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西非王国这里的工业基本上都是依靠大明资本家展起来的。主要都是一些和农产品、矿产品深加工有关的行业。因为来自大明的资本家不会管理奴隶,所以自由工人阶级也出现在了西非王国的工商业中心金刚市。
而随着大明资本家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起到达西非的当然还有大同主义思想了……这种几百年前由一群失意的华夏儒生所提出的主张,在经过了长期演变和探索之后。已经演变出了很多流派,主张也五花八门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实现人类的平等或相对平等,经济上的或政治权利上的平等!而西非王国因为存在奴隶制,因此成为公认的最不平等的地方。所以白人奴隶起义,在当时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支持。
不过在乌里扬诺夫看来,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他吸了几口美国雪茄,定了定神。继续将自己的文章写下去。
“……西非革命虽然有大同主义的成分,也打着大同的旗帜,但实际上却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会生革命,深层次的原因是西非的资产阶级。包括外来的大明资产阶级认为奴隶制度严重妨碍了他们的生意……奴隶制并不是一种高效率的剥削制度,在西非更是如此。
在白奴起义之前。数万家由黑人贵族(都是黑武士的后代)控制的种植园拥有过4ooo万相当勤劳的白奴。而以大明国籍的资本家为的华夏资本控制的上万家工业企业所拥有的工人仅仅只有二百余万。黑人贵族对白奴的垄断,严重妨碍了华
华夏资本在西非取得廉价劳动力的要求。同时,4ooo万被黑人贵族奴役的白奴也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他们的劳动成果被黑人贵族无偿占有。变成了躺在华夏诸国银行里面吃利息的死钱。而在西非白奴大起义之后的短短2o年间,西非共和国的工人阶级数量就增加了五倍,达到了1ooo万。原本被黑人贵族占有的数万家大型种植园,几乎全部变成了各家华夏资本所控制的农业公司的财产。原本的白人奴隶,要么沦为城市贫民,挣扎在饿死的边缘,要么变成农业公司的工人,除了拥有名义上的自由,和原仿佛也没有什么不同……
因此,我可以很肯定的断定。西非奴隶大起义的成果完全被华夏资本家们所窃取了。所以西非奴隶大起义实际上就是一场由华夏资本所主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我甚至可以认为,西非白人在革命胜利之后的处境,并没有多少改变。
这场革命,对世界大同主义者而言,既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同时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世界革命的高峰可能很快要到来的时候,牢记这个教训对我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当乌里扬诺夫停下手中的笔时,天色已经放亮了。街上传来了汽车隆隆驶过的声音。他推开窗户,让一夜的烟雾和咖啡味道散出去,同时又一次打量着清晨的忽秃伦堡。
现在已经是天道635年。西历是19oo年。不过这个时空的科技展因为陈德兴的出现被加快了一些。看看忽秃伦堡街头林立的高大建筑和飞驰的各种牌子的小汽车,还有不时从空中掠过的喷气式飞机,就知道现在的科学展水平,大约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2o世纪7o年代。
不过仅仅是大约。因为类似于《相对论》的物理学理论,才刚刚被大明帝国的科学家提出,用以解释核裂变现象——和另一个时空先提出《相对论》再出现核裂变相反。在这个时空,华夏帝国的科学家在天道6oo年前后,就在研究“重原子”的时候,偶然现了核裂变现象……其过程和另一个时空的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嗯现核裂变现象类似。但是却没有适用的理论加以解释。所以这个现就被搁置了近三十年。只到最近才被科学家们拿出来炒作。还有人认为可以用很少的铀……比如二十斤到四十斤来做一个炸弹,用来摧毁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
不过乌里扬诺夫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种神话的……那多半是大明帝国的又一个讹诈手段!就像他们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利用强大的海军舰队四处讹诈恐吓,以维持他们岌岌可危的霸主地位一样。
如今,面对华夏帝国、华夏联合王国、神圣天道国和英格兰王国的崛起,还有飞机、潜艇等新式武器的日益展。大明帝国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这些庞然大物,已经日趋失去海上霸主地位了。
眼看着一个由神圣天道国、英格兰王国、马木鲁克苏丹国、意大利王国、西华夏共和国、西班牙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组成的军事同盟的出现,将要动摇大明帝国的霸权。这个老奸巨猾的帝国又琢磨出个级炸弹,还大张旗鼓的准备花3ooo亿贯去开……多半又是一场战略欺骗,想让别国把钱和精力都花在毫无用处的事情上吧?
不过,大明帝国的做法是阻止不了一场世界大战的。因为列强们为了这场世界大战早就准备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包括神圣天道国、英格兰王国、意大利王国、马木鲁克苏丹国和西华夏王国的经济,早在二十年前就开足马力,在和大明帝国进行军备竞赛了。现在这些国家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武器,码头上停满了各种战舰、潜艇,战备机场修得到处都是,机场附近的机库里面,都是崭新的战机。
如果他们在几年之内不动战争,他们这些国家的经济大该就要因为那么多年的大笔投入而不堪负重了吧?这些只能用来打仗的家伙,放久了可是要被淘汰的,到时候巨额投资可就都打水漂了。
而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一旦爆,无论谁胜谁负,都将是大同党人的机会。不,准确的说,战争还没有生,天道大同党的机会就已经来临了!
今天上午,乌里扬诺夫将要在自己的宿舍中和来自大明6军参谋部的密使孙文先生见面。根据居中联络的天道大同党女干部柯伦泰夫人在电话中所说,孙文先生是带着巨额支票前来的。只要天道大同党可以动一场大规模的反战示威,孙文先生就会支付2ooo万贯。如果反战示威可以展成大罢工,天道大同党还能再得到8ooo万贯到一亿贯……(。)
。。。
第899章 一声巨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雄壮的《大同歌》在忽秃伦堡的光明顶广场上响起,这个经常被神圣派的大人物们用来检阅天道骑士团官兵,以炫耀神圣天道国武力的场所,现在已经是一片沸腾的人海。不过聚集在这里的并不是强大的天道骑士团,而是无数穿着工装的男男女女,其中的男子不是少年就是上了些年纪的老者。
在长达四年的世界性战争后,曾经号称拥有世界第一陆军和第二空军的天道骑士团,已经溃不成军了。虽然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依靠多年积累起来的装甲部队和训练有素的空军,天道骑士团一度占据了很大的上风。在西线,同英格兰王国、意大利王国一起瓜分了由欧罗巴民国分裂而来的五国。
欧罗巴民国本来就是由各个军阀集团勉强拼凑起来的,而且在国家成立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拿破仑。波拿巴和他的欧罗巴革命党本身的实力并不大——他们是一群革命者而非军阀头目。这场革命的本质,就是革命者和军阀互相利用,推翻了碍事的大清王朝。
而在革命胜利之后,革命党人对大清统治阶级的清算又让他们得以实行一场不算彻底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重心在法兰西和德意志西部的莱茵河流域,那里也是欧罗巴民国政府的统治中心)。土地改革的结果是欧罗巴民国的政权暂时得以巩固,国家也有财力进行工业建设。如果能假以时日,拿破仑和革命党很有可能依托法兰西和莱茵区的建设成果。组织起强大的革命军队,扫平群雄,彻底实现国家的统一。
但是。仅仅在革命胜利后的第15年,欧罗巴民国西部的独裁者拿破仑。波拿巴身患癌症去世。
在一代强人拿破仑。波拿巴死后。为了争夺他留下的权力宝座,欧罗巴民国发生了二十年内战。最后在列强(没有一个列强愿意欧罗巴民国统一)干涉下,欧罗巴民国分裂成了法兰西民国、德意志民国、尼德兰民国、波希米亚民国和奥匈民国。
长达二十年的内战严重摧残了欧罗巴五民国的经济,中断了刚刚起步的工业化。而且这二十年欧罗巴内战还成功促进了世界各个强*事技术的大跃进。当战争最后结束的时候,机关枪和大炮主导战场的时代一去不返,以飞机坦克为代表的机械化军队时代已经来临!欧罗巴五民国即便有了民族主义,也没有办法去和真正的列强叫板了。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场二十年内战还有一个输家。就是称霸世界的大明帝国——大明帝国虽然是几百年的老牌世界霸主,但是她的外交政策一直不大成功,远远比不上另一个时空的霸主英国和美国。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陈德兴开创的并不是一个以单纯的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外交活动原则。而是要维护华夏文明主宰世界为原则的朝贡外交体系。这样的外交体系和几百年来烙印在所有大明人心中的天朝大国思维,束缚住了大明帝国的手脚。使大明帝国始终不能对不大听话的华夏藩国采取严厉的手段——譬如几百年前对日本天道国的征服就因为要护住华夏人(日本是神洲人,奉天道,行《陈礼》,因此被这个时空的大明当成了诸夏国)的体面,不能搞种族灭绝,而且还要捏着鼻子和天道教东神圣派的道人论“礼”。最后虽然赢得了战争。将日本变成了大明帝国的一个省份,但还是优容了天道教东神圣派和日本的天道武士。
受到这种思维模式的约束,大明帝国强大的国力便无从发挥。对于崛起中的明洲两华夏。也只能通过拉一派打一派的办法来削弱。根本没有自己下场的条件,况且大明帝国的统治阶级一直以来都压制国内的公民意识,让大明长期不能成为一个公民国家。由此带来的国内矛盾的激化,也抑制了大明帝国对外动用武力的能力……直到大清帝国被革命浪潮所粉碎,大明国内的反动派们才在公民社会的问题上让了一步。
而大明帝国完成公民社会的转型还是慢了一拍,等到大明变成了一个公民国家的时候。战争的模式已经进化到了机械化,公民兵的作用大大下降,战争的科技含量大大上升。
而且,大明帝国转变为成了一个民主化的公民社会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问题……许多大明藩国的公民居然还保留着大明国籍。大明帝国和大部分华夏国家都承认双重国籍。这就造成了大明帝国的对外政策陷入了不小的混乱。
同时也让不少大明藩国的公民在国家认知问题上出现了错乱,甚至出现了支持诸夏统一的政治派别——诸夏统一并不是不现实。只是操作难度很大,因此反对的意见也挺多的。
总之。华夏诸国(不包括神圣天道国、两波斯和西华夏共和国)这些年都有点乱哄哄的,几乎所有的政治派别都被要不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华夏而困扰。
与此同时,靠近欧罗巴民国的几个列强,则全力介入到了欧罗巴民国的内战当中——在战争的中后期,他们的军队甚至直接介入!而通过支持和参与欧罗巴民国内战,几个欧洲列强都受益匪浅。特别是神圣天道国,更是通过支援和干涉欧罗巴民国内战,强化了他们的军工体系,锻炼了他们的军队。
因此,神圣天道国的军队在这场世界大战的初期表现相当出色。先是占领了德意志民国、波希米亚民国和奥匈民国。接着又借道两波斯攻入了大明支持的大石国,试图一举掌握世界石油供应的命脉!
同时。神圣天道国的盟国英格兰和意大利又共同瓜分了法兰西民国和尼德兰民国。马木鲁克苏丹国随后也加入了战争,先是强行收回了大明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区,然后又联合自己的藩国马林苏丹国(摩洛哥)向大明属地澳门发动进攻。至此。世界大战彻底爆发。
可是出乎欧罗巴联盟(由神圣天道国、西华夏共和国、两波斯、英格兰王国、意大利王国、马木鲁克苏丹国、马林苏丹国等八国组成)预料之外的是,明洲两华夏在这个当口居然全部站在了大明帝国一边。而不是一分为二,一个支持大明,一个支持欧罗巴联盟。
原来,在长达百年的和平发展之后。明洲两华夏和大明帝国的经济关联度已经上升到了不分彼此的地步,三国
国的资本也融合在了一起,出现了许多立足于太平洋两岸的跨国财团。而且来自大明的移民在过去的百年间也超过了一亿人!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女,并没有牵扯进两华夏过往的恩怨。
支配他们思维的还是大明帝国的大华夏主义——也是诸夏一家——而他们的这种思维,又增强了两华夏内部“和统派”的力量。所以两华夏在面临世界大战之时。并没有选择用武力消灭对方,而是一起站在了大明一边。希望通过一场共同参与的战争,让两个国家最后团结在一起。
对于大明帝国可能的反对,两华夏的政客们也有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大明皇帝兼任统一后的新大明帝国皇帝,进而再推动新旧大明一统!
由于两华夏开战跳票,欧罗巴联盟顿时陷入被动!而神圣天道国的陆军机械化部队,也没有如预想的那样迅速夺取钦察草原和大明西域地区。神圣天道国的坦克海遇到了新式制导武器的打击。挂载在喷气式攻击机和直升飞机上的反坦克导弹成了坦克的克星!
不过大明帝国的高科技武器也没有达到后世海湾战争时美帝高科技的水平。充其量就是个越战美军,可能还不如一点。所以这些高科技武器没有立即让战争分出输赢。
战争很快进入了双方比拼国力的阶段。大明帝国和两华夏巨大的人口和工业优势,在完成了总动员之后很快显出了威力。几乎在所有的战场上。都对敌人形成了碾压性的绝对优势。
而欧罗巴联盟诸国,只剩下了苦苦支撑。意大利、马木鲁克苏丹国、两波斯和马林苏丹国先后崩溃。不是被占领,就是国内发生革命。推翻了主张战争的当权派。现在,革命的风暴终于刮到了忽秃伦堡——这个被乌里扬诺夫同志批评为全世界最反动,最黑暗的反革命堡垒的核心!
哦,乌里扬诺夫同志现在已经不在神圣天道国了。因为他在两年前领导忽秃伦堡工人阶级举行了一场武装起义——还是孙文给的经费——失败以后只好逃亡,开溜到了英格兰王国的首都伦敦。
英格兰王国的形势稍好一点,因为大明帝国眼下的重点打击对象是神圣天道国及其盟国西华夏共和国。主战场还在乌拉尔山、里海、波斯和地中海一带。
对于英格兰,大明帝国和明洲两华夏的办法就是战略轰炸。利用远程喷气式轰炸机在夜间空袭英格兰的大城市。不过因为轰炸机都是从澳门起飞的(香港已经被英格兰夺取),距离太远,所携带的炸弹数量有限。而且投入轰炸的飞机也不是太多。所以轰炸没有给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带来致命的伤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