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繁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覆手繁华-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也没想到陆瑛会这样维护她。

    她心里虽然欢喜,可还是觉得有些地方很奇怪,因为陆瑛那些日子变得格外沉默,经常与她并肩躺着不说话。

    一直到陆家的人手都被陆瑛查过一遍后,陆瑛才缓了过来,那天晚上陆瑛格外高兴,小酌了两杯,然后像平常一样与她说话。

    陆瑛提起了裴杞堂,提起了朝局,还破天荒地直接问她,是太子好还是叶贵妃生下的小皇子好,或者宁王更好。

    她也胡乱地说着,太子虽站着储君的位置,并不代表就能顺利承继皇位,宁王看着憨厚得发傻,但是聪明起来也是不可估量,至于叶贵妃,虽然她的祖母是皇上的乳娘,她自己又得太后喜欢,看似她的存在调节了皇上和太后的关系,然而也要看看她身后站着的人是谁。

    但是不管谁会承继大统,都需要立即定下来,因为现在西夏、后金都蠢蠢欲动,万一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枭雄,变成了逐鹿天下的格局,大齐王朝政权也就堪忧了。

    她是胡乱说,陆瑛应该也是随便听听。

    现在还没有到讨论这个的时候。

    可是陆瑛却很奇怪地问了她一句,“如果你眼睛没有坏,你还会不会嫁给我?”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屏住了呼吸,然后一动不动地等着她回答。

    因为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她听不到任何杂音。

    琅华被陆瑛煞有其事的模样逗笑了,就回了一句,“陆三爷可是当朝少有的才俊,怎么变得这样没底气起来了,就算我眼睛没瞎,我们也还有婚约在,我一个小小的乡绅之女,还想嫁给谁?”

    陆瑛却装作一本正经,“比我更厉害的人有的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还有皇上……”

    她靠在陆瑛肩膀上微笑,“然而只有一个陆三郎。”

    陆瑛久久没有说话,半晌才伸出手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小声地说:“我已经知会了王氏,以后再有侍疾的事,就让家里的姐妹去,你身子不便,不能伺候人。”

    琅华应了一声,她躺在了陆瑛怀里问他,“三郎,今天晚上的月亮漂亮吗?”

    陆瑛抚摸着她的长发,“很漂亮。”

    两个人又重新回到从前的模样。

    后来她问陆瑛,为什么在陆家大动干戈,是不是因为发现了吃里扒外的下人,陆瑛虽然宠着她,是绝不会因为一碗药就拷问了十几个下人,发卖了七八个丫鬟。

    陆瑛告诉她,这件事是因裴杞堂而起,兵部吴尚书宴请裴杞堂,吴家小姐一直钦慕裴杞堂,就在吴家设了个局,以期逼着裴杞堂就范娶她为妻,结果吴家小姐身着中衣哭着从家中小院跑出来,惊了吴家所有的宾客。

    吴尚书找裴杞堂算账,裴杞堂却要求吴家找来婆子验身。结果当场就将吴尚书气得晕了过去。裴杞堂还大言不惭的说,看来以后要多往京中显贵的宅子里安插人手,否则不小心吃个宴也会遭人毒手。

    于是陆瑛才将陆家上上下下盘查一遍,就怕裴杞堂也在陆家安插了人。

    陆瑛拉起她的手,跟她说,内宅虽然不比朝堂,但是一样要小心,如果发现什么异状要立即告诉他,裴杞堂诡计多端,让她千万要注意。

    往事就这样回到她的脑子里,自从她揭开了顾大太太的真面目,总是不受控制地去回忆那些与顾大太太有关的人和事。

    她总会去思量,陆瑛当时到底有没有察觉,她似乎是找到了答案,可是她又不能确定,她不得不承认,在她和陆瑛之间,好像已经存在了隔阂。

    只是不知道,这个隔阂会慢慢缩小还是会越来越大。

    “将军。”一声呼唤让琅华回过神来。

    两个士兵架着一个如同血葫芦般的人进门。

    “将军,这是从扬州来的,张同,张百户手下的人,有重要军报要呈给将军。”

    见到了韩璋,那满身是血的人才松了口气,解开了衣衫,贴身拿出一只小包袱来,掏出里面的竹筒,递给了韩璋。

    一共有两张纸卷。

    韩璋展开仔细地读过去,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是朝廷派来监军、监粮的御史,却通敌来践踏我大齐的河山,就算将他千刀万剐也不足以赎罪。”

    琅华听了明白,韩璋手里拿着的一定是韩御史通敌的证据。

    韩璋打开了另一张纸卷,上面写着扬州的战势,如果一日之内没有援军,扬州的驻防的官兵会十去**,两日之内没有援军,扬州城必破。

    韩璋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城破,西夏人屠杀百姓。

    如果从杭州调兵,就算急行军三日也才能到扬州,更别提李成茂心怀鬼胎,决计不会全力以赴前去救援。

    算来算去唯有镇江驻防的士兵可以调动。

    韩璋抿起嘴唇,吩咐副将,“先给李成茂写封信,让他速速点兵救援,再从驻防上查出三百人跟我去扬州,我们要拖着西夏人,保住扬州城,直到李成茂大军抵达。”

    副将却单膝跪在地上,“将军,不可……眼见岭北军队将要抵达,叛军也已经到了江浙,大战一触即发,您现在带人离开镇江,叛军很有可能趁机攻打,到时候您就真的是首尾难顾。”

    满身是血的士兵也道:“韩将军,我家百户交待,一定要韩将军守在镇江,西夏人敢如此作为,定然已经与叛军联手,您动了……这场仗就有可能会输,扬州城虽然可惜,总好过整个江浙就落入叛军和西夏人之手,他一定会誓死守卫扬州,等到朝廷援军抵达。”

    所以,这才是赵翎来到韩璋军帐的原因。

    她向赵翎看去。

    赵翎端正地站在那里,仿佛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

    韩璋手下缺人,可能会遣两个副将点兵去扬州救援,而赵翎一定会在其中。

    此时此刻,扬州是最危险的地方。

    **************************

    今天更新第四章。

    一会儿还会有一章。

    继续呼唤月票,如果大家手里有月票,这两日就支持支持教主,最关键的两天,一定帮帮忙。(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前来

    现在扬州战事不利,换做别人都会想方设法地躲开,赵翎倒好,就这样迎了上来。

    他以为自己是谁?

    永远都会打胜仗?

    之前能够顺利杀死那些西夏人,是因为事先设下了圈套。现在西夏人早就到了扬州城外,以逸待劳,赵翎带人杀过去,就是背水一战,人数本来就占了劣势,还要正面与西夏人交锋,根本就没有什么胜算。

    她早就觉得,赵翎这个人早晚要败在他的自大、狂妄上。

    就让他受点罪也好。

    可这不是挨板子,不是撞钉子,这是打仗,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死人。

    琅华想到这里,抬起头不知不觉地就望进了赵翎那双眼睛里,那双眼睛深如潭水,里面却映着一轮皎月,然后微微一弯带出了笑意来。

    仿佛是一个人遇到了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琅华不由地觉得奇怪,这个人在高兴些什么?

    门口传来闵怀的声音,“将军在吗?”

    韩璋抬起头来,正好迎上闵怀焦急的目光。

    大帐里没有旁人,闵怀低声道:“我收到消息,恐怕有人暗中通敌……”

    韩璋微微有些惊诧,“我也是刚刚收到扬州来的军报。”

    闵怀望着韩璋的目光,心中咯噔一下,也就是说这件事是真的了,“那么扬州城岌岌可危了?”

    闵怀的表情复杂起来,仿佛有件事让他犹豫不决。

    韩璋挥挥手让人带着那伤兵下去,“请卫所的医工好生照看。”

    副将应了一声也跟着退了下去。

    韩璋从闵怀眼睛中读懂了几分危险,立即看向萧妈妈,“带着小姐出去透透风。”

    萧妈妈颌首,陪着琅华准备走出大营。

    韩璋不忘了叮嘱萧妈妈,“外面起风了,护着点小姐。”

    琅华走出营帐,转眼望见赵翎还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仿佛就是个新兵,浑身上下没有半点的破绽,琅华不知怎么的心中有些恼火,趁着没人注意一脚就踢了过去,赵翎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眼睛上的睫毛都没颤一颤。

    琅华本想要低声与赵翎说上一句话,迎面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脸孔。

    是那位给她指过路的王大叔。

    她能够顺利地进入叶家,都靠这位王大叔帮忙。

    这位王大叔之前还在躲躲藏藏生怕被人发现行踪似的,而今他却这样正大光明地站在了这里。

    琅华转身看了看赵翎,又瞧了瞧王大叔。

    曾经是庆王手下,姓王的人,有这般的风度和气节,她只能想到一个名字。

    崇明县县丞王奉熙。

    仿佛看透了她心中所想,王奉熙向她躬身一揖。

    琅华不禁惊诧,王奉熙现在还是朝廷通缉的要犯,闵怀随时随地都可能将他投入大牢,然而现在他就这样来了,脸上没有半点的惧怕。

    赵翎那群人都是这个模样。

    坦坦荡荡,仿佛干净而来,干净而去。

    琅华忽然沉默了,她原本不想跟这些人有半点的牵连,可是经过了那么多事之后,她却不由自主地为这些人担忧。

    如果说有些事没有照她预想的那般进行,这显然就是其中一件。

    ……

    王奉熙走进了军帐,琅华也坐在院子里等着结果。

    她很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韩璋和闵怀会怎么选择,是选择朝廷还是选择相信王奉熙。

    大帐里,韩璋和闵怀也在想这些。

    如果是平时,他们会直接将王奉熙投入大牢,但是这个被朝廷当成谋逆之臣抓捕的人,却在这时候不惜露面送来消息。

    而那个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御史却与西夏人串通。

    韩璋忽然笑起来,这就是现在的朝廷,就是他一直都在守护的大齐,多亏现在他远在镇江,否则如果此时此刻站在金銮殿上,他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走上前将皇帝从宝座上拽下来。

    忠国忠君的匾额挂在荣国公府,他们韩家世世代代都守着这句话过日子,可是现在他却觉得这句话根本就是可笑至极。

    什么是国?什么是君?

    闵怀看着已经有些癫狂的外甥,他心底也是一片冰凉,如果不是有镇江的百姓帮忙,他恐怕也早就被王仁智那口大锅烹了。

    有谁真的在意镇江的战事吗?

    谁真的在乎那些百姓的性命吗?

    他们想要的都是权柄。

    如果现在他们为了这样的朝廷,将王奉熙下了大牢,他们和韩御史又有什么区别?

    闵怀拿定了主意,将王奉熙请了进来。

    王奉熙向韩璋和闵怀行礼,定定地看了两个人一眼,然后道:“韩将军,我有方法可以解扬州之急。”

    没等闵怀说话,王奉熙道:“等到战事过去,二位再发落我不迟,这一次我一定不再跑。”

    “因为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事,可以笑对生死了。”

    韩璋向闵怀点了点头,示意王奉熙指点舆图。

    王奉熙道:“我知道一条小路能直接包抄到西夏军身后,泰州有两尊多年不用的火炮和火弹,我们连夜将它运送到扬州,西夏军多为骑兵,骑兵最怕的就是火器,只要我们指挥得当,就一定能拖上两日,以保杭州大军抵达扬州。”

    韩璋皱起眉头,“泰州有大炮?府衙呈上来的清单里,并没有提及。”

    王奉熙哂笑,“那是庆王在时用过的,当年朝廷大肆查抄时,将这两尊大炮漏下了,官员们后来发现错误,上报怕被责罚,不报又怕受了牵连,干脆就将它们丢进了护城河中,火弹也藏进了米仓。”

    明明有可以救命的武器,却没有人敢拿出来。

    如果不是在镇江见识到这些,韩璋真不相信朝廷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

    军账外,琅华等到了赵翎换完岗,示意萧妈妈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

    琅华下意识地从荷包里取出核桃仁来吃,边等赵翎边思量扬州的战事。

    “核桃吃多了会上火。”赵翎的声音从她头顶传来。

    琅华收起了荷包,这些核桃仁都是韩璋之前捏好的,萧妈妈装进了她的荷包里,她开始只是随便吃吃,没想到时间长了,还真是吃习惯了。

    赵翎看着她的荷包,“这只荷包是谁送给你的?怎么不用你父亲买的那只?”

    琅华以为赵翎会直接说正经事,没想到他的话题竟然直接奔着她的荷包来了,“不过是一只荷包,还非得是别人送的吗?”

    赵翎仿佛很满意这个答案,“让人买些果饯子放进去吃岂不是更好?”

    赵翎什么时候操心起她的事来了。

    琅华皱起眉头,“你要去扬州吗?”

    **********************

    今天更新的第五章。

    继续求月票,加更,发红包,发单章求票,我都做了,因为也要奋战到底,最后几天守住那个位置。

    如果大家能帮忙,也请伸出援手,这是关键的时刻,请多多帮忙教主吧!

    教主拜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 坦白

    赵翎坐下来点点头,“我会等到李成茂的援军抵达。”

    琅华不由地有些意外,按照她的判断,赵翎顶多就是去杭州闹事逼得李成茂出兵,或者从一旁给西夏人和叛军制造些小麻烦。

    这些事最容易做,也最容易赢,因为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对于赵翎来说,家中遭受灭门惨祸,到现在头上还盯着谋反的罪名,压在他心头最重要的事应该是给庆王翻案,而不是为了朝廷而拼命。

    所以,她没想到赵翎还会赶过来,更没想到他要去扬州。她总在赵翎身上失策,是不是因为前世她根本不知道赵翎这个人,或者是赵翎的想法本就让人难以猜透。

    但是她清楚的是,赵翎不会轻易向任何人臣服,他虽然跟着韩璋的副将去扬州,也会想方设法地影响副将的判断,将战局控制在他手心里,不要妄想一个连皇权都不惧的人,能够乖乖顺从地只做一个冲锋兵。

    她明知道赵翎的想法,该不该去提醒韩璋?也好让韩璋知道赵翎的存在,对全局有个判断。

    赵翎看出了琅华的心思,他的目光中有股淡淡的倨傲,“你放心,就像去杭州一样,我会提前盘算好,既然是武人,平日里拿刀动枪,到了现在总是免不了迎头一战,或者胜或者败都没什么关系。”

    她怎么会不放心赵翎,她不放心的是现在的局势。

    好像话跟谁都能说明白,就跟赵翎说不明白似的。

    他是怎么都能歪曲她的意思,所以每次她才会被扯动情绪。

    赵翎道:“这次的赢面更大,如果赢了这场仗,王奉熙也不用再躲躲藏藏了,尤其是韩璋已经拿到了韩御史通敌的证据,太子总要推出个人来顶罪,王仁智死咬着庆王余党不放,无非就是要借此排除异己,现在为了针对韩璋,韩御史又闹出通敌叛国的丑事,太子不会因小失大死抓着庆王余党做文章。”

    “到时候江浙也会太平下来,这不是很好的事吗?你也看到了这些年朝廷四处抓人,将江浙弄成了什么样子,今天有反贼惦记着江浙,明日说不得起了叛军,这么好的地方,再这样下去别说三五年,就是十几年也恢复不到从前的兴旺。”

    赵翎见琅华没有反感接着说:“你帮了韩璋,闵怀这些人,与王仁智交恶,已经与太子那些人越走越远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