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三十人的伤亡攻下一个华夏军死守的小道口,并且当上了联队长,荒精为作觉得心里非常满意了。
但是,此时埋伏在树林里的谢子祥瞅见时机合适,向四个战士打了一个手语,五个人同时拉动了拉火绳。
只见一道白光一闪,抱石崮村前后左右的土地上,猛然冒出冲天的爆炸火焰烟尘,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本书作者光照929是与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签约布的,,敬请到起。点。中。。文。网订阅本书正版作品,有月票的麻烦投一点,没有月票的,麻烦投一点推荐票,连推荐票也没有的,就请点击捧捧场吧,谢谢!)(。)
第379章 持续战斗()
爆炸的火焰烟尘中,数不清的倭军、高丽炮灰人体被撕碎抛向空中。≦
没有死的倭军、高丽炮灰抛弃了武器,抱着头四出寻找能躲藏的地方,但这互相推搡中,又活活踩死不少人。
已经退出到村外的许天宝带着战士们冲到村口,以最后的弹药,向混乱的敌群猛烈扫射,将敌群打得更加混乱不堪。
高丽炮灰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向后跑去。
谢子祥看了,哈哈大笑起来,带着四名战士冲出来,打了一梭子的子弹,并投掷了几枚手榴弹,逼得成群的倭军往后撤走到村外两公里以外。
倭军联队长荒精为作此时恰好走到村口。
在爆炸生的一瞬间,他一哆嗦从马背上滑下来,以马匹为掩护,挡住爆炸的强大冲击波,马匹身体被爆炸撕得开膛剖肚,马匹的肠子、屎尿溅满了荒精为作的身体,但荒精为作摸遍了自己的全身,竟然没有现有一处伤口,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自己的运气还不错,再次逃过一劫了!
但华夏军在村外响起的枪炮爆炸声,荒精为作也不敢在村里逗留,也顾不得身上臭烘烘的污物,拖着指挥刀,猫着腰翘起屁股往后逃跑,高丽炮灰们不知道这是他们的主人,但荒精为作身边的几个倭军却是很清楚这浑身马匹屎尿血肉的人就是联队长,也跟着迅逃跑。
跟前几次战斗一样,伤亡最大的还是高丽炮灰,倭军连队主力还在村外,爆炸声一响,立即就地隐蔽闪避,伤亡极其有限。
但成群结队的高丽炮灰从村里涌出来,倭军开火也不能阻挡,只得被逼得连连后撤,一直撤到两公里之外才能站稳脚跟。
趁此机会,谢子祥排长、许天宝副排长带着伤亡过半的三排撤离了抱石崮。
撤离抱石崮三公里外的时候,三排遇上了一支服饰杂乱、武器五花八门的武装。
原来,这正是从后方紧急赶来的民兵队伍。
华夏军进入华夏本土,还不足一年时间,各地行政还是依靠清廷留下的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极其低下,华夏帝国的高层决策还很难落地到达民间,来不及动员华夏本土庞大的人力资源参加这一场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国战。
在胡震提出要华夏军去动员东北战区的民众之后,华夏军立即出动上千支小分队,深入到东北战区的各个城市乡村去,担负其动民众的任务。
短短的个把月时间,东北区域内的民众都知道鄂罗斯正在逼迫华夏帝国要交出黄河以北的领土,而前清廷的慈禧太后竟然同意将长城以北的领土割让给鄂罗斯。
东北是八旗后裔集中的的区域,一开始,八旗后裔对华夏军持一种排斥的态度,但在江东六十四屯事件中,企图投降鄂军的八旗后裔,不论男女老幼却被鄂军屠杀欺辱。
这消息传遍了整个华夏帝国,八旗后裔们态度出现急剧的变化,原来的汉军八旗,立即抛弃了八旗的身份,全身心投入了华夏帝国的怀抱,其余满洲八旗、蒙古八旗也都悄悄地隐姓埋名,隐入民间,不再支持慈禧太后派来联系的人员,不再为华夏帝国添乱。
因此,在华夏军进行东北战区民众动员的时候,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几十万上百万的青壮年参加华夏军组织的民兵,走向战场,为华夏军运输辎重,救护转运伤病员,站岗放哨监视敌人的行动,补充华夏军的兵员损失。
这使得华夏军除了作战任务以外的后勤工作压力大大减轻,各作战部队连辎重部队都可以一心一意集中在战场上对敌作战了。
前来与抱石崮三排会合的民兵武装有五百多人,由华夏军派出的牟应才少尉带着十名华夏军老兵带领着赶来。
这五百多人的民兵队伍的武器、战斗力都不值一提,但却携带来了三排急需的东西:一万五千颗子弹,无后坐力炮弹、迫击炮弹各一百枚,手榴弹六百枚。
谢子祥毫不客气地将伤员交给民兵们转运回去后方医院,并将那从遥远的南洋工业区漂洋过海运到旅顺、再从旅顺经过各地民壮肩挑背驼运送到前线的弹药全部接受过来。
有了足够的弹药,还有五百多青年民兵支援,谢子祥、许天宝都想在这里打上一仗再后撤,刚上来的牟应才少尉也手痒难耐,三人一合计,决定给随着追来的数千倭军一个教训。
此时的三排,还能作战的战士连同正副排长在内共有二十八人,算上牟应才少尉带来的十名老兵,经过完整训练和战斗经验的人三十九人。
根据牟应才的提议,为了提升三排的战斗力,从五百名民兵中选出五十名表现出较强能力的民兵编入三排,使用华夏军的标准武器,作为三排的编制内战士随同作战,至于军籍身份事宜,可在战后向上级报告解决。
这是恢复战斗力的大事情,谢子祥、许天宝当然立即表示同意。
但该怎么样给追来的倭军教训的事情,牟应才则同意熟悉情况的谢子祥、许天宝两人的意见:由牟应才指挥四百五十名民兵在正面阻击,谢子祥、许天宝率领三排绕到倭军队伍的侧翼后方对倭军实施打击。
战斗开始后,这四百五十多民兵表现出非常积极,手中的武器响个不停,如果是精锐倭军估计一个冲锋就冲了过来了,但幸好走在前面的高丽炮灰是听到枪声就停下来的主。
双方的对射似乎打得非常激烈,但打死对方的人却没有多少个。
在双方打得很热闹的时候,三排的七十八名战士悄悄绕到倭军的侧后。
此时的倭军不知道前面生了什么事情,指挥官纷纷举起望远镜观察前面的情况,这正好给了三排最佳射击的目标。
三排的枪炮声一响,立即有十几个倭军军官和几十个士兵被打死打伤。
冲在前面的高丽炮灰听到后面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又习惯性地一窝蜂四散逃跑了,由于道路狭窄,还是往后逃跑的道路够好走,大部分高丽炮灰都是往后逃跑的,将倭军的队形也冲乱了。
收起望远镜躲在倭军群中荒精为作之后命令后撤,准备重新整队再战。(。)
第380章 难于起飞()
三排和五百多民兵虽然击退了倭军的进攻,但后面却看到烟尘滚滚,谢子祥登上高处使用望远镜观察,现是后面又来了倭军大队人马,数量非常巨大,队伍在狭窄的山道上长长的,看不到尾巴,粗略估计起码两万人马。
三排在抱石崮面对的这个倭军联队是倭军中的二流部队,战斗力渣得掉土,平时只是作为一个运输辎重的部队使用的,但现在倭军困在高丽半岛几个月时间,什么辎重都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倭军将领便将这个联队当作战斗部队使用,命令其指挥五千高丽炮灰在一条最狭窄的偏僻小路进攻华夏军的防御阵地。
谁料华夏军不知是有意还是故意的,这一条路上的抱石崮村只放了一个步兵排把守,在近八千战斗力并不怎么样的敌人使用人命尸体来填的情况下,一个步兵排战斗力再强,面对上百倍数量于己的敌人逼迫下,也唯有步步后撤。
倭军在其他平坦的道路遭遇了华夏军主力强大的火力阻击,几乎寸步难行,但想不到这偏僻的抱石崮道路却被打开了,顿时大喜,立即调来一个精锐旅团七千多人,押着八千多高丽炮灰,共一万五千多人,再加上原先的一个联队和高丽炮灰,共两万多人。
许天宝少尉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大骂:“尼玛的!这里的倭寇和高丽炮灰有两三万人?他们怎么就不走大路,却要走这小路干什么?”
谢子祥说:“倭军不想走大路吗?想走,但是那是我们主力重点防守的区域,在强大的交叉火力扫射下,他们能走得通吗?”
牟应才少尉说:“那我们赶紧向上级报告,说倭军要在此地突破我们的防线,赶紧调派更多的兵力增援!”
“已经派了好几拨通讯兵去报告了,但一直都是说,我们在此地节节抗击敌人,如果敌人确实非常强大的话,我们可以自行掌握时机后撤!也许是上级有新的安排!”
“新的安排?是不是要我们诱敌深入?”
“这不清楚,现在对面的敌人已经够强大了,是我们百倍了,我们无论如何都挡不住的,走吧!”
“那我们怎么面对那些刚上阵的新手民兵们,这会严重影响的他们士气的!”牟应才的任务是指挥五百多民兵赶来增援的,但这些人的士气一旦受到影响,他真的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没事,这要向他们说明我们碰到的情况,况且我们又不是抛下武器就逃跑了,而是抓住机会打一阵,打死三五十个倭军或高丽炮灰再走的,这山路狭窄,倭军是抓不住我们的!”
“好了,只能如此了!”牟应才没什么办法,只能听从谢子祥的安排。
三名军官指挥着五百多民兵和三十多名华夏军战士,面对倭军进攻的时候步步后撤,时不时回头给倭军一阵打击。
但是,倭军却变换了作战方式了,将高丽炮灰放在后面,以精锐倭军冲在前面,还企图冲上来抓住三排包围起来,予以歼灭。
幸好,牟应才带来的民兵中,大多数熟悉此地的地形,总能指引着三排在崎岖盘旋的山路中,迅离开险地,将倭军远远地甩在屁股后面。
北上的通道终于打开了,倭军此时绝对不会放弃的,因此,拼了老命跟在华夏军屁股后面追击,三排很难摆脱被追击的命运。
当三排正与倭军周旋的时候,多路齐头并进的倭军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大道上的倭军都遇到了强大的阻击,但小道前进的倭军往往能取得突破。
这种情况是倭军将领的预估之中,于是倭军将其预备队全放在这些偏僻的道路中强行突破华夏军的防线。
倭军在偏僻路段上的突破,绕到了华夏军摆在大道中的防御部队的侧后,使得华夏军整体防线不得不步步后撤。
倭军表现出来的这种情况迅报到东北战区总指挥部里去,梁坤日哈哈一笑:“倭军果然上当,全军北进了!”
彭星汉道:“这倭军不北进就没了活路了,他们不能不北进和鄂军汇合!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能带走的就全部带走,不能带走都全部捣毁烧掉,倭军这是要彻底抛弃高丽半岛了!”
“皇上已经下令,由王虎彪和杜力高来掌握对倭军动手的时机,王虎彪有没有说打算什么时候动手?”北面看着几坨敌人,海参崴方向还有一坨敌人,南边还有两百万的倭军及高丽炮灰,虽然东北战区的华夏军兵力已经将近一百万人了,占了华夏军6军兵力的六成了,但梁坤日还是觉得肩膀上的压力极大,恨不得今天就消灭其中一坨敌人,好腾出手来转向其他方向。
“王虎彪认为,还要等倭军前锋再向前一百公里,等其队伍的尾巴也离开高丽半岛中部的时候才是最佳时机!”
“那过了两天之后,天气适合飞艇大规模起飞吗?”梁坤日问了一个气候问题。
“我们的电报网络还不完善,现在暂时还做不到实现天气预报的地步!”
“但愿后天开始天气晴朗吧!”梁坤日觉得这事情只能寄希望于老天爷了。
但是,此时北京的胡震此时收到核潜艇级计算机对气候的预测:未来一周内,高丽北部和吉林、辽宁东部区域将是大雨到小雨的天气。
这可怎么办?
胡震果断出手干预,命令总参谋部,立即在山海关待命的十五万大军全部调往辽东半岛,交给王虎彪指挥,用来堵住倭军突进的道路,同时,命令海军开始突击高丽半岛的海港城市,派出6战队插进倭军的后路,威胁其后边。
谁知到了这个时候,倭军真的不要高丽半岛了,不管华夏军海军6战队怎么切断其退路,就是不曾回头看一下,而是全心全意地向北突进,要打开与鄂军会合的道路。
而此时,天空真的下起了大雨,这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华夏军不管是飞艇还是飞机都难于起飞,就算起飞了也难于在云雾缭绕中找到目标进行精准轰炸!
面对这种情况,似乎万能的级计算机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等待老天爷云散天开,才能让飞艇群和飞机起飞!
一连几天时间,天空都市洒着大雨。
前线阻击的华夏军承受了倭军不计伤亡的猛烈进攻,绵延千里的战线上处处险象环生。(。)
第381章 凌迟处死侵略者()
天空雾罩云绕,连日大雨纷飞,地面道路泥泞,给东北亚厮杀的三国两方几百万大军带来的极大困难。
作为东北战区的总指挥,梁坤日的压力尤为巨大。
他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还在指挥室的地图前来回踱着步,与在南洋征战不同的是,他已经无法到前线和战士们一起冲杀了,但这种在指挥室里思考更加折磨人,梁坤日现自己的头上多了好几根白了。
“总指挥,我们还是先按皇上的意思,集中全力,将黑龙江左右支队灭了再说吧!”彭星汉看着梁坤日不眠不休,心里也很是着急。
“这黑龙江左右支队本来就是要被歼灭的,好,今天就干掉他们,好让我们北边抽出一点机动兵力来!”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建议今天的黎明后的六点钟就开始动总攻吧!”
“好,你马上安排布命令,通知前线各部队,六点开始对黑龙江左右支队动进攻!”
在东北战区的指挥室内三言两语之间,鄂军远东方面军第一集团军黑龙江左右支队几万人马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在东北亚高纬度地区,虽然连日来是大雨连绵,但早上六点钟都已经是天大亮了。
华夏军先集中三百多门重炮,猛轰鄂军黑龙江右支队的阵地半个小时。
无数的炮弹携带着惊人的呼啸声,落在鄂军的阵地上,轰隆隆的爆炸,将鄂军临时构筑的野战阵地炸得稀巴烂。
此时的鄂军黑龙江右支队,炮兵早已经被华夏军消灭,就算还残存有几门火炮,那也是没有炮弹补给的废铁了,根本没有力量对华夏军的密集炮击进行一丁点的反击。
残余的鄂军都龟缩在阵地中泥泞的壕沟里趴着一动不敢动,一些受不了刺激的鄂军疯般冲出壕沟,大叫大喊几句,被华夏军的炮弹撕成血肉碎片,连一个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
集团军副司令、黑龙江右支队司令格里布斯基已经没了任何办法,他也只能在警卫的簇拥下,趴伏在满是污水的壕沟中全身簌簌抖。
这种只能挨打等死、却不能还击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个别鄂军士兵还在不知死活地等着华夏军步兵出动的一刻,好使用步枪、刺刀、马刀与华夏军拼杀。
但是,半个小时后,华夏军的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