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霸主-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剩下的时间里,英国和美国利用庞大的造船工业,和越来越完善的反潜体系,阻止了德国狼群的肆虐。

    在最后的两年时间里,德国潜艇部队成了最危险的作战部队,在危险的大西洋上做着类似自杀攻击一样的等比例交换……

    奇兵的效果在最开始往往都可以得到体现,战果也会在开始的时候显得非常辉煌。

    可要是没有堂堂正正的正师来掩护,奇兵最终就会成为孤军,成为敌人反击的突破口!

    如果德国水面舰艇不那么孱弱,敌军的反击压力也不会都压在潜艇部队身上。那潜艇战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改变战争胜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乐看着雷德尔,看着这个已经没有了正面决战心思的海军元帅,突然感觉到一种无力感。

    他清楚的知道未来的海战,是航空母舰的天下,是舰载机的天下,却无法说服自己的手下们,也坚信着这一切。

    他清楚的知道,俾斯麦在丹麦之战中,实际上英国人的战列舰,没有能够和俾斯麦号匹敌的战列舰。

    仓促赶来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下场如何李乐当然也非常清楚。如果这一次德国舰队里还有一艘航空母舰,那整场海战的过程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乐觉得,自己增强了海军兵力,一定会赢得更多,甚至有可能重创敌人前来围堵的舰队。

    可是雷德尔不知道啊,他和他的手下们都不知道有可能是这个结果,他们还活在日德兰大海战的阴影之中,还活在彩虹行动的阴影之中,还活在英国海军天下无敌的阴影之中……

    “立刻去准备出航!我需要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包括出海和归航,遇到敌军的应急措施等等!”李乐看着雷德尔,郑重的命令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乐给了海军最好的东西,提前完成了提尔比茨号战列舰的建造!海军也该露出自己的獠牙,在这场关乎到命运的战争之中,勇敢一次了!

    雷德尔知道推脱不过,只能郁闷的开口,点头同意了元首的命令:“遵命,我的元首,我会尽快拿出一份行动计划,组织舰队进入大西洋!”

    看了一眼雷德尔,李乐满意的结束了这一次谈话:“我的元帅,尽快制定好行动计划,相信我,胜利一定会属于帝国海军!”

    听到元首这么说,雷德尔尴尬的挤出了一丝微笑来胜利?不被重创,我就心满意足了!

    ……

    寂静的小镇,被嘈杂的脚步声打破了安宁的气氛。村口的道路上,一队接着一队的士兵,正扛着自己的武器,向着远处前进着。

    这些士兵穿着带着大开领的军服,头顶上是边沿有着一个明显起伏波浪的圆顶钢盔。

    他们肩膀上扛着的卡尔卡诺1891式步枪,是意大利陆军的标准武器装备之一。

    看到名称就知道,这种意大利的标准步兵单兵武器,是在1891年设计生产的一种栓式步枪,至于说这种武器究竟过时没有,事实上是……没有!

    诞生在1891年的这种步枪,实际上主要性能和日本的三八式步枪差不多,甚至连武器的口径都同样是奇葩的6。5毫米。

    也许在设计上,日本人还参考了这个欧洲“列强”也说不定。而意大利北面的盟友德国,却在使用着另一种武器口径。

    意大利在战前,也没有闲着,军方的武器设计师们开发出了一款更加先进的步枪,命名为m38型步枪……

    然后,这款诞生在1938年的步枪,使用的口径是另一个奇葩的口径7。7毫米!这个奇葩的口径同样被日本人在九九式步枪上使用。

    就好比一个坑爹的绕口令一样,意大利的九一式步枪用的是日本三八式步枪的口径,而日本九九式步枪用的是意大利的三八式步枪的口径……

    但是不要小看这支诞生在1891年的步枪,它一直服役到了1981年,才彻底被淘汰干净。

    这种武器在南部非洲一些穷国,甚至被称为“南非的ak…47”,能够拥有这样的称唿,可见它还是相当好用的武器。

    当然了,再好用的武器,也是一种使用6。5毫米口径非主流子弹的传统栓式步枪。

    在整个二战之中,和大多数国家的步兵武器一样,没有什么优越的性能,也没有什么诟病的缺陷中规中矩,平庸非常。

    扛着这种武器的意大利士兵们一个接着一个,在村外的小路上连绵不绝,根本看不到尽头。

    时不时这条公路上还有一些骑着战马的军官,还有一些拉着大车的挽马,沉重的货物在大车上堆积如山。

    村子之中,还有一些正在对周围的山峦指指点点的意大利高级军官,以及休息在他们周围的士兵。

    “得到的命令,是让我们越过边境,我们的军事补给还没有就位,这种全面战争,我们没有获胜的希望啊。”一名意大利军官背着手,郁闷的看着远处的山峰,开口说道。

    他面前的军官同样郁闷,点头赞同道:“领袖已经被德国人的胜利逼疯了,他已经无法正确的判断眼前的局势了。”

    “德国人在北非的胜利太突然了,准确的情报,和干脆的突击,真的仿佛梦幻一般。”先开口的意大利军官头顶上带着的是软帽,而他对面的意大利军官顶着的是钢盔。这个时候顶着软帽的军官开口,感叹着说道。

    顶着钢盔的军官摊了摊手,赞同着继续点头:“要不是知道隆美尔进攻的部队究竟有多么少,我都不敢相信他只有那么点儿兵力。”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好么?”带着软帽的军官开口说道:“他用那么一点兵力就敢进攻,说明他基本判断出了英国人的兵力……”

    “你这么说,确实我也曾经怀疑过。是不是德国人手里有敌人兵力的准确情报,才敢让隆美尔如此孤注一掷的发动反击。”带着钢盔的意大利军官开口跟着说道。

    带着软帽的军官叹息了一声,开口质疑道:“这德国人就不够意思了,自己掌握了英国人的情报,提前告诉我们一下,我们也不至于损失那么大啊。”

    “这你就想多了。”带着钢盔的意大利军官冷笑了一声,开口解释了一句:“就北非那形势,就是我们知道了敌人的兵力,有能力反击吗?”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继续开口说道:“再说了,如果德国人告诉我们这种情报,谁会相信?”

    听到他这么说,带着软帽的意大利军官也不得不点了点头,认同道:“你说的有道理。”

    即便是再如何酸楚,他也必须要承认,德国人的情报不可能会得到意大利方面的重视。

    要不是德国的情报是从元首那边流出,而且自上而下被推动使用,德国自己也不会相信,会有情报准确的判断出英国反击部队数量。

    结果,相信元首,为德国带来了辉煌的胜利。一直到今天,整个德国都信任元首的情报,按照着情报,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可是现在,我们要怎么办呢?”带着软帽的意大利军官继续吧自己的目光投向远方的山峦,开口自言自语的问道。

    这一天,也就是1940年的10月26日,意大利的领袖墨索里尼,不顾手下的劝阻,准备对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南斯拉夫,展开全面进攻。

    因为这个时候,巴尔干的强国南斯拉夫还是一个亲德的政权,所以在入侵南斯拉夫的问题上,意大利本来一直举棋不定。

    可是最近,因为希腊得到了英国人的最后一次增援,集中了超过4万人的英联邦军队,稳固了自己的边境防线。

    而德国人在北非的一系列胜利,刺激了急于扩张的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他希望自己可以在巴尔干上先行一步,取得自己渴望的利益。

    所以,墨索里尼忘记了他之前在入侵阿尔巴尼亚的时候,对南斯拉夫做出的承诺,也忘记了自己的部队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事实——

    大家别着急,明天开始龙灵会找时间补更欠债,谢谢各位读者的关心,也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302另一个目标() 
那个时候,意大利为了入侵阿尔巴尼亚,派出了外交大臣齐亚诺伯爵,会见了南斯拉夫的大使布斯卡?赫里斯蒂克,向他保证了意大利不会对南斯拉夫有任何不良企图。

    距离这次保证,时间还没有过去一年的时间,意大利人就准备要拿南斯拉夫还有希腊开刀了。

    真正的史上,意大利只对希腊宣战,而没有对南斯拉夫开战。不过因为李乐的一番更改史的行为,墨索里尼最终决定“横扫整个巴尔干半岛”。

    他的决定是草率的,因为在真实的史之中,意大利军队仅仅只对希腊宣战,就被打了个满地找牙。

    意大利部队这一次要越过边境地区,用他们那还没有完成一半的后勤补给,入侵两个得到了英国增援的国家,这本身听起来就不太理智。

    在巴尔干地区,英国有4万多士兵。而希腊有15万部队,部署在自己已经岌岌可危的边境线上。

    不包括南斯拉夫的部队,意大利就要面对将近20万敌军。这并不是墨索里尼的军队能够面对的敌人。

    意大利的军队,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师一个师的开上了前线,准备去攻打一群早就准备好了一切的敌人。

    而悲催的是,他们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打这样一场战争许多部队都是刚刚征召入伍的,甚至连基础的作战训练都没有完成。

    这些意大利士兵们唯一具备的优势,就是他们在数量上拥有优势,只不过这些优势究竟能发挥出多少来,要问上帝罢了。

    看一看在北非,优势兵力的意大利第10军团,最终被劣势的英**队打成什么样子,就能知道他们在巴尔干,究竟会遭遇怎样的一种情况了。

    意大利的外交大臣齐亚诺伯爵再一次出马,这一次去见的,是柏林的里宾特洛普部长。

    德国人显然不像南斯拉夫人那么好煳弄,齐亚诺伯爵刚刚到了柏林,里宾特洛普和他身后的元首大人,就猜到了意大利人的想法。

    但是让里宾特洛普郁闷的是,意大利的外交大臣齐亚诺伯爵来柏林可不是为了商量事情,而是只为了来通知一下德国而已。

    在齐亚诺伯爵来的路上,意大利的部队就已经在准备跨越边境了,所以一切都不可能阻止。

    “墨索里尼可能是疯了。”里宾特洛普站在李乐的面前,一脸郁闷的开口对自己的元首汇报了外交努力失败的消息。

    原本,亲近德国的南斯拉夫政权,现在已经摇摇欲坠。而本来还在做最后努力的里宾特洛普,发现自己的一切工作都付之东流了。

    意大利的军队正在准备入侵巴尔干,进入南斯拉夫还有希腊。这样的进攻行为,会把南斯拉夫推向苏联还有英国。

    李乐倒是不在乎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态度,在他的规划里,这里也必须是要成为德国势力范围的地方。

    只不过他郁闷的是,根据史很容易就能推断出来,意大利人这一次的攻击,会又一次无功而返。

    而意大利的失败,最终会让德国陷入不得不出手的不利局面。一场战争被迫卷入和有准备的加入,完全是两回事。

    “墨索里尼不是疯了,而是我们的一系列决策,让他变得更不安起来。”李乐看着自己的外交部长,开口说道。

    他一边用手指头敲打着面前的巨大办公桌,一边权衡了一下,开口说道:“意大利人这一次又是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开战。我觉得他们会再一次失败,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里宾特洛普听到元首这么说之后,明显愣了一秒钟,然后才突然回过神来,惊讶的看着说话的元首。

    要知道,上一次元首判定意大利人要输,是在英国发动罗盘行动之前那一次意大利人输的很惨,导致了现在的北非,成了德国主导的地区。

    这一次,元首又说意大利人要输,里宾特洛普觉得自己应该相信自己元首的判断。

    况且,他也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元首的判断从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后,似乎元首还从未判断失误过,不是么?

    “那么,我的元首,外交方面的事情,我回去针对意大利和苏联,甚至还有南斯拉夫,都做出应急预案来。”里宾特洛普打定了主意,开口说道。

    他想了想,继续建议道:“剩下的事情,就是陆军方面的事情了,元首您也应该早做打算。”

    “这方面的事情,就不用你来考虑了,我自然会有安排。”李乐看了看自己的外交部长,开口吩咐道:“去吧,把你的事情做好!等意大利再一次陷入被动,我需要你来为德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李乐当然已经准备好了对付巴尔干的计划,而且他的这个计划,是由勃劳希契还有凯特尔等一大堆元帅拟定出来的。

    执行这个计划的,也是一个非常让李乐满意的人选李斯特元帅!

    夺取巴尔干的计划,自然有陆军总司令部去费心思量,李乐现在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另外一个方向上。

    他送走了里宾特洛普之后,就迎来了一个并不是德国元帅,却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德国将领,阿尔弗雷德?约德尔。

    这位现在还是炮兵上将的陆军将领,在元首掌控陆军的环节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李乐延续希特勒重用约德尔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将领是陆军内支持元首的军官之一。

    约德尔在33年的时候就坚定的站在了元首的一边,成了希特勒掌控德国陆军的先锋。

    现在,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的回报,越级成为德国的兵种大将,距离元帅也只剩下一步之遥。

    如果不是42年之后,德国陆军的一次又一次惨败,约德尔很有可能晋升成新的陆军元帅。

    此时此刻,约德尔站在李乐的面前,对元首表现出了乌云伦比的谦恭的顺从:“胜利!元首!”

    坐在位置上的李乐摆了摆手,示意对方找一个地方坐下说话:“说说,有关直布罗陀的行动计划!”

    在干掉了北非的地中海舰队基地,包括塞得港和亚山大港之后,李乐就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至关重要的直布罗陀。

    这里遏制着地中海的出海口,封锁着地中海内的法国舰队,还有意大利舰队。

    更让德国如鲠在喉的是,正因为有了直布罗陀这个海军基地,德国海军取得的布雷斯特等法国占领区的新出海口,都处于英国海军的夹击之中。

    同时,地中海的重要航线,也受到了这个港口的严重威胁。只要夺下了直布罗陀,地中海的航线就能真的安全。

    只不过,进攻直布罗陀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计划,在直布罗陀内,英国部署了大量的陆上兵力,还有经营了百年之久的直布罗陀要塞。

    另外,英国皇家海军的h舰队,母港就在直布罗陀,现在大部分的地中海舰队也在直布罗陀大量的战舰提供了强有力的掩护,袭击直布罗陀风险极高。

    但是,极高的风险,往往也就伴随着极高的收益。李乐作为一名穿越众,自然知道夺下直布罗陀,对于英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只要夺下直布罗陀这个要塞,就有可能一下子把英国打出局!这个巨大的作用,让李乐从几个月前,就在疯狂的思考着如何用现有的手段,夺下直布罗陀。

    “直布罗陀方面的秘密行动,已经展开了。”约德尔开口说道:“我们与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