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他们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毕竟他们住在这客栈里,也不过才是一晚上的时间,虽然说他们之前特意的暴露了行踪,故意朝客栈里所有的老板和小二打听货郎的消息,想的就是通过他们,能够把自己到达客栈的消息告诉货郎。
可是对于兄弟两人的身份等等这些信息,两人却是守口如瓶,根本没有透露过半分的。再说一般人也不会想到,他们身份上有什么特殊之处,可是这位货郎的老熟人明显并不是这样想的。没想到短短的不到一上午的时间,他就已经查明了他们兄弟两人的真实身份,更是已经查出来了,宫健就是这一次考试中举的新晋举人。
这不是人家觉得,宫健这个举人的身份非常值得结交,所以立刻就送来了拜贴,宴请中午要给他们兄弟两人接风。而帖子署名更是带出了这人与货郎的关系,让宫健两人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请客的人到底是谁。
由此可以看出,这人不但手段了得,心思更是灵敏。能够这么快的时间内,就打听出宫健两人的身份,更是点明了自己与货郎之间的关系。这是让兄弟两人能够感到,受到尊敬的同时,也会痛快的接受邀请。
看完帖子宫羽仍然有些疑惑的说道:“大哥,这人的消息也太灵通了吧,咱们也不过刚刚来到这个客栈,居然这么快他就查清楚了,大哥就是举人的身份了。”
听到宫羽这样说,宫健也是点了点头:“之前我就猜测,咱们那位货郎大哥认识的这位老熟人,在这县城中估计就属于地头蛇的这种类型的。我只是没想到,他的能量不仅仅覆盖了这个县城,就连省城那边的消息,他想知道也是非常迅速的。”
其实这一点,宫健兄弟两人倒是有些不知内情,反而有些高看这人了。实际上,那人能够这么快制造宫健的身份,也算是机缘巧合之下偶然得知的。
宫健兄弟两人即使在客栈中,并没有表露自己的身份和家世,但是最起码,名字还是留下来的。很多人都是很清楚,这兄弟俩人姓名的,这一点,自然也被这些人报到了那人那里。
而更巧合的是,这些人上报的时候,刚好那人还有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位读书人,也是这县城中唯二的两位,去省城中参加举人考试的秀才。只不过这一次考试,这两位来自这小县城的秀才,都没能够中举。所以在放榜之后,两人很快的就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县城。
一个人是大受刺激,决定闭门读书。另外一个人倒是并没有着急,反而想要放松一阵。毕竟前些日子为了准备举人考试,他们可谓是头悬梁锥刺股,日夜不停的刻苦读书。
虽说最终结果,两人都没有能够中举。但是,这位王秀才也就是那位,决定要休息一段时间的秀才老爷,实际上心态还是不错的。他不像另外一个秀才老爷,一回来又把自己关到书房里,刻苦攻读去了。
这位王秀才反而觉得,学业也不急于一时。毕竟举人考试刚刚过去,等下一次考试还要在两年之后呢。这次省城之行,他也算是大开眼界,回来之后,当然有很多亲朋好友都跟他询问过,去省城中的经历是怎样的。
等应付了这些好奇的朋友们,这位王秀才又开始在这县城中,走访一些关系不错的老朋友。而货郎这个老熟人,就是他走访的第一站。
底下人向这人汇报宫健兄弟两人情况的时候,由于这人与王秀才也算是老相识,所以当时就,这人没有回避,直接让底下人汇报上来。当知道刚到这客栈中入住的兄弟两人,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叫宫健的时候,那位王秀才在旁边不由得惊讶出声:“怎么会是他?”
这一声惊呼出声,当时在场的三人都是一愣。但很快那人就打发了手下人出去,然后在椅子上坐定之后,这才不急不缓的向王秀才打听起来:“怎么?秀才老爷听说过,这个叫宫健的年轻人?”
此时王秀才也知道,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了。但是谁让这次他们去省城中,受到的最大刺激,就来源于这位叫宫健的年轻人呢。
另外那位秀才为什么回来就闭门读书,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年纪比人家大,反而被年轻人超过去了,总觉得是自己有所懈怠,这才名落孙山,所以才会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到书房里。
而这位王秀才真的没有受到刺激吗,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他为什么这段时间一直读不下书,只不过是心中有一所感慨吧。他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和另外那位秀才在县城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也算是青年才俊了。
第1225章()
虽说最终结果,两人都没有能够中举。但是,这位王秀才也就是那位,决定要休息一段时间的秀才老爷,实际上心态还是不错的。他不像另外一个秀才老爷,一回来又把自己关到书房里,刻苦攻读去了。
这位王秀才反而觉得,学业也不急于一时。毕竟举人考试刚刚过去,等下一次考试还要在两年之后呢。这次省城之行,他也算是大开眼界,回来之后,当然有很多亲朋好友都跟他询问过,去省城中的经历是怎样的。
等应付了这些好奇的朋友们,这位王秀才又开始在这县城中,走访一些关系不错的老朋友。而货郎这个老熟人,就是他走访的第一站。
底下人向这人汇报宫健兄弟两人情况的时候,由于这人与王秀才也算是老相识,所以当时就,这人没有回避,直接让底下人汇报上来。当知道刚到这客栈中入住的兄弟两人,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叫宫健的时候,那位王秀才在旁边不由得惊讶出声:“怎么会是他?”
这一声惊呼出声,当时在场的三人都是一愣。但很快那人就打发了手下人出去,然后在椅子上坐定之后,这才不急不缓的向王秀才打听起来:“怎么?秀才老爷听说过,这个叫宫健的年轻人?”
此时王秀才也知道,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了。但是谁让这次他们去省城中,受到的最大刺激,就来源于这位叫宫健的年轻人呢。
另外那位秀才为什么回来就闭门读书,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年纪比人家大,反而被年轻人超过去了,总觉得是自己有所懈怠,这才名落孙山,所以才会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到书房里。
而这位王秀才真的没有受到刺激吗,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他为什么这段时间一直读不下书,只不过是心中有一所感慨吧。他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和另外那位秀才在县城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也算是青年才俊了。
他们两个年纪都不大,自己的年纪更小。那位秀才今年马上就到三十,自己也不过才二十五岁,他们可算是年轻有为了。
在这县城中,谁见了他们两个,不要尊称一句秀才老爷。态度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所以这两人这些年来,一直觉得自己是非常了不起的。甚至他们有种自己是文曲星下凡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去参加科举的话,肯定会步步高升的。
但这一次去参加省城里的举人考试,却让他们两个彻底的认清楚了自己的位置。原来自己以前一直都是坐井观天,不说那些外地来的考生学识有多么的令人赞叹,就说那些人中比他们更年轻的也是不少。
但其中要说最令人感到惊讶的,就要说是宫健了。一开始见到有这么年轻的秀才,来参加举人考试,当时所有人其实看带宫健的眼神,都好像是在看他的笑话的。
不少人都在说酸话:这么年轻的后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怎么不知道在家再多学一些知识,多看几本书再来参加举人考试呢,那样把握也能大一点呀。这么年轻轻的就跑过来参加考试,这不就是没想过自己能够中举,估计这小子也就是体验一下考试氛围的吧。
差不多所有人都是这样看待宫健的。他们这个来自县城中的两位秀才,当然也是这样想的。但最终呢,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球。人家这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秀才,却是一下子当上了举人老爷了。而他们这些白白痴长人家好多岁的,又多看了很多年书的秀才们,却都落榜了。
这实在是让人情何以堪,可是在红榜贴出来之后,很快的,官府又把学子们的考卷,让人抄写了一份之后贴了出来。看到宫健的考卷之后,他们其他人还心中有什么想法的人,看完考卷确实都偃旗息鼓了。人家的确是有真才实学。
所以县城里的那位秀才,才会被刺激成这个样子。一回来他就继续的攻读去了。而王秀才很显然是被刺激成了另外一个方向。
他现在也明白了,并不是年纪长了,读书时间多了,就能够更大把握中举,相反确实还是要因人而异的。所以他到没有着急再次埋头到书堆里,反而想要趁这段时间调节一下,想要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所以听到那人的问话之后,王秀才的脸色却是一阵青一阵红,不知该如何回答。片刻之后他这才说道:“我不知道,你们所说的这位宫健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一位。但如果他是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读书人的话,那么我想应该很有可能,你们说的这位,就是我这次在省城中遇到的最年轻的举人老爷。”
这一下,轮到那人感到吃惊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王秀才认识的这个人,居然是这样的身份。片刻犹豫之后,他立刻回想起来,之前也听其他人汇报过宫健身体两人的情况。
那时候,那些人的确说过,这兄弟两人都像是读书人。兄长也不到二十岁的模样,像这么年轻的两位读书人跑到他们这个小县城中,也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到现在这人心中,还有一定的印象。
既然年纪和模样都已经对上了,难道这人真的是王秀才嘴里所说的,他见到过的最年轻的举人老爷。可是真的存在着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吗?想到这儿,这人不由得疑惑的问出声来。
“王秀才,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吗?什么时候咱们这里出了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了,二十岁不到的举人,你不是人还没睡醒吧?”
听到这人反问的这一句,那位王秀才脸上露出有些惭愧,又有些哭笑不得的表情,这才说道:“唉,我没有跟你说起,这次去省城参加举人考试的事情呢。你听我说完之后,也就知道了,这次我去省城,可谓是见识到真正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
第1226章()
听到那人的问话之后,王秀才的脸色却是一阵青一阵红,不知该如何回答。片刻之后他这才说道:“我不知道,你们所说的这位宫健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一位。但如果他是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读书人的话,那么我想应该很有可能,你们说的这位,就是我这次在省城中遇到的最年轻的举人老爷。”
这一下,轮到那人感到吃惊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王秀才认识的这个人,居然是这样的身份。片刻犹豫之后,他立刻回想起来,之前也听其他人汇报过宫健身体两人的情况。
那时候,那些人的确说过,这兄弟两人都像是读书人。兄长也不到二十岁的模样,像这么年轻的两位读书人跑到他们这个小县城中,也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到现在这人心中,还有一定的印象。
既然年纪和模样都已经对上了,难道这人真的是王秀才嘴里所说的,他见到过的最年轻的举人老爷。可是真的存在着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吗?想到这儿,这人不由得疑惑的问出声来。
“王秀才,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吗?什么时候咱们这里出了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了,二十岁不到的举人,你不是人还没睡醒吧?”
听到这人反问的这一句,那位王秀才脸上露出有些惭愧,又有些哭笑不得的表情,这才说道:“唉,我没有跟你说起,这次去省城参加举人考试的事情呢。你听我说完之后,也就知道了,这次我去省城,可谓是见识到真正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
说着,这位王秀才就把他们去参加省城举人考试,然后看到宫健这么年轻就来参加考试之后,众位学子的种种表现和话语,都说得出来。
有些感慨的王秀才继续说道:“哎,可是谁知道呢,红榜贴出来之后,人家可是榜上有名,反而是像我们这些人都名落孙山了。那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感到,脸上一阵阵火辣辣的疼啊。”
王秀才之前并没有出言怎样讽刺过宫健,也没有真正从心里瞧不起人家。他只是有些惊讶于宫健的年龄,但是人家来不来参加举人考试,可不是他们这些多嘴的秀才就能够说的,毕竟人家也是取得了秀才功名,这才有资格来参加举人考试的。
其实像他们这些人里面,也有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的,也曾经来参加举人考试,只不过是没有过罢了,一直考到现在。当然也存在着年纪轻轻中了秀才之后,老师拦住了不让他去参加举人考试,觉得他需要沉淀,需要再多几年的磨砺,所以年纪大了之后,再来参加举人考试的。
这种种情况都存在着,唯一可以说的是,这一届宫健的年龄肯定是最小的,其他人的年纪都比他大上不少。像自己这样,王秀才今年二十五岁来参加举人考试的,都已经算是非常年轻有为了。
但不管别人怎样的在心里那里嘲笑着宫健,王秀才确实没有说过任何宫健不好的话语。反正举人考试去考场,大家看的是交上去的考卷。考官们也不会因为你年纪几何,也看不到你到底什么模样,反正考卷上封了名字之后,考卷考官们只会看考卷上的内容。
所以王秀才一直觉得,没必要像其他人那样奚落宫健,年轻人有志气是应该鼓励的。到了成绩红榜贴出来之后,那些奚落过取笑过宫健的人,就不觉得脸疼吗?王秀才倒是发现,这些人好像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反而换了一副面孔,笑嘻嘻的说是要去恭喜这位年轻的举人老爷。
看到这些人的嘴脸,王秀才自认为自己还做不到这一点。这么直观的看到一位后起之秀,超过自己,王秀才在心中也是有些复杂情绪的。所以在另外一个秀才提出早早离开省城回到箱县里的时候,这位王秀才立刻答应了。
要说对宫健这个人,其实不只是这个王秀才,就连另外一个秀才,对于宫健的印象都是不错的。毕竟在考试完之后,几场晚会的时候,宫健和他们两人也是有过多次接触的。
那时候他们两人就已经意识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并不同反响。宫健身上并没有年轻人的那种浮躁,反而沉稳的像是超越了年龄,而且本身知识又是非常扎实。
但凡他们提起的一些东西,宫健都能够对答如流。甚至于有些偏僻的知识,他们并不清楚,或者只是一知半解的,宫健反而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并且给他们解释清楚。
其实几次文会之后,王秀才和那位秀才心中,已经隐隐的有了一种预感,眼前这个年轻人绝对不像是那些人所嘲笑议论的那样,只不过是来凑热闹的罢了。人家是有真才实学,并且人品也非常不错,稳重踏实,完全不像一般的年轻人那样。
那时候他们两人也私下里曾经猜测过,这位宫健成为最年轻的举人的几率有多大。虽然两人都觉得,宫健中举的可能性非常高,但真正到了结果那一天,两人心中难免都是有些酸意,有些接受无能。
现在想想,他们两个人在看榜之后,就这样灰溜溜的直接走了,连个招呼都没有跟宫健的确有些失礼。毕竟他们三人在文会上几次接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