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就都要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昨天,我们大概损失了2万人,虽然很多是平民武装,但是这个损失速度,是无法忍受的。”科涅夫对赫鲁晓夫说道。
然后他开口,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来:“把防线交给正规军吧,赫鲁晓夫同志,平民卫队浪费了大量的弹药,让我们的储备消耗的更快。”
“平民武装至少有勇气反击!你们却只知道后退!”赫鲁晓夫有些不情愿的冷哼道。
战斗进行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只能让手下人鼓动什么都不懂的平民去反击德军,试图夺回阵地了。
真正的部队指挥官都知道,盲目的反击只会徒增伤亡,所以他们对反击的命令阳奉阴违,就连许多明事理的政委都不愿意执行上级的不合理任务了。
可惜的是,赫鲁晓夫还有一些人,依旧认为用平民武装去消耗德军,是一个合理的选项。
为了达到消耗德军的目的,赫鲁晓夫一口气分发了10万发子弹,组织了2万名平民,在西侧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结果就是,10万发子弹,还有2万条生命,在消耗了德军的一轮弹药之后,就彻底打了水漂。
大概只有3000人撤退回到了他们出发的位置,而这些逃回来的人,基本上也没有人带回了自己的武器弹药。
“现在,任何的反击都是徒劳的!赫鲁晓夫同志!我们只能忍耐,用有限的兵力在市区内与敌人进行争夺。”科涅夫开口建议道:“这才是我们能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科涅夫同志!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最有气节的事情,不是最正确的事情!”赫鲁晓夫冷冷的回答道。
971期待转机()
“赫鲁晓夫同志,最有气节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科涅夫有些愕然的反问道。
赫鲁晓夫指着地图,对科涅夫说道:“在所有方向上反击!与敌人战斗到最后!反击!只有反击,才能证明我们没有屈服!也永远不会屈服!”
你真是疯了!科涅夫真的很想这样骂上一句。他的手里还有几十万正规的与不正规的部队,这样消耗在徒劳的反击之中,可能几天的时间就会崩盘。
什么叫做崩盘?就是说他们会损失掉大部分的兵力,然后无法维持防线,让莫斯科在几天之内就成为德国占领区。
“让朱可夫在南部地区反击,也许比我们自己反击更符合现在的情况。”科涅夫吞下了自己想说的话,选了另外一句说道。
这个建议赫鲁晓夫还是接受的,只不过远在斯大林格勒的斯大林不愿意接受这个请求。
所以赫鲁晓夫无奈的摇了摇头,开口叹息道:“斯大林同志否决了这个建议,他说朱可夫的兵力不足。”
其实斯大林前往斯大林格勒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这位高高在上的苏联统治者,终于理解了一些前线将士的难处。
他亲眼看见了朱可夫的200万大军,在防守整个乌克兰地区的时候,是如何的捉襟见肘。
如果放在以前,他一定会认为是朱可夫不愿意北上救援莫斯科。可是现在,他知道朱可夫能够坚守住乌克兰,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敖德萨地区的争夺战,如今已经变得血腥。意大利还有罗马尼亚投入了至少30万大军向这个城市发起进攻,苏军死守不退,已经打了快一个星期了。
“我们的兵力更少,坚守已经不足了,哪来的兵力反击?”借着这个话题,科涅夫说出了自己的难处。
赫鲁晓夫心中不满,脸上也是很嫌弃的表情,开口讽刺道:“你们不愿意反击,有平民愿意反击,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你还有什么可诘责的?”
科涅夫知道自己也阻止不了赫鲁晓夫的疯癫,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说道:“那么,我希望下一次的反击,由我来选择反击方向,还有反击时间。”
这已经是他能争取的最大妥协了,只要赫鲁晓夫点头,他就可以约束平民武装无休止的浪费行为。
由他来选择,他就可以选择在夜里进行反击,再搭配上精锐的苏军部队,也可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战果,比白白浪费要划算的多。
听到了科涅夫的妥协,赫鲁晓夫也不再坚持,从善如流道:“可以,只要你允许平民继续反击,时间和地点都可以由你来定!”
“报告!”门外,一个声音突兀的响了起来,在得到允许之后,一名军官走进了办公室,立正敬礼汇报道:“德军在北面发起了猛攻,我军阵地被突破了。”
“北面?该死!他们打到哪里了?奥特拉德诺耶?”科涅夫有些紧张的询问道。
“是的!将军同志!奥特拉德诺耶现在已经是战场了。”那名军官苦涩的回答道。
北部的苏军缺乏武器装备,兵力也不足,德军稍微加大了一些攻击力度,他们的防线就崩溃了。
科涅夫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德军找到了苏军的防御弱点,针对这个弱点开始了猛攻。
“利霍博尔卡河防线加固的怎么样了?”他急匆匆的开口问向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参谋长。
参谋长最近一直都在忙碌的工作,就是修建利霍博尔卡河沿岸的防线。现在苏军能做的,也就只有据河而守了。
如果利霍博尔卡河防线失守,那么北方集团军群与莫斯科红场之间,也就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形可以设防了。
听到科涅夫的问话,参谋长赶紧开口说道:“防线修建的还算稳固,沿岸的所有建筑物内都有我们的士兵,我们正在加固街垒,没有德军的装甲威胁,应该能阻挡德军的攻击。”
科涅夫是不愿意立即退守利霍博尔卡河防线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沿河布置防线,缺乏缓冲地带,其实并不算是非常安全。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沿河布置防线其实很危险,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在河对岸建立桥头堡互相支撑,形成纵深防御体系。
这和谢通河还有拉缅卡河三角地带是一样的,一旦德军完全占领了河对岸,苏军在想反击,就不可能了。
“让部队撤退到利霍博尔卡河防线吧……现在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科涅夫无奈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什么?放弃那么多的市区?连战斗都不战斗,就拱手让给德国人?”一旁的赫鲁晓夫,又不情愿起来。
“我们在那边没有足够的兵力,你如果坚持的话,我可以把阵地转交给平民武装去防御……”科涅夫解释了一句,顺便给了赫鲁晓夫另一个选项。
“好吧!让平民武装防御那些地区!绝不能拱手让给德国人!”赫鲁晓夫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放弃那些外围市区更符合他的理念一些。
“列沃别列格火车站一定是德军下一步要占领的目标,这里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给德国人!”科涅夫想了想,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火车站的位置,开口自言自语道。
他的这个说法,倒是很符合赫鲁晓夫的意愿。所以赫鲁晓夫也就没有说话,等着科涅夫后面的命令。
“让近卫第5师到那里去!不允许后退,哪怕那里打成了一片废墟,也不允许后退一步!”科涅夫没有辜负赫鲁晓夫的等待,下了一个死命令。
其实这也是科涅夫没有办法,因为如果让德军在莫斯科外围控制一个火车站,那德军的物资调动速度就会更快了。
没有苏军指挥官希望德军在西北部控制一个火车站,同时为中央集团军群还有北方集团军群提供补给。
“希望,7月能有一些转机……”看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科涅夫有些绝望的祈祷道。
972占便宜()
“前面是什么地方?看样子很大……这不是我们能占领的地方。”一名德军装甲侦察营的营长放下了望远镜,站在装甲车上对旁边的人喊道。
卡尔尤斯靠在自己的装甲指挥车上,看着手里的地图还有指南针,开口大声的回答道:“如果我们没有走错路的话,这里应该是弗拉基米尔了!”
“我的天,我们已经推进到了这里了?”站在装甲车上的侦查营营长脸上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开口确认了一句。
听到了对方喊话的卡尔尤斯点了点头,回答道:“确实,从油表上的显示来看,我们已经到了弗拉基米尔了。”
比起德军在莫斯科的进展缓慢来,古德里安将军麾下的集群的挺进速度,就超过所有人的预料了。
他的部队一天前进了80多公里,前锋部队已经抵达了弗拉基米尔市的边缘。
这绝对是德军高层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在古德里安的第46装甲军已经顺利南下,控制了梁赞附近。
困扰德军,让德军无法占领更大面积的问题,不是苏军的反击,而是装甲部队的油料补给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前线的部队推进速度,取决于德军后方的油料补给速度。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很快就取得了开战时候那种恐怖的推进速度。
“如果我们就在这里站着,那可能苏军很快就会在这里建立起新的防线,如果我们从城市中央冲过去,也许苏军也就跟着崩溃了。”收起了地图来,卡尔尤斯开口建议道。
“靠什么?我们这里一个团的兵力都不足,就冲击敌人的城市,这不是一个好选择。”侦查营的营长有些不太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
“不需要控制整个城市,我们只需要冲到城市中央去,然后如果对方有准备,我们就撤出来……”卡尔尤斯指了指前面的城市说道:“如果他们和之前的那些城镇一样,我们就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他的话让侦查营的指挥官心动不已,因为他知道,之前经过的好几个城镇,其实连一个苏联士兵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此地的大部分苏军都已经被德军包围在了莫斯科,周围的苏军数量其实并不多。
德军在武器装备上又有优势,所以德军的攻击也就事半功倍。很快就控制了莫斯科以东大片的土地。
苏联也不是在坐以待毙,他们在更远的地方集结着自己的部队,并且开始构筑起坚固的防线,试图阻止德军继续推进。
殊不知,在莫斯科这个城市被完全占领之前,德军高层其实都没有什么向东进攻的具体计划。
真实的情况是,无论古德里安的集群向东推进多远的距离,其实都不是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只是集群指挥部的自作主张罢了。
负责节制古德里安的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元帅,其实已经命令集群节约燃料,停止向东推进了。
可是古德里安对这个命令置若罔闻,他给所有正在向东进攻的部队下了一个模糊的命令,命令他们向前做“有限度的装甲侦查”。
这个招数在法国大家都已经用过了,对于德军高层来说,指挥部不向前推进了,也就算是停止前进了的意思……
事实上,卡尔尤斯现在距离古德里安的指挥部,已经有30多公里远的距离了,按照推进速度来说,古德里安可能要走一天,才能赶到卡尔尤斯所在的地方。
毕竟,一个集群的指挥部要向前推进的话,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包括后勤人员在内,可能要有4万人一起移动。
“好吧!如果遇到抵抗,或者苏军已经部署好了防线,我就立刻调头离开这里。”装甲侦察营的营长笑着同意道。
卡尔尤斯爬上了自己配速的装甲车,带上了无线电的耳机,开口确认道:“各连所有的坦克都注意了!向前面的城市开进!注意队形,保持安全距离!”
“1连走正面!2连走左翼,3连走右翼……营属部队跟在后面接应……”他按着通话器,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已经升任营长的卡尔尤斯,目前负责指挥刚刚得到了装备人员物资补充的505重型坦克歼击营。
整编的一个重型坦克歼击营,一共有45辆豹式坦克,每一个连15辆,人员整齐而且没有任何非战斗损耗。
一方面是因为豹式坦克在经过无数考验之后,装备可靠性得到了非常巨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苏军一路上也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所以德军也就根本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损失。
这也是德军前锋部队敢于靠近弗拉基米尔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们一路上很少看到苏军士兵,也没有遇到抵抗,所以他们下意识的认为,苏军在弗拉基米尔根本没有任何防御。
毕竟一路上走来,确实都是不设防的城镇,很多城镇男人都跑了,剩下一大堆老弱病残还有女人留守在原地。
道路上散落了大量的行李还有一些武器弹药,苏军部队群龙无首,一路上溃败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追杀他们的德军先头部队。
“注意互相掩护!装甲侦查营的兄弟们先进去!如果对方有街垒,我们就立即撤退出来!”感觉到了自己的装甲车发动了起来,车身在微微的晃动,卡尔尤斯继续命令道。
“遵命!”对于久经沙场的505重型坦克歼击营来说,这种战斗基本上就是小场面而已。
他们只需要让坦克保持一定距离靠近城市外围,对方总会开火,逼迫他们远离。
然而今天,他们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枪林弹雨,装甲侦察营的坦克开在大街上,甚至还能看到街道两旁有满脸好奇的苏联老妇人,用无神的眼睛看着他们。
“我的天……他们连弗拉基米尔都放弃了?”看着萧条的城市,侦查营的营长,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嘀咕了一句。
紧接着,他就在颠簸的装甲车上,掀开了自己的舱盖,探出了自己的脑袋。
973精髓的字()
“散开!确认一下是不是敌人的埋伏!这么大的城市,不太可能这么轻易的拱手让给我们……”这名营长皱着眉头看着两侧的建筑物,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如果不是真的没有敌人,那就是他的眼睛瞎了……眼前确实没有什么抵抗,枪声都没有。
“卡尔尤斯!卡尔尤斯!我们在这里没有遇到抵抗!真的没有遇到!”这名营长抓起无线电通话器,开口呼唤自己身后的装甲部队。
实际上,作为侦查部队,他们也派遣过几个人到弗拉基米尔附近观察过,也确实没有发现有大部队驻扎的痕迹。
如果不是因为事先考察过地形地貌,他们也不敢贸然进入这样级别的城市里找麻烦。
“去市政厅!我让1连的坦克掩护你!注意两翼!控制好一条公路,作为撤退的退路使用!所有的十字路口都要留心……”卡尔尤斯捏着通话器喊道。
“翻译!找翻译来!”侦察营是有俄语翻译的,毕竟有些路牌,还有一些俘虏,都是可以套出许多情报的。
所以,懂俄语的翻译,这个时候就很抢手了。侦察营的营长呼和了两声之后,就有一辆装甲侦察车加速超车开到了他的装甲车边上。
“停车!停车!让车队停下来!”无线电里面,一片命令停车的喊声在不断的重复。
为首的一辆装甲车停了下来,上面的20毫米口径机炮昂着头,看上去非常的威武。
车队整齐的靠在了路边,几个坐在装甲车内的德军士兵,直接端着武器跳下了自己的战车。
看热闹的俄罗斯路人有些慌张,不少人紧张的后退,试图远离这些下车的德国军人。
“有人知道市政厅怎么走吗?”一个挎着毛瑟98K步枪的德军开口,说出了流利的俄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