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吴掌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吴掌柜-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成蚀把米。更重要的是,他得考虑清楚把注押在哪一边,获得的利益才最大,“前途”才最光明。

    石敬瑭当然很清楚耶律德光的所思所想,于是,他马上火急火燎地又派桑维翰来求见耶律德光。这次,他不仅让桑维翰带来了丰厚的礼物,还开出了三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条件:向契丹附表称臣,以对待父亲的礼仪对待契丹;成功以后,把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的十六州,也就是幽云十六州,全部送给契丹;以后每年进贡大批财物。

    这三个条件深深地打动了耶律德光,龙颜大悦之下,他马上表示继续支持石敬瑭,并指着大帐前面的一块石头对桑维翰说,我已经答应石郎了,直到这块石头烂掉,才会改变我的决定。

    得到确定答复的石敬瑭欣喜若狂,马上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晋政权。

    与此同时,耶律德光派出五千精兵前去帮助石敬瑭攻入洛阳,并派韩延徽等人前往晋都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

    石敬瑭对耶律德光感激涕零,称帝以后,马上派人送上了幽云十六州的图籍,同时承诺每年孝敬契丹三十万匹布帛,并对耶律德光百依百顺,每次写信都用表,以此来表示君臣有别,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己称“臣”,是“儿皇帝”,而且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孝敬大量珍奇异宝给耶律德光。

    就这样,耶律德光不仅认了一个“老儿子”,还收到了“老儿子”送来的特大礼包——幽云十六州。

    从此以后,契丹军队就在幽云地区驻扎下来,势力进入河北、山西两地,耶律德光又把皇都改名为上京,原来的南京改为东京,幽州改为南京,契丹帝国的统治中心正式南移。

    (赵德钧因为和后唐决裂,所以失去了属地,最后只好攻占了潞州,作为暂时的容身之所。但是,他们父子的所作所为引起了部下将士的不满,不少将领纷纷带着部下离去,结果潞州城都没能守住,被耶律德光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擒获,带回了契丹。

    到了契丹皇都,赵氏父子见到述律平,想要用自己的财物田宅换回自由之身。述律平得知以后,就问赵德钧:“你要献给我的财宝都在这里了,可是田宅在哪里呢?”赵德钧说:“在幽州。”述律平笑了:“幽州现在是谁的地盘?”赵德钧冷汗直下:“是太后的。”述律平点点头,反问道:“既然幽州已经是我的地盘,那还用得着你献给我吗?”赵德钧顿时哑口无言,一年以后,在幽州郁郁而终。

    契丹皇族除了契丹姓“耶律”,还有一个汉姓“刘”,与耶律家通婚的述律家也还有一个汉姓“萧”。这都要归功于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所以就认刘邦的祖宗唐尧为祖,给自己起了个汉名叫“刘亿”。之后,他又把北府宰相一族赐姓“萧”,也就是将他们比作刘邦的宰相萧何。北府宰相一族,也就是他的老婆述律平的娘家。

    看到阿保机这么热衷于姓氏,其他很多部落也跟着行动起来,有的把自己的姓定为耶律,有的借用萧姓,于是,契丹就形成了耶律和萧这两大姓氏。所以,在契丹,姓耶律的不一定是皇族,为了将其与皇族区分开来,这些普通的耶律氏都被称为“庶耶律”。

    述律平自从嫁给耶律阿保机以后,就多次跟随阿保机南征北战,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巾帼不让须眉,总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获得了大批俘虏。她发现自己的俘虏中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灵光一闪,决定把他们挑选出来组建一支私人军队,也就是属珊军,即盖比珊瑚之宝的意思。

    石屋,又叫做石房子,是为了停放耶律阿保机的尸体而建造的停尸房。当年耶律阿保机死去以后,他的陵墓还没有修好,契丹人看到一时半会儿也修不好了,于是就修建了一座石屋来暂时存放耶律阿保机的尸体,以使耶律阿保机的尸体尽可能保存完好。

    斡鲁朵,也就是宫卫、宫帐,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政治经济实体。它有自己的机构、军队,能够自主地从事生产和服务等,斡鲁朵的成员大多都是战争中俘虏来的俘虏和后妃的陪嫁人,主要负责皇帝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安全。在契丹,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斡鲁朵,皇帝死后,斡鲁朵由其子孙继承,其中一部分则被派去守陵。在整个契丹,除了皇帝以外,还有四个人也有自己的斡鲁朵,即述律平、萧绰(也叫萧燕燕,这个女人几乎名留青史)、耶律隆庆和韩德让。

    公元922年,耶律阿保机为了削弱迭剌部的势力,把迭剌部分为五院、六院两部,也称为北院和南院,各有夷离堇。公元938年,耶律德光把两院改为北、南二大王院,两院官署长官分别称为北院大王、南院大王,下面设有大王院知事、院太师、院太保、院司徒、院司空等官。

    契丹建国后,皇帝游猎设行帐成为“捺钵”,也形成了四时“捺钵”制度。“捺钵”随着四季而迁徙,分为春、夏、秋、冬四捺钵。夏、冬在行帐处召开政事会议,并处理政务。每次会议结束,皇帝就会到春水秋山的行猎地点,大部分汉官则返回中原居守,处理汉人事务。这样,就能保证皇帝可以随时随地处理政务了。阿骨打就曾经在“捺钵”免于一死,前面我已经写过了,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事实上,契丹有皇都,也有五京之制。只不过,契丹皇帝一年四季都会巡行在四捺钵之间,政务也在捺钵中处理。所以,在契丹,捺钵之地就是全国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和最高统治者所在之地,而皇都和五京则是宰相以下官僚处理政务的地方,特别是汉民政务,这也是契丹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

第654章 大蜀王又来了(三十九)()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南下攻打晋国,他依然采用的军队管理还是老祖宗那一套,士兵随身携带很少的粮草,剩下的都沿路烧杀抢掠而来,哪怕进入开封以后,也毫不客气,心情一好就大肆洗劫一通。

    中原百姓一开始能避则避,能躲就躲,结果,开封城周围数百里的人一下子都跑光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因为跑不了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契丹军的凌虐。那些投降契丹的汉人官员,一看正牌王师都这么祸害人间,自然有样学样,也毫不客气地发挥自身的昏庸品质,趁机鱼肉乡里。中原百姓本来对于契丹夺取家园就愤愤不平,这下看到契丹人和汉人官员都没打算好好安慰安慰他们,心里十分窝火。一开始,他们因为害怕契丹军努力隐忍着,但眼看着契丹军和汉人官员丝毫不加收敛,他们一忍再忍,终于忍耐不下去了,展开了强烈的反抗。结果,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反抗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让耶律德光一时手足无措,这才想起老妈述律平的话,契丹人来统治中原,的确会很不妥。于是,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过失,发现如果一开始能够扶绥百姓、和协军情,跟中原百姓推心置腹,像对待契丹百姓一样对待他们,那么中原人心归契丹,绝对是迟早的事。但如今,说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自己已经错失了收买民心的最好时机。无奈之下,耶律德光只好以回家看望老妈为借口,带领大军匆匆离开开封,返回契丹。

    就在北返的路上,耶律德光突然患上了急病,高烧不退,随行的太医想尽办法救治,甚至把他身边堆满冰块、让他吞冰入腹,可就是退不了烧。这样折腾了没几天,耶律德光就驾鹤仙游了。

    这给跟从耶律德光出征的将领和大臣们带来了一个难题,该选谁来做接班人呢?如果按照父子相承的原则来,那么毫无疑问,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及其兄弟是最佳人选。

    但是,他们都很清楚,太后述律平早就有心让自己的小儿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早在几年前,她就开始怂恿耶律德光立耶律李胡为皇太弟了,因为这样一来,述律平仍然是皇太后,而且耶律李胡资质平庸,无才无德,她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也罢,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罢,都没关系,反正军政大权始终会落入她的手里。

    而且,耶律李胡不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更是一个“嗜血魔王”,性情残暴,稍微不顺他意,他就会把人黥面刺字,甚至把人活活剥皮抽筋,或者抛进水火里面活活淹死、烧死。在整个契丹,他的名字比妖魔鬼怪还好用,一提到他的名字,上至高官贵族,下至平民奴隶,都会吓得面色惨白,冷汗直流。

    要是让述律平得逞,耶律李胡做接班人,那么就意味着他们不得不生活在两个嗜血魔王的淫威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经历过述律平残杀耶律阿保机旧臣的人都能够想象出来,必然是水深火热、生不如死。更重要的是,述律平本来就反对南下用兵,现在耶律德光又在南下用兵的途中死亡,述律平肯定会把账都算在他们这些跟随耶律德光出征的人头上。

    想到这些,这些大臣们纠结了,尤其是当年被述律平残杀的大臣的后代们更是心惊胆战,难道先辈的悲剧真的要在自己身上重演?想来想去,这些大臣们一致决定,这一次要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不但不能让述律平得逞,还要将她一军!于是,他们决定在述律平得知耶律德光死亡的消息之前,拥立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为皇帝。

    耶律阮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冲昏头脑,他很清楚目前的形势,自己不仅要面对支持耶律璟的人,还要应对可怕的奶奶述律平,但是他也并不是不想当皇帝,毕竟这个皇位原本就应该是他老爸的,继而自然是他的,如今他也不过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于是,他马上找来了耶律安搏,商量到底该怎么办。耶律安搏是耶律迭里的儿子,当年耶律迭里因为支持耶律倍而被述律平处死,所以耶律安搏当然是无条件地支持耶律阮继承皇位。他见耶律阮还在犹豫,就晓之以大义,动之以真情,让他当机立断,不要耽误时机。就这样,在耶律德光死后的第二天,耶律阮就在叔叔的灵柩前正式继承了契丹帝国的皇位,史称辽世宗。

    (耶律阮跟随叔叔耶律德光攻克开封以后,在后晋宫里见到了宫女甄氏,这时候她已经四十多岁了,比耶律阮大了十岁,可是风韵犹存,端庄秀雅。耶律阮对她一见钟情,在登基以后,册立她为皇后。甄氏也因此而成为契丹唯一一个不姓萧的皇后,更是唯一一个汉人皇后。不过,因为甄氏是汉人,契丹贵族纷纷表示不满,最后耶律阮迫于压力,只好又把自己原来的妃子萧撒葛只册立为皇后,于是,契丹一下子就有了两位皇后。)

    耶律阮匆匆忙忙地在军前即位,其实就是为了赶在奶奶述律平立耶律李胡之前。当消息传到契丹皇都,述律平果不其然地火冒三丈,连死了儿子都没心情悲痛了,马上派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带兵讨伐“逆徒”耶律阮。

    遗憾的是,耶律李胡根本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除了吃喝玩乐、耍王子脾气,带兵打仗简直一窍不通,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败而逃。

    述律平恼羞成怒,不但不反思儿子的失败完全归功于他自身的无能,反而更加觉得耶律阮可恨了,于是亲自整顿兵马,和耶律李胡一起来到上京城外的潢河(也就是今天的西拉木伦河)岸边,准备跟孙子来个你死我活。与此同时,她又暗中派人拉拢耶律阮军营中的将领,企图让他们临阵倒戈,但悲剧的是,耶律阮的部将竟然没有一个人肯反叛,甚至连皇都里的官员也纷纷站在了耶律阮一边。述律平纠结了,她不相信自己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于是质问耶律阮的部属萧翰为什么要背叛自己。

    萧翰毫不客气地告诉述律平,当年她为了立耶律德光为皇帝,无缘无故杀害了他的亲人,他早就对她恨之入骨了,这次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他才趁机弃暗投明而已。

    述律平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自己横行一世,现在竟然被几个后辈秋后算账,不禁越想越气。一怒之下,她命令耶律李胡把耶律阮军中贵族和将士的家眷统统抓了起来,扬言说,如果自己被打败了,就拿这些人做祭品。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筹码,甚至说是很有力的威胁。耶律德光的部将们得知自己的家眷被抓,心里都忐忑不安,连之前信誓旦旦说要跟述律平顽抗到底的决心也变得弱不禁风了。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契丹官员都不愿意窝里斗,更不愿意看到自相残杀的情况发生,所以述律平的做法,在动摇耶律阮军心的同时,也导致她自己大失人心,很多将士偷偷归降了耶律阮。这边耶律阮坚决不肯让出皇位,那边述律平气势汹汹,两军就这样隔着潢水对峙起来,一场骨肉相残的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眼看着战争一触即发,那些被述律平扣押家眷的耶律阮将领心急如焚,都火急火燎地劝说耶律阮跟太后坐下来好好谈谈,和平解决皇位继承问题。但耶律阮知道,现在回头已经晚了,想要跟奶奶和谈,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把皇位让给叔叔耶律李胡,但这是他最不可能接受的条件。所以,他的态度也十分坚决。

    就在众臣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人大义凛然地站了出来,表示他愿意帮助耶律阮和述律平解决这场危机。

    这个人叫做耶律屋质,担任契丹帝国的惕隐工作,能够职掌皇族政教,协调皇族内部的关系。他非常善于谋划,很得述律平的信任,这时候正跟随在述律平左右。

    一开始,耶律阮担心耶律屋质会很难对付,就给述律平写了封信,表示愿意好好侍奉奶奶述律平,想以此来离间述律平和耶律屋质。

    述律平一眼就看穿了耶律阮的把戏,把这封信拿给耶律屋质看。耶律屋质看完以后,毫不避嫌地说太后和耶律阮应该尽可能和谈。他说:“太后辅佐太祖平定天下,开创契丹帝国,是对契丹的江山社稷有功的人,所以我很高兴为您效力。如果太后怀疑我,那么即使我想效忠,恐怕也有心无力了。现在,要是双方能够坐下来好好谈谈,那么事情也就很容易解决了,要是您不愿意,那就应该马上开战。但是,您首先要知道,一旦开战,人心动摇,国祸不浅,还望太后三思而行。”

    述律平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耶律屋质说得很有道理,一旦开战,那将后患无穷,契丹好不容易开创的盛世景象也将毁于一旦,甚至还可能让其他人渔翁得利,实在很不划算。

    耶律屋质看到述律平有所动摇,忙趁热打铁:“李胡和永康王都是太祖的子孙,不管他们谁当皇帝,皇位也没有落到别人手里,所以,永康王当皇帝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最终,述律平听从了耶律屋质的劝告,决定跟耶律阮议和。于是,耶律屋质自告奋勇,带着述律平的亲笔信,过河去找耶律阮和解。

    耶律屋质见到耶律阮以后,马上先发制人,劈头盖脸地数落了耶律阮一顿,说他没有得到太后的认可就私自继承皇位,现在又兵临皇都,要知道这契丹天下可是太后和太祖共同打下来的,他这么做怎么能得到臣民的拥戴呢?

    耶律阮自知理亏,连忙解释说自己是被将领拥立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然后又质问耶律屋质,当年太后废长立少,放着现成的太子不立,却改立耶律德光,难道她老人家就不理亏吗?

    耶律屋质的确是个称职的和事佬,如果内战搞得国家支离破碎,部落瓦解,民不聊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