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江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江相-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他偏偏就是死得这么窝窝囊囊!

    原因想来很简单,有人需要他死,或者是有人希望他死。既然内部矛盾激化到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谋害成功,那魏水的这套方案,其实也没理由不奏效吧?

    但是这么想一想,好像正德皇帝的生命,就不像他最初预想的那样值钱了啊!

    “陛下,我这里呢,比不得您的宫廷大院。您就先凑合着住上一住,等到您的文武大臣们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就把您,全须全尾的送回去。好不好?”魏水是询问的词语,却不是询问的态度。

    正德皇帝从最初的惊讶之中回过神来,觉得自己被俘虏的方式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但对于面前的这个人,也起了蛮大的兴趣。

    “你叫什么名字?”正德皇帝问道。

    魏水笑了笑,自我介绍道:“我叫魏水。您虽说是和我头一次见面,但我跟您,可是神交已久啊!”

    “哦?”正德皇帝感到十分诧异,这个名字,他似乎是在王守仁的那封奏折中才第一次听说的吧?怎么可能就神交已久了呢?他不解的问道,“朕从前没有听过你的名字,只有前几天的一封奏折上,写了你的名字。却不知道,你为何说,与朕神交已久了呢?”

    魏水笑道:“陛下是有所知,也有所不知啊!不知道陛下是否还记得去年您圣寿的时候,绍兴知府陈登给您献上的礼物?怎么?不记得了?没关系,没关系,您不记得了,小的给您提个醒,那是一块石头,叫做,中华龙脉石。”

    正德皇帝一听这个名字,才恍然大悟!

    “那块神石,朕当然记得!只是不知道,与你有什么关系?”

    魏水半真半假的解释道:“陛下叫他神石?那便姑且叫神石好了。那块神石原本是我找到的,可惜,我是丐户出身,没什么地位。就被那陈登抢去了功劳!”

    说罢,魏水又摇摇头,笑道:“嗐,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陛下你现在是魏某的阶下囚。虽然说,魏某不至于把您怎么样,但是也不至于对您太好吧?行了,我还有我的事情,您单独呆一会儿吧。放心,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能给您的,都不会缺了短了。”

    魏水说完这话,就真的走了。

    正德皇帝愣在原处,好久才反应过来。

    自从他当上皇帝的时候开始,或许还没有谁敢在他发话之前,就结束双方的友好交谈的。这个魏水看上去,还真的有些与众不同呢!

    与众不同的魏水在离开了正德皇帝之后,就换上了另一副脸色。

    带着众人走到屋外,一一吩咐。

    “冯捷,带着你妹妹,还有明理,你们三人带着十五,马上动身去绍兴。到了那儿,去钱塘书院报我的名字,自然会有人告诉你们怎么办。自古以来,事遇机关须退步,人逢得意早回头。早一点收手,我们才能够得到想要的最多的东西。大明朝,别看排名是士农工商,但有钱的商人,地位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你们好好的给我照看生意,这叫后路,千万不能懈怠了。懂不懂?”

    冯捷点头遵命,田明理虽然恋恋不舍,但也听命行事。冯晓晓显然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却被冯捷拉着,说不出口。只有魏十五嘟着嘴,摇头说:“我不去!二叔,我要跟着你。”

    魏水直视着魏十五的眼睛,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十五,你爹娘死得冤枉,是二叔愧对于你。现如今,初一说是找到了,但没见到人,我就不能相信。你跟着我,万一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百年之后,九泉之下,你让我怎么跟你爹娘交代啊?更何况,十五,男子汉大丈夫,不拿自己的脚量一量,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天地有多大。你爹娘泉下有知,也不会愿意让你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报仇,它们更希望你能顶门立户,好好的过日子,知道吗?”

    魏十五不情愿地接受了魏水的解释,离开的时候,一步三回头。

    “怎么?你也想去?”魏水身边又跟着庞笑了,庞笑看着冯捷他们,一脸的羡慕。

    听魏水的语气不怎么和善,庞笑连忙掩饰地笑道:“怎么会,怎么会,小的就想在二爷您身边,旁的地方都不想去!”

    魏水看着他,眼神意味深长的问道:“你说真的?”

    庞笑连忙点头,说道:“是啊,是啊,当然是真的!”

    “哦,那就如你所愿吧。”魏水说着,招过了张阳,吩咐道,“若曦啊,本来这事情我想让庞笑去做的,但庞笑他只想跟在我身边,所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11 大乱之世·这条件……醉了!() 
调侃什么的都只是闹着玩儿的而已,最终去完成魏水交办的任务的人,依旧是最符合任务需求的庞笑。

    做贼出身,对于潜行等等,庞笑与生俱来的天赋加上后天的不断磨砺,比起如墨的人来说,简直就不是同一个档次。

    魏水想要传的话,很快便传到了所有该知道的人的耳朵里头。

    举朝上下,一片沸腾。

    皇帝被俘虏,这对于朝臣和百姓,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都无疑是奇耻大辱!

    还记得英宗被俘的时候,敌军以皇帝作为要挟,提出种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最终,却遭到了举朝上下的一致坚决抵抗。大明的官员们,那是宁可另立新君,也绝对不允许自己向对方妥协的!

    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后世提起明代的时候,最为崇尚的气节!

    但魏水提出的条件,却让这些铁骨铮铮的家伙们,统统傻了眼。

    他们的确准备效仿前朝故事,另立新君的。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十分的骨感。

    魏水提出的谈判条件,根本就不能称为一场谈判。他需要朝臣们帮他另立新君,而且,还指定了立君人选。

    如果说,他只是随随便便的开口就说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名字倒也就罢了。但谁知道,他提出的人选,竟然是说到了太后和首辅大人的心坎儿里了。

    正德皇帝名叫朱厚照,身后无子。只有一个亲弟弟,却还是早年夭折。想要效仿英宗,立其弟为君,显然不可能。

    但大明朱家天下,朱元璋的子子孙孙多了去了,还真的不至于找不到接班人!

    不过虽然话这么说了,还是要考虑一下血统亲近和疏远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是从正德皇帝的一群亲叔叔们的儿子里头选择。

    朱厚照的祖父朱见深,比起儿子朱佑樘和孙子朱厚照,简直是好太多了。他膝下子女众多,除去早夭的和膝下无子的几个,还有五个儿子。

    但就这五个人,筛选来,筛选去,最终,也只有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最合适。其他几位王爷不是没有儿子,也不是没有适合的儿子,甚至有的连孙子都有了。可惜,这几位王爷比较长寿,现如今还都活着。

    既然人家活着,你不立人家也就算了,立什么儿子孙子啊?儿子、孙子成了皇帝,自己却还是个王爷,你让人家多难过你说说?日后,老子见儿子,还得行跪拜之礼。没办法,中国人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关系尚在父子之上啊!

    什么?你说立这些王爷行不行?

    当然不是不行,但人家已经那么大岁数了,一个个精明的像鬼,粘上毛儿比猴都聪明。你立了之后,要是下一个正德皇帝,那可怎么办?又或者出不了正德皇帝,出个宁王那样的,朝臣们可够受的了。

    好吧,说来说去,说了无数种可能,最终能够用的,只有一个人选了。继承了兴王爵位的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也就是原先历史上,在朱厚照死后承继大统的嘉靖皇帝。

    魏水提议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

    这就好比什么?

    就好比绑匪绑架了一个你也恨不得他早点儿死了才好呢,可是又不能大庭广众之下明说出来的人。然后绑匪跟你开价,你本来准备说,我宁可把这几十万捐出去,也不给你。却发现绑匪开的价码,就是让你把这些钱捐出去

    这么种感觉,不得不说,真的是难以想象的,恶心到众位大臣了。

    恨平生阅人无数,最终输在一个毛头小子手上。这比生吞了只苍蝇的感觉,还要难受上几倍不止!玩儿什么呢?玩儿什么呢?玩儿什么呢?

    能不能好好开价?能不能公平的谈判了?

    而另一边,听说正德皇帝被魏水俘虏了的时候,王守仁和孙燧只感觉到一道晴天霹雳,冲着脸劈过来。

    原本嘛,如果没有这场闹剧的话,怎么都好。

    众人将一干造反的人犯押送到京城去,再等着皇帝择吉日宣判,并且对这些人犯该发配的发配,该抄家的抄家,该斩首的斩首,该凌迟的凌迟。一切本来都可以皆大欢喜的!

    可是现在呢?

    “王大人!”孙燧一脸怒气地对着王守仁,失态的喊道,“王大人,你是如何跟我说的?魏水他不是墙头草吗?你看看,你看看他做出来的事情!竟敢掳走当今陛下,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吧?”

    王守仁也糊涂的不行,任他是圣人也一样猜不出魏水到底怎么想的。而且,最为让人疑惑地还不是这一点,而是正德皇帝身边那万余人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啊?竟然能让保护得最严密的正德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被掳走了!

    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事情的始末,王守仁沉默不语。

    可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又有消息传来。看了魏水提出的条件,王守仁和孙燧两人简直要抓狂了。

    这什么跟什么啊?

    从来都没听说过魏水跟朱厚熜有关系啊!

    世界变得太快,两个老头儿不得不表示自己跟不上时代了。

    本以为魏水是用朱厚照的性命来威胁自己等人释放朱宸濠,他们也已经考虑清楚得很清楚了,就算朝中大臣们都要求他们按照魏水的要求去做,尽快放了朱宸濠换回皇帝,他们也绝对不会从命。而是第一时间,就弄死朱宸濠全家,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立场。

    可现在,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魏水的言语之中,丝毫没有提到过朱宸濠的名字,而是从头到尾,说的都是朱厚照和朱厚熜的事情。

    甚至扬言,如果你们同意立朱厚熜为皇帝,我帮你们弄死朱厚照,再无祸患。你们如果不同意立朱厚熜为皇帝,那更好,看我怎么举着朱厚照这杆大旗,杀你们个干干净净!

    面对这样的绑匪,苦主们也是醉了。

    这样的消息虽然起初隐秘,但最终,还是由于人多口杂,有消息传了出来,并且还传到了朱厚熜的耳朵里。

    朱厚熜听到消息就一脸的斯巴达。

    我能怎么样?我也很委屈的好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12 大乱之世·朕驾崩了?() 
向一个丐户妥协认输

    想想这几个字,就让内阁首辅杨廷和觉得愧对自己寒窗十余载,学得的圣人之言。

    杨廷和是四川新都人,少年之时便有神童之名,十二岁就中了乡举。成化十四年,他刚刚十九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孝宗在位时,曾经给当今陛下正德皇帝讲读经书。

    有帝师的身份在,正德皇帝对他可以说是不错的,正德二年他就得以入阁,拜东阁大学士,专管诰敕之事。刘瑾伏诛之后,又官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正德七年出任内阁首辅。

    到如今,他的首辅之位,已经做了七年有余。

    可以说,于公于私,他都想要保全正德皇帝。但事与愿违,掳走正德皇帝的魏水仅凭着一封勒索信,就降住了朝臣。

    一方面,魏水掐准了,但凡是文官大多都看不惯整天就知道玩玩玩,动不动就率军冲锋,还给自己封赐大将军、国公的荒唐皇帝。

    另一方面,他也让众人陷于无奈之中。谈不拢,也打不得。如果贸然派兵去打,人家就拿着手里的正德皇帝当大旗。百姓可不管皇帝怎么样,皇帝只要不坏到怨声载道,官逼民反的程度,那么皇帝就是皇帝,皇帝在谁的手里,谁自然就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牌。

    “太后,臣以为,魏水的条件还是答应他吧。只要他不把事情闹大,保住大明朝廷的颜面,一切都可以商量嘛。等到新君即位,自然要入继先帝之后为嗣子,太后依旧是太后。到那时候,魏水这样的小人物,我们把他搓圆了,捏扁了,还不是容易得很嘛!”

    杨廷和话是这么说的,但张太后一点儿都不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身陷敌营的是她的亲生儿子,她凭什么要舍弃亲生儿子,去接纳一个跟她没有血缘关系,还不知道能不能控制得住的嗣子呢?

    可惜,她怎么想的,此时已经不重要了。

    朝廷之中,有君臣,无父子。亲情这种东西,在面对政治,面对利益的时候,尤其是在面对一群人的政治前途,一群人的集体利益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比的脆弱。

    自古以来,为了皇位,为了权势。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陷害亲子的例子,不要太多好吗?

    即便再不情愿,张太后最终也按照杨廷和等人的安排,下达了懿旨,昭告天下。

    懿旨之中含糊其辞的说了正德皇帝驾崩的事情,并命兴王朱厚熜入继大统。朱厚熜未登基之前,朝政暂由太后摄理,内阁佐助。

    魏水所在的地方。

    已经广传天下的懿旨被魏水放在正德皇帝的桌面上。

    魏水的面色显得有些难过,不知道他在难过于即将身死的正德皇帝,还是在难过于自穿越之后起,自己变得越来越漠视生命,以至于连这样的办法都想得出来了。

    正德皇帝看着懿旨,不敢置信。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朕驾崩了?”

    周边不再有旁人了,听了正德皇帝的话,魏水轻轻点了点头,略带着苦涩的笑道:“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

    正德皇帝也笑了,笑容之中,露出比魏水更加苦涩的情绪。

    “他们他们竟然都想要朕死?!朕自问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列祖列宗,最终,为什么要落得如此下场!”

    你问谁?

    魏水看着他,眼神中充满着可怜。

    也许在正德皇帝自己的心中,他确实做得还不错吧?普通人来讲,爱玩即便是错,也绝对不会是罪。但对于皇帝来说,爱玩就是罪!

    他用来玩乐的,没有一文钱不是民脂民膏。他玩乐的时候,受罪的是文武群臣。

    这样的皇帝,大臣们恐怕早就伺候腻了,不是吗?

    一阵子失魂落魄之后,正德皇帝的眼中充满了熊熊怒火。

    他攥起拳头,猛地一砸桌子,顺势站了起来。暴怒地狂吼道:“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要朕去死?”

    随即,他的眼神瞥到魏水,突然又来了精神。绕过桌子,一把拉住魏水,急急地说道:“魏水,我这些天听人说起你的事情!你是丐户出身,无法入仕科举是不是?没关系,朕可以帮你除去贱籍。你和绍兴知府苏国微有仇是不是?没关系,朕可以帮你报仇。你想要钱,朕可以让你富甲天下。你喜欢做官,阁老朕也给你。不要杀朕,帮帮朕!我们东山再起,讨伐那些乱臣贼子。到时候,你就是朕的刘伯温!”

    刘伯温?刘伯温哪儿好了?

    你想当朱洪武,老子可不想被你火烧功臣楼。

    魏水的眼中露出嘲讽之色,笑着说道:“陛下,您现在说这些不嫌太晚了吗?试想,如果不是日子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