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杨彪和皇甫嵩听罢,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西凉方面明白局势,真是可喜可贺。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只好你们保持着这一份心态,那盟约还是很容易达成的嘛!”

    刘诞笑道:“两位说的极是!西凉肯定是希望盟约能够尽早达成。不过,后生想,朝廷也应该会极力敦促和平的早日实现!毕竟,千钧系于一发之上,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到时候砸中了朝廷,让朝廷头破血流,可就不好了!”

    这句阴险暗喻的话,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潼关之上,一群群旗甲鲜明、气势汹汹的铁骑。本来有些得意的杨彪、皇甫嵩两人面对这*裸的军事威胁,立即像被针扎破的气球一样,迅速瘪了下来。没办法,形势所逼。

    杨彪用手掩着口鼻,假装咳了一声,掩饰住尴尬。他说道:“如果没问题的话,西凉可以提出退兵的条件了。”

    刘诞便将写着条件的一份合约摆上谈判桌,推给对面的杨彪和皇甫嵩。合约写在一沓洁白细腻的冠军侯纸上,虽然合着,但仍然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墨香。杨彪不动声色地从桌子上捡起来,将合约的卷轴拉开,将合约展开在桌上。杨彪和皇甫嵩仔细地阅读了合约的每一大款,包括每一条附加的解释细则都一一斟酌过。

    当他们阅览时,时而相视点头,时而皱眉摇头。刘诞则在对面仔细地观察他们脸上的表情,研究朝廷对于谈判的准备,琢磨接下来如何应对朝廷提出的要求。

    终于,杨彪和皇甫嵩两人在刘诞喝了两盏茶后看完了西凉方面提出的合约。合约第一条,就是释放人质。刘诞说道:“两位前辈对合约有什么异议吗?我们可以从第一条开始,逐条往下地商量,哪一个条款朝廷对此有何异议,我们先可将之搁置,绕开这一条,然后继续商量下一条的权宜。一切,都是要尽快达成合约啊!”

    杨彪说道:“好,那就从第一条开始。对于第一条,朝廷无太大异议,人质我们自然会把他们放回去。”

    刘诞说道:“朝廷识时务,顾全大局,对此后生是一百个赞赏。只要第一条朝廷答应,那接下来的其他的条款西凉方面退步的余地就大了很多,此举也有利于朝廷尽早解除危机,让整个天下重回太平。”

    皇甫嵩说道:“西凉方面不要太过着急。朝廷对此无太大异议的意思是,还是有一定的异议。”

    原本还挺高兴的刘诞顿时脸变青了,眯着眼睛说道:“哦?愿闻其详!”

    皇甫嵩说道:“万一人质们带着被朝廷囚禁的怨愤回到西凉,回到你兄长刘范的身边,难保他们不会出于报复朝廷的角度,从而极力劝说刘范在合约达成后,再一次出兵侵占关中,威胁损害朝廷。所以,人质确实是可以放回,但是,朝廷需要自身安全的保障。”

    刘诞笑道:“哦?朝廷身为天下正统,谁敢不遵,谁敢不从?怎么今日竟然如此畏首畏尾,连自身的安危也需要别人的保证了?”

    杨彪憋着怒火,说道:“今时须不同往日!往日朝廷之下,尽为忠良,自然朝廷煊赫,无人敢搓其锋芒!如今奸臣当道,世道艰难,臣子连君父都不放在眼里啊!”

    刘诞哼了一声,说道:“那是君父无能,朝廷庸碌,这才致使天下丧乱,百姓流离,自然民心汇聚于贤能之人!两位老大人不必担心,你们与人质,也就是后生的父亲、伯父、表兄,还有我兄长的师父和岳父,在朝廷曾在共事,同朝称臣。你们想必也了解他们的品性,他们是断然不会记恨朝廷的。”

    皇甫嵩摇摇头,说道:“休文说到品性,老夫也确实敬佩这五个人,但现在朝廷可不能轻易相信他们啊!毕竟,一向廉洁奉公的他们,也着了你兄长的道,竟然敢在洛阳,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密谋造反。这等事他们能做,将来反攻朝廷之事他们就不能做?”

    皇甫嵩和杨彪提出这等事来,这是刘诞始料未及的。刘诞哼了一声,说道:“那朝廷要如何才能得到保障?”

    杨彪说道:“赎人!”

    一听这两个字,刘诞立马就皱了眉头,惊异地说道:“赎人?”杨彪微微点头。

    刘诞说道:“扣压人质进而索要赎金,这难道不是绑匪所为吗?朝廷为了区区赎金,竟然连颜面也不要了?!”

    杨彪说道:“朝廷的颜面当然是千金难买。”

    刘诞一点就通,说道:“哦,后生明白了,朝廷索要的赎金一定是不会轻的了。”

    杨彪和皇甫嵩都相视一笑。刘诞说道:“那这和朝廷需要的安全保障又有何关系?”

    杨彪说道:“这其实很简单。朝廷拿到了赎金,自然就有了足够的军饷来招募士卒,护卫京畿。”

    刘诞想了想,觉得赎金还是可以商量的,赎回人质才是最重要的。刘诞说道:“赎金可以给朝廷,但数量多少?”

    皇甫嵩说道:“每人五亿钱,加起来一共二十五亿。当然,朝廷收到钱后,不仅会把主要的五个人质,连同他们各自的门客仆奴等全都放回去。”

    刘诞认为朝廷提出如此高价,一方面是得知了刘范在西域之战后获取的财富,想要借此机会勒索刘范;另一方面也是要借此高价来为谈判留有余地。刘诞说道:“二十五亿?朝廷是想钱想疯了吧?就算我兄长有的是钱,那也是拿来滋养百姓的,怎么能把这么多钱白白浪费在朝廷,让皇帝用来声色犬马上?不行!坚决不行!”

    然后杨彪和刘诞反复交锋,杨彪想把价格往上抬,而刘诞则尽力将价格往下压。最后,过了三个时辰,杨彪最终接受了刘诞的价格,每人一亿五千万钱,加起来一共七亿五千万钱。失去如此高昂的赎金,刘诞痛心不已,但他也是没有办法,人质毕竟还在朝廷手里,还不是朝廷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三百零四章 谈判要点() 
当然朝廷是高兴了,得到七亿五千万钱,只要皇帝别把这些钱全拿走,朝廷还是可以干很多事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招募士卒,扩大军队。

    合约第二条,就是要朝廷交出挑起事端的两个人,中常侍张让和乌孙人浑都靡。关于这个条件,负责谈判的杨彪和皇甫嵩当然是一百个愿意了。浑都靡是乌孙人,和朝廷没有一分钱关系,把这个人出卖给刘范,朝廷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反而有利于尽快和刘范达成一致。

    而张让是阉竖,属于宦官集团,而且还是宦官集团最大的头目,是属于士人官僚集团最大的敌人。杨彪和皇甫嵩自然是对张让恨之入骨,恨不得尽早将他铲除。现在正好刘范点名要杀张让,他们自然就想顺水推舟,借刀杀人,同意了刘范的条件,然后就可以利用刘范的手轻轻松松地除掉朝廷内部的一大祸害。只要除掉了张让,十常侍势必要群龙无首,至少除了蹇硕和赵忠之外的另八个中常侍以后就不敢再和官僚士人们对抗了。

    但张让是祸害不假,关键是他还是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宠臣。如果杨彪和皇甫嵩贸然单方面同意了这个条件,万一皇帝不答应,张让依然没死的话,他们俩必定会受到张让的打击。所以,杨彪和皇甫嵩先通报了朝廷,让朝廷赶紧商议一下,要不要把张让推进刘范的火坑里。杨彪还故意让何进禁止张让参与这次会议,让张让不在皇帝身边,皇帝就比较倾向于牺牲张让。

    谁知道张让值此时刻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他当然知道身为主谋的他不会在这次交锋中能够置身事外,所以对于谈判的信息他十分的警觉。尽管何进阻止了他,但他仍然趁何进一个空档,又钻到了汉灵帝刘宏的身边。现在,只有刘宏能够保住他的性命。

    有了张让在身边不停地求饶,刘宏心就立即软了,不同意将张让出卖给刘范。何进、曹嵩和所有的重臣都同意把张让卖出去,于是不停地劝说刘宏,刘宏也渐渐觉得张让在挑起事端之中有过。张让多聪明的人啊,他知道此刻的他不脱层皮,不光是刘范,还有何进等大臣是不会让他全身而退的。于是,张让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张让知道,在谈判桌上刘范已经损失了七亿五千万钱了,如果用钱赔偿的话,也许刘范会大发慈悲。张让对整个朝廷表示,他愿意把自己私藏的五亿钱拿出来,赔偿给西凉,用来赎买自己的性命。听到张让这个建议,朝廷沉默了一会儿,还是一致决定派杨彪去询问一下刘诞的意见。

    刘诞听到张让这个提议吃了一惊,随后认真地想了想,最后觉得张让以后很难再对刘范造成损害,杀了他除了泄愤之外,也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要是能从他身上再勒索来一笔钱的话,也就能弥补之前损失的赎金。

    于是刘诞同意了张让的建议,但要求张让提供七亿五千万钱作为赎金。这次朝廷包括汉灵帝在内,都没有再掺合进去。因为只要张让服软,汉灵帝刘宏的宦官势力不会减少太多,而何进等大臣也可以借机极大的削弱张让的实力,另外,整个朝廷仍然能得到一笔赎金,一箭双雕。

    没有了朝廷的支持,直接面对刘诞的张让自然是势单力薄,没有过多的和刘诞纠缠,很快就同意了刘诞的要求。于是刘诞就与朝廷商量,直接让张让支付赎金给朝廷即可,西凉在这次交锋中总算是没有损伤没有获利,朝廷却空手套来了白狼,最惨的事张让,损失了他积攒大半辈子的积蓄。但毕竟保住了性命,张让还是很感恩的。只要他还在皇帝身边,钱还是可以赚回来的。

    于是,第二条在普天同庆、皆大欢喜中达成了一致。接下来是第三条,西凉要求和处在朝廷统治下的州郡继续保持通商。谈到这个问题时,已经是夜幕时分了。杨彪和皇甫嵩都是年过五十的老人,到了晚上精力不足。而反观刘诞还是即将成年的年轻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精力旺盛。杨彪和皇甫嵩明白此消彼长的道理,担忧刘诞会趁着他们这两个老人在晚上昏昏欲睡的时候,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于是便暂停了谈判,明天才开始谈判。

    第二天,谈判继续进行。第三条是谈判的要点,对于朝廷和西凉都是十分重要的。以杨彪和皇甫嵩的明智,也不敢轻易在这个问题上置喙。这个问题又被提交给了朝廷,让整个朝廷决断。很快,朝廷经过简短的交流之后,仍然是同意了西凉的要求。因为这几年朝廷统治的地区经济破坏,税收也因此下降,如果不和经济兴盛的西凉继续保持通商的话,朝廷统治的州郡势必会经济衰颓。对于朝廷,这不啻于是雪上加霜。但朝廷也知道西凉依赖于商业,所以故意提出来要西凉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赔钱十亿钱加上献出战马十万匹。

    经过刘诞的谈判,代价下降到了赔款五亿钱,献战马两万匹。朝廷对于这个条件还是比较认可的。本来朝廷认为,只要从刘范手里勒索来一万匹那都是一场极大的胜利了。因为有刘范的例子在,朝廷越来越意识到骑兵对于军事力量快速增长的作用。

    而且从南匈奴、鲜卑和乌桓等部落购买战马越来越难,因为以前主要在朝廷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倒腾战马的三个大商人,甄尧、苏双和张士平都归入刘范麾下,主要在贸易利润更高的丝绸之路上活跃。没有了他们,朝廷就失去了购买战马的主要通道,战马的价格也上涨了不少。

    最后是第四条,西凉要求朝廷准许甚至是鼓励天下流民进入西凉地界。关于这一条,朝廷内部之中分歧十分大。以刘宏为首的一帮人,包括十常侍、何进、曹嵩在内,都主张同意西凉的这个简直是不可理喻的要求。

    他们甚至是巴不得流民去跑去西凉。因为他们认为,现在流民散布在全天下八个州,数量高达五六百万人,简直是拥有五千多万人口的东汉的十分之一。虽然黄巾起义刚刚被镇压下去,但各地仍有众多的黄巾余孽,如盘踞在太行山上的黑山军,活跃在兖州和豫州一带的眭固、白绕、刘辟、龚都等人,还有青州黄巾军,另外扬州和徐州爆发了其他的农民起义。

    对于农民起义,朝廷是越来越力不从心,只能勉强保持住现状。如果放任流民问题而不顾,流民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入黄巾军,或者是自己拉起一支队伍直接起义。假如这五六百万人一起起来反抗朝廷的话,朝廷只有灭亡的份。

    而对于安置流民,朝廷又没有那个实力。朝廷本来不缺储粮,但是这些粮食都是汉室两百年来的积蓄,属于汉室而非朝廷。为了保持汉室的威势,汉灵帝坚决不同意把粮食分发给流民。所以,流民问题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如不早日解决,迟早流民会起义,其他的势力也会苏醒。

    而且,根据朝廷重臣们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刘范果真要承接流民,那正好可以削弱黑山军等已有的农民起义军。因为黑山军和黄巾军的前身就是流民,只要刘范拉拢流民,黑山军和黄巾军势必会有很多士兵叛逃,以求进入刘范治下。毕竟,谁也不想一辈子就当个贼寇,始终在社会上没个名分。这样一来,农民起义军对朝廷的威胁便大大的削弱,用来对付黑山军和黄巾军的官军就可以撤回京畿,增强朝廷的军事力量。

    故而刘范提出来西凉可以承接这些恐怖的流民,对于朝廷来说,这就是刚想睡觉,有人给送给枕头啊!所以刘宏、何进等人都同意把流民这个*扔给西凉。西凉在他们眼里,就是个接盘侠,背锅侠。殊不知,流民正是西凉求之不得的。

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 
在刘范的坚持和反复的劝说下,西凉上下都已经明确了要承接天下数百万流民的大政方针。首先站在开发西域的角度上看,没有这些流民,就没有开发西域的人力资源。如此一来,西域还是西域,始终不会是刘范的地盘,而只是控制范围罢了。

    其次,如果西域被开发,加上有几百万的新增人口,刘范的势力就会得到成倍的增加。虽然现在刘范是凉州之主,但无论是耕地面积还是出于战略考量,凉州还是远不如西域。现在拥有一州之地的刘范,尚且能威逼朝廷,如果再开发西域,尚不知势力将会如何强盛。

    接着,刘范深知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更多的人口会带来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兵源,更多的赋税,更多的商机。争霸天下,不是看占领多大的地盘,而是看占领地域的人口多寡。

    官渡之战前,曹操拥有兖州、豫州和徐州,再加上一个南阳郡,袁绍则拥有青州、并州、幽州和冀州。从面积上看,曹操和袁绍的地盘都差不多大。但曹操为什么不如袁绍?是因为袁绍治下人口繁盛,仅仅一个冀州就有六百多万人口,更不要说其他三州各有一两百万人口。反观曹操,他的地盘是中原,是全天下战乱最集中的地方,所以人口很少,加在一起,都不如一个冀州。所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只有七万可用之兵,袁绍却有七十多万。

    总之,只要有足够的人口,争霸天下不成问题。而刘范缺少的东西太多太多,最缺少的就是人口。现在凉州有三百万人口,但西凉军加上锦衣卫,就占了其中的三十万。以九个人养一个人,无疑十分吃力。幸亏刘范手中金钱繁多,不然凉州迟早疲弊。但维持西凉军和锦衣卫不能停,所以刘范只能吸收流民。

    朝廷之上,多有智谋之士。和西凉文武们想到一起的,大有人在。其中,以司隶校尉王允、九卿刘表、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