。但按照我们的航速和火炮射程、射速的,北洋舰队想歼灭我们也是难于做到的,但如果我们依托海边岸炮阵地,鹿死谁手就未可知了!如果我们在南美洲智利、阿根廷的两艘八千吨战列舰回来,再装上我们独有的炮击指挥仪器,则我们的射击精度至少要比北洋舰队高百分之七十以上,北洋舰队必败无疑!”

    胡震在欧洲代购的两艘八千吨级战列舰、十二艘三千至五千吨的巡洋舰、十六艘五百吨级驱逐舰、十六艘鱼雷艇,总吨位达到七万五千吨,但因为担心刺激英吉利人,且因没足够的水手操纵。胡震只是下令将鱼雷艇、驱逐舰、巡洋舰分批接收回来,而那两艘战列舰却暂时不要动。

    胡震摇摇头,说让郑定邦大吃一惊的话来:“不,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彻底完败北洋舰队!”

    郑定邦惊异地道:“不是吧,这定远、镇远两舰,我们这些舰艇三百毫米以下的火炮就根本打不穿他那厚厚的铁甲,没有三百零五毫米重炮,但定远、镇远两舰上的三百零五毫米主炮,一炮就可以轰碎我们的舰艇。我如何能战胜北洋舰队?”

    “你是对北洋舰队的两艘铁甲战列舰心怀畏惧,他们的铁甲厚实、火炮犀利,但他的航速只有14。5节,主炮要一分钟甚至两分钟才能打上一发炮弹,而我们舰艇的主炮却能一分钟打好几发炮弹,而且还有全世界独步的射击瞄准仪,我们的大小炮以密集的炮弹横扫定远、镇远两舰,他们不但速度慢,而且还无法瞄准,恐怕两分钟都打不了一发炮弹,况且他们的露台式炮台根本无法保护炮手,就算定远、镇远不沉,其他的舰艇也一定被我们全部扫沉,到了此时,定远、镇远岂不成了光棍司令了,以那蜗牛一般爬行的航速,那对我们还有什么威胁呢?”

    郑定邦听了默然地在心中推演胡震的设想,计算己方二十三艘巡洋舰的火炮投射速度和北洋舰队的火炮投射速度,过了好一阵才说:“先生所言极是,我们的火力投射速度已经超过了北洋舰队的一倍以上,二百一十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超过了北洋舰队的三倍,这样的对比,北洋舰队远远不如我军。那我们是不是要现在歼灭北洋舰队!”

    郑定邦的心里,正在燃起熊熊大火,恨不得胡震现在就下令灭了北洋舰队。

    但胡震却仍然坚持原定的战略计划:“不,不,在我的计划里,北洋舰队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敌人,相反,有一天北洋舰队上的官兵也许成为我们的同僚,一起在全世界为大华夏的利益而征战!”

    “那先生的意思是……?”

    “根据情报分析,北洋舰队来南洋的目的不是想打仗的,很明显,是想来震慑我们的,既然这样,那我们就配合一下他们,满足一下大清朝廷那点可怜的**!”

    “但是,要对这**无能、丧权辱国的大清朝廷忍耐,恐怕将士们都会心寒的!”

    胡震轻蔑地说:“哼,这什么狗屁大清朝廷甚至根本不配做我们的对手,我们真正的对手是英吉利、法兰西、饿国、倭国、米国这些真正的恶狼!”

    “先生不担心北洋舰队的实力,是怕我们歼灭了北洋舰队之后,在我们的实力还不足够的时候,引起了欧美列强的注意,引发它们联合派出舰队干涉,那我们就很难实现称雄全世界的宏大计划了!”苏文质跟胡震的时间最长,对胡震的想法最为了解,站出来支持胡震。

    “不错,我们要搞清楚我们的敌人是谁,我们现在的敌人不是北洋舰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