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雄天下-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凰 

    老陈的年纪其实不大,不过五十来岁,又是从小打熬的筋骨,整个一老肌肉男。在陈家发达以后,他就一连纳了六个小妾,这几年已经给陈德兴添了七个弟妹了。

    这个时候,又从船上下来了不少人,都是陈淮清、屈华杰的随从。其中还有一个戴着面纱,穿着厚厚的天竺式锦袍,还披着貂皮斗篷的番女,走到了陈淮清身边,双手合十冲着陈德兴行了个佛礼。陈德兴瞅着她有几分眼熟,不过一下子记不起来她是谁。

    陈淮清笑着指指身边的女人,“这是和老夫双……呃,这是达玛波罗空行母,唔,你们在三佛齐见过面的。”

    什么是空行母?

    “是密宗高僧用来双修的女人……”还是墨影娘了解各派宗教的事情,凑在陈德兴耳边低声提醒,“这个达玛波罗是波罗王家的女子,不仅容貌美艳,而且血统高贵,据说还从小训练双修技巧,是空行母中的极品!看来老爷子的艳福不浅啊。”

    原来是陈德芳的第七小妈!陈德兴心说,自己不让老陈当太上皇是对的!要不然老陈还不得给自己弄上几十号小妈?

    不对啊,这达玛波罗从小训练双修技巧的事情,墨影娘咋会知道的?陈德兴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墨影娘,墨影娘只是压低声音道:“那个鸠摩智波罗原本想让达玛陪明王您双修的,来和臣说,臣知道明王您不好这口,而且这空行母毕竟是修密宗的,臣就替您推辞了。没想到竟然便宜了太公……”

    还有这事儿?!陈德兴暗自埋怨,这个鸠摩智波罗也是糊涂虫,这种事情怎么能去问墨影娘呢?她是首席天道使,怎么能让个佛教密宗的空行母入自己这明王的房闱,万一有什么“法术”来害自己咋办?陈明王就算要广纳妃子,也得在贵族之女、藩国王女和天道教的年轻道姑中选啊。这事儿,墨影娘的确没有做错。

    而且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了,他尴尬一笑,牵着墨影娘的手,低声道:“你做的很对。”

    然后他又扫了那个达玛波罗一眼,这女人仿佛很怕冷,裹得跟个狗熊似的,真心看不出美在哪里?再说,一个印度阿三嘛,能有多漂亮?

    陈德兴又冲陈淮清点点头,笑道:“伯父真是好福气……这码头太冷了,孤王习惯了塞外寒风,您和空行母都是南方过来的。走,咱们到行宫(就是海军基地里空着的官衙)再细细谈去,这一次我来塘沽是微服,也不视察什么,也不见什么客人,就想和伯父你说说南边的事情,还有《陈礼》。”

    “《陈礼》?”陈淮清眯了眯眼睛,他是中过进士的人,可以算是大儒了,自然知道“礼”是个什么东西——这可不是繁文缛节,不是迎来送往的假客气,那些都是后世的大儒们故意不提“礼”的实质,用些礼节、礼仪来忽悠人的。

    真正的“礼”,是华夏的根本之法,是用来规范国家和国际秩序的原则,还是区别华夷的标志——守“礼”才是华夏之人。而非“礼”,便是入蛮夷的标志!

第609章 教化全人类() 
在北洋舰队塘沽基地的提督公署——就是陈德兴的临时行宫里面,陈淮清正负手打量着四周。陈德兴现在好歹是个明王,马上就要当天下之主了。可是他下榻驻跸的行宫,真可以称得上是茅茨不剪,书法里面,除了书桌、书架等等,墙上别说字画了,连一点装饰都没有。

    身边伺候的人也少得不像话,没有宦官,只有三个上了些年纪的宫女,其中两个是大妈,负责干些粗活,还一个是贴身伺候的杨婆儿,似乎还兼任贴身保镖,晚上可能还要……真是够忙的!这陈德兴使唤起女人来还真是一点不知道怜香惜玉啊!

    陈淮清信步走到了陈德兴临时使用的书桌面前,歪着头打量着上面一叠文书。文书的第一页上面,赫然就是两个大字——陈礼!

    显然这是一份《陈礼》的草稿。陈德兴把这份草稿带在身边,看来是为了随时修改的。这些日子,他的主要精力一定都用在这上面了。

    “大人,坐!”陈德兴已经拉出书桌后面一张椅子,拂了拂衣袍,坐了下去。然后指着放在书桌对面的一把椅子,也让陈淮清落座。

    陈淮清坐下来,拿起那叠文书,翻了起来。

    “二哥儿,你还真的……真的在制定礼啊!这是圣人都不敢做的事情……”

    孔子只敢说“复礼”,不敢制定《孔礼》去替代《周礼》。而陈德兴现在却在制“礼”。

    这消息在北地当然没什么——北人已经叫胡虏统治了一百多年,有些地方都有三百多年了。特别是蒙古人的三十多年烧杀抄掠,早就让一个个士大夫之家变得破败不堪,已经不是礼崩乐坏可以形容,简直和末世无二。

    陈德兴却犹如神人天降,还练出一支钢甲雄兵。只是几年就将北地人民从胡虏铁蹄下救出来了。这份功绩,在北人眼中,完全可以和武王伐纣相比。武王伐纣之后。可以实行一套完全不同于殷商的制度、礼仪和文化,断了殷商的传承。那么可以和武王相比肩的陈德兴。自然有资格制定《陈礼》,将华夏的传承变成陈德兴的传承……

    可是在江南,《陈礼》一出,几乎是群情激昂了。这《陈礼》兴,《周礼》必废,虽然《周礼》根本无法适应当今的世道人心,而且《陈礼》很可能是《周礼》的与时俱进版。但还是不可避免捅了马蜂窝。

    现在《陈礼》还没有正式公布,江南儒林已经是一片喊打了!那个在泉州之战中闹了个没脸儿的贾似道。更是借着这股虚火,喊出了“保卫圣人道统,保卫华夏衣冠”的口号,号召江南儒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和陈德兴这个入了蛮夷的万古逆贼战斗到底!

    虽然在军事上,南宋已经停了战。但是经济上的海禁还在继续,对天道庄、天道票的禁令也没有解除。

    “孔子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了,他那时候复礼便可以了。但是如今世道和当年不同,已经是沧海桑田。因而不是复礼,而是在《周礼》的基础上制定《陈礼》,用以兴华夏而亡蛮夷!”

    陈德兴侃侃而道。这话倒是说的在理,只是霸道了一些——兴华夏而亡蛮夷……礼,居然还有这样的功用!

    “《陈礼》,天下大同篇……”陈淮清翻看《陈礼》,第一页赫然入目的,居然是“天下大同”。这是“天下大同”的思想是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原词陈淮清是能倒背如流的。只是不知道陈德兴的天下大同是什么样的?

    “大明受命于太一,有教化天下万邦之责。当使万邦之民大同于华夏,守《陈礼》而遵天道……”

    陈淮清才看了个开头。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个是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就是要把普天之下所有的国家都变成华夏的分号?还要普天之下所有的百姓都和汉人一样?

    陈德兴郑重地点了点头。大声道:“当今天下有数百国,其中唯有我中华富庶文明,实乃是列国之典范。因此我华夏之人,是有义务领导列国,传播华夏文明,教化愚昧蛮夷的。我当使蛮夷之国移风易俗,同于华夏,入我华夏。当使蛮夷之民,也得以沐浴于华夏天道之下,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当使普天下之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以建立地上天庭。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同!”

    这个陈德兴的前世到底是受党教化多年的,而且还保留了一部分党的最原汁原味的理想——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这是全世界最壮丽的事业啊!在后世有九千万同志为之奋斗终身,身为他们中的一员,陈德兴又如何会将之忘记?

    未来将要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美国人民、德国人民、日本人民,还有沙特阿拉伯的人民,还有其他各国人民,现在都等着他陈德兴去解放呢!

    哦,应该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祖先,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他陈德兴去教化呢!

    只有先把蛮夷教化了,让他们先入天道,再守《陈礼》,入了华夏,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自己的使命,然后才有被解放的可能。

    “大人,这个天下大同可好?”

    陈德兴盯着陈淮清的眼睛道:“想当年,西周之先民应该就是带着这等理想和信念,踏上漫漫征程,去教化千里万里之外的蛮夷。我华夏今日之疆界,便是因此而奠定的!

    如今,我们这些后人难道不应当循先民之足迹,扬华夏之风帆,伸张《陈礼》于四海吗?”

    陈淮清轻轻点头。陈德兴这番话,道理是不错的……昔日华夏的基本盘不过在河南、陕西一隅。如今得以扩张如此,还真是西周先民教化四方蛮夷的功劳。

    而陈德兴要伸张《陈礼》于四海,还真是在步西周的后尘啊!

    只是四海如此之广,蛮夷如此之多,真的能教化的过来?

    “能的!”陈德兴信心满满,放沉了语气,“我大明是一手横刀,一手天道!愿意入天道,守《陈礼》,入我华夏者则教化之!不愿意的……自有横刀对付!或严加管束,或一了百了!”

    ……

    “你们这些蛮夷听好了,我是奉了上天之命,来明洲教化你们的。你们都听我讲,你们的故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叫奇奇梅克人给灭亡了,所以你们才成了他们的奴隶……”

    文天祥这个时候,就站在太阳金字塔下,手里拿着个树皮卷起来的喇叭,正扯着嗓子用纳瓦语教化蛮夷呢!

    在他的头上大约二三十尺高的地方,还漂浮着一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挂着个篮子,里面还有个印第安八旗兵,正是文天祥的得意门生虾学道。

    这个虾学道的眼珠子也瞪得老大,傻愣愣看着下面将近两万个正在接受教化的蛮夷——这些人大多是奴隶,是墨西卡谷地各国遵照约定送来的。和他们一起到达的,还有不计其数的谷物和火鸡还有狗(火鸡和狗是墨西卡谷地中诸城邦饲养来吃的)。

    这墨西卡谷地还真是个宝地,虽然这里的土著不大会种地,但还是不大需要为吃饭发愁的。而且谷地中的大约四十个城邦的统治者,其实也是外来的征服者。

    他们是来自北方的奇奇梅克人,征服了谷地中拥有较高文明的托尔特克人。而托尔特克人也是征服者,不过比奇奇梅克人文明,被他们征服的是玛雅人。

    现在被当作奴隶送来的,大多都是托尔特克人和玛雅人的混血,也称纳瓦人。大部分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在墨西卡谷地,他们是最多也是最不值钱的奴隶。

    不过蒙起却不想让这些奴隶去种玉米,因为他想要尽快征服整个墨西卡谷地,将这里的四十个城邦,都变成大明谷地总督府管辖的属地。

    为此,他需要更多的士兵,越多越好,而且也不管男女!因为在他看来,墨西卡谷地中诸邦皆弱,军队装备极差,而且毫无纪律。只要有几万真正组织起来的军队,哪怕全是女兵也足够荡平诸邦了。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把武器交给奴隶多少都是有些风险的。在这么做之前,总要给奴隶们洗一下脑,或者是教化一下。

    而教化蛮夷的使命,当然就落在了文天祥和杨阿过身上了。为此,文天祥出使玛雅的计划,也被推迟。这些日子就是整天在太阳金字塔下给蛮夷奴隶们讲道理,让蛮夷知道华夏不是来奴役他们,而是来解救他们出苦海的。

    而杨阿过的办法就简单多了,就是神迹加迷信。又是热气球又是h药,然后才是天道教的神仙论——太一大神法力无边,知识无限,无所不能。想要死后上天庭,只有诡异太一。而墨西卡谷地原有的神,都是伪神,不能再相信了。

第610章 一部陈礼治天下() 
琴声荡漾而起,平和中正,让人听得如沐春风。

    窗外,也是春意盎然,草绿花开,波漾荷碧。十几个穿着儒服或道袍的男女坐在昭明宫中荷塘的花厅当中,一脸肃然,静静的听着崔月儿在厅中抚琴。一个个都神色俨然,点茶的清香,同时在花厅当中幽幽飘动。

    崔月儿的歌声也响了起来,优雅而动听:“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她唱起的是一首上古时代的诗歌《卿云歌》,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此歌。

    大禹治水,陈德兴治虏,倒是有同工之妙,只是赵家天子却不肯当舜帝禅让天下给陈大明王。

    琴声嘎然而止,崔月儿神色淡淡的,轻轻点头为礼,然后飘然退去。

    这次在昭明宫内,来的都是天下英雄,或者是自以为英雄了得的人物。连当过大唐天子的李璮都来了。现在北地的战事,已经基本告一段落。郭侃和杨阿喜的大军,在三月初的时候就占领了被蒙古人放弃的京兆府、凤翔府、平凉府、巩昌路等地。陆虎和刘和尚指挥的另外两路大军,也在三月份和四月初接连占领了开封府、河南府(洛阳)、南洋府、归德府等地。还和北伐响应陈德兴的夏贵、高达两军在顺天路和南阳府实现了会师。

    至此北方汉地,已经基本上被光复。虽然陈明的直接控制区域仍然不大,但是已经拿下了北地大部分战略要地和有象征意义的大城市。俨然是中原之主了。

    自古,得中原者有天下!

    拥有了中原的陈德兴,已经有了称帝建国的资格。

    不过陈德兴一直是比较有想法的。便是当个皇上也弄得与众不同。是不肯随便搞几个祥瑞,然后来个黄袍加身,百官劝进就把皇帝老子给当了的。

    而且他一直标榜复礼。要当天子自然要向武王姬发同志学习,大会天下诸侯。先定礼乐。再接受诸侯拥戴登基称帝——这样看上去更像是个合法皇帝而非篡位的奸贼。

    这一套东西,在中国古代叫得天下之正!就是这天下是不是从正路上得来的。大禹治水,武王伐纣,始皇帝一统**,汉高祖平秦灭楚,都算是以正道得天下。而赵家老祖宗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则是得天下不正的典型。所以当了皇帝之后整天不放心这,不放心那个的。最后想出了自废武功的办法,反正当个缩头乌龟不去招惹蛮夷总行了吧?谁知道最后还是让蛮夷得了中原,历史上还造成了一场华夏天倾的巨祸!

    而陈德兴的天下得的仿佛是极正,逐蛮夷,复中原,功劳比起周武王也不逊色分毫了。但是他也有不正的地方——他是宋朝的臣子出身,而且还是叛臣,在临安做乱,祸害了大宋天下。

    而且他也不能指望宋朝的那个傻儿皇帝自己退位让贤,就算赵禥肯让。一干大宋儒臣也不肯退让分毫。现在的临安,可是众正盈朝,誓保大宋的时候!

    既然大宋不肯禅让——在大明甲子年之前。陈明一直在用赵宋年号,这表明了陈明是以赵宋为天下正统的——那陈德兴就只能用合诸侯,会英雄的办法来取得正统地位了。

    这个就和后世红朝开国之前先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意思。不过,陈德兴版的“政治协商会议”还要讨论制定一部华夏民族的最高行为规范《陈礼》。这事儿仿佛比登基做皇帝更加重要!

    因为陈德兴建立的大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