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听到了国王陛下恼羞成怒的吼叫之后,大家都明智的选择了闭紧自己的嘴巴,不在条约的问题纠缠下去。
“首……首相,德,德国人不愿意,不愿意和谈,我,我们的军队,能,能不能坚持,坚持几个月?”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满怀期待,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听到国王陛下问自己话,丘吉尔本来已经憔悴的脸扭动起来,开口回答道:“国王陛下,如果在伦敦拼死抵抗,我们能继续坚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伦敦被打成废墟,再算南部地区,也许我们能够坚持的时间更久一些。”迪尔爵士跟着开口,说出了他想说的话。
英国的抵抗,和法国的投降,在这个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巴黎现在还好好的,没有经受任何战乱的摧残;伦敦却已经残垣断壁,一半都成了废墟。
如果在伦敦继续打下去,巷战会毁掉剩下的一切,到时候英国即便是反败为胜了,还能剩下什么?
把伦敦打成一片废墟,把英国北部变成战区。爱尔兰肯定要借机独立,苏格兰的立场也不能担保。
难道真的要把千年的英格兰基业,打得什么都剩不下,换一场所谓的胜利么?
即便是在最强硬的抵抗派丘吉尔心,这个时候也在想着这个问题:打下去,在废墟的尽头看见胜利,究竟算什么?
“德军如果继续进攻,有可能占领布里斯托尔。伦敦的侧翼将受到威胁……”看丘吉尔不继续说话,迪尔爵士只能硬着头皮接着说下去。
他说的内容,也确实让暴跳如雷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陛下安静了下来。
乔治六世现在也在想同样的问题,如果把伦敦打成了一片废墟,英国全国甚至要战死一半以的人,即便胜利了,又能剩下什么?
起这些问题来,似乎给德国送去两艘战列舰,然后再签署一个屈辱的条约,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选择了。
美国人要的东西也不少啊,包括英国海量的海外军事基地,包括英国的黄金储备。
战争打到现在,不少英国人,包括很多英国高层都在反思。他们打这场战争,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怒气往往是会转移的,在无法向最直接的敌人德国发泄的时候,很容易转移到美国身。
“究竟是谁养虎为患,践踏《凡尔赛和约》,让德国人东山再起的?”这是很多人心里想的问题。
所以,较起来,向美国人妥协,和向德国人投降,实际在部分英国人眼,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选项。
“现在看来,法国人的选择也许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外交大臣看了一眼一言不发,似乎疲惫不堪的丘吉尔,对国王劝说道。
“我们可以两面下注,让美国人和德国人去分胜负吧。”他早厌倦了这样一场被动的战争,在任何一个合格的外交官看来,这场战争早该结束了。
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的最激进的解决问题的选项罢了。所以,战争绝对不是目的,而只是过程和手段罢了。
在战争之前,需要外交官,在战争之后,也需要外交官。在战胜的情况下,外交官会收尾压榨出最后一点儿利益;而在失利的时候,外交官同样能够阻止更大的损失。
是因为丘吉尔太强硬了,并且用使诈的愚蠢方式堵住了英德两国之间的沟通,才造成了这场失败。
如果在法国战败的时候,英国果断的撤出战争,现在德国此时此刻正在和苏联拼杀,根本不会到英国本土兴风作浪。
整件事情,在外交大臣的眼里,是失去外交弹性之后,一味坚持已经处于劣势之的战争,导致的恶性循环。
要是找一个罪魁祸首的话,拿外交信誉当做儿戏的汉密尔顿公爵,还有坐在旁边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必须应该为这一次惨败负责。
“陛下您可以选一些人留下来,维持本土的秩序。”所以,外交大臣决定把丘吉尔踢出内阁,找一个更好的归宿:“而丘吉尔首相,可以带着国王陛下流亡到美国去……”
听到这个提议,本来没有任何反应的丘吉尔,抬起了自己圆滚滚的脑袋。
去美国建立一个流亡政府?去做和戴高乐一样的事情?领导一些边缘的殖民地,集结一些黑人和阿拉伯人……
想起这些来,丘吉尔觉得自己的末日将近了。可是他不能否定这个建议,因为一旦条约签署,他的处境会非常不利。
作为一个抵抗到最后都不愿意和谈的首相,是一定会引咎下台的。而失去了权力和身份,对于丘吉尔来说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
德国人会索要他,并且把他当做战犯审判绞死。即便是不光明正大着来,也可以在英国政府的默许下,安排杀手杀掉他泄恨。
起在英国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头子,去美国继续领导英国的部分殖民地,抵抗德国的残暴侵略,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而且,现在走,还是奉命离开。带着两边下注的使命,作为挽救英国的另一条道路存在,当然留下更吸引人。
不得不说,丘吉尔动心了,如果可以带走国王陛下,那他可以继续在美国抗击德国,甚至可以举起正义的大旗。
可惜的是,他仅仅只是想想,知道这个想法国王陛下是不会同意的。
丢弃自己的人民,去外国做一个流亡政府的国王陛下,绝对不是英国国王的一个好选择。
虽然许多国家的皇室选择逃亡,可那是在已经实际亡国的前提下。
现在的英国可不是亡国,而只是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罢了。如果这个时候国王离开本土流亡海外,名不正也言不顺。
毕竟,条约本身是要国王和首相签字承认的,首相可以罢免,国王可不能随便更换一个。
你签字认输了之后,再带着人离家出走继续抵抗?别管最后胜利属于谁,反正皇室的信誉和脸面都已经丢光了。
所以,英国国王八成是不会离开的,乔治六世也果然否定了自己离开的提议:“作为国王,我,我不能,不能抛弃我,我的人民……”
乔治六世说的冠冕堂皇,可是丘吉尔知道自己如果选择离开,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了。
“那么,我可以离开。我可以到美国去,为帝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是其主张,还是其身份,到美国去建立抵抗志愿军的人选,都是非丘吉尔莫属了。
“那暂时这样决定吧,剩下的事情,是如何把我们的战舰,送给德国人的问题了。”查尔斯终于开口了。
他一直都没有说话,其实海军打到现在这个状态,也真的是没有什么话好说了。
被劣势的德军游击舰队击败,直接导致了英国本土的被动。海军在战争的责任难辞其咎,可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却归咎不到海军身。
在这场战争,海军的英勇表现有目共睹,舰队每一次都会出击,却一次次空手而归。
“我作为海军将领,会亲自护送战舰到德国人手……然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和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一起沉没。”查尔斯给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不愿意和丘吉尔一样选择离开,他选择的是死亡。
看了看想要开口劝他的迪尔爵士,查尔斯摆了摆手坚持道:“总要有人来证明,英国人还是有热血的,不是么?我来证明吧,毕竟不能让海军蒙尘。”
…
看见有很多人问QQ群,龙灵的群是374198569
:
525闭上眼睛()
“他们英国人别想在我的面前,玩我们德国先辈们玩剩下的套路”德国海军会议室内,雷德尔海军元帅捶着桌子大声的嚷道。 w w wnbsp;。 。 c o m
提出这个问题的德国海军将领看着雷德尔,依旧是满脸的不安。
在刚才,英国海军已经同意,让德军派遣部队,接收交割给德军的两艘战列舰和一艘航空母舰。
这些可都是雷德尔元帅的心头肉,对于弱小的德国海军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只要接收了这两艘战列舰,再加一艘航空母舰,德军的水面舰艇力量立刻可以提升一倍,这绝对是一个好到不能再好的消息。
可是,如何接收这些战舰,却成了德国海军的一个难题。当年,他们用一场彩虹行动维持了自己的尊严,现在轮到他们的敌人,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们自己了。
“从海军内部抽调合适的人手,去监督陪同每一个英国水手都要保证有两名德国值班人员看押才行”雷德尔第一个反应,是加派人手这个对策。
类似这种办法,实际随便想一想能想得到,所以在实际的效果也不太有效。
英国海军还是会想尽办法寻找机会,在德国海军意想不到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让德军猝不及防。
“除了这个办法之外,我们还要有另外一手准备,尽量减少英国人在战舰的人数,也是一个好办法。”另一个海军将领建议道。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想办法,尽可能的阻止英国人玩火自焚。他们要保证确实能够拿到这些战舰,这才是德国人的彻底胜利。
在如此信念的坚持下,大家很快想出了许多实用的方案,如说让英国政府规定英国士兵不得破坏战舰。
德国还通知了汉密尔顿公爵,要求他保证英国皇家海军不会破坏这些要移交给德国海军的战舰。
如果在移交到德国海军之前,这些战舰沉没掉了,责任完全在英国一方,英国必须赔偿。
虽然这个条款非常的不讲道理,但是英国方面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这个德国人的过分要求。
因为在几个小时之前,德国已经推进到了布里斯托尔附近。如果英国再不赶紧签署协定,德军可能会进一步更改和约条件了。
“赶紧签署件吧,我必须要带着这份件回国复命,至于有关战列舰的事情,我也会通知皇帝陛下的。”汉密尔顿公爵无奈的开口催促道。
和之前他想的完全不同,英国竟然会急着签署一份对自己非常不利的和约。这让汉密尔顿公爵感到汗颜,迫不及待的想回国交差完事。
“想必,你们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要下台了吧?”里宾特洛普开口问汉密尔顿公爵道。
听到这个问话,汉密尔顿公爵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他已经被弹劾,国内正在启动紧急罢免程序。”
“那么,这个人,英国愿意交给德国来处置么?”听到了丘吉尔将要下台的好消息,里宾特洛普试探着继续问道。
他虽然无法确定英国人会包庇丘吉尔,但是他几乎可以确定,丘吉尔不会这么容易被送到德国。
果然,汉密尔顿苦笑了一下,对里宾特洛普解释道:“今天早的飞机,丘吉尔已经飞到了格陵兰岛。”
即便是料到丘吉尔会跑,里宾特洛普却没有料到这位前英国首相大人,会跑的如此干脆,如此坚决,如此的义无反顾。
同样是作为外交人员,里宾特洛普知道丘吉尔这么一跑,算是彻底盘活了自己的未来。
如果他能够安全的抵达美国,那么他有可能成立一个流亡的英国政府,虽然没有英国皇室并不权威,却也算是为英国开辟了另一种可能。
前提是,丘吉尔能够到达美国才行。听到了汉密尔顿公爵的回答,里宾特洛普看着天空的白云,冷笑了一声。
在格陵兰岛附近的天空,一架英国的运输机正在云层高度附近颠簸。
丘吉尔裹着一件厚厚的大衣,感受着从缝隙里流入机体内的寒冷气流,带来的那股冰凉。
德国已经赢得了对英国的战争,现在剩下的,只能依靠他自己坚持下去了。
他必须要在加拿大,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一个流亡政府来,与美国结盟,抗衡扩张的第三帝国。
首先,他要先说服加拿大的官员,愿意抛弃英国皇室,在未来的一年到两年的时间里,想尽办法与德军战斗。
其次,还要争取到美国继续支持,武装起足够多的加拿大部队,支援其他方向的德国扩张。
最后,丘吉尔还必须要联络东地区还有南非等殖民地,让这些地方继续抗击德军的侵略,打败德军的攻击。
这些东西每一条都不是容易达到的目标,所以即便是铁血的宰相丘吉尔,也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完成这些计划。
他只能尽量坚持,坚持完成每一个计划。因为只有完成了这些计划,他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继续在加拿大当他的“大英帝国首相”。
“先生先生”在丘吉尔沉思的时候,一名英国官员走了过来,他脸色非常的难看,开口汇报了最危急的情况:“有德国飞机拦截……”
是的,有德国飞机拦截,而且是在马要进入到格陵兰岛附近空域的时候。
这是德国海军的Fw…190t战斗机,属于德国海军航母舰队的标准战斗机。
它们是从德国唯一一艘航空母舰齐柏林号航空母舰起飞的,是专门来拦截这架英国飞往加拿大的飞机的。
“为什么我们要守在这里,你现在知道了吧?”海因斯得意的开口,对吕特晏斯炫耀道。
“元首怎么会知道,这个时候有重要的人物,要飞到美洲去的?”吕特晏斯还是觉得自己想不通,世界会有人真的料事如神未卜先知。
即便是元首之前表现的确实近似于未卜先知的境界了,可终究不是那种科学无法解释的预言家,这是吕特晏斯可以肯定的。
但是,在拦截了美国舰队之后,德国的舰队接到了英军可能和谈的消息之后,被命令在附近海域待机了。
“在英国与我国和谈的过程,只有少量的飞机从英国飞往格陵兰岛……今天这是第一架。”海因斯给出了元首的分析。
“反正是重要的人物或者资料,击落对了。”他笑着开口说出了答案,也抵消了最后一点点神秘感。
“可是……可是,你怎么料到英国人一定有这些飞机?”吕特晏斯还是不死心,开口懊恼的继续追问。
“我不知道啊……”海因斯回答的也很干脆,他手里有英国护航的喷火战斗机更优秀的Fw…190t,说话自然底气十足:“都击落不可以了么?”
李乐不会神机妙算到英国真的会安排重要的人和物资走空运路线,不过起运载量最大的海运来说,空更加的安全一些。
毕竟德国几乎没有过在大西洋空拦截英国飞机的战例,可击沉海船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从最开始的,德军只拦截从美国到英国的运输船,到几天前开始攻击从英国到美国的返航船只。德国海军已经奉命更改了自己的攻击重点。
如果丘吉尔愿意在潜艇昏暗狭小的舱室里苟且度日,那德国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拦截。
但是丘吉尔从空逃亡的这条路线,李乐却想要尝试着拦截一下。
毕竟,要让英国老老实实交出丘吉尔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英国敢于和德国玩猫腻的时间,也仅限于条约签署之前的这几天了。
所以,李乐让自己的舰队向格陵兰岛靠近,并且用雷达搜索天空的一切目标。
幸运的是,这一次德军的运气真的是非常的逆天,他们拦截的第一架飞机,是丘吉尔乘坐的那架运输机。
因为想要保护丘吉尔的安全,所以英国空军起飞了两架P…40战斗机,负责掩护丘吉尔乘坐的这架运输机。
主要是因为喷火的航程有些短,所以英军选择的是航程更夸张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