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如果让敌人的侦察机在头顶上飞两圈,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究竟有多少兵力南下,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力南下,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1027进攻对进攻()
古德里安改变了自己的打算,对方使用主力部队进行反击,显然是猜到了他兵力不足的弱点。
在这一点上,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真的可以隐瞒多久。所以他立即调整了自己的作战部署,准备先干掉拦路的苏军部队再说。
他想要先吃掉顶上来的苏联近卫第6装甲师,围歼这支部队之后,再向南继续推进,一口气夺下佐洛图希诺和斯沃博达。
如果想要达到这个作战目的,他就必须让左翼负责警戒的第1骑兵师,尽快向前迂回过去。
另一边,第10摩托化步兵师也应该立即向西展开,与正面的第4装甲师形成一个口袋。
只要两翼的部队推进的速度够快,第24装甲军就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口袋,把正面的苏军近卫第6坦克师装进口袋里。
“这个计划看上去还不错。”参谋长在地图上标注了部队所在的位置之后,点了点头赞同道。
在波内里镇附近,并没有其他的城镇,也就是说,这里有足够德军发挥的野战条件,可以实施一次局部的装甲部队合围战。
只要可以吃掉包围圈里的苏军坦克部队,那就等于说是在苏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德军也就可以继续长驱直入了。
佐洛图希诺,苏军后续部队正在有条不紊的跟进。朱可夫在库尔斯克投入的兵力,其实远远超过了古德里安的估计。
作为德国指挥将领,古德里安判断苏军在库尔斯克大概有15万左右的兵力,这些兵力显然是不足以对德军构成威胁的。
因为苏军目前兵力严重萎缩,所以大多数军队都是补充的新兵,加上武器装备不足,这些部队的战斗力是要打折扣的。
而事实上是,苏军调集的主力部队就已经差不多有15万了,算上地方组建的二线部队,苏军在这里集结了超过30万的部队。
这些部队士气高昂,许多二线部队也因为有几个月的时间训练,战斗素养远胜过莫斯科附近的平民武装。
“报告!第10摩托化步兵师来电,他们的侧翼发现了一支苏军步兵部队,兵力相当充足。”很快,一封电报被送到了古德里安的面前,他的包围计划,刚刚执行就陷入了困境。
如果一侧包围圈无法形成,那这个口袋也就形同虚设了。所以古德里安扯过了那封电文,仔细的看了看递给了参谋长。
“我们的右翼发现了一支苏联军队,八成是从热列兹诺哥尔斯克撤退过来的……我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向这边撤退呢?”没等参谋长看完电文,古德里安就仿佛在自言自语一样的问道。
参谋长看向了地图,也觉得这支苏军出现的方向有些太过诡异了。如果在热列兹诺哥尔斯克地区的苏军迫于压力想要撤退,那他们不应该向德军南下的方向行军才对。
“他们不是被迫放弃热列兹诺哥尔斯克的!他们是接到了命令,向我们侧翼发起进攻的!”古德里安眯起了眼睛,推测出了苏军的行动计划。
“将军!第1骑兵师遭遇了苏军的坦克部队……他们在野外构筑了一条防线,苏军的进攻非常猛烈。”几个小时之后,另一封电文到来。
古德里安正在命令第3装甲师的第1团增援第10摩托化步兵师,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对方也是兵分三路,准备打一场野战来和他较量一番的!而且目前看来,对方的兵力似乎比他要充足的多!
想到了这里,古德里安就知道自己的估计过于乐观了,苏军的兵力比他想象的要多,而且战斗力也要更强。既然兵力充足战斗力也更高,自然也会做更符合实力的事情!
“参谋长!朱可夫看来小看了我们……”古德里安冷笑了一声,然后对参谋长说道。
他的参谋长也意识到了苏军的企图,点头同意道:“对方调集了至少5个师的部队,准备包围我们呢!”
谁包围谁这是个问题,毕竟德军也有5个师的兵力,不太可能被苏军的5个师包围住歼灭掉。
可是这些苏军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确实让德军有些寸步难行的感觉——他们可是奉命南下的,被人拦在半路上终究不是好事情。
思来想去,古德里安终究还是放弃了原来包围歼灭掉苏军近卫第6坦克师的计划,准备全面转入防御看看苏军的后续企图。
那么,德军四面八方涌出来的苏军,究竟都是哪些部队,又都是怎么来的呢?
德军南下的部队右翼出现的苏军,其实是部署在热列兹诺哥尔斯克的苏军一个师,此时此刻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来的阵地,正在向德军侧翼运动。
而在古德里安的左翼,苏联的近卫第8坦克师奉朱可夫的命令在几天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向移动,沿着索斯纳河支流靠近德军。
大日罗沃附近,苏军集结了两个步兵师,此时此刻也在北上,准备沿着谢伊姆河的支流布置防线,阻止德军向西迂回。
佐洛图希诺跟进的苏军,也在近卫第6坦克师的身后展开,兵力是两个师。
换句话说,G集群参谋长估计苏军有5个师的兵力,还是低估了自己的对手。朱可夫一口气集结了7个师,准备给德军一个下马威了。
早在诺门罕之战的时候,朱可夫就已经习惯集结数倍于对手的兵力,在局部上形成优势坚决打进攻战。
尽管在乌克兰指挥战斗的时候他一直都在使用防御策略,可这并不代表朱可夫忘记了自己的拿手好戏。
古德里安认为自己打的是一场进攻战,他要面对的都是被动防御的苏军阵地。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可夫也想打一场进攻战,他也希望可以用一次有效的反击,将德军逐出库尔斯克。
所以,两军都是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时候,发现了自己面前的对手,在7月17日这一天,摸清了对手的企图。
1028吃亏()
意识到了危险的古德里安采取了防御,来应对即将到来的苏军进攻。他将第3装甲师的2团也派了出去,支援第1骑兵师。
“尽可能的先构筑防线,我要弄清楚,苏军究竟是真疯了,还是他们正在虚张声势。”古德里安按着地图,对自己的参谋长说道。
已经发现了苏军三个师的部队,这些部队出现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上。对方显然想要夹击G集群,并且准备在可能的时候吃掉古德里安的部队。
想到了这里,古德里安就觉得可笑,他手里可是有5个师的部队啊!而且他身后,南下的德军可不是只有5个师的部队啊!
尽管被一再的削减,可隶属于古德里安集群司令部的重炮部队,火箭炮部队,以及自行火炮部队,可都没有变更过!
这一次跟随部队南下的,包括一个整编的独立重炮团,下辖36门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这个团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牵引车齐全,炮弹都是机械化运载,指挥非常先进。
另外还有一个自行榴弹炮营,装备了30门改装自2号坦克的105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和15辆自行高射炮。
再加上还有一个营的自行火箭炮部队,装备安装了管风琴火箭发射器的卡车15辆,以及配套的装填车还有弹药运输车。
除了这些部队之外,还有随同一起南下,划归古德里安暂时指挥的第501和第504以及第505三个重型坦克歼击营,装备了135辆豹式坦克。
如果算上集群下辖的直属88毫米口径防空炮部队,后勤保障部队,维修部队,这个集群的兵力真的堪比一个小型集团军。
一口气吃掉这种规模的德军部队,对于苏军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古德里安说苏军真疯了,说的就是这个——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歼灭德军,苏军的反击就必然受挫。
德国的空军会从天上不停的消耗苏军,破坏苏军的后勤补给线路。而南下的德军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苏军只能被迫后撤。
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就又进入到了德军最擅长的追击战模式了。进退失据的苏军会被德军大规模的歼灭在野外,然后库尔斯克也会转瞬间被德军占领。
“让炮兵做好准备!只要苏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就让他们尝尝炮弹的滋味!”一边布置自己的防御圈,古德里安一边准备着应对苏军的大规模进攻。
而在另一边,古德里安的对手,朱可夫将军,也同样在调兵遣将,应对德军的后续攻击可能。
“对方在波内里停下来了?虽然击毁了德军20多辆坦克,可是对方守住了阵地……”听到了战场情况的反馈,朱可夫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从未妄想过要吃掉德军大名鼎鼎的G集群,他的战役目标很明确,就是尽可能在冬季到来之前,把德军钉死在库尔斯克附近。
为了这个目的,他才组织的反击。反击的目的不是为了吃掉德军,而是把德军逐出库尔斯克。
原本,他推测德军兵力不足,在他的三面夹攻之下,会主动放弃波内里后撤。
只要德军后撤,那也就等于说是坐实了德军兵力不足的推测,同时也达到了朱可夫将德军逐出库尔斯克的战略目的。
但是,现在这个局面很微妙,也很奇怪:德军的战场表现很像是兵力不足,可对方死守波内里的决定,又不像是兵力不足的样子。
这就值得朱可夫去权衡了:他是继续加强反击攻势,还是果断的撤出兵力,放弃这一次试探。
朱可夫虽然有一点儿急功近利的性格,有的时候也更愿意为取得胜利不计代价,可是他不是一个莽夫。
在他看来,既然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准备要吃掉G集群,那就不必冒着风险与德军争夺波内里。
一旦德军反应过来,开始打阵地战,德国的空军就会发挥作用,让他的部队不断的流血消耗,徒增损失。
“让近卫第6坦克师撤退吧……再这么打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了!”最终,朱可夫在反击开始两个小时之后,下达了撤退的行动命令。
一方面朱可夫忌惮德军大部队的动向,另一方面他也不打算浪费自己的精锐。
此时此刻已经是下午了,德国空军即便出动也不会有太多的行动时间。
夜里德军一般是不会主动求战的,所以苏联部队有一整夜的时间脱离战斗隐匿自己的行踪。
等到第二天,伪装待命的苏军,被德国空军重创的可能性就成倍的降低了。
就在古德里安部署防御圈,准备拖住苏军,然后消耗苏军的有生力量的时候,苏军却主动停止了进攻。
正面攻击的近卫第6坦克师很快就脱离了战斗,尽管天上有德军飞机的干扰,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撤退了。
在击毁了德军大概4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之后,苏军坦克师丢下了70多辆坦克的残骸,逃之夭夭。
第1骑兵师侧翼的威胁也在几乎同一时间解除,夹击德军的苏联部队装出了一副气势汹汹的决战姿态,结果却头也不回的先退出了战斗。
古德里安在得到了正面防线上苏军坦克部队撤退的消息之后,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对方是在重新组织进攻,还是真的撤退,就又得到了第1骑兵师的汇报。
两条战线上的苏军同时撤退,这就让古德里安察觉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了。
等十分钟后,第10摩托化步兵师来电,确认了苏军的撤退之后,古德里安就知道,自己被朱可夫给摆了一道。
对方用一个简单的局部反击,就让德军在原地浪费了一天的推进时间,还暴露了兵力不足的弱点。
更可气的是,古德里安还不敢轻易的追击,因为对方是主动撤退的,所以搞不好会翻过身来再打一次反击。
这一次他吃了小亏,下一次搞不好又要吃一些小亏——积少成多,这些损失对于本来就兵力不足的古德里安来说,是浪费不得的……
1029远道而来的黄金()
“从空中侦查上来看,苏军的确是在撤退……”忙碌的最高统帅部内,一名参谋正在向元首还有凯特尔元帅解释目前发生的情况。
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了许多箭头,表示德军正在试图从两个方向上推进,但是南下的方向上推进的部队,受到了对方的阻击。
“敖德萨的争夺战已经差不多结束了,估计要比扫清莫斯科内的苏联余党更快一些。”另一名军官把消息递给了凯特尔,昂着下巴等待后者的回复。
这场战争一切都在按照元首的计划在走,唯一跳出了计划外的,就是苏联的反应。
苏军已经打到了这个程度,依旧不愿意投降,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
现在,德国的高层不得不考虑,如果攻占了斯大林格勒之后,苏军依旧还是不愿意投降的话,那究竟要用什么办法来结束战争?
难道真的要打到车里雅宾斯克去?或者说一直打到乌拉尔山区,才能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么?
一旦陷入到拉锯战,德军的装甲部队在山区还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战争只会一直胶着,让人烦恼。
“土耳其方面,已经放宽了允许我们船只进入黑海的条件,只要我们占领了敖德萨,就可以立即穿过海峡,利用起海上交通线路!”指着墙壁上挂着的巨大的苏联地图,凯特尔对元首讲解了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目标。
“夺取敖德萨之后,我军就会向东发起一次突击,将防线正面推进到基辅一线。”指了指地图上的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的各个部队,凯特尔介绍道。
对于这种层面上的战略,李乐还是能听懂的。他只是对细枝末节的技术还有调度不太熟悉,但是对这场战争怎么才能打赢,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在北线,德军差不多已经把能够横扫的目标都干掉了,现在只剩下乌克兰方向上的几个重要城市,在德军的占领计划内了。
比如说基辅,比如说哈尔科夫,比如说更遥远的,在另一个州的斯大林格勒!
“我的元首,我军的后勤从未如同今天这样好过。”看到李乐微微点头,凯特尔很是自豪的开口继续说道:“一旦敖德萨可以使用,南方集团军群的运输线也就畅通无阻了!”
在北面,有波罗的海运输线作为后盾,实际上北方集团军群的物资补给已经很充足了。
毕竟现在北方集团军群许多部队都没有进攻任务,大部分部队还都在休假之中。所以这边的补给压力减轻,运输能力却在稳步提高,补给质量当然也就得到了大规模的提升。
本来就依托中部铁路推进的中央集团军群,在没有了北方集团军群分走铁路运力之后,后勤补给压力也大大地减轻了。
虽然因为装甲部队特别多的原因,中央集团军群依旧还是三支德军进攻集群中补给水平最差的,可已经让伦德施泰特元帅非常满意了。
至少他的部队不用去太过操心补给,可以使用上还算充足的弹药,吃上及时的粮食,这就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不错”的情况了。
要知道,在开战最初的2个月时间里,德军的补给一直都还是混乱而且不能满足要求的。现在有了这样的起色,绝对可以说是振奋人心的情况。
提起运输后勤,凯特尔就不得不提起后方的生产动员:“施佩尔部长在后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