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民法通则不是公布了吗?怎么你还来请教呢?”陈顶天有些不耐烦的问。
李凤苞诚恳的说“陈先生,我发现这个民法通则里面不但是一部法律,更是陈先生的治国之道,我有一些疑惑,还请陈先生进行指导。”
“治国之道,我有什么治国之道?我怎么自己都不知道?”陈顶天心里嘀咕。
陈顶天哪里有什么治国之道啊,这个其实不过是照着后世的民法通则进行抄了一遍,然后适当的改造了一下而已,这样就成了所谓的治国之道了?这里面有什么治国之道,陈顶天自己都不明白。
不过人家好歹是来求学的,自己也不好打走人家。
“好吧,我这里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也就是一杯清茶而已,你要不嫌弃就进来坐坐!”陈顶天说。
李凤苞走了进来,然后主动坐下来了。傅善祥作为秘书,赶紧去负责给两人倒茶。
“陈先生,我看你的民法通则,我对于其中的土地所有权非常的疑惑,还请陈先生不吝赐教!”李凤苞说。
“怎么又是土地所有权,傅善祥关心的也是这个,你也关心这个?”陈顶天心里再次嘀咕。
显然陈顶天暂时还没有真正的意思到在古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任何人都会关心土地,尤其是农耕文明更是如此。如果不妥善解决土地的政策,那肯定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陈顶天把对傅善祥所说的那些话,再次基本上原封不动的说给了这个李凤苞听。李凤苞也都开始沉思,不过却好像不太满意。
“陈先生,按你所说我姑且不说什么这个土地如何收回来,如何能让那些拥有土地的人把土地交出来。就按照你所说都把土地承包给百姓,一般也就是三十年之内。可是三十年之后呢?三十年之后如何解决,三十年之后人口骤然增加,那这样所谓的朝廷再次收回了土地,那不是在断绝了百姓生路了吗?到时候土地没有明确的所有权,那百姓如何能够安稳的耕种,如何能解决越来越多的百姓耕种的需求?”李凤苞问。
陈顶天理所当然的说“这个还不简单,把剩余劳动力让他们进入城市里面,去当工人啊!通过工业吸收过剩的劳动力,然后扶持工商业,让工商业发展起来,这样不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了吗?”
这个通过扶持工商业发展,当粮食产量足够了之后,土地问题也都必须要跟着解决,这时候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然后必然要通过扶持工商业来吸收这些剩余劳动力了。这样工商业以后发展起来之后可以吸收很多的劳动力,接着逐步转移成为工业化社会。几乎很多个国家也都是这么一个过程,通过工商业发展解决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最后转化成为工业化社会。
“这个不是重商轻农了吗?这个这个是在走了歪路了,这样如何可以?这样农业如何办,那没有农业如何能维持天下稳定?如此重视商业,那岂不是在本末倒置了?”李凤苞问。
李凤苞还是收到了传统思维的束缚,认为农业是最重要的,不能重视商业。
陈顶天反问“那让百姓失业,也就是好事?所以解决百姓就业,那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你想想看,想要满足一个家庭所需要的衣食住行需求,那至少二十亩地以上。而二十亩地如果用来建设工厂,足以让几百个上千个甚至更多的人来生产,这样足以直接间接的养活数千个家庭,你说哪一个值得?”
“一个裁缝,占地不过是小小一块,甚至工作范围不超过一个小房间那么大。可是他却可以满足一家人的需求,而如果是耕种土地,那比这个面积要大了无数倍,那这样你说哪一个更能够养活百姓?”
陈顶天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拿出了这几个数据来衡量,尤其是农业还有工业的区别。光是在土地使用方面,工业其实已经甩了农业无数条街。同样面积的土地,也许农业只能够养活一个家庭,可是工商业却足以养活几百甚至上千个家庭,也许还远不只是这些。
就好比四百亩地,如果用来做农业,那这样根据目前的粮食收成,顶多能够养活不到三十个家庭,如果还有地主盘剥一次,那这样说不定会更少。可是如果用来作为工业厂房,就拿纺织行业来说完全可以建造一个能够有上万人就业的纺织厂。上万人就业,光是每一个人的工资收入,如果暂时以目前清朝时期的生活水平来消费,足以养活几万人了。一个不过是几十个家庭,不会超过几百人。可是另一个是足以养活几万人,这里面的区别惊天之大。
所以光是安置就业来说,其实工业方面的使用土地情况远比农业要值得,通过工业来安置百姓就业,用同样面积的土地足以安置更多无数倍的工人。然后如果节省一些,以清末时期的消费水平,那足以养活几万个家庭,这样的区别可想而知。
“这个”李凤苞有些说不出话了。
旁边的傅善祥赶紧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然后还会进行各种算算,很快得出了跟陈顶天差不多的结论。甚至也许还会更多,通过建设工厂所带来的效益远不只是那些土地农业能够做到的。这样带来到处是显而易见的,光是通过简单的数学都可以大概计算出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容易算的,不过有些人也就是不愿意去算,一个小学数学都解决可以算清楚的问题,可是却有很多人不愿意去思考罢了。
傅善祥很快也都问“夫君,那这样是不是未来必须要发展工商业,才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是不是只有发展工商业才能够用更少的土地来解决更多人口的养家糊口的需要?”
“然也,这个也就是工商业的重要意义。工商业创造的财富,和安置的人口就业,比起别的行业多了很多倍啊!这样的优势是农业所不具备的,农业消耗的土地很多,可是能够养活的人口却很少。如果再加上那些土地所有者的一次盘剥,这样养活的更少了。反而会造成更多的脱离生产的净消耗人员,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各种仆役佣人。与其这样不如用来发展工业,足以养活甚至比起农业多上百倍的人口需求,这也不是很好吗?”陈顶天说。
傅善祥开始在纸上记录下来了陈顶天的那些理念,尤其是通过发展工商业来进行吸收剩余劳动人口。傅善祥感觉到这个东西非常有价值,这个是非常新颖的治国理念,所以傅善祥知道必须要记下来。虽然陈顶天自己不在意,可是这个傅善祥却认为非常有价值,主动替陈顶天做主把这些陈顶天的相关理念也都给记录了下来。
不过傅善祥却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不小的变化,而她后来也都被全世界的人称呼为第二提琴手,抢了老恩的称号。
第七十五章 陈顶天主义的雏形(一)()
陈顶天接下来直接做出了大胆的预测,说:“我认为,未来工商业必然是会大展,不过同样会带来更多的那问题。工商业的资本家同样会窃夺权力,然后苛待工人。工商业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他们会选择使劲拼命剥削那些工人,让工人过得苦不堪言。甚至他们会控制各种国家的命脉行业,这样最后国家的命脉行业必然会被那些资本家所控制,最后成为我控制国家的人。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就是对重要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制,这样才是最重要的办法。”
“重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什么是生产资料?”傅善祥问道。
而那个李凤苞同样好奇的看着陈顶天,希望陈顶天做出解释。
“生产资料,也就是能够用来劳动的工具。比如说土地,厂房机器什么的。这样也就是生产资料,用来进行生产的东西。不过这个生产资料一般都是属于商人的,比如说用来生产的厂房土地机器,甚至是这个公司的股份同样也都是如此,属于他们商人个人。甚至各种矿山等等,也都是属于个人,这样他们一旦控制了这些重要的国家命脉,那他们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会选择利益最大化,而不会选择承担各种社会责任,这样肯定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陈顶天接下来解释了很多关于那个商人资本家的品德,商人都是以利润作为追逐的目标,凡是能够提高利润的手段他们也都不介意使用。一旦让这些商人掌握了国家命脉行业,那这样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出卖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别指望那些商人多么有节操,多么的有品德。还是马教主说得好啊,这帮商人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他们是可以冒着上绞架的风险去践踏一切法律。一旦让那些普通的个人商人控制了国家的命脉行业,这样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选择出卖国家甚至是集体的利益。指望这些人有太多的公德心,那是不会有多少指望的,他们做事之前都会考虑是否值得,是否能够赚钱才去做。如果肯定不能赚钱,那他们是不会去做的。
“我认为凡是国家命脉行业,都必须要实行公有化。对于那些普通的行业,不会威胁到全体百姓生死存亡的行业,可以交给普通商人来做,这样既可以保证朝廷不会失去重要权力,也都可以保证百姓就业,吸收更多的百姓进入。至于那些重要的命脉行业,国家和政府应该使劲抓在手里,不能够轻易的放出去,不然必然会埋下重大隐患的。这些是必须的,我认为是合理的,尤其是那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公有制,是必然要有的。”
陈顶天其实是非常赞同土地公有制的,甚至是很多矿山什么的都实行公有制,这些重要的命脉行业不能够轻易的让出去。一旦让出去了那后果必然是后患无穷,那些商人是很少有节操的,何况完全指望别人的节操来做事,那不是非常的愚蠢吗?这种国家命脉的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那才是保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的重要手段,不然在那些为了自己利益而乱来的资本家们眼里,他们只有利润,可没有什么祖国。资本家没有祖国,这个话可不是随便说的,他们眼里只有利润和财富,根本没有什么祖国的概念。
傅善祥还是在旁边主动记录,然后把陈顶天这个重要生茶资料公有制的内容记录了下来,尤其是那些关于国家命脉行业必须要实行公有制,这样进行了记录。比如说土地、矿产、军工等等行业实行公有制,这样保证了国家稳定。不然一旦矿产私有了,那很多资本家会为了维持利润而瞎搞,有时候会毫无节制的乱开采,也不注意社会责任,而肆意破坏环境,毫无环保概念,到时候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当地。因为他们眼里只有利润,凡是能够节省成本维持利润的事情,他们也都会选择去做。
比如说减少环境保护的投入,或者是尽可能的剥削员工,减少员工数量,肆意延长工作时间。而公有制企业虽然有各种问题,可是他却必然是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利润放在第二位。也许有各种问题,可是对于社会稳定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的。虽然很多国有企业问题多,可是他在社会责任方面做的远比私营企业多了无数倍了。私营企业考虑的第一位是利润,而公有制企业考虑的第一位是社会责任。当然这个社会责任是广义的,并非是什么去做一些慈善,做一些什么各种所谓捐款的。这个社会责任更多是要维护国家安定,和尽可能的满足百姓日常所需,维持百姓就业所需的社会责任。并非是假惺惺捐款两下,也就所谓的社会责任了。
很多国有企业固然机构臃肿,可是他却尽可能的保证就业了。反而是那些私营企业为了减少用人成本,使劲的裁员。私营企业一旦遇到了危机,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也就是裁员。相反如果是国有企业,裁员反而是最后的选择,并非是第一选择。一旦裁员那背后影响的可是很多个家庭,这个把裁员放在最后一个选项,这个也就是国有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因为他尽可能的维护了绝大部分百姓的稳定收入,这个也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不是那种所谓捐款就能够体现的。所以很多国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裁员的,相反私企一旦有了危机,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也就是裁员,这里面区别大了。
“夫君,你认为未来的世界,应该是公有制和私有制混合的吗?”傅善祥问。
陈顶天解释说:“嗯,这个最终其实还是要逐步走向公有制的。不过彻底的公有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逐步展的。我们先要维持公有制的底线,也就是重要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样可以保证百姓的最基本生存和服务不会受到影响,把那些国家命脉尤其是关系到百姓日常必须的生活进行公有制,这样那些商人资本家为了短期利益,而忽视了整个社会责任。”
陈顶天在后世也都听说过不少国企倒贴去为一些边远地区进行一些基本服务的,虽然很多人都在骂国企服务态度差,甚至是效率比不过私企。比如说信件邮政,这个当年邮政确实有些坑,度慢很多。可是来陈顶天知道了绝大部分农村边远地区的寄信和通邮都是邮政在倒贴来维持的,这样陈顶天也都不会继续骂人家了。因为绝大部分边远地区的日常生活所需都是各种国企在倒贴来维系的,虽然质量未必比得上很多私企,可是却绝对是维护了百姓最基本的需求。
这个也就是妥妥的社会责任啊,如果是普通私企他们根本不会去那些无利可图的地方近服务,他们只是会追逐利益。他们固然服务比起很多国企要好很多,可是他们却永远是把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所以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服务,为了你口袋里面那点钱在服务,并非是为了你服务。可是那些维系百姓日常最低所需的公有制国企,他们反而是为了人服务,并非是为了利润服务,这个可想而知了。也许有些人以为私企服务好,可是如果当你没有钱或者钱不够时候,他们又会是另一张嘴脸了,可不会跟你讲什么社会责任了。至于那些把社会责任放在了第一位的国企,虽然他们看起来服务态度没有私企好,可是他们却是在保证了最低限度的百姓需求,哪怕是那边远地区也都尽可能的通水通电通信号,而这些地方其实很多情况之下都是赔本的,几乎利润为零或者是亏本的。如果是以利润作为根本的私企根本不会去做,反而是国企去宁可亏本倒贴也去做了,这个社会责任妥妥的。
所以虽然很多人骂国企服务态度差,由此抨击了公有制,可是真正经历过真正知道公有制国企在维护社会最基本的需求之后,也都不会说什么了。因为国企很多时候是在真正的履行社会责任,是真正的在为人服务。可是那些私企表面上服务很好,可是他们是为了利润服务,是为了你兜里那点钱服务,并非是为了你服务啊!那些感觉私企服务态度好由此抨击国企,甚至进一步抨击公有制的人,不过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自己有钱了就把全世界当做直接一样有钱,完全把那些穷人给忽视了,在他们眼里穷人不是人啊!
“所以,重要命脉行业公有制,那是为了维护百姓最基本的服务需求,是为了维护安定的社会,不至于让人为了短期的个人私利去影响了整个国家百姓最低限度的日常所需要求,同样也是为了避免国家的动荡的最低的要求。”陈顶天说。
傅善祥继续在记录,然后把陈顶天所说的都给记录下来,尤其是各种关于那些维护社会最基本的需求的内容记下来了。傅善祥认为陈顶天这个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