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林帝国-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王的亲笔信送到了银川,信中提出了条件,封李家世代为王,镇守西夏,朝廷发放俸禄,与亲王同等,还可以保留一万人以内的王宫卫队,地区防务则交给朝廷负责,李家子弟,可以入京城国子监读书,也可以担任朝廷的任何官职,都没有限制。

条件貌似优厚,但是却引起了少壮派的愤怒,不是说好两家平分天下的么,怎么变成汉军一家独大,西夏只能为王不能为帝,这是决不可接受的屈辱。

一场纷争在内部展开,大公主派系的人马主和,太子掌握的少壮派主站,两边争论不休,今天太子召集部属,就是要做一个了断。

大公主人在南京,鞭长莫及,现在的李明赢也不再是当年那个任凭姐姐打骂的青葱少年了,而是执掌大权的太子殿下。

父皇年迈,早已没有当年的锐气,听说汉军两路夹攻,向西夏靠拢,便有意求和,这更引起了少壮派们的不安和义愤。

一番密谋之后,少壮派的将军们昂首阔步的去了,他们手持令箭,要杀尽银川城内的动摇分子,为太子继位铺平道路。

一场屠杀开始了,用了不足一天时间,忠于大公主的臣子就被杀光了,一颗颗人头摆放在皇宫门口,李明赢却陷入了迷茫。

如果是在中原京城铲除异党,怕是要杀三天三夜都杀不完的吧,但是在银川,半天就收尾了。

多年前的一幕幕场景映入眼帘,青春年少之时,鲜衣怒马,笑傲江湖,何等的畅快开心,远没有今天这样烦恼。

李明赢最崇拜的人就是李元昊,在这位伟大的君主,西夏开国武烈皇帝带领下,党项人屹立于西北,百年不倒,男儿就应该像他那样活着。

当年的西夏帝国,是因为占据了富饶的河西走廊,甘州沙州凉州等地,再加上宋朝的疲弱,才有如此辉煌成就,而眼下凉州尽为元封所有,北灭蒙古,西平突厥,南定中原,一个庞大而又朝气蓬勃的帝国正在诞生。

而现在的西夏,除了河套地区之外,土地贫瘠,气候苦寒,百姓不足五十万众,铁器茶叶丝绸布匹都依赖进口,战略空间极其有限,想以一隅之地对抗刚刚兴起的中原霸权,是那么的可笑,那么的愚蠢,但李明赢必须去做。

即便死,也要死个风风光光,轰轰烈烈,像真正的男人那样在战斗中死去。

西夏与汉的战争在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也是一场短暂的战争,因为西夏内部产生了分歧,趁着儿子领兵在外,老西夏王指挥卫队发动了第二次政变,铲除了少壮派,切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单方面向汉军媾和。

与此同时,大公主亲自领兵西进,剿灭叛军,李明赢将同时面对自己的结拜兄弟,亲生父亲和姐姐三个敌人。

这三个人是他最亲近的人,却要兵戎相见,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西夏军在毛乌素荒原和汉军展开决战,此时西夏军已经分裂,除了三千铁甲军依然忠于太子之外,其余的西夏军都选择了中立,不再奉太子命令。

一边是孤零零的三千铁甲,一边是汉军六万重兵,马刀对大炮,三千对六万,胜败可想而知。

强悍的西夏骑兵一次次的发动冲锋,都被汉军的大炮和火枪所粉碎,战马在炮火中嘶鸣,骑士们踏着战友的尸体勇敢的前进着……

傍晚时分,阴冷的天开始飘雪,双方暂时休战,西夏军中只剩下四百多活人,还都挂彩,四面已经被合围,粮草也尽了,等待他们的唯有战死而已。

忽然对面打起白旗,几个人慢慢走了过来,李明赢强打精神,也带着两个人迎上去,双方在死人堆里会面。

李明赢的白色战袍已经变成了血红色,银色长枪的缨子也被鲜血染成了黑色,但依然英姿勃发,嘴角漾着笑意。

荒原上的风呼呼地垂着,将对面之人衣服上的鹅黄色丝带吹的啪啪直响,李明赢干涩的笑了笑,喊道:“大哥,姐姐。”

来者正是元封和李明雪。

“小弟!”李明雪喊了一声便哽咽了,从小她就最疼这个弟弟,现在搞得兵戎相见,一边是弟弟,一边是丈夫,让她肝肠寸断却又无能为力。

“别打了,跟我回家吧。”元封淡淡的说。

李明赢摇摇头:“大哥,你知道么,我一直不甘心被你的风头压过,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机会超越你,你还记得当初我们的约定么,万一兵戎相见之时,只会不遗余力的战斗,真的英雄是不需要人怜悯的。”

元封无语,李明赢是西夏太子,少壮派的领袖,自小就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让他投降,比杀了他还难。

不投降只有死亡,李明雪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她泪眼婆娑道:“小弟,别打了,你打不过的。”

“没有打完,怎么之道,姐姐,我儿子还小,就托付给你了,大哥,咱们再来打过,说好不许留手哦。”

说罢,李明赢留下最后一个灿烂的微笑,转身去了,身影依旧挺拔,在暮色中蹒跚而去。

最后的战鼓鸣响了,西夏铁骑在似血的残阳下发动最后的决死冲锋,四百骑兵发出的轰鸣,竟如十万大军般浩荡。

汉军阵地,元封冷冷的下令:“开炮!”

……

西夏太子李明赢,战死于毛乌素荒漠,终年二十五岁,白马银枪小霸王的传说,将永远流传于河套内外,阴山南北。

第8章 大明

四月,元封率军返回燕京,随队前来的还有傅有德一家,西夏王一家,由于李明赢的顽抗,西夏王室不得保留,改为世袭公爵,居于京城,并且不得出任官职,而傅有德一家,由于平乱有功,封侯爵,赏银万两,其长子依旧领军镇守大同。

路过山西的时候,元封特地去五台山清凉寺拜佛,与一名年轻和尚相谈甚久,坊间流传这个和尚就是大周末帝张承平,但是汉王并未承认,只是下诏重塑清凉寺大佛金身,又赏赐了千亩良田。

燕京正式更名为北京,作为汉的另一个首都,和南京遥相呼应,河北省更名为北直隶,按照南京皇宫的格式修建皇宫,地址选在中海南海之东,工程浩大,元封又不愿意强征民夫,影响农桑,所以只好蚂蚁搬家,一点点的建造。

蒙古战事已定,赵定安封狼居胥,平定漠北,蒙古人小儿夜啼皆可以其名止之,大军南返,百姓无不夹道欢迎。

满都古勒已经被擒,押往南京,以备太庙献俘之用,北伐大军不做停息,旋东进辽东,准备讨伐高丽。

高丽王闻之,先发制人,派东北面元帅,知门下省事李成桂统兵北上,渡过鸭绿江以抗王师,李成桂行至半路,念军饷粮草不济,士气低落,此去必然兵败授首,与其送死不如回国一搏,取而代之。

李成桂大军南返,占领松京,罢黜高丽王,旋又拥立傀儡,终于还是按捺不住自己取而代之的野心,再废之,迁都汉城,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含糊头衔上表北京,愿意称臣。

汉军也是久战之师,士卒厌战情绪强烈,鉴于高丽已降,元封便正式册封李成桂为王,并赐国号“朝鲜”。

……

至此,北方大定,元封仿效唐制,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管理蒙古各部,在辽东设立安东都护府,屯田镇守,控制女真等少数民族,又改敦煌为西京,西凉国为安西都护府,永镇西疆。

北京设立完整的六部衙门,管理北直隶以及安北、安东两个都护府,以李善长为相,代管北京,汉王率队返回南京。

此时的南京,已经摆脱了战争的阴影,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荣光,秦淮河上依然是纸醉金迷,大街小巷千灯万盏,彻夜笙歌。

汉王返京,百官到江边迎接,黄土垫道,万民欢呼,夹道欢迎,来到紫禁城前一看,到处都已经粉刷一新,战火焚毁的午门箭楼重新修建,比以前更加雄伟壮丽,连广场上的铺地砖都换了一遍。

进了午门,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四下里花团锦簇,宫女太监都穿着簇新的绸缎袍子,御林军金盔金甲,朱漆杆的金瓜斧钺,威风凛凛,器宇轩昂。

这才是帝王家应有的景象,元封兴致勃勃,龙行虎步登上城楼,俯瞰紫禁城,不禁大为满意,这些文臣打仗不行,搞建设还真是行家里手,这么短的时间就将几乎被战火焚毁的紫禁城修缮一新,真乃大功一件。

“这紫禁城修的真是金碧辉煌,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木料砖石油漆铜铁啊,户部的钱够不够用啊。”元封禁不住感慨道。

柳迎儿陪同左右,娇笑道:“当然够用了,不但够用,还有富余呢,工部冯大人精打细算,把修缮皇宫剩下的边边角角都拿回家用了,一点也不浪费。”说着伸手一指城内某处,元封抬眼望去,只见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正伫立在皇城内,看地点应该是某位大臣的宅邸。

“这是?”元封回望身后众臣。

一个大臣慌忙出列跪倒,诚惶诚恐道:“臣冤枉!”

元封认得这是工部尚书冯一山,以前大周时期当过工部侍郎的,献城的时候也有功劳,所有就留用了,没想到却是个贪赃枉法的大蛀虫。

“孤又没有说什么,你何来的冤枉?”

冯一山做贼心虚,额头上渗出一层细细的汗水,嗫嚅道:“那是臣的宅院,并没有僭越啊。”

“哦,是这样啊,有没有僭越是一说,有没有贪墨就是另一说了。来人啊,摘了冯大人的帽子,送到都察院发落吧。”

两个侍卫上前,将冯一山架走,众臣战战兢兢,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的,元封也没有了游览的性质,打发了群臣,回武英殿的住所去了。

南京街头,某间西北风味的拉面馆,虽然已经是夜晚时分,依然在挑灯营业,店里没有一个客人,小伙计在门口的椅子上打着瞌睡,头一点一点的。

忽然一男一女两个客人上门了,看服装好像是西北人,专门奔着这家面馆来的,小伙计揉揉眼睛,冲着柜台后面喊了一声:“两碗面。”

那个女客又添了一句:“再来一壶酒,一碟干切牛肉。”

片刻后,酒饭上齐,两人慢慢吃了起来,小伙计又开始愁眉苦脸的打瞌睡,柳迎儿对元封道:“慢慢吃,过一会有好戏看。”

元封摸不着头脑:“京城街头,首善之地,难道还有人作恶不成?”

柳迎儿笑而不语,指着远处道:“来了。”

一群汉子气势汹汹的过来,拿着铁锤镐头等物,来到小店门口,一人喝道:“三日期限已到,还不搬家,给我砸!”

元封顿时明白柳迎儿的意思了,强抢豪夺而已,不过单凭柳迎儿的本事,制止此事不在话下,为何把自己拉来,狐疑之下,他出来质问道:“你们是谁家的奴才,夜晚至此,强行拆迁是何道理?”

为首的汉子见元封器宇轩昂,这京中藏龙卧虎,他也不敢造次,便道:“我家老爷要建宅子,此间正好位于西北角,所以出资买下,没想到他们拿了钱竟然不搬,这又是何道理。”

拉面馆的老板此刻跑出来驳斥道:“这家门面靠街,盘下来花了我们一千两银子,你们扔下十两银子就要我们走,这不是逼人性命么!”

汉子道:“那我们不管,反正官府也判决了,你要是不服,尽管去告,我们等着你,不过奉劝你一句,想打赢官司那是做梦。”

听到这里,元封心头火起,怒斥道:“还有没有王法!反了你们了!”

汉子冷笑一声道:“过路人,莫管闲事,不然吃不了兜着走。”

元封怒道:“强取豪夺,这件事我非管不可,你家老爷姓甚名谁,在朝廷官居何位置。”

汉子根本不理元封,啪啪拍手,从街角走过来四个官差,抖着铁链子道:“谁敢和王大哥叫板?”

汉子一指元封:“办他这个多管闲事的外乡人!”

话音未落,四下里冲出几十个劲装侍卫,二话不说就将官差和这帮恶奴按倒,那汉子还嘴硬道:“韩刑部家的人也敢动,活腻了不是。”

侍卫劈面就是一个耳光:“大内侍卫,想动谁就动谁。”

一边的元封却愣住了,主管天下刑名的刑部尚书都这样,其余的官员可想而知,元封顿时明白了柳迎儿请自己来吃拉面的意思,望着她的眼睛叹了一口气:“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啊。”

回去之后,元封并没有立刻着手此事,而是物色人选,准备大刀阔斧的整肃。

依靠军统司来做这件事不太合适,毕竟这种秘密机构容易尾大不掉,还是使用正规的三法司系统来的好,只不过人选难以确定,到底谁来牵头呢。

想来想去,一个人选映入脑海,那就是当年的十三太保老兄弟,王小尕。

王小尕历任卢阳县壮班衙役,班头,铜城州衙壮班班头,甘肃省巡抚衙门总捕头,陕甘总督衙门总捕头,如今担任陕甘提刑官,一直吃的是六扇门的饭,此人为人正气,在他的管理下陕甘一带甚是太平。

汉王手谕用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府,提刑官王小尕接到调令后迅速进京,马不停蹄接任了大理寺正卿的位子,同时元封调派五千北伐军老兵给他使用,专门清理官场。

一时间京城官场风声鹤唳,许多做贼心虚的官员递交辞呈,还有人妄图焚毁工部账册,毁证灭迹,但是在大理寺的铁腕打击下这些伎俩完全无效,已经平定了天下的元封再无任何顾忌,下狠手打击贪腐。

工部尚书冯一山下狱,刑部尚书韩德芳下狱,这只是一个开端而已,陆陆续续有更多的官员被拿问,以至于大理寺的牢房都坐不开了,只好借用兵营关人。

前周留下的官员被大量清洗掉,老宰相胡惟庸也未能幸免,他儿子胡琏在大街上纵马摔死,老来丧子的胡大人愤而杀死了马夫,被元封拿问,大理寺官差查封胡府,在这位素有清廉之名的老相爷家的池塘里,搜出了封存的一百万两银子。

胡惟庸以下,上千朝廷大小官吏被治罪,就连京兆尹的三班六房衙役都统统被拿下,以可靠军士代之,对于贪腐严重的官员,元封施以重刑,绞死以后,剥开肚子,去掉五脏六腑,用茅草充填,将尸体悬挂在城墙上示众,以警示官员。

在整顿吏治的同时,元封也在改组朝廷,设立了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牵扯,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帅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

同时沿用周的内阁制,不再设立丞相,具体事务交给六部办理,内阁只是作为皇帝的秘书处存在,至于司礼监则完全废除,并且在宫门口设立石碑,严禁太监干政。

地方官府,则三权分立,设立布政使司管理民政,都指挥使司管理军队,提刑按察司管理刑名司法。

大刀阔斧的改组之后,一个久悬未决的问题提上了日程,那就是称帝。

国号是现成的,只需要拟定年号便是,但那也是内阁的事情,和元封这个皇帝无关了。

奉天殿上,金碧辉煌,灯火夺目,但却空无一人,来自西域的两位小娘子正瞪大了嘴巴欣赏着这座壮丽的宫殿。

甘州小娘子尤利娅,凉州曹氏千金曹秀,都是第一次到江南来,和敦煌的宫殿所不同的是,南京的皇宫占地更广,宫殿更加宏伟,只是用料上稍显不足,那是因为元封生性简朴,下令把该用黄金的地方改成了黄铜,能用其他廉价品代替的也都尽量代替。

两个女孩子不由得看呆了,曹秀怀里的猫咪趁她不注意溜了下来,顺着柱子蹭蹭的往上爬,急的曹秀大喊:“咪咪,快下来!”

猫咪不理不睬,居然爬到了奉天殿正上方的一面宝镜后面,那是乾坤镜,据说是上古时期留下的宝玉磨成的,任何不是真命天子的人,如果敢于登基坐殿,就会在这面宝镜的照射下无所遁形。

猫在上面藏着就是不下来,曹秀央求的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