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蔽者-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排。”

“我是外行,那你们还找我干吗?”杨良书反问。

“老伙计,你忘了,是你来找我们的。”陈茂鹏顶了他一句。

这话把杨良书噎住了,旋即他又反应过来,“我也是做地下工作出身的,难道我没有发言权?何况,高飞现在是我的人,我没有反对权?”

“但是他首先是组织的人。你的顾虑和担心也曾经是我们反复考虑的,最后才达成共识,认为高飞是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

“就因为他是高振麒的弟弟?”

陈茂鹏摇头,“不止这些。”

“那你说说看。把我说服了,我放人。首先我要强调,放不放人没有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完全出于对这个任务的慎重权衡。”

陈茂鹏看冯劲松,冯劲松没有看他只是微微点头,意思要他对杨良书说。陈茂鹏就说,“老杨,我们虽然是好朋友,但是我们都有工作纪律。”

杨良书当下明白他们掌握的情报是不能对自己说的,自己也再无反驳的理由,虽然不甘心,也只能就此作罢。临走之前,陈茂鹏说,“明天你让高飞到我们这里来报到,开始训练。”

“训练?”杨良书停下已走到门口的脚步,转过身,“这就能把他训练成为特工?”

冯劲松点头,“时间紧,任务急。给高飞的时间只有一周。”

杨良书问,“那他在延安还能待多久?”

“不超过十天。”冯劲松说。

随着杨良书的脚步声远去,冯劲松压低声音,“高飞的疑点很多,我们只能孤注一掷利用这个疑点了,但愿事态按照我们的判断和预估发展。”

陈茂鹏点头,接过冯劲松递过来的烟,“高飞在北平、西安的情况只有他自己清楚,还有在抓获的特务的口供里也说还有我们没抓到的特务。上次高飞出现在杨家岭,和我们截获的要暗害中央领导的密电在时间和地点上是一致的。甘南山拿人头保证他没有认错人。这几个点联系在一起,不得不怀疑……”

冯劲松说:“我看高飞不是一般的特务,也许是个高级的。我们用对了,对我们西安情报站是有很大帮助的。”

“所以我提出让高飞去西安,先让他离开延安一段时间,这样我们可以腾出时间来进行深查,也缓解一下目前延安的危险,这样做也给国民党军统西安站一记闷棍,那就是他们处心积虑派遣高飞潜伏但最后又让我们送回去了;如果高飞不是特务,那么就按照西安地下党的计划行事,让他打进军统,接替高振麒的任务。”陈茂鹏说,“另外,那个人也是这个意思。”

说到西安情报站,冯劲松的深忧一览无遗地写在脸上,“西安现在的情况不好,被军统盯上了,而且盯得很紧,搞不好哪天会出事情。可能西安情报站内部有军统的内线,我真希望高飞不是国民党军统的人,更希望他去西安能够维持这条重要的情报线。”

“有三个问题,一是高飞和老杨的关系。不是老杨护他,他来延安是和红叶一起来的,红叶还是他入党介绍人。他在延安的表现除了在杨家岭的行踪可疑外,还没什么值得让人怀疑的;还有,高振麒同志为情报工作立了大功,一直在寻找高飞,要是怀疑错了,就对不住高振麒同志;最关键的一点是高飞真是老杨说的那样蔫儿的人,我们培训他可是费劲的事情。”

“对他的怀疑不断产生又不断被你说的这些情况推翻,很是矛盾。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没有人情味,怎么能这样去怀疑一个同志呢?可是责任又提醒我,不能因为人情和感情而放弃原则。”冯劲松一笑,“说到培训,我想通过培训我们还可以观察和考察高飞以前是否接受过类似的培训。”

陈茂鹏笑出声来,“哈哈,你真不愧是从苏联学习回来的,狡猾、狡猾的。”

冯劲松挥挥手,“还不够狡猾啊,要和戴笠、毛人凤、徐鹏飞比个高下。想起那个潜伏的特务和电台的事情我就窝火,人家居然可以截获破译我们和共产国际的密电,说明我们的反谍工作做得还不到家。”

话音落下,挫败感和严峻感一下弥漫在窑洞里,两人陷入长久的沉思之中。

3

吃完饭,高飞和杨红叶在讨论刚刚看完的书,杨妈妈在教晓光唱歌,杨良书进屋之后,杨妈妈放下晓光把饭菜放到桌子上,他坐下就把杨妈妈和杨红叶支走。母女俩知道他和高飞有要事要谈,带着晓光出去了。

“有个任务要你去西安。”杨良书开门见山地说,“接替你哥哥高振麒的任务。”

“我,可我,我……”高飞有些急了,结巴着说,“我,我怎么能进入他们内部呢?还有,我什么都不会啊。”高飞曾经想到自己会被派遣回西安,那自己等于回到了原点,前几年好不容易才打入延安、在延安站住脚跟的努力就全白做了。

“不会可以学嘛。”杨良书把胳膊放在桌子上,“还有,个别同志一直怀疑你。这次你去西安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证明你自己,让他们看看。”

“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但是——”

“嗯?”杨良书不解他的迟疑。

“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块料。”高飞不想回西安。

“只要有决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高飞迟疑地点点头,想起身告辞,杨良书又说,“还有,你这一去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晓光和红叶我们会好好照顾的。”

“好像……”高飞没再往下说。

“好像什么?”

高飞涨红了脸,“好像红叶怀孕了。”他说出这个事情,目的还是不想再被派回西安。

“这个你就放心吧。”杨良书心头一阵难过,但这时候必须给高飞打气,“放心,放心。”高飞要被派去西安,而红叶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怀孕了,杨良书不知道是该喜还是悲。他不想让高飞看到自己心思的变化,隔了良久,才轻轻对他说:“你还是先回去吧。”

回到家,杨红叶、晓光都睡下了,高飞摸黑洗漱之后才躺到炕上,回忆着自己这些年所经历的事情:和杨红叶结婚、接着有了他和杨红叶的爱情结晶、被边保部怀疑、回到原点的失败、对去白区工作的冲动、还有对回到国民党军统内部会受到怎样的处理的猜测、更有要离开延安的不舍……所有这些像子弹一样不断在脑海里穿过,让他无法入睡。他像一只黑夜里站在树枝上的猫头鹰,仍似白昼一样看着自己的周围,应对发生的所有。想得越多越不能入睡,一直挨到天明,起床号一响他就翻身下床,急速洗漱后吃完早饭,回到家收好自己简单的行李,把两个挎包交叉挎上向情报部奔去。

把高飞带到一个办公室,负责训练的同志已经在等着高飞了,冯劲松给他们分别做了介绍后就离开了。

负责训练的教员把一周内他要学习的科目详细告诉高飞:速记,速绘,摄影,驾驶,爆破,射击——他学过射击但这次训练还包括各种各样枪支的分解和装配,生化——了解药性,比如麻醉、兴奋和窒息,侦查、通信——包括电讯、密码、密写、密语以及情报收集等。听着这些高飞一直是点头,教员讲完之后,问他:“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还没开始,现在不知道。”这些都是高飞早已经熟稔的特工技能,但他不能表现出来,反而故意装出一副笨拙的样子。

教员也不理会那么多,马上进入速记和速绘课程。这属于文字类的科目,他还能应付,但真正做到完全掌握还需要时间。转眼就到了中午,上午的培训才算告一段落。教员才把他带到宿舍,把行李放下,跟着去吃饭。下午是摄影和通信,高飞学习通信的表现让教员很失望。

晚上临睡前,高飞把白天所学的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觉得有把握才睡去。也许是这两天经历的事情太多,还有上课的内容让他费尽了脑子,晚上睡得很沉,早上的起床号都没有听到。不是同屋的人在洗漱之后见他还在酣睡,把他叫醒,他可能赶不上早饭。

吃完早饭,教员检查第一天所学是否掌握,结果发现高飞竟然忘记三分之二所学的内容,这令教员甚是沮丧:他看来真不是这块料。

更让教员失望的是高飞这天学习拆解枪械,一旦自己动手就手忙脚乱,把那些零件搞得乱七八糟,自己更是着急得头上冒汗。教员一边弯腰捡拾零件,一边暗暗叹息。

教员说:“今天我们就学射击和药性,还有五天的时间,你也不要着急。一定要做到头脑清楚才能记住要领。”他的话不带有感情色彩,但多少给了高飞镇静和安慰,连连点头。教员又说:“听说高振麒同志做地下工作非常出色,你们是亲兄弟,你试着把自己想象成他,我想对你会有帮助。”

第二天学的射击和药性,高飞过于专注和紧张,到了要吃晚饭时头昏脑涨没有食欲。教员严肃地对他说,“晚上我们继续。吃不下也得吃,这是工作。好的特工不是专才而是通才。”

“通才!”高飞回答,“就是要样样精通。”[汶Zei8。电子书小说网//。 ]

“对,就是这样理解。你已经悟到了特工的要领之一。”

看高飞轻松许多,教员拍拍他的肩膀,意思现在要回去继续训练。那晚的训练让高飞和教员非常满意,拆卸枪械和安装枪械虽然比规定的时间超过了几分钟,但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而对药性的掌握更是令教员欣喜。

“这个项目今晚就到这里。”教员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速记和速绘我们再来一遍。”

高飞吞咽了一口口水,“给我一个晚上,明天检查行吗?”

教员看看他,说:“可以。”

“我有个要求。”

“说。”

“今晚我就住在这里,好温习一下速记和速绘。”

“这样太过疲劳效果反而不好,欲速则不达。”

“请领导放心,我会休息的。但请同意我的要求。”

高飞不服输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让教员很欣慰,对他点点头就径自走了。

坐下后,高飞翻开速记、速绘教程,训练日记,嘴里念念有词地默记,心底对自己佩服不已:高飞,你装得可真像。在北平参加话剧演出的经历练就了他善于掩盖和表演的天赋,也因此蒙蔽了所有人,比那些演员演得还逼真。

教员回去后立刻向冯劲松汇报,刚好陈茂鹏也在那里。

听完汇报,冯劲松说:“这样的进展,可能高飞无法在预定的时间完成培训。西安那边现在又急需人手,这怎么办?”他挠挠自己的头,头屑如细微的雪花飘落,越挠越痒也越惬意了,冯劲松舒服地闭上眼睛。

陈茂鹏接过他的话,“不行就考虑换人吧。”

冯劲松诧异地看着他:“换人?还有比高飞合适的人选吗?”这话把陈茂鹏问住,陈茂鹏无奈地摇头。

陈茂鹏说,“老杨说红叶怀孕了,他不是担心高飞去了西安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吗?”

“回不来红叶的孩子就生不下来了吗?”冯劲松没好气地说。

“老杨本人没意见,是我的意思。”

冯劲松坐下,搓着手,“高飞眼看就要离开延安,这个时候怀孕让人觉得我们很无人情味吧?”

“我问过红叶了,她没意见。”

“真难为红叶了,俺就难为到底吧。为了孩子,为了千千万万个像晓光这样的孩子的幸福,就牺牲自己的幸福吧。”冯劲松转头对教员说:“必须加大对高飞的训练强度,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培训任务。”

等教员走了之后,陈茂鹏说:“依据目前的情况,你怎么看高飞?”

“如果他是国民党的特务,现在我们派他去西安就会让国民党军统的计划失败;如果他不是,那他就是我们在军统内部的一对耳朵和一双眼睛。”

“万一他既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又是共产党特工呢?”

“那就要看他的‘政治信仰’和‘工作信念’了,我想他自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员站在屋外面透过窗户上的洞,见高飞还在温习,怕打扰他就轻手轻脚地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高飞都是这样:白天接受培训、晚上就在办公室温习,恶补白天的教程。到第五天的时候,教员发现他已经掌握了要教授的教程,马上去给冯劲松汇报。

冯劲松随即给杨良书打电话,“今晚去你们家喝酒。”

杨良书说,“有什么好事?”

“高飞通过培训了,算是我们给他饯行吧。”冯劲松透过窗户看看外面,今天没有大风,天空灰中泛蓝,还算是一个好天。

杨良书有些不相信地问:“他通过培训了?”

“没日没夜地学习有了收获,可算是通过了。这些天这小子可真是刻苦。”

放下电话,杨良书想叫通讯员,转念想这样做不妥,就自个儿急急回到家,对正在家修改剧本的杨妈妈说:“你喂的那只鸡今儿把它杀了吧。”

杨妈妈不解地抬头看他,有点儿不舍,“杀鸡?这只鸡马上就可以下蛋了。”

“刚刚接到消息,高飞通过培训了。这几天他太辛苦了,也没睡个安稳觉。杀鸡给高飞和红叶还有晓光补补身体。”

杨妈妈也觉得高兴,放下笔就去抓鸡、杀鸡,杨良书又去找杨红叶,把自己的安排给她一说,杨红叶低头看着地面,“高飞就是聪明。”

说完,杨红叶径自出去,杨妈妈问她干吗去,她没有回头,随口就说:“我去还书。”

她独自一人走到山坡顶上,慢慢坐下,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延安古城,低矮的城墙,看着有些残破,一直延续到远方,和天空、土地融为一幅灰蒙蒙的图画。杨红叶心情是复杂的:她和高飞结婚才几个月,现在高飞马上要去执行任务了,她有些不舍。身处战争时期,杨红叶一直作好了时刻和父母、高飞、晓光分离的准备,可真的到了要分别的时刻,她还是难过,何况自己刚刚怀了孩子,丈夫就要离开了,这一走也不知道何时是归期。

这段时间,她耳畔总是萦绕着《黄河大合唱》里面的《黄河怨》的旋律和歌词:“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怨……”每每想起这段旋律和闯进脑海里的歌词,她就摇头,驱赶着这份幽怨,一边又暗笑自己夸大了高飞离去的愁绪:高飞离开延安,是执行任务又不是生离死别,自己干吗这样自作愁苦状呢?

于是,她扯着嗓子吼起了信天游来,“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一面面(的个)红旗崖畔上插,你把咱们的游击队引回咱家。滚滚的(个)米汤热腾腾的(个)馍,招待咱们的游击队好吃喝。……”这欢快而诙谐的曲调驱走了她低落的情绪。

黄昏来临,夕阳映照下的陕北高原呈现出一片的金黄。杨红叶的心也舒展开来:让高飞安心去执行任务,自己等待高飞的回来。

杨红叶对高飞说,“去吧,我和晓光,嗯,还有……”

“还有肚子里的孩子,是吧?”高飞笑呵呵地低声说,“你们要一起等着我回来。”

“晓光。”杨红叶对着门口大喊一声。晓光正围在杨妈妈身边看杨妈妈做戏服,听见杨红叶叫他,“嗖”的一声闪进屋。杨红叶拉着高飞对晓光说:“看着啊,叔叔和阿姨给你表演节目,是专场演出。”

晓光赶紧坐到凳子上,目不转睛看着高飞和杨红叶。

高飞问:“表演什么?”

“《夫妻识字》。”

高飞面带难色,“这……”

“别这啊那啊的了,来吧。”杨红叶催促道,扯开嗓子唱起来,高飞也跟着应和,倒也合拍。杨红叶唱得起了兴致,手舞足蹈。高飞只好跟着起舞,无奈他不会跳舞,笨手笨脚的舞姿,把晓光逗得哈哈大笑。

高飞脱下八路军军服,整齐地叠放在床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