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大华夏-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之,无论如何,欧洲联军舰队的这一关必须冲过去,方能使得华夏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朕再也不愿意见到出现有洋人说华夏民族是东亚病夫的局面!”。

第444章 杀光欧洲男人?() 
胡震在华夏帝国京城召开高层秘密会议的时候,欧洲的伦敦也正在召开一场涉及十个国家的会议,主要的议题当然是指向怎么打败新崛起的华夏帝国。

    鄂罗斯、倭国的代表要求联合舰队立即开始远征,打败华夏帝国,恢复远东太平洋的“和平秩序”。

    但其他各国却对此没有立即表态,反而慢悠悠地商量起战后驻军南洋诸岛的事宜,鄂罗斯和倭国代表知道,这是各国代表要为各自所在国家战后捞取好处了,只好静下心来听各国代表展开激烈的争吵。

    鄂罗斯、倭国的国内都急得等不及了。

    倭国还好,因为有线电报时通时不通,国内虽然急如星火,却无法催促赶快行动。

    而鄂罗斯国内在西元1894年10月20日,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由于受到与华夏帝国战争失败的巨大刺激导致逝世,沙皇太子尼古拉二世正式登基就位,这二十六岁的年轻沙皇,对于华夏帝国从鄂罗斯手上夺取西伯利亚华夏帝国称之为鲜卑地的大片土地,心里着急得要冒火了,他一个又一个的电报发来,催促与会的鄂罗斯代表要求各国联军迅速出动。

    但在没有分配好各国利益之前,各国舰队是不会出动的。

    鄂罗斯和倭国联合舰队,实在憋不住了,只好启航向地中海方向前进,但却收到英吉利帝国的通知,在英吉利作出决定之前,鄂倭联合舰队不得通过苏伊士运河。

    这气得鄂罗斯帝国的新沙皇七孔冒烟,命令驻英吉利大使立即进行交涉,但英吉利的首相罗斯伯里伯爵却表现得非常强硬,连鄂罗斯大使的面都不见。

    已经进入地中海的鄂倭联合舰队不知道外交交涉什么时候有结果,只好又退出地中海,朝大西洋南部进发,企图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直扑马六甲海峡。

    英吉利人非常完美地阐述了他们的信条“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

    在伦敦国际事前的分赃会议中,英吉利首相罗斯伯里伯爵几乎把控了整个会场,这导致还没影子的战后分赃争议四起。

    这使得德意志帝国非常不满,气得德皇干脆指示驻华夏公使施拉奈尔将欧洲列强正在组建联合舰队的消息透露给华夏帝国皇帝胡震。

    而其他各国如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奥匈帝国之类的第二流强国都闹着要退出了,只有法兰西担心自己在华夏帝国南部边疆的殖民地会被华夏帝国夺取,咬着牙在会议上为自己争取利益。

    而米国代表则已经铁了心无论如何都要与更多强国组建联合舰队去打击华夏帝国,跳上跳下的鼓东其他国家要联合起来与华夏帝国舰队作战。

    心急如焚的鄂罗斯和倭国代表只能看着各国代表吵架,任何事情都做不了。

    狗咬狗骨头的磨叽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最后还是英吉利作出了一定的让步,罗斯伯里伯爵提出:根据各国出动力量大将华夏帝国控制之下南洋群岛瓜、阿拉斯加分给各国,台湾岛、琉球群岛、夏威夷群岛、巴拿马运河、波多黎各归英吉利所有。

    这一下西班牙代表又不干了,说这吕宋群岛原本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应该归西班牙所有,荷兰代表也说婆罗洲本来就是荷兰殖民地,现在却要分给各国,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甚至连米国代表也有点恼火,发誓说米国无论如何都要将阿拉斯加地区一百七十七万平方公里土地从华夏帝国手中夺回来。

    争吵的闹剧又进行了三天,各国代表为了各自的利益几乎到翻脸撕破脸皮了。

    最后还是世界第一强国英吉利做出让步:

    一、同意荒芜的阿拉斯加地区还给米国,但米国不再参与其余各地的利益分配

    二、西班牙可以拿回吕松群岛,但要向各国支付军费,荷兰可以拿回婆罗洲等地,也要向各国支付军费,如果两国没办法支付军费,那就各国直接瓜分这两片殖民地,而西班牙、荷兰两国不得反对

    三、夏威夷、波多黎各由各国共管,台湾、琉球群岛则由英吉利独自占有。

    至于鄂罗斯代表提出要进攻华夏帝国京城的,倭国代表提出要帮助倭国收复高丽半岛的事情,各国代表一概不予以理睬。

    因为这各国代表都说,如果打败了华夏海军,从华夏帝国手中得到那一大片海洋殖民地,利益已经足够大了,实在没必要再去和华夏帝国拼命了。

    其实也不是各国不想瓜分华夏帝国,而各**队的参谋部经过计算,发现要打败华夏帝国,至少需要三百万军队,运送三百万大军到亚洲大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三百万以上的庞大陆军,那在陆地上打败能战胜两百万鄂军的华夏帝国陆军的机会几乎为零,与其去触这个霉头,还不如点到即止算了。

    各国的掌权者心里还隐藏有一个算计:如果在陆地上打败了华夏陆军,则与华夏帝国接壤的鄂罗斯、倭国必然是最大得利者,如果华夏帝国被瓜分之后,鄂罗斯和倭国在亚洲就将失去制约的力量,而鄂罗斯和倭国崛起为不受制约的国度,也是欧洲列强各国不能接受的。

    因此,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欧洲各国列强既没有足够的陆军力量也没有动机要在大陆上去进攻华夏帝国,彻底瓜分华夏帝国。

    鄂罗斯和倭国的代表将消息传回国内去,倭国已经临近破产,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制造什么舆论,但鄂罗斯的民族主义情绪就此高涨起来,大批的鄂罗斯青年涌向征兵站,要到远东去教训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黄皮猴子”。

    鄂罗斯驻欧洲各国的大肆制造舆论,说什么黄**应该是黄。祸两字,但你懂的,只能用黄**三字即将降临欧洲头顶,成吉思汗的后裔将冲到欧洲来,烧光欧洲繁华的城镇,抢光欧洲的财富,杀光所有欧洲男人,夺走所有的欧洲美貌女人,作为勇敢正直的欧洲人、基督的信徒,现在就要起来,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同心协力对付黄**,捍卫“自由世界第一道防线堡垒”鄂罗斯帝国,组织新十字军远征亚洲远东大陆。

    谁也想不到,鄂罗斯各使领馆的一蛊惑,竟然真的召唤起了一支“新十字军”来,欧洲各国二十万青年带着自己的干粮和金钱赶到莫斯科参加新十字军,叫嚣着打倒华夏帝国主义。

    而欧洲很多人也向“自由世界第一道防线堡垒”募捐金钱,资助鄂罗斯重新武装军队,抵御黄**的入侵。

    这是伦敦国际会场外发生的事情,伦敦的各国会议代表对此嗤之于鼻的,继续他们关于国家利益的争吵。

    但这些代表不知道,他们每一天争吵完之后,就会有会场上的翻译、工作人员,将当天的会议记录送到伦敦一处隐蔽的房屋内,领取一大笔奖金。

    这发放奖金的当然是华夏帝国的情报人员。

    在这同时,华夏帝国的情报人员还从有线电报线路中截取信息,发回国内去给情报破译中心破译。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在会场上的一切,对华夏帝国来说是没有任何秘密的。

    经过十多天的争吵,最后各国终于达成了一个协议,同意英吉利瓜分利益协议,共同派出主力舰远征亚洲西南太平洋地区。

    。。。

第445章炸船堵塞苏伊士运河() 
八国联军舰队也终于从本国港口起航前往地中海集结的时候,经过讨价还价之后达成协议,英吉利终于同意鄂罗斯和倭国的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已经往南前进了一大段路程的鄂倭联合舰队,只好又再次回头从地中海抄近道前往印度洋。

    这使得鄂倭舰队已经耽误了近半个月的时间了。

    华夏帝国知道联军的准确行程,必然采取行动,这还将有很多事情的发生,继续耽误联军舰队的行程。

    当鄂倭舰队进入苏伊士运河之后,苏伊士运河中有两艘大吨位运输货轮底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挡住了鄂倭舰队的去路。

    鄂倭舰队无可奈何地停在原地,等待苏伊士运河管理当局清理河道完毕之后,才好进入红海。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鄂倭舰队的背后又有一艘大吨位货轮爆炸,将苏伊士运河通往地中海的航道给堵住了,这将鄂倭舰队彻底困在了苏伊士运河中间。

    由于整支舰队堵在苏伊士运河中,清理航道的工程船只过不来,清理航道的工作难于进行。

    鄂军舰队司令是鄂罗斯海军名将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是个学者型的军人,曾著有多本海军学术专著,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情况,他很快作出了一个恰当的决定:

    派人向英吉利殖民地苏伊士运河管理当局沟通之后,使用主力舰上的主炮向红海一侧的沉船猛轰,期望能将沉船炸碎,从而迅速进入红海。

    只是这苏伊士运河狭窄的航道上,只能容纳一艘上万吨排水量主力舰冲在前面,马卡洛夫将执行炮击沉船的任务交给主力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

    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满载排水量达到15275吨,主炮是四门305毫米重炮,小心翼翼地行驶到沉船前方五百米左右的距离开始炮击,但运河狭窄,只能使用舰艏一侧的火炮实施炮击。

    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舰艏的大小火炮朝沉船一起开炮,这样的货轮是经不住战列舰主炮一炮轰击的,不过三分钟时间,沉船露在水面上的所有一切都消失不见了。

    但是水下挡住航道的沉船却没有解体,马卡洛夫只好命令朝沉船的水下部分猛轰。

    战列舰虽然威猛,但只是用来击沉敌人舰船的,并不是用来清理航道的用,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弄了整整一天也没能将沉在水底下的沉船彻底炸碎。

    马卡洛夫命令水手潜水进入沉船位置察看,发现了一个令人几乎崩溃的情况:这沉船上装的不是货物,而是装满了巨大的石头,就算沉船彻底散了架,但那些大石头还是留着航道中,给那些排水量巨大的主力战舰通过造成极大的麻烦。

    马卡洛夫得知这个消息,心里凉了半截,他知道这肯定是华夏帝国潜伏人员在苏伊士运河搞的鬼,但却无可奈何,只能指挥在舰队最前面的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战列舰继续炮击沉船,并且与运河管理局沟通,要求将运河航道疏浚工具分散运到去前面来疏浚。

    弄了三天时间,才重要将第一艘沉船连船体带石头清走,但要清理第二艘沉船的时候,鄂军发现前面又有四艘大型货轮被炸沉在运河中,并且这些货轮上面运载着的都是满满的巨大石头。

    运河管理局急忙从埃及殖民地政府调来三万多陆军兵力,守住运河两头,命令所有靠近运河的轮船必须停下检查,才能进入运河。

    这一招的举动还是非常有效的,果然再没有沉船被炸沉在运河内堵塞航道了。

    有了清理第一艘沉船经验的运河工作人员,调来更多的人员,只花费十天时间进行日夜的清理行动,另外几艘沉船也终于被炸碎解体,横在航道中的一切杂物都使用疏浚工具运走。

    但在这天晚上,参与清理航道的鄂军和倭军,劳累了一天都进入梦乡,一直到第二天拂晓时分都平安无事,这使得岗哨人员都有点放松了。

    在运河边上的河汊港里突然出现五艘小舢板,向鄂倭舰队慢慢地划来,当岗哨人员发现这些舢板的时候,已经迟了,那舢板上突然发出一种机器的响声,似乎有什么机械装置在发挥作用使得舢板猛然加速。

    鄂军和倭军岗哨立即向舢板开枪射击。

    但区区几发子弹并不能阻止舢板继续向前,岗哨人员想向舢板开炮轰击,但这已经来不及了,那舢板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中一艘迅速撞向倭军日进号装甲巡洋舰的舰艏部,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其余四艘舢板都被战舰炮火击沉,就一艘发挥作用,但却将日进号炸沉了。

    日进号装甲巡洋舰在意大利的安萨尔多船厂建造,满载排水量7698吨,却被舢板上的三吨炸药炸中了舰艏部鱼雷存放处,引发了猛烈的连环殉爆,当即将其炸得屁股高高翘起,然后侧翻过去,最后船底朝天的横在运河中央,船上六百多倭军三分之二都没逃出来。

    这是一场让人匪夷所思的进攻。

    一艘小小的舢板竟然炸沉了一艘排水量几千吨的大战舰。

    那是华夏帝国情报人员在胡震的启发下,在邻近苏伊士运河的非洲迪加布王国密切协助下,一举炸沉了倭军这艘战舰。

    事后鄂倭联合舰队打捞起小舢板的残片检查,发现小舢板上装有简单的发动机,舢板船头装有一块巨大的磁石,碰到金属军舰便会加速粘上去,自动启动爆炸装置。而在爆炸之前,操纵小舢板的人就跳进水里逃跑了。

    这炸沉敌人的一艘装甲巡洋舰对华夏军海军的战绩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但这是在苏伊士运河中间炸沉的倭军战舰,堵塞着了联军舰队通往印度洋的航道,迟滞了欧洲联合舰队的行动。

    马卡洛夫还是采用重炮轰击的办法将日进号炸碎,然后再将其拖走。

    这战舰沉在运河当中,与普通货轮不同之处是其结构坚固,这比一般货轮更难炸碎拖走了。

    为了清理日进号,联军舰队紧张兮兮地加强戒备,并日夜清理航道,这又耽误了五天时间。

    航道上的沉船都被清理走,庞大的舰队终于到了可以航行通过的时候,已经是鄂倭舰队抵达苏伊士运河的第二十天了。

    而此时,八国联军的舰队也已经通过地中海,到了苏伊士运河的入口,可以和鄂倭联合舰队会师,一起向东方前进。

    但不管怎么样,这苏伊士运河的一耽搁,给华夏帝国的战争准备又多了二十天时间。。。。

第446章 卑鄙无耻的大国外交() 
在马卡洛夫指挥鄂倭舰队清理完毕沉船的时候,却发现苏伊士运河中靠近红海一边存在数量众多的水雷,马卡洛夫只好从舰队后边调来扫雷设备,清理水雷好迅速东进。

    清理水雷和清理沉船完全不同,那是军队的必备专业课,行动起来非常迅速,估计最多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能完全扫除干净。

    鄂倭联合舰队上下以为,很快就可以顺利地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但欧洲方面又风云突变,给联军舰队东进带来了更多的波折,给各国舰队东进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这是胡震授意情报部战略忽悠局在欧洲放出的一记重拳,将英吉利帝国打得晕乎乎的,差点就瓦解了八国联军舰队。

    这是瑞士一个小报爆出来的惊人消息:

    大英吉利帝国为了得到华夏帝国的前身华夏公会的两大技术无线电和战舰测距火控系统,支持华夏公会的行动,出卖了荷兰、西班牙远东殖民地利益,还出卖了米国的国土阿拉斯加,并允许华夏公会控制巴拿马运河、大西洋殖民地波多黎各,甚至默许华夏公会消灭清廷夺取了华夏大陆本土,成立华夏帝国。这英吉利不知暗中得到了华夏帝国多少的好处?

    现在英吉利帝国鼓动欧洲组织联军舰队去远征华夏帝国,那是什么用意?是安的什么心?难道是要讲欧洲各国的舰队精英全部都葬送在远东西南太平洋之上,然后任由大英吉利帝国和华夏帝国共同携手统治全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