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繁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覆手繁华-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干燥、温暖地热着他的腿,让他好不舒坦。

    “爷就应该是生在北边的,”下人低声道,“广南一带到底是又湿又冷,到了冬天那冷气直往人骨头里钻。”

    躺在炕上的人微微一笑:“生在哪里有什么用?那么多人生在京里,就都能烧得起地龙吗?”

    下人道:“爷说的对,小的这种人,生在哪里都是下贱坯子。”

    那人却一脚将那下人踹开:“你不过就是想要逗我高兴,打赏你几个钱罢了,你以为爷不明白你的心思?”

    下人笑逐颜开,立即又爬过来:“爷,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现在已经是春天,广南那边开始很暖和,而且京城的那些消息已经到手,总该回去布置布置以防万一。

    “不用布置了,”周子安挥了挥手,“现在就算赶到广南也已经晚了。”

    下人不禁惊诧地抬起头:“那……那裴家这样厉害?”

    周子安将手里的书又翻了两页:“你以为裴家决定将祖宅借给顾家是偶然吗?如果不是经过了前后思量,又怎么会做这样的决定,所以顾家的药铺必然会开起来。”

    “一个女子开药铺?”下人摸摸头,“图的是什么啊,好好的做一个掌家夫人不是很好吗?”

    “没有女人想要这样惹人非议,”周子安道,“除非是为了利益,娘家的利益,夫家的利益,自己的利益。”

    “所以我说,裴家将祖宅借给顾家并非偶然,”周子安,站起身来,“很快姐姐那边就会有消息传过来,裴家定然全力以赴支持顾家,顾家不但能将药铺开起来,广南西路的官员还会配合顾氏重整卫所。”

    “那……”下人道,“是不是要赶紧让人送消息给老爷。”

    “消息自然是要送的,”周子安道,“更重要的是,得让顾氏先输一城。”他最了解女人,就算看似最坚强的女人,其实也脆弱的不堪一击,只要踢中她们最柔软的地方,她们就会痛哭流涕地求饶。

    女人不该做男人的事,更不该趾高气昂地站在男人面前,她们天生就该柔软,就该顺从,他要好好地给顾氏上一课。

    周子安翻开了手中的账目:“顾家的百草庐虽然厉害,但是赚的银钱却没有外面人想象的那么多。顾家并非什么医药名门,顾氏为了赚得名声,从镇江到杭州,从杭州又到京城,顾氏还带着人到西夏施药,这来来回回的账目我都瞧了一遍,顾氏不但没有赚钱,还亏几万两银子。”

    “她派去广南西路的掌柜,是收药的好手,他们去广南不光是为了治疗瘴疫,更重要的是看上了广南的药材。去广南能够买卖药材,还能获得婆家的支持和赞赏,否则顾氏不会下这样的本钱。”

    “如果让顾氏就亏在这里,让她有来无回,那么她就会哭。所以不用去阻止,只要任由她去做,仿佛是在养一只大肥羊。”

    若是这只羊有些闪失,就像一脚踹在了顾氏柔软的心窝上。

    ……

    琅华这些日子一直带着掌柜在屋子里打算盘。

    顾家开始大张旗鼓地筹备起去广南的事来。

    这一次和往常不太一样,顾琅华好像要将整个顾家都搬去广南似的。

    见到这样的情形,许多人过来打听消息。

    “裴四奶奶真的要将那么多银钱都拿去广南用吗?”

    “是真的。”

    开始的时候裴大奶奶觉得很可笑,顾琅华煞有其事地将顾家掌柜叫到家里算了几天,好像真的有大笔的银钱能拿出来投入广南似的。

    可是很快裴大奶奶就笑不出来了。

    顾琅华这样的筹备,勾起了不少女眷的兴致,开始有人询问顾琅华的打算,然后送来一些银钱。

    裴大奶奶一双眼睛不受控制地盯在了琅华的院子里。

    “今天又几个?”

    “两个,常常施米施药的两位黄太太,几个人说的很高兴。”

    裴大奶奶扭住帕子,顾琅华和她们到底说了些什么?

    …………………………………………………………

    加油加油。

    写好戏。

    求留言,多多的留言。多多的月票。

第六百三十四章 不要脸

    裴大奶奶不知道琅华到底要怎么做。

    卞妈妈道:“四爷的院子围的跟铁桶似的,谁也进不去,您说顾氏哪里认识这么多的太太和夫人,还不是因为裴家的脸面在这里,太夫人和夫人是被她哄住了,才会任由她这样去做。”

    裴大奶奶听着就觉得虚火上升,不停地拿起茶来喝。

    卞妈妈道:“您好不容易将这个家打理成这个样子,那顾氏也好意思……”

    裴大奶奶觉得不能这样坐以待毙:“老四院子里打听不出什么来,黄家的下人总能透露一二,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她是瞒不住的。”

    让裴大奶奶没想到的是,顾琅华没准备瞒着。

    吃晚饭的时候,顾琅华就已经光明正大的在打裴太夫人的主意。

    琅华从管事妈妈手中接过一碟酱菜,径直放在了裴太夫人面前。

    裴太夫人笑道:“别看刚进门不久,却知道我爱吃什么。”

    琅华笑道:“家里人都知道太夫人胃口不好的时候,都要靠这酱菜支应,因为这是家中的老味道。”

    裴太夫人仿佛想到了往事:“我小时候,就喜欢等着家里人都睡着了,跟着乳娘到厨房里,乳娘烧火用小郭烙一张小饼,有时候用油慢慢地煎一个年糕,给我夹些酱菜,我就这样就着吃,那时候的日子过的最为舒坦,后来知道那都是祖母安排,祖母虽然什么都不说,却很明白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心思。”

    琅华听得很仔细:“现在您也是家里的主心骨。”

    “唔,人老了,都要成精了,”裴太夫人一脸慈祥地望着琅华,“这两日你忙里忙外,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祖母能不能帮上忙?”

    裴大奶奶听到了关键时刻,立即抬起头来,顾琅华就是要引着太夫人说出这句话。

    “您都知道了,”琅华抿了抿嘴唇,“孙媳妇想要跟几位太太在广南做些生意,但是手里的银钱都用在了买卖药材上……”

    裴太夫人忍俊不禁:“钱不够使了是不是?”

    裴大奶奶的头皮一紧,顾琅华竟然这样光明正大地跟裴太夫人要钱,顾氏才刚刚嫁进裴家,她怎么有脸开口。

    琅华摇摇头:“孙媳妇不缺钱……孙媳妇是缺人入股,太夫人认识的人更多,能不能多介绍几位女眷和我们一起在广南开铺子。”

    不要脸。裴大奶奶看着笑成一朵花似的顾琅华,恨不得一巴掌打在顾琅华的脸上,她居然睁着眼睛说瞎话。

    顾琅华怎么可能不缺钱?不缺钱的话她又怎么能拉着人入股,这分明是巧取豪夺。

    裴太夫人笑容可掬:“你们准备开什么铺子?”

    琅华道:“我们要开布店,买些布匹,赚到的银钱,一半用来施粥施药,另一半才是大家的收益,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京中和江浙有许多铺子就是这般,广南时常遇灾,若是有这样一笔银钱,定然能派上用场。”

    “而且,我只管账目,是不会入股的,分红利的时候,我一分也不拿。”

    琅华说到这里眼睛更亮起来:“太夫人是知道的,旁处的养济院、居养院、安济坊很多,广南却没有一处像样的,各处各地都有士绅、大族帮忙支应,广南却没有什么人能支撑起来,我想着一个好汉三个帮……就算朝廷建起了卫所,也要靠大家一起帮衬才能长久。”

    裴太夫人听到这里点了点头:“我们广南的确没有几个像样的乡绅,在旁人眼里,许多地方都未开化,别说像样的养济院,就算是平常百姓治病,也多用巫而不用医,人命贱如草芥,真是让人心疼。”

    听到这话裴大奶奶眼皮重重一跳,顾琅华说到了太夫人的心里,太夫人定然会答应……

    果不其然,裴太夫人道:“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明日我就……”

    “太夫人,”裴大奶奶急着开口,孙媳妇觉得有些不妥。”

    裴太夫人扬起眉毛:“哪里不妥?”

    裴大奶奶抿了抿嘴唇,一脸担忧:“媳妇怕琅华辛苦一场到头来可能会被人误解,我们对广南熟悉,知道在广南开铺子有多不容易,京中的女眷却未必明了,江南就有丝绸、布匹,京中达官显贵都从那边采买。广南西路那么远,拉来的布匹未必能卖上好价钱,万一亏在里面……我们要怎么去面对那些入股的人。”

    “那些人可都是看在我们裴家的脸面上才会答应的,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关系,总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断送了。”

    琅华挑起眉毛:“大嫂是怕我会亏钱吗?”

    裴大奶奶欲言又止。

    “我是不会亏的,”琅华笑道,“我做的生意就从来不会亏银子,大嫂你竟不知道吗?”

    琅华微微抬起下颌:“大嫂若是怕我亏了太夫人的银钱,不如,大嫂来管这笔账如何?每家入股,都会有一本账目,我们家的就交给大嫂了,不过……大嫂也是过路的财神,这盈利多少,可都是太夫人的,到时候赚了钱,大嫂可不能……”

    琅华眨了眨眼睛。

    这是什么意思?

    眼睛。

    眼红……

    顾琅华是说她将来会眼红。

    裴大奶奶用所有的教养和礼数,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好,”裴太夫人道,“就这样决定了,我还会找几位女眷一起入股,不管你们做了几个铺子,我们几个合起来再入两个好了。”

    琅华点点头:“等到人凑齐了,我就将清华寺的大和尚请来,我们这次商量好的一半的盈利用来做养济院,开垦荒田,这些银钱怎么用起来,我们谁说了都不算,要听广正住持的。”

    裴大奶奶从来没听过什么广正住持。

    “祖母、大嫂您们都不知道,清华寺的广正大和尚,不日就要前往广南西路的东宁寺做主持。”

    裴大奶奶十分惊讶:“是你请过去的?”

    琅华笑着:“是啊,大嫂您也知道,我与大和尚有些交情,我遇到事,他们定然会帮忙。”

    裴大奶奶眼睛暗了暗。

    猖狂,顾氏怎么能这样的猖狂。

    ……………………………………………………………………………………

    抱歉抱歉,今天赶回家,时间晚了。。。。

    不知道下一章能不能来得及,来不及明天也会补上。

第六百三十五章 帮上忙

    面对面的反驳,裴大奶奶却找不到说辞。

    不反驳,她这口气却又压不下去。

    顾琅华她将这么多人拉下水,就不怕将来功亏一篑没脸出去见人吗?

    笑话,如果广南的东西那么好卖,所有的商贾都会涌过去,早就不是现在的情形了。

    让她理账也好,到时候她可不会手下留情。

    裴大奶奶点点头:“那我就安心了,若是能帮上忙自然最好,万一做错了,也请太夫人不要怪罪才好。”

    裴太夫人笑道:“就算理错账目,我也不让你赔,你看可好?”

    大家都笑起来。

    ……

    琅华从裴太夫人屋子里出来,抬起头看了看头顶的天空,也不知道曹嘉大人在广南怎么样了。

    “我们去厨房做一盘莲花酥吧!”

    她已经好几天没下厨了,裴杞堂最喜欢吃点心,方才两位黄太太说起了莲花酥的做法,她听着就觉得手痒。

    萧妈妈忍俊不禁:“奴婢这就让小厨房去准备。”

    心情好,做出来的东西也十分精致。

    琅华看着一个个小巧的莲花酥,觉得很满意,用手指碰一碰,仿佛那酥皮就要在指尖化了似的。

    她小心翼翼地用薄荷叶子做了托底。

    裴十小姐和裴七小姐看到的时候不禁觉得惊讶。

    “正好有点心,”琅华向两位小姐笑道,“我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好不好吃,你们也来尝尝。”

    两个小姐看着精致的点心都有些不忍下手。

    三个人坐在临窗的大炕上说话,裴十小姐不时地抬起眼睛去看琅华,那个在人前教训了她一顿的四嫂,还有这样的一面。

    就像大伯说的那样,只有家里人看到她失礼了,才会当面告诫她。她那天真不该说出那些话。

    “是怕我做的不好吃?”琅华问过去。

    裴十小姐立即红了脸:“没有……我是不舍得……看着真漂亮。”

    “我也是才学来的,”琅华道,“还不知道下一次能不能做的这样好。”

    琅华先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裴七小姐和裴十小姐这才跟着吃了。

    “好吃。”

    三个人脸上都露出笑容。

    裴七小姐道:“改天四嫂也教教我们吧!”

    几个人正说着话,寒烟端着一只碗进了门,里面盛了满满的石榴籽。

    “四爷让送过来的。”寒烟端上前来。

    裴杞堂不是在书房里和裴思通在议公事吗?怎么还有功夫剥石榴。

    看着那一碗红彤彤的石榴籽,裴十小姐想起母亲今天在屋子里四处找石榴的事来。

    今天的日子,按照老家的礼仪该在堂屋里供两个石榴,寓意多子多福,谁知道石榴刚刚摆出去,转眼的功夫却不见了。

    家里上上下下都找遍了,母亲甚至以为自己没有摆上去,原来被四哥哥拿去了……

    想一想真觉得很好笑。

    裴十小姐忍俊不禁,不过,这样不是更好吗?摆在那里有什么用?说的再好听,也没有真心实意来的好。

    “十妹妹在想什么?”琅华问过去。

    “没有,”裴十小姐道,“我就是觉得四哥真的很疼嫂子。”

    说完这话,三个人都脸色绯红,不过屋子里的气氛却更加欢快了,也没有了开始的生疏和拘谨。

    裴十小姐抿了抿嘴唇:“听说四嫂对广南的布匹生意有兴趣,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帮上忙。”说着看向身边的丫鬟,丫鬟递过来一只布包。

    裴十小姐将包袱打开,露出了各种颜色的布条:“这是我用来做领边的布,都是从广南买来的,都说江南的锦缎做有名气,但是我们广南的也不差,尤其是这晕染颜色的法子,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只是……广南许多地方不说齐语,所以交流起来麻烦些,再加上多数人都不了解……所以……”

    裴十小姐越说越觉得不好意思,那天她真是撞见鬼了,才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去质疑四嫂,其实就像四嫂说的那样,广南并不差,她喜欢的许多东西都在那里,只是这些年在福建久了,很少与长房人来往,又听了不少的闲话,才会有些嫌隙。

    其实长房也好,二房也好,都是为了整个裴家,她现在心里已经很明白了。

    “这么多样式,”琅华将那些布条拿起来看,“你还将它们带到了京里。”

    “我只会这个,”裴十小姐腼腆起来,“读书写字我不太喜欢,但是针头线脑却很擅长,所以……就想着用这些做领边送给姐妹们,可是……看到大家都送很精致的礼物,就有些拿不出手。”

    “其他东西都能买来,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琅华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别人自己动手做领边和袖边。”其实如谨很不错,只是从小父母就不在了,难免有时候生出自卑的心思来,心里失衡才会被情绪控制。

    说到底,利用如谨这种心思的人才是罪魁祸首。

    琅华道:“我看了许多风物志,也请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