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将军,陈将军,咱们到了……”
陈子龙一怔。猛地抬头,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大隘门外。这座犹如宫门般高大的大门,正是原蒲寿庚府邸的大门。这座宅邸在蒲寿庚坏事后被没入官府,入了南外宗正司,一直没有发卖,也没有安排人来居住。所以在几日前的大乱中。这里也没有被破坏。
“这里是……”陈子龙发现大隘门外立着几个银甲武士,显然已经有人居住了。
“是明王殿下的行宫。”那军官道。“陈将军稍后片刻,待某去通禀大王。”
“有劳了……”陈子龙回答的时候眉头微皱,自己明明是个文士,可是这个北明武官却管自己叫将军了……
……
“刚中先生,别来无恙啊!”
陈德兴已经立在曾经属于蒲寿庚的凉亭当中,满脸笑意地看着来访的陈子龙了。他和陈子龙原本就认识,陈子龙的太学里面的名人,和陈德兴的父亲陈淮清又是友人。因此亲切的称呼对方为“刚中先生”。
“驸马。”陈子龙拱了下手,也不和陈德兴寒暄,就直接说明了来意。
“哦?”陈德兴听完陈子龙的话,缓缓在一张石凳上坐了下来,又从身边服侍的杨婆儿手中取过茶盏,浅浅抿了一口,思索着道:“索回晋江、同安、惠安三县想来也不是真的……如今大宋国势日下,而吾大明如朝阳初升,谁家兴,谁家亡已经世人皆知。贾似道不过在苟延残喘,还敢问孤王要地盘?”
“……”
陈德兴顿了一下,就将话题转移到了赵与郁借船借钱上来了。赵与郁在泉州之乱中的表现,他已经听说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宗子,居然有这等本事虽然仗打得有些糟糕,可谁第一回上战场不出点洋相?而且赵与郁在后面的表现,已经表明了他是可以成为大将的。如果赵家皇帝不是把一票宗子当成高人一等的囚犯,而是早一点让赵与郁接触军事,没准现在大宋就多出一个宗室名将了。
另外,在这次泉州之变中。以士大夫为骨干的泉勇其实打得很不错!方玉门的天道徒被他们压着打,蒲寿庚的白番也不敢出城去打。虽然他们比不了马木鲁克,也不如弓骑近卫。但那都是全世界排得上号的职业精兵,泉勇不过是民兵的档次,已经算是不错了。
看来也不是士大夫无用,而是历代大宋官家不用士大夫的本事,专用士大夫的愚鲁……一切的根源,还是赵家的太祖、太宗折腾出了一整套把一国精英搞残搞弱的体制,以维护他们赵家的统治宋明清三朝其实都是这个调调,不想着自强,只想到把下面的人搞残搞弱,以维护**王朝。结果**王朝都因为外力入侵而弱而亡。
而现在,各种捆住大宋精英的绳索,已经因为陈德兴的蝴蝶效应被完全斩断。不仅大宋的武人成了方镇之帅,连大宋的士大夫文官也通过兴办团练变成了“武士”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和割据一方的方镇之帅没有什么区别了。
而当大宋的文官、武将都开始变强以后,一个脑残皇帝,手里连一点嫡系武装都没有,还如何能驾驭局面?这大宋,很快就要碎成一地了!
“要借钱借船去追杀蒲寿庚、马寿山?”陈德兴笑了起来,“好啊,不想赵家还有这等英雄,可惜了……赵家大势已去。”
他顿了一下,突然反问道:“刚中先生,赵与郁可说过将来如何?”
“将来?”
“打完蒲寿庚和马寿山后,赵与郁准备到哪里去?”
“这……”
赵与郁没有说,陈子龙也没有问事实上,这个问题在陈子龙看来也是无解的。赵家天下还能维持多久?贾似道早就已经焦头烂额,纯粹是混吃等死了。就算他能应付得了李彦国,也肯定打不过陈德兴。
大宋灭国,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了!
陈德兴看着陈子龙,微微一笑:“刚中先生听说过吕宋岛吗?”
“吕宋岛?仿佛听说过……”
陈德兴道:“此岛位于东南海上,距泉州越1400里,不过风向、洋流不顺,乘坐福船过去并不容易。要么绕道,要么等西北风起,可乘帆船泛海直达。据孤王所知,蒲寿庚、马寿山所部,就是退往吕宋岛去了。”
这是南洋舰队刚刚送来的情报,蒲寿庚、马寿山的船队离开莆田港后,就有一艘南洋舰队的三角帆桨舰一路尾随,跟着他们到了吕宋岛。今天清晨,这艘快船才返回泉州。
“若赵与郁不嫌吕宋遥远荒凉,孤王可以派船送他的大军过去,等到破了蒲马二贼,便让他在吕宋建国吧。”
“在吕宋岛建国!?”陈子龙一愣,难以置信地看着陈德兴。这家伙的思路,还真是奇特啊!他就不担心赵与郁在吕宋做大,将来再打回来复辟大宋?
陈德兴却笑道:“昔日周代殷商,武王封纣王之叔箕子于朝鲜,建东方君子国。如今孤王欲复周礼,如何不能封宋主之叔于吕宋建一个南方君子之国?”。
第541章 层层发包的封建制()
陈德兴的泉州行动花厅之内,几盏清茶,飘散着袅娜芬芳的香气。陈德兴换了一身白色道袍,也没有戴什么冠冕,只是梳了个发髻,用一根玉簪插着,悠然自得地坐在上座。还一叠声地催促来访的赵与郁、陈子龙两人宽章升冠。陈大明王一副随和样子,上门求助的赵与郁、陈子龙二人自然不驳他的面子。两位大宋的,哦,应该是吕宋王国的创始人,也换了便服,只是坐在那儿和陈德兴寒暄交谈。赵琳儿、墨影娘和陈德兴新收的弟子大谷觉信(原本叫大谷寺觉信,拜入陈德兴门下后“寺”字被拿掉,就以大谷为姓)。都穿着道装在一旁作陪。
对于陈德兴和在场的三个女人以道装示人,赵与郁不由自主就想到了大宋朝的那位道君皇帝宋徽宗。实际上,宋徽宗的路子和陈德兴还是有几分相似的。都挺好大喜功,都喜欢搞宗教忽悠人,对科举制度都看不大上(宋徽宗时期一度废科举,从太学生中取士)。不过两者的结局,看来是要天差地别了。
想到徽宗皇帝还有靖康之耻中被掠去五国城的赵家宗室苗裔,赵与郁忍不住就是一叹。
这赵宋的贵胄苗裔,也真算得上命苦了……
看到赵与郁露出难过伤心的表情,赵琳儿以为他在想念已故的亲人,也觉得难过,一双明眸中也泛出了泪光。
“皇叔,莫伤心了,人死不能复生……再说,墨天使和觉信已经替他们做了法事,想来是可以入光明天庭的。”
天道教当然也办葬礼做法事,超度亡魂入光明天庭……这个都是从明教和道教神霄派继承来的。宗教仪式是取两家之长。还容了些佛教的东西进去。不过陈德兴本人是不会去主持葬礼的,由首席天道使墨影娘出面在泉州之变后,墨影娘就是首席天道使了。地位相当于基督教大公教会教宗。她出面主持,已经是天道教最隆重的葬礼规格了。
“公主……”赵与郁叹口气。也不知该说什么,葬礼办得再隆重,他的宝贝儿子也回不来了,他赵与郁恐怕要绝后了!
陈德兴看到气氛有些悲伤,忙淡淡一笑,岔开话题道:“赵团练,你这次亲来泉州,想必是同意孤王的提议。预备在南征蒲、马二贼之后,在吕宋岛开创基业。是吧?”
赵与郁点点头,他虽然只是宋朝的远宗疏属,但毕竟姓赵!投降陈明是不甘心的。但是想凭自己的七千泉勇和陈德兴对抗,是半分胜算都没有的。泉州之乱时,他已经见识过陈明钢甲兵的悍勇善战和装备精良,这完全不是泉勇可以对抗的武力。既然不能降又打不过,那么效仿箕子,出走建国,便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了。
陈德兴一笑。伸出右手指了下觉信,她立即取出一叠文书,双手递给了赵与郁。
陈德兴笑道:“孤王素有复周礼之志。然西周灭亡日久,各项制度早已湮灭失察,封建之制到底如何实行,也不能全凭史书上的只言片语。这是觉信所书,关于日本国武士封建的各项制度与得失,虽然只是浅见,但仍不失为可以攻玉之山石。就送与赵团练参考一二吧。”
虽然后世的历史书将宋朝称为封建王朝,但是大宋自己是不承认的。在宋儒们看来,所谓封建就是封建诸侯。春秋战国之后,封建就渐渐式微。到宋朝可以说是寿终正寝。所以封建怎么实行,宋朝人是不大了解的。
所以参考比较成体系的日式封建有一定的必要当然。日式封建其实也是个反面教材。由于日本国被大海包围,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走出去搞封建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日式封建只是在几个小岛上面穷折腾,如果说有什么进步意义,那就是保持了一个比较尚武且有活力的封建统治阶级。使得日本可以在东亚诸国之中,第一个走向近代,走向世界。
相比之下,西周的殖民扩张式封建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这种制度让中华文明从黄河中游的一隅,扩张到了整个东亚大陆如果拿后世的零售业做比较,秦式集权好比直营,西周封建好比加盟连锁,自然是各有千秋。不过在开拓蛮荒之地的时候,西周封建显然比秦式集权更好用。
因为秦式集权派去蛮荒之地的只是些流官和军队,最多再有些哭天喊地被强制发配去的移民。而周式封建却能把构成一个封国的中上阶层整体移植出去,从而形成夏君夷民的社会结构可不能小看中上层阶级在殖民扩张中的作用。说句比较反动封建的话,在古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宗教、历史传承,是由这个民族的中上层阶级所掌握的。如果中上层阶级不能和下层一起参与到殖民扩张之中,而只有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也不掌握多少财富的下层民众自发的“下南洋”,他们就很难保持自己的民族本色,也很容易融入当地的土著民族。
当然,这种的周式封建并不适用中国本土,陈德兴在北明采取的士爵(士绅)制也不是周式的。北明封建制的层次很少,只有君主贵族(士绅、天道教道人)平民农奴等四个主要等级。北明贵族等级(包括士绅)可以通过议会参与政治,贵族和平民都可以通过考试出任底级官吏,也可以从军。
这种社会结构类似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状况,实际上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末端,或许只要几十年的发展,就能跨入资本主义了。北明之所以能够如此,当然是和南宋时期中国相当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关的。
南宋,本来就是一个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国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说,这个国家已经做好了进入资本主义的大部分准备。
但是这种“明式封建”,却是无法照搬到尚处于蛮荒的吕宋岛的。最多就是在吕宋岛上建立几个贸易据点,最后会将吕宋岛变成一个殖民地。根本不可能迅速的在南番各地建立起一个个的华夏封建国家。而周式封建,则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赵与郁接过觉信递给的文书,一目十行地翻看起来,只看了一会,就迅速被文书上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文书上面的内容并不多,主要就是介绍日本的御家人制度和层层封建体系。御家人和陈德兴的士爵制差不多,而层层封建则类似西周,是造成日本国碎片化的罪魁祸首。不过,用在开拓吕宋上面却是极有价值的!
这种方法就是将吕宋岛划分成落干区域,“承包”给各个营头。而各个营头再将自己分到的地盘划分区域,再一次发包给下面的人。这层层封建的本质,就是层层发包!
而团练的根子又是宗族、乡党、同窗,所以每一个团练的小头目背后都有一个宗族或是家族,如果他们在吕宋成为了封建主,有了一片可以传子传孙的基业,积极性自然会很高了。他们就会去全力发动各自的社会关系,动员自己的族人、乡里、同学去吕宋帮助自己开发和治理地盘。甚至可以强制动员自己所属宗族在国内的佃户,跟随自己一起下南洋打天下。
这样一来,八千泉勇就会很快变成八千个封建主家族,各自在吕宋岛上占一块地皮,再按照层层封建的原则建立起封建秩序,形成封建国家。吕宋岛上的土著,毫无疑问,也会很快被他们变成农奴或奴隶……西周的夏君夷民就是这样搞起来的!
过了好半晌,陈德兴的目光只是含笑在赵与郁的身上打量。室内安静已极,到了最后,才听见赵与郁咳嗽一声儿,抬起头看着陈德兴,道:“果然是他山之石,小小的吕宋岛,莫说八千豪族,有八百豪族也足够镇压了!只是……这么多人南下海外建国,所需花费的钱财恐怕要高达百万千万了。
而且某还听说,南番不仅蛮荒,还颇多瘴役,这海上行船也是九死一生……”
他这话并不是在推脱,而是在和陈德兴端架子,讲条件。说完就矜持的摸起了胡子。陈德兴却只是笑笑:“赵团练,这钱财之事,你别和孤王说,去找天道庄就是了。吕宋大岛上也算物产丰饶,据说还有金矿,发行些债票向商人借钱,有何难度?至于泉勇南下的费用,可以由大明军务司负担,条件是你们泉勇负责追杀蒲寿庚、马寿山!”
“自然要杀那两个狗贼!”赵与郁大声道。
陈德兴笑着点头,道:“海上行船对吾大明而言,早就不是什么九死一生的事情。赵团练不必担心。至于瘴役,的确是个问题,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防备的。天道书院和大明军务司早就替南洋舰队制定了《预防瘴役条例》,稍后赵团练拿几本回去,只要严格照办,当可将瘴役之害减到最小。此外,孤王也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赵与郁心想,一定是要吕宋臣服于大明吧?
陈德兴道:“天道教!天道教必须成为吕宋的国教!”
第542章 印第安书生()
看着赵与郁和陈子龙同时皱起眉头,天道教首席天道使墨影娘淡淡地道:“若是早有天道,何来蒲寿庚、马寿山?”
儒学毕竟是一门学术,是一个学派。哪怕它再特殊,也不是一个教派。而学术和宗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两者并不一定会互相排斥。历史上大部分的大科学家,都不是无神论者,他们可以同时研究科学并且信仰某个宗教。而儒学本身也面对着同样的困扰,儒家信徒是可以信教的,无论佛教、道教还是天方教!
所以,蒲寿庚、马寿山这样的白番可以在通过儒学融入南宋主流社会的同时,保留天方教信仰,才有可能在泉州发动神圣之战。如果天道教早个几百年就成为中国的国教,以其一神教独有的“排外效应”,根本容不下天道教在泉州发展壮大。蒲寿庚这种扎根中国六代的白番,要么不信教,要么就入了天道教。即便能秘密的保住自己的天方教信仰,也只能藏头不露尾,小心翼翼过日子。整个泉州根本不可能拥有多达几万人的天方教白番,也就闹不出那么大的风波了……
想到这里,赵与郁身子一抖,仿佛是顿悟一般连连点头,道:“没错,若早有天道,何来蒲、马二贼!”
陈德兴的目光炯炯,盯着赵与郁,一字一字地道:“孤王所立的天道,其实是为弥补我华夏道统之缺失……我华夏自周以来,就重礼乐而轻宗教,重生民而远鬼神。然而宗教鬼神却是异邦之所强,以礼乐抗宗教的办法,在汉朝其实已经不行了,当时佛教自西域而来,至魏晋已经有信徒无数。虽有道教兴起以抗,但终究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